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车和房可能“烂大街”,这样预测有何依据?

这个预测其实太片面也太武断,而且表述的也非常不科学。如果客观的进行,对于10年后车和房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汽车已经是一个非常寻常的家庭资产,而且有可能基本上大部分年轻人都会开车,但是仍然会有低档车,中档车和高档车的区别,有可能比现在的差距还大。房子的问题比现在有所缓解,在一些人口持续流出的城市,房子有可能真的烂大街,非常便宜。但是在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和一线城市,房子仍然是一个家庭拥有的最贵资产。

其实现在这个趋势也已经看得比较明白了,先说汽车,从三四万元的五菱神车一直到上千万元的奢侈汽车,现在是不是都可以买到?目前年轻人没有驾照的,那还有多少人呢?驾照的拥有率在不断的迅即增长。那么未来有可能无人驾驶汽车会大量出现,那么10年后出现有人驾驶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都会在马路上,只不过无人驾驶汽车会更昂贵一些,而有人驾驶会更便宜一些。

即使购车的选择性大为提高,但是每个家庭都会买车吗?可能也不一定,尤其是在大城市,交通拥堵,但是公共交通非常发达,人们出行如果选用公共交通,远远要比自己驾车出行更加快捷。而且大城市的城市停车费非常昂贵,即使能开的汽车也越来越停不起车。所以仍然各个家庭会理性选择,不一定一定会购车。大家可以看看新加坡这个国家就明白了。

房子的问题更是明显,现在去东北一些后工业化的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的城市。他们的房价不是按照平方米来计价,而是按照一套房子多少钱整体出售。这种房子还不是烂大街吗?核心原因就是房多人少,年轻人和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已经移居到其他城市了。城市在逐渐的荒弃之中,那么他们的房产自然也就是烂大街了。

再过10年,随着我国城镇化目标的建成,其实越来越多的城市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三大经济圈内的都市群,人口会越来越多,而且未来还会持续流入,但是处于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和其他城市,人口持续向外流出,房价长期都会逐步下跌,这是市场经济中正常的现象。

那么在人口不断流入的地区,房屋的供给也会不再困难。因为国家从前几年开始,已经对于三类房的建设给予了更高的高度。也就是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10年的时间,应该基本上解决了一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住房难问题。但是商品房价格可能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仍然有可能缓步上涨。因为这三类房和商品房是分类管理的。

记住,房子多不一定意味着房价要下降。汽车选择多也不意味着满街都是汽车。我们每个家庭,每个民众,会从市场经济的最优资源配置角度去考虑自己的选择。

10年后,车和房可能“烂大街”,这样预测有何依据?

车和房子,如今已成寻常百姓家的必备资产。先看家庭拥有车的数量:根据公安交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至2020年9月,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75亿辆,而机动车保有量更是达到了3.65亿辆,此外机动车驾驶人有4.5亿人,汽车驾驶人有4.1亿人。

按照城市来划分,有3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了200万辆,有12个城市超过了300万辆,首都北京仍然是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超过了600万辆,其次是成都,超过了500万辆,重庆、苏州、上海则超过了400万辆。目前中国人口总量为14亿,而2人户家庭与3-6人户家庭的比例约为82%,我们可以大致认为中国有车的家庭占了大概8成。许多家庭有2辆或者3辆私家车。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在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有望在2025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2025年汽车服务市场的利润规模,可以达到1.7万亿。围绕汽车行业的产生,如装潢、配件、维修、保养等会得到蓬勃发展。

再看看人们的住房情况:住房是中国城镇居民的主要资产,我国城镇住房拥有率达到96%,比美国高3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中,居民住房资产占比为59.1%,高于美国居民家庭28.5个百分点。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美国住户总体的住房拥有率为63.7%,低于我国32.3个百分点。家庭资产最高的三个省为北京、上海和江苏,分别达到892.8万元、806.7万元和506.9万元。从日本的住房发展来看,在征收房产税后,许多多余房子被人丢弃,以减少税收。日本政府将丢弃的房子收回,免费统一供给无房者。

总之,十年后,我国的汽车市场仍然看好,国产品牌日益增多,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市场拥有量增多。

十年后,房子的风光不再,归于居住属性已成必然,房价回归理性,市场房源充足,有多套房子者,随着房产税的征收成为负担,变现难度加大。

10年后,车和房可能“烂大街”,这样预测有何依据?

十年后,车和房可能“烂大街”,大城市除了高楼便是车子,这个已经成事实。

这个烂,只有做泛滥成灾解释。

说白了,就是多如牛毛。

不说十年后,现在的房车已经有的房子是空置的,车子有没出行的,简单的讲,房车没有利用。

有数据房子车子销售不畅,就是讲房产再建,超过居住人口,小车也是饱和状态。

单从我们街上讲,百分之八十不是原居民。

房子已经是出售出租,还有危房,不能重建。房子持有人都是有单位的,或者是重新购买了楼房,潇水河畔已经拆迁的,准备拆迁的,原主人都有新房。

一部分的人,控制了不少的房产,开发商只有等新婚的人购房,一般的人贷款分期付款也受到了限制,公租房空置率很高,所以有钱的人想买房子炒,这类人是少数,没钱买房子的人是多数,开发商的房子是总和,大家说房子烂不烂大街。

少子老龄化,十年改变不了,只有独生子女户,现在不愁房,特别是独生女嫁人的,有的连老娘和房子带人都到了男方家,我是有事实根据的,特别是失偶的老年女性,唯有伴随女儿生活了。

至于车子更加是烂大街,有人说零陵古城车位少,这个肯定满足不了的。

因为,进停车场收费,行人道是停不了多少的车,交警都不抄牌了,就是现在的人小车太多了。

10年后,车和房可能“烂大街”,这样预测有何依据?

确实有这种趋势!

其实你会发现,每一个时代大家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房子和车子也不会逃过,记得父母那个年代,他们追求的除了房子以外,就是什么家用电器,什么摩托车之类的,可现在谁还会去追求家用电器啊,即便是几万的家用电器和几千的家用电器比起来,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觉得稀疏平常,够用就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后来对于商品房和车子开始追求,现在很多人已经在城市里有了房子有了车子,虽然房子车子也有好坏之分,但我相信未来10年后,房子和车子的追求没有现在这么强烈了,一是因为现在有房有车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二是因为很多追求的目标都是会有保质期的,其实就跟人与人之间一样,时间有时候久了可能就变淡了一样。

因为人的追求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以后大家喜欢追求什么还真说不好,但绝不是什么汽车,也不是什么豪车,也不会是买房子,房子也只会被看做一种很普通的商品,毕竟这10年会有更多人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80%的房子都是不能增值的,仅仅是能够抗通胀而已。

可能10年,大家追求的是私人飞机,又或者或是生态环境这些东西,毕竟时代发展的不同,人们的观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所追求的东西,都会被以后的人渐渐放弃!

10年后,车和房可能“烂大街”,这样预测有何依据?

这是不争的事实。1.房子多的是,而且还在增加,供应充足,只是很多人由于经济原因买不到。2.随着人口结构和增长速度的减缓,房屋的需求慢慢会减少。所以将来房子有可能会成为滞销品。

10年后,车和房可能“烂大街”,这样预测有何依据?

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好,但10年后,车和房是否会泛滥成灾,如果照目前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是有可能的。

近十几年来,房地产过热是不争的事实,居高不下的房价与炒房客不无关系,尽管有关部门每年都出台政策调控房价,但也并未见到多大效果,房价就像脱疆的野马节节攀升。本来还在观望的人们失望房价稍稍回落后再购进,然而现实却一次一次让TA们落空,所以不敢再等了,再不出手又要涨了,在这样风气的带动下,人人害怕没有了房源,所以出现了争相购买的现象,看似繁荣的背后,其实是资本运作的结果,而就目前房地产市场来看,房源已经过剩,后续增长的空间不大,在未来10年内,房价下跌是很有可能的。

除了房子,另一个人们争相购买的就是车子,私家车的数量逐年攀升,这种现象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无论是大中小城市都出现了堵车的现象,本来大家买私家车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出行的,如果这种目的达不到了,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那么购买私家车的意义又何在?还不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来得更划算。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点,那么私家车的增速必然放缓,如此一来,私家车的销售就会停滞,那么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当商品滞销时,降价处理就是唯一可行的手段了。

所以,从人们的消费观的变化,应该就可以预见未来商品的走势情况,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规律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