独董请辞越来越多,对于证券市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辞职越来越多,现在已经超过近70家了。如此集中的独立董事扎堆辞职,虽然官方措辞都是因为个人原因而辞职,但是每个股民都知道,真正原因是在于,在康美药业最终的刑事判决和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公布之后,三名独董无一例外全部要承担部分的连带责任,赔偿责任高达上亿元。这才掀起了A股市场上的独董辞职潮。
如何解读这一现象?其实这才是对于证券市场的大利好,同时也给了所有的股民一个明确要避开风险上市公司的信号。现在A股市场上形成了一个很奇葩的板块“独董辞职板块”,当这些不管事的花瓶独董辞职时,我们大致就能知道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可能是流于形式的,独董没有起到任何专业第三方的独立审核。股民可以暂时远离这样的上市公司。因为在内部无约束和有效专业评判的基础上,有可能上市公司做出了正确的决断,也有可能上市公司会犯错,甚至会开展欺骗投资者的违法违纪活动。
股民的良心代表刘姝威老师是4家公司的独董,她对此公开发表看法,“如果在发表意见时,在同意或者否决前,上市公司不能给出全套的资料,足以让自己发表出独立的意见,那么她就拒绝签字,后续也会辞任独董”。这才是独董的责任,也是需要做的正确事情。如果独董只挂名只拿津贴,那才是完全错误的。
独董的专业风险其实一点都不大,他们只要认真履行了自己专业责任,在自己获取了认为足够充分的审议事项的相关资料下,经过分析,发表了自己的独立意见。即使自己被蒙蔽了,上市公司仍然最终干了违法违纪的事,干了欺骗股民的事,干了操纵市场的事,那么其实也与独董责任毫不相干,不会受到处罚。康美药业的独董只签字画圈圈,有可能还帮忙吹喇叭,四处协助欺骗投资者。那么按照新证券法,不处罚他们处罚谁?
新证券法终于显示出了威力,之前一年半没发威,大家认为都没事,此次处罚康美药业的独董,马上让其他上市公司的各类花瓶独董感觉到压力,此时自然要做出选择,有些不愿意承担公司经营的风险,那就赶快辞职。证券市场设立独立董事岗位,并不是为这些人捞外快用的,证券市场更需要那些担负责任的独立董事,为上市公司和股民的利益双重尽到自己的责任。
希望上市公司的整体内部管理机制提升,从康美药业的判决开始,其实独董如果负起责来,对于上市公司和实控人也一样有好处的。
独董请辞越来越多,对于证券市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独董本应是证券市场的良心
却变成了“滥竽充数”
独董请辞越来越多,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绝对是好事!独董请辞越来越多,说明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越来越严格了,独董沦为上市公司的附庸、光拿钱不负监督责任的“好”日子到头了!一些独董没有履行好职责,一定程度上就助长了少数上市公司通过上市圈钱的严重问题,这也是让一些股民沦为悲催的“韭菜”的原因之一!独董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加强金融证卷市场上的监督监管的。独董本应该成为上市公司合法经营管理的守门员,而实际工作中,却有不少独董沦为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决策层的“看门狗”,或者成为欺骗公众的“橡皮章”,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国家现在对独董进行追责了,那些滥竽充数的“独董”必然是要逃之夭夭了!证券市场的春天来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