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能否替代中国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第一基地?
印度未来会继续成为世界手机的第二大生产基地,也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手机消费国。但是如果想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超越我国,估计可能性是非常之小的。这个千年老二的身份,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潜在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印度手机和电子协会(ICEA)主席也总结过:“在过去四年里,印度在手机和零部件制造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印度国内销售的95%以上手机都是在印度国内生产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我国100%以上的手机都是在国内生产的,而且已经生产了很多年。
印度在2020年预计的智能手机用户数有5.85亿,相比两年前的2.95亿几乎翻了一倍,导致又出现了“专门的调查机构”来预测,印度即将在2022年智能手机用户数超过中国。如果在同等国民消费能力和收入能力下,其实印度替代我国,成为世界手机生产商最佳的生产地,最终变成手机生产第一大基地的可能性极大;但是考虑到前面两关键因素,以及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核心技术突破能力等因素下,结果变成了第一大基地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印度对于在国内生产手机是给予补贴的,有例如特别奖励一揽子计划(M-SIP)等项目,由于对“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计划的关注,印度北方邦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成为印度移动制造的新中心。2018年7月,三星在诺伊达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工厂。目前主导印度市场的大多数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OPPO和vivo等,也在印度生产手机。苹果已经开始在其供应商Wistron位于班加罗尔的工厂组装iPhone 7。
虽然看到增长势头非常强劲,但是别忘记了,从2015年开始,印度才启动北方邦面向中国台湾电子零部件厂商的工业园区,对比我国,启动以吸引外资为起点的产业基础构建是在30多年前。另外,仅限于电池和充电器等简易零部件可以在印度自主生产,其他8成以上零部件仍依赖从中国进口。
虽然印度老莫迪野心勃勃,希望在其任期内,倡导“印度制造”,让印度替代我国成为全球制造第一大国,为此还专门提高进口关税,让外国企业在印度设置厂来本地生产。效果也是不错,很多海外企业也改为在印度生产。但是绕不过去的事情就在于,印度技术能力不够,核心零配件无法生产,最终仍然依赖中国,迈向“世界手机工厂”的道路依然遥远。
另外印度民众的收入如果能够有效增长,这可能对于手机制造会是一个很大的福音。但是目前印度市场上的手机基本是以低价的品种为主,这导致高端机型无法在印度本地成功大规模扩张。也就是说整体的潜在市场是足够大的,但是市场分布极其不均衡。这严重拖累印度手机制造业的成长。
凡事都要先修炼内功,然后慢慢成长,紧靠着一些。短期政策就能短期起效就想替代他国,这是不现实的,老莫迪有时候也是急于求成,异想天开了。
印度能否替代中国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第一基地?
可能性比较大。(或许你可能不信,我本来是以为可能性比较小,后来仔细计算,可能性比较大)
一、印度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基地,2019年产量为2.9亿部。大部分人考虑印度能够取代中国成为,手机第一生产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制造业成本。
1、印度有人口红利。
印度有仅次于中国的人口,截止2020年,印度人口累计13亿,仅仅比中国少一个亿左右,如果算上印度的黑户,或者比中国少不了几千万。
印度劳动力平均工资要低于中国,因此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来说,尤其是电子厂,在印度设厂再好不过。
同时印度的人口红利,还有庞大的印度市场,截止2019年印度智能手机保有量24%,功能机保有量40%,有35%的人没有手机。
这确实是印度,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手机生产地之一。
二、印度当前主要的手机生产地为:诺伊达/大诺伊达地区目前该地区大约有80家手机制造厂在运营,估计总就业人数超过5万。有三星,VIVO两个大厂生产手机。
其中三星工厂当前产能为1.2亿部。VIVO工厂为3300万部产量。oppo产能6800万部。
OPPO设在大诺伊达Kasna的手机厂每年生产5,000万部智能手机,其目标是到明年将产能翻一番,达到1亿部。
根据印度政府2019年出台的《国家电子产业政策》的规划,在印度要达到的10亿部手机生产规模中,预计将有近6亿部手机供出口,该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电子产品设计(ESDM)整个价值链中的国内制造和出口。到2025年,手机行业有望实现近28万亿卢比的销售额。
目前印度智能手机保有量4.5亿,到2022年,这一数字有望达到8.59亿。
中国当前手机生产量是多少?智能机约为4-4.5亿部/年。功能机加智能机约为14亿部—16亿部/每年,占据全球所有手机产量70%。但这个数据在减小。
根据IDC数据,中国及全球智能手机分季度出货量。
中国每年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大致在4-4.5亿部。中国占据全球30%以上的智能手机生产量。
2016—2017年,中国手机企业出海,以及国内的战略转移2016-2017年,中国手机企业出海印度,越南非常的多。尤其是印度,小米,OPPO,VIVO,华为,纷纷出海。
但是在印度市场,中国品牌遭遇的最强劲的对手是韩国三星。
2018年Q2季度,2019年Q2季度,印度市场手机出货对比。小米占据40%以上,之后就是三星。
国内企业在印度的投入,其实比较大。
很多人会说:在印度抵制我们的状态下,为什么还要去印度设厂?1、任何的生意都一定有成本。这个成本,不单单来自于生产产品的成本,还有营销的成本。以及品牌认同的成本。
如果不去当地设厂,很难能够打入到印度市场。这种因地制宜的商业方式,伴随着电子产业发展的三次转移,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尤其是对于消费电子产品,本身就是对应着每一个个体。因此,生产企业在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地方。一方面能够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快速的了解用户需求。从而进行迭代和生产。
2、消费产品的不做到本地化生产。很难从一个幼苗培养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不同于成熟的市场,尤其是欧美那种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的营销渠道,包括电信,网络,城市网点,都可以通过跨界合作,甚至是行业本身就已经铺设完成。
印度的特殊情况是,如果你想攻占这片市场,就要一切都从0开始。
所以这种电子消费品,想要有竞争力,就必须要本地化生产。
这也是国内电子企业出海印度的主要原因。并不说印度的劳动力比较低。
事实上,现在的手机厂,人工已经节省了至少50%以上,大量的使用机器人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2014年,富士康提出的百万机器人计划。
大部分的冷艳看客,都嘲笑富士康,觉得这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期望。
那么按照我所知道的富士康的机器人当前装机量,应该至少在15万台左右。
而且,目前富士康,还在每年购买2万台左右的量。不断增加机器人的装机量。
如今的手机生产市场,相对而言,算是人口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是在大部分的工位上面,基本上都采用了工业机器人,各种模组。
包括撕膜,检测,锁螺丝,组装,振动测试等等,都可以使用机器人。
人工依然是手机产线组装环节的重要手段。但是这情况在不断改变。
因此,印度会成为未来手机生产第一大产地,并不奇怪。在印度完成智能手机增量市场趋近饱和后,下一个智能手机产地,或许会回到中国,也或许会到非洲,甚至南美洲去。
这类消费品是一个追赶客户的生产市场。自动化的程度越高,产业链搬迁的速度就越快。
中国之后,就不会再有长久的手机市场第一。因为这就是一个逐利的市场。
从这方便,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苹果不回美国。不是回不去,随时都可以回去,回去了就丢失了大片的中国市场。他不能回去。
在消费品市场,看的最通透的是宝洁。产品卖到拿,在哪里建厂。说搬迁就搬迁。
印度能否替代中国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第一基地?
你好,我认为现阶段印度是不可能的。目前印度已经是全球手机第二生产基地,想争第一宝座,还是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 大英帝国曾经是“世界工厂”,美国也曾经是“世界工厂”,日本德国曾经都做过世界工业中转站,如今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这个全球产业链能继续转移给印度吗?
说实话,这是不可能的,主要有如下的三个原因。
一、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谈谈印度的工业体系,其实印度当年基础比中国好,因为印度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在印度建厂、铁路和供电系统等。
后来印度还援助中国,在他们眼里,印度是文明工业国,中国是落后农业国。
1949年,印度工业化程度也是超过中国,比如印度钢产量134.7万吨,中国只有15.8万吨;印度生铁产量163.6万吨,中国只有24.6万吨等,无论是工业还是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都是高于中国的。
可是印度一直都是在吃英国的老本,始终没有建立起全方位的工业体系,而中国后来获得了苏联156项重工业援助,帮助中国建立了基础的工业体系基础。
改革开放前所积累的工业体系,以及改革开放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轻工业产能结合,我们并没有像印度一样只吃老本,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一路狂飙突进,最终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链,后来智能手机的爆发,我们充分发挥这种工业体系优势成为第一手机生产基地。
60多年来,中国GDP增长368.5倍,中国工业产值占比约40%,而印度工业产值占比仅为24%,只有中国工业产值的十分之一。
印度更多的是原材料与服务,在手机的电子工业上,我们是全面碾压印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印度想要超越甚至占领手机工业第一,没有完整工业体系的沉淀,根本看不到机会的。
二、手机第一生产基地,印度人口红利不是人口多就行如果要谈手机工业制造的人口红利,印度和我们都是差不多的,可事实上,人口也要讲究质量的,毕竟印度的劳动力质量远远低于中国,对于手机生产基地的产业链要求还会更高的。
- 有个笑话说,印度只有一亿人口,因为剩下10亿都是“贱民”,他们没有人权,而且不能成为自由的劳动力。
印度看起来学习西方的自由民主,但是那些高种姓的“贵族”和“精英”把持了政治经济命脉,所谓民主其实还是属于资本家的牌桌游戏而已。在农村没有土地改革,大量的人口因为种姓问题无法参与更多的生产工作,尤其是没有广大受过一定教育的自由劳动力,谈工业化很难的。
- 印度号称10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四到五年级入学率不足60%,五到八年级辍学率达到50%,基础教育的不足,让多数人都不能进入现代化流水线成为“人口红利”。
其实,印度的高学历人才也很多,不过多数都是在硅谷混的开,比如微软总裁纳德拉,谷歌CEO皮猜等。
可是印度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都不愿留在国内,印度本土的软硬件举步维艰。
- 印度的精英,从未想着如何建设印度,而是努力的学习离开印度,成为美国人。
也就是说,印度和中国都有人口红利,可惜印度的人口红利没有发挥价值,中高端人才缺乏想要冲击手机第一生产基地宝座是很难的。
三、手机生产基地的世界第一工厂,同样要有大统一的国家和自由开放的社会风气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要有大统一的国家政权,人民拥有平等、自由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如果没有大统一的美国,就无法解决南方种植园和奴隶制问题,只有消灭奴隶制,让农业也会工业服务,才能建立现代文明。
- 可是,印度仍然存在封建残余、种姓隔离、歧视女性等问题,宗教信仰繁杂,拥有1000多个大小政党,具有一盘散沙的特点,这就是失去了该有的基础。
而且重工业优先发展要求国家具有相当高的资本积累和资本动员能力,很遗憾印度没有。
- 印度也曾经学过苏联的计划经济,大搞五年计划,可惜是一边学苏联,一边学美国,学到现在,工业水平进步缓慢,直到现在,他们的农村还没有实现全部通电,铁路交通还在吃百年英国人的老本,而中国的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二,高铁总里程则是世界第一。
还有,印度的大量土地,掌握在地主手里,没有土地,根本无法实施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莫迪天天谈改革,到底动了啥没有。
其实印度占有亚洲最肥沃的土地,最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一年三熟的水稻,却还是不能摆脱饥饿。
连养活自己人民都做不到,还要他们世界工厂,甚至是手机第一生产基地,其实这些印度社会环境基础本身就是一种制约。
总之,有些事情,我们不能想当然的。印度更不要觉得“中国行,我也行”。其实,印度是具备世界工厂的地位,更是具备世界第一手机生产基地的潜力,只是这些发展的基础条件,必须能够跨越才行,这就是我的观点,谢谢。印度能否替代中国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第一基地?
如果有现成的技术支持,量产手机配件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先讲关键零件,CPU、高速闪存的技术他们肯定也不会给印度,毕竟一个要自己赚钱,一个留给没有威胁的小弟赚钱(岛国因为开车超速,半导体已经被老大哥掐死)。
无论印度有多不讨人喜欢,它也是一个主权国家,有技术支持都搞不定周边配件生产真的是不可能的。另外说说种姓制度,这玩意儿对印度GDP的影响绝对媲美日本天皇制对军事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了,他肯定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层次越高则离生产基层越远,种姓制度强制把绝大多数人摁死在基层,只要它还存在一天,就不要怀疑印度的生产能力。
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出现之前,希腊人坐拥当年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却是一盘散沙,但当亚历山大开始领导希腊时就产生了化学作用,连强大的波斯帝国都在希腊重装步兵前颤抖。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但也不能狂妄自大,印度文化有其特殊性,它并不缺少强大起来的潜力。
印度能否替代中国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第一基地?
有这个可能,所以我们不能乐观,要干的是抓紧产业升级,而不是死守一些守不住的东西。
一、印度和中国的优缺点对比
中国之所以制造业这么发达,有两个支撑原因,一个是中国的工业体系发展,全球最健全的工业门类。第二个是人口红利,有着全球最多的,熟练度最好的工人。
而印度目前和中国相比,一是工业体系不发展,不够健全,没有这么全的工业门类,另外就是劳动力虽然多,但熟练度不够。
但关于工业体系,只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制造车间搬到印度,再加上目前美国的一些政策,印度的工业体系会慢慢发展起来的。
至于工人的熟练度也是一个道理,厂建多了,工人也多了,都是能够发展起来的,只是时间问题,要看这些搬厂的企业决心有多大了。
印度目前还有成本优势,劳动力比中国便宜很多,这个是大优势,也是很多企业要搬的原因。
二、目前的产能和后续走向
目前在印度生产的手机大约是3亿台一年,而在中国生产的手机有多少?大约在14亿台左右(含功能机),占到全球产能的70%,但这个数字在不断的减少,因为很多工厂开始搬走了。
按这个趋势,未来在中国生产的手机可能会越来越少,会慢慢转移至印度,以及其它东南亚地区,尤其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很多企业不想夹在中、美之间。
所以后续印度完全有可能取代中国手机制造工厂地位。但中国怎么办?我想要开始产业升级了,就那就转向更加有附加值的产品上去。
2005年时,中国制造经历了一波出逃,就是那些衣服、鞋子等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然后中国升级为电子产业生产,算是制造业升级了一波。
目前中国处于制造业的第三梯队,要升级的空间还有很多,中国应该抓紧机会升级,而不是死守住一些守不住的产业,你觉得呢?
印度能否替代中国成为世界手机生产第一基地?
靠印度自己是不可能的,但不要忘了,世界手机产业的布局者是美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