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处罚,美团因垄断行为被罚款34.42亿元,你怎么看?

在上半年工商总局立案之后,最终10月8日做出处罚,《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综合考虑美团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2021年10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其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3%的罚款,计34.42亿元。

在没有法律光辉照耀的时候,只要是家企业,只要是个资本家,都想图谋垄断。因为之前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其他经济学说,都已经分析到,垄断才能得到最大的利润,垄断也能获取到最长时间的利润。但使人类的进步史又告诉我们,垄断必将阻碍技术进步,垄断就将是对于其他竞争者和社会的最大伤害。所以现代国家都要反垄断,垄断是人类进步的公敌。

但是在人类没有进入到互联网世界之前,其实每一个垄断者的垄断区域和垄断时间都是有限的,因为受到区域的阻隔,很难做到长时间的垄断。,但是进入到互联网世界就不一样了,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互联网是跨越空间的。那么互联网的垄断要比过去传统的线下垄断,对于经济和公平竞争的危害更大。能看到在这种垄断的竞争下,一般互联网上的业务最终剩下的就是那么1~2家,他们可以做到全国通吃。在垄断之后他们可以随意提价,他们可以阻碍技术进步,他们也可以扼杀一切公平的市场规则。

但是互联网也不是法外之地,前面搞垄断日子过得爽,那么后面法律盯上了,自然就要接受反垄断处罚。今年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反垄断的一年,大家看到谷歌在全球各国政府进行垄断处罚,大家看到推特也因为垄断被到处调查。同样我国也是展开了积极的反垄断,从年初的某里不教,到最近的某牛插座,工商总局做了一个个反垄断的调查和反垄断的处罚。在今年上半年美团就已经因为涉嫌垄断,已经被工商管理总局立案了。现在快到年底了,终于处罚结果出来了。

其实美团的处罚也还不严重,因为之前同样为互联网平台巨头的某里,处罚的比例为去年集团整体收入的4%,而美团则依据其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进行3%的罚款,共计34.42亿元。同时美团必须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美团收取的保证金就是如果商家偷偷没有让美团独家代理外卖,就会将保证金没收)。依据的法律就是我国的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写得明明白白第“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人只能与其进行交易”,美团就是利用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压榨了合作商家,那么处罚标准是依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

为什么说这个处罚数量还是不够大?因为美团在2021年度上半年的利润还有25亿元,2020年度的净利润为47.1亿元,2019年度的净利润为47亿元。针对美团除了垄断之外的其他涉嫌违规行为,工商总局还特别发出了三年的行政指导书,要求美团维护平台内中小餐饮商家合法利益、加强外卖骑手合法权益保护等进行全面整改,每年提交自查合规报告。那么后续大家关心的是:穿着美团衣服的百万外卖骑手的社保问题能解决吗?现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保保障,那么有着数百万人的美团外卖骑手,可都没有社保啊。总不能让这些外卖骑手未来老去之后什么保障都没有吧。互联网的垄断可以让老板变成超级富豪,那么互联网的反垄断就是要持续的监管要到位,处罚要及时,金额要加大。

工商总局处罚,美团因垄断行为被罚款34.42亿元,你怎么看?

美团被罚早有征兆,此前已有多次点名,屡教不改,终于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的第二家重罚平台。

作为提供订单信息的平台,本身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是通过资本烧钱占领市场,获得了垄断地位,就可以一边吃商家,一边让外卖员打工挣钱。既不需要承担售后,有问题可以处罚商家,又不承担外卖人员的工资、社保,出了意外也没有合理的补偿,还用算法让外卖员疲于奔命,超时就要罚款。

过高的抽成让商家苦不堪言,只能偷工减料,部分商家用廉价到一袋只有五六元的料理包充当炒制的菜,微波炉加热几分钟配上米饭就能卖二三十元。外卖人员为了赶时间各种超速、逆行、闯红灯,只为争分夺秒多送几单,置生命安全于不顾。

作为一个信息中介平台,一个订单抽成5元可以理解,但是抽成20%以上就不可思议了。餐饮业的毛利润确实高,能达到50%左右,但是毕竟要承担房租、人工、水电气、米面粮油肉菜各种成本。

作为一家企业,与500万骑手合作,却不需要为他们承担社保,他们的工资也是从佣金中获得,干就有,不干就没有,撇清了责任,轻资产运作。

试问,这样的平台真的促进了就业吗?真的对社会有利吗?

智能手机时代,加上疫情冲击,人们到饭店吃饭的频率降低,对外卖的依赖增强。商家越是依赖平台,平台抽成就越狠。就业越难,外卖骑手在平台跟前就越是没有谈判的资格。

罚款34.42亿,这只是刚刚开始。如果美团不走正确的道路,接下来还可以更多。

工商总局处罚,美团因垄断行为被罚款34.42亿元,你怎么看?

美团因垄断被罚款34个亿,这个消息传来,大快人心。只是罚的有点少,后面再加个零就差不多了。否则只罚这么一点儿,美团也不会长记性的。

俗话说,怎么吃进去的怎么吐出来。美团本次被罚,是必须的。属于屡教不改型,屡次被点名批评,吃相难看。可仍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

垄断是让人非常痛恨的一件事情,这样他们可以借机坐地起价, 渔利店家和消费者。很多店家敢怒不敢言。

美团被罚之后,表示积极整改。态度是一方面,也希望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问题,认真改过。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让利于店家和消费者。

因反垄断被罚的商业巨头不在少数,比如之前的阿里。无论是阿里还是美团,他们只是反垄断大旗之下的典型,不会是最后一个。随着反垄断的深入,会有一个一个的不法商家为反垄断祭旗。

工商总局处罚,美团因垄断行为被罚款34.42亿元,你怎么看?

罚款是应该的。其实应该把美团取消,把老百姓回归餐桌,回归厨房。外卖看似方便人的生活,但是,食品安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体行业都出问题。美国,日本,欧洲国家,都有能力做这种app。可是他们还坚持用纸质钱。政府打压电商。

工商总局处罚,美团因垄断行为被罚款34.42亿元,你怎么看?

垄断遏制创新,同时攫取了垄断利润,是目前全世界头号查出对象,尤其是对超级互联网和超级科技企业的垄断问题。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中国,都是监管重点关注的对象,各国监管层屡屡对一些大型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做出重罚,谷歌脸书等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都曾经倍处罚过。

美团是外卖平台的龙头老大,工商总局对其二选一涉嫌垄断调查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综合考虑美团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2021年10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其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3%的罚款,计34.42亿元。

《反垄断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违反反垄断法规定可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工商总局对美团处以上一年度3%的罚款,还是比较轻的,罚款比例在高位30%的位置,从罚款比例角度看,更多的不是处罚,而是给一个警告,以治病救人的态度处罚美团,如果是重罚,顶格处以10%的上一年度罚款,那就是114.7亿元左右,这对于美团而言,就是一个难以承受之重。

2020年度,美团净利润47.1亿元,114.7亿元将是美团20年度利润的2.4倍左右,就是处以34.42亿元罚款,对于美团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占据了20年度利润的73%。

针对工商总局罚款,美团回应还是很诚恳的,“,我们诚恳接受,坚决落实,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指导书》全面深入自查整改,杜绝‘二选一’。”。

工商总局开展反垄断调查,并不是针对某一家企业,而是维持整个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保持经济活力,不能让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凭借市场支配地位,打压其他企业生存空间,从而失去发展的空间。

工商总局处罚,美团因垄断行为被罚款34.42亿元,你怎么看?

首先,当前是法制社会,必须依法治国,触犯国家法律,就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受到相应处罚。

其次,去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以来,我国平台反垄断监管持续发力。从查处阿里巴巴集团垄断案到依法禁止虎牙斗鱼经营者集中,从解除网络音乐独家版权到依法对美团作出行政处罚,从暂缓蚂蚁金服上市到启动对滴滴出行的安全审查,无一不体现出对野蛮竞争、资本无序扩张的打压。

再进一步讲,这也是国家“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资本是逐利的,如果不对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进行管控,那么这些企业就很可能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躺着挣钱”,赚取高额利润,这将严重损害上游中小企业和下游消费者的利益,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背道而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