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值低。这样有什么用?
在所有基金产品都变成净值化计算的转变过程中,其实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思路也要发生改变,不要去追求所谓的绝对收益,而要追求所谓的相对收益。就是要争取在每一笔交易的买入和卖出过程中,都能赚取到利润。步步为赢,不要总想着一直持有,等待所谓的基金绝对价值越来越高,到最高点再出售。如果只有这样交易思想,一般来说即使赚了,收益率也不高。
这种交易思想叫做差价交易,也就是说要去分析被投资标的,其目前的交易价格,同交易价值之间是不是存在着一定的差价?如果觉得就一定要做这种差价的波段操作。对于基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基金同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同,它的价值是根据投资组合的变化而去进行演变的,相对未来趋势更加明显,做这种日内的价差交易或者一段时间内的差价交易,都是效果相对更理想。
很多人在基金投资时总是后悔,原因不在乎于有一只基金涨得非常好,他在想基金刚设立的时候,为什么不去认购呢?其实基金刚成立时肯定不应该去认购的,因为此时基金的表现没有展现出来,谁知道这根基金未来是赚是赔呢?这同上市公司股票完全不同,上市公司是实业投资,对于其行业定位。未来趋势以及公司前面三年的表现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基金未来是要靠着其管理团队的投资组合,才能判断其基金表现如何。
即使一名明星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基金,表现其也是大相径庭的,因为它在不同的基金中会使用不同的投资策略,那么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投资结果。所以在基金的投资中,就是要边观察边买卖,不一定买完之后一直持有,一定要做一定的波段操作。根据基金类投资组合重仓股的未来趋势变化,该疑是地上。疑是卖基金时一定要卖掉,该买的时候一定要买回来。
当对一支基金了解熟悉之后,尤其是熟悉了这支基金的投资思路以及投资组合的变化,此时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做波段了。那么未来的结果可能会很让人惊喜。例如一只基金在设立时净值为1,三年后的净值可能为2。如果投资者一直持有三年,总的收益率是100%,这叫做绝对收益率。但是在此期间针对基金的起起伏伏,做波段性的来回买卖,有可能自己总的收益率能达到200%,其中绝对收益率为100%,相对收益率没有100%。
这就是针对基金投资的特殊操作手法,波段性的差价交易,以及在某一重大交易日内的价差交易,是一个成熟的基金投资者,应该要培养的交易习惯。
基金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值低。这样有什么用?
很高兴回答您的提问。
基金在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价格低,这样操作是很管用。
应该说基金在每一次上涨的过程中都有一些回踩,基金净值也跟着回撤,也就是螺旋式上升。基金投资高手踩准这一节奏,巧妙波段做T,取得卖出价与买入价之间的差价,亦步亦趋,循序渐进,不断摊薄基金持仓成本,以期取得收益最大化。
这样操作成功的基民大有人在,我便是其中的一个。我采取的是低买高卖、高抛低吸、并防止T飞底仓的操作方法,在实践中卓有成效、屡试不爽。
我在某银行ETF基金上,先是小试牛刀,然后大秀拳脚,一年下来竟然降低了0.33元的持仓成本,令人拍手叫好。
基金在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最好在场内交易,卖出时资金直接到账,立马变成可用资金,买入时即时可用,省时省力,资金周转效率高。假如是场外基金,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很麻烦,且手续费比场内基金高出几倍。
目前可供交易的场内基金有ETF、LOF两个基金品种,涉及ETF基金434只、LOF基金485只,阵容强大。
对于新手而言,这种先卖后买、做T操作,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基金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值低。这样有什么用?
题主这个问题很好,很多人都误把基金当作炒股了,在基金当中频繁的申购和赎回对本金的消耗极大,在购买基金时稍微留心一点就能发现,赎回的费用根据你持有基金的时间大有不同,持有的时间越长,申购费用越低。对于短期持有的人,赎回费用接近于一个惩罚金!
所以规则决定了,基金本就不是一个能频繁操作的理财工具。而且很多总认为自己能抄底逃顶的人,大多时候都成为了标准的韭菜,连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这样的投资大师都是败在抄底上,所以择时操作对小白来说根本不可取。正如如楼主所说的,很多人看似是在低买高卖的套利,实则是因小失大,弄丢了筹码,失去了上车的机会!
这也就是基金定投存在的原因:通过长期定期定额的投资资金,机械式的把市场波动和择时分线熨烫平缓。对于投资新手来说,这样是摊平头寸的最好办法!
记得关注我,增长理财小知识!
基金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值低。这样有什么用?
今天聊一下“基金老炮”朱少醒,看看他做了什么最终封神,也许他的股市可以对你有些启发。
战绩我们先回顾一下他的战绩,有几个数据我为了加深印象,给它加粗了,希望你留意一下。15年收益1931.32%,平均年化收益22.14%,到目前为止担任基金经理15年,只在一家公司任职,并且只管理着1只基金,不发新基金,满仓配置,不控制回撤,重仓茅台。他持仓中的国瓷材料拿了6年,涨了11倍。他从不在某个行业、某个主题上做极端的仓位,而是采用均衡策略,这也导致他每年很难排进前几名,但路遥知马力,长期跑下来业绩优秀。
朱少醒采用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属于“精挑细选型”,他喜欢投资成长股,最大的杀手锏是在挑选个股后长期持有,只有长期持有才能把个股的涨幅完全吃透。
今年47岁的朱少醒,在基民里几乎是人尽皆知。从2000年加入富国基金开始到现在,已经从业20多年,基金管理经验15年。
这是什么概念?目前全市场2000多位公募基金经理中,仅有122位基金管理年限超过10年,占比只有大约6%。超过15年的凤毛麟角。而管理15年以上,平均年化收益20%以上的,只有朱少醒一人。
特点1.慎重选股,青睐成长股
什么是成长股?就是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的公司的股票,这类公司往往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新市场,获得快速发展,极具成长性,比如很多科技股、医药股等等。科创板就是最明显例子。
2.重仓持有,不轻易换手
选好个股后,他往往会长期持有,不轻易卖出。朱少醒自己的说法是,“优秀的企业永远是少数,因此一旦发现了,我们倾向于长期持有,不轻易卖出。毕竟这样的品种比较难得。而确定这个品种的成本也较高,长期持有才能充分分享企业的潜质。”
3.回撤值大,高波动
重仓持有这样做的坏处很明显,当行情糟糕的时候,回撤会很大。当行情好的时候,因为仓位高,可以迅速跟上行情,净值上涨更快。像这种长期收益好,但波动性比较大的基金,其实更适合做定投。
4.行业平均分布,持股分散
富国天惠成长的投资范围,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业,长期配置消费、金融、制造业、房地产、信息技术、软件、批发零售等成长行业,而对电力、采矿等传统周期性行业,配置比例则非常少。
总结如果你在基金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我觉得你应该是跟朱少醒一样,发现了不错的资产,否则的话我不建议你这样操作,原因很简单,你熬不住!
一年赚三倍者有很多,三年赚一倍者更多,但是十年跑赢大盘的,寥寥无几可封神了。
和同行相比,在我国1524名公募基金经理中,能够10年复合年化收益超过20%的只有6个,15年复合年化收益超过20%的更是只有朱少醒一人。如果你如他一样专注、坚韧、始终如一,那么离十年十倍的目标就不远了!
提醒各位,在做任何投资或者交易前,必须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明确投资目标、选择标的,以及为什么选它、在什么情况下止盈或止损,便于督促和约束自己,不要过早的丢掉自己手中的筹码。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不荐股、不诊股。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给我点赞,点关注,也可以在文末留言分享你的投资感受,我们明天见!
基金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值低。这样有什么用?
场外基金不要频繁的申购和赎回。
频繁操作是很多人买到牛基都亏钱的主要原因,这个和买到大牛股最终没赚到钱的情况其实差不多。
买场外基金的投资者,本身就是投资能力较差,所以放弃了选择股票,从而把钱给基金经理管理,追求好的投资回报。
如果你判断基金已经身处高位,想要离场锁定利润,那赎回没有问题。
如果过了一段时间,你又打算再投资基金,那么买入也没有问题。
把每一次申购和赎回,当成是一次独立的交易,不要去连贯的看待交易,判定自己赚了还是亏了。
因为中间有时间成本和其他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会导致每一次交易的价格出现一些偏差。
举个例子,我200万卖了一套房,然后过了半年,又250万买回来,看似亏了。
可能是200万的时候,觉得房价贵了,又需要用钱,所以把房子卖了。
结果房价没跌,钱也周转完了,250万的时候觉得还是房子好,于是又买回了。
两次交易都有足够的买入和卖出理由,那交易决策就没有错。
怕就怕,每一次交易都是稀里糊涂,没有目的性,属于追涨杀跌的交易,踏空后又反悔了。
基金什么时候止盈如果你不太懂二级市场的投资,又渴望通过投资基金来赚到市场红利。
那么,基金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既然选择基金,就代表自己对于市场是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的。
这种情况下,投资基金一定需要足够的耐心,给基金和基金经理足够的时间。
没有一只基金,是急于求成能赚到钱的。
所以,当你选择基金投资的那一刻,就该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哪怕已经出现了浮盈。
当你做好长期投资准备之后,并不代表就永远持有基金了,也一定需要考虑基金的止盈场景。
常见的止盈情况有几种。
1、目标收益率止盈。
这种止盈方式最常见,当基金达到目标收益率后,就止盈抛售,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再选择基金重新投资。
第二次买入和赎回,可以理解为第二次投资,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只不过你买了同一只基金,而基金净值更高了而已,不必过分在意这一点。
2、资金周转止盈。
既然基金是长期投资,所以并没有一定要赎回一说。
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基金涨了很多就要赎回,可能是需要资金的时候进行赎回。
每个人有自己的资金安排计划,当需要用钱的时候会衡量所有投资的获利情况,如果基金累计的收益比较多,那就会选择赎回拿钱。
这种止盈方式没什么对错,贴近了真实的需求,也是一种不错的止盈方式。
3、分段利润止盈。
对于行情没什么信心的,可以考虑分段利润止盈。
这种方式其实还挺简单的,设定多利润点,分批止盈,赎回利润,或者连本带利一并赎回。
部分喜欢做基金差价的朋友,可以尝试这种相对比较笨拙,但非常有效的方式,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货。
4、最大回撤止盈。
最大回撤止盈方式,主要是基于大牛大熊的趋势性行情买卖点。
当基金在大幅度上涨后,一定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当调整超过一定幅度,比如10%,判定是大级别整理,触发止盈。
这种止盈方式看似很笨拙,但实则对于大行情非常有效,能过滤一定的窄幅波动带来的震荡洗盘,把握大牛市,规避大熊市。
买基金要不要做差价基金起起落落,到底要不要做差价,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
个人建议,差价可以做,但是少做。
当你明确判断可能出现大规模调整的时候,可以赎回部分基金,等待净值低的时候再买入。
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常见。
基金的振幅并没有股票那么大,短期内赎回有认购费赎回费,成本很高。
所以,基金长线持有比起短期做差价会更有优势一些。
但如果想要把握基金的震荡走势,赚钱基金净值的波动差价,理论上还是有一些方式方法的。
介绍两种比较简单实用的基金差价操作方式。
1、分段+高抛低吸。
分段高抛低吸,可能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简单的说,就是分段止盈和分段买入。
比如上涨15%,30%,50%,分段止盈,下跌15%,30%,50%补仓。
这种单纯的分段高抛低吸,是傻瓜式的,也是相对最有效的方式。
对于普通不太懂行情的基金投资者来说,非常适用。
2、定投+高抛低吸。
定投+这种方式,其实特别适合不太懂行情,但资金量比较大的投资者入场。
在相对比较差的市场中,开始定投,以定投的亏损率作为市场波动的标准。
因为大部分行情都是波动的,所以当定投出现大幅度亏损的时候,可以做手动加仓,定投出现大幅度盈利的时候,做手动减仓。
定投的成本,原则上是接近市场平均成本的,这很好的做了一个市场平均成本的参考线,让高抛低吸显得更从容。
即便很多人认为,投资基金就是换一种形式去投资股票。
但实际上,基金投资和股票投资,有着本质的区别,标的不一样。
基金投资之所以必须看长线回报,是因为基金投资的风格,基本上就是寻找行业最优质的个股做集合,业绩是主线。
而股票投资的方式却多种多样,短线长线,题材业绩,甚至可以只是单纯的资金炒作。
投资股票本质是投资企业,而投资基金其实是投资基金经理,相当于花钱雇佣了基金经理做操盘手。
既然你都花钱雇佣操盘手了,又何必再额外的增加操作,这是对行情不看好,还是对操盘手有疑问。
投资基金最准确的方式,应该是在选择基金的时候,谨慎在谨慎,买完之后,把账户一关,踏踏实实的该干嘛就干嘛去。
等待时间周期一过,优秀的基金一定会给你足够的回报,让你赚到属于你的钱。
仅有部分指数基金,本来是被动型跟踪指数用的,需要人为的去手动买入卖出。
基金投资,减少操作,就是减少人为影响和干涉,减少投资出错率,其实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投资收益的。
如果投资基金都管不住手,还是建议回到股票市场里去自由飞翔。
基金投资,任重道远。
基金涨的时候卖出。然后在跌的时候买回,但是买入依旧没有第一次买入的值低。这样有什么用?
如果抛开申购和赎回的费用,单纯来分析你说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如果能够精准把握涨跌的时机,不断的高抛低吸,是可以获得更高收益的。以下图这种情况为例。
如果你在2元时买入,中途不操作,直到12元的时候再卖出,那么获利就是10元。
如果中途进行操作,
在5元时卖出,获利3元;
跌倒4元时再买入,到7元时卖出,获利3元;
跌倒6元时再买入,到9元时卖出,获利3元;
跌倒8元时再买入,到12元时卖出,获利4元;
获利合计3+3+3+4=13元>10元。
这就是在上升通道高抛低吸获得更高收益的原理。
但是这种操作技术性很强,不是谁都能够把握好时机的,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反而会导致收益下降,不如不操作。
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是买基金,其实这些专业的操作就应该交给基金管理团队,而不是投资人。如果投资人技术这么好,不如自己去买股票,岂不是更好。买基金不需要频繁的操作,关键是选择一只或几只不错的基金,然后长期持有即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