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体制内工资还会那么高么?
这个问题我们先评估下,目前体制内的工资到底是高不高?其实是有着统计数据可以证明的,先要将这个问题讲清楚,再评估未来工资的变化。
现在国内每年统计局会公布一个各地的在职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用于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数的确定。其中基本上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工资是高于社会上的平均工资的,那么自然也是高于整体所有劳动者平均工资的。这就说明体制内的工资是在平均工资线之上的。
另外上次德先生也分析过,我国的平均工资数同工资中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平均工资数是远远高于中位数的。举例:假如1万名劳动者,可能平均工资为5000元,但是中位数仅仅只有3800元。这代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5000人的工资是处于3800元以下的。这就是中位数的意义,它更准确的反映了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分布状况。
那么从这一点就能充分看出来,假如体制内的平均工资是高于社会平均工资,而平均工资又是远远高于中位数,那就说明体制内的工资是远高于非体制的劳动者工资。同时体制内因为还有着年轻制度和补充养老金制度,在退休之时可以一次性领取补充公积金在退休之后还可以按月或者按年领取年金,那么其养老金也会高于其他性质的劳动者。
未来呢?其实在国际上也有一些标准,也就是说假如承担国家管理事务的公务员工资一般就是处于社会平均工资。不会高也不会低。但是针对那些高职位的公务员,工资上调的幅度要求比较低。当然新加坡是个例外。
在我国目前的趋势来看,2020年公务员没有调整工资,有可能2021年会调整工资。但是调整的原则是低工资人群向上多调整,高工资人群少调整,尽量做到差距缩小。那么未来10年也就是这样的趋势。
作为体制内的职工,基本上能拿到社会平均工资,稍微偏高的工资水平,有着比较稳定的福利制度和退休养老制度,所以才具有职业的一定吸引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