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来会人口过剩还是成为人口红利?这会在今后造成什么后果?

现在印度在表象上是人口过剩,但是如果印度的工业技术不断的升级,民众的教育水平不断的提升,那么未来印度有可能成为全球的制造工厂之一,那么那是的印度的人口就会变成人口红利。但是这两大进步是比较难以跨越的,同时现有人口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压力问题也是比较难以解决的。

1.现在印度只比我们少5,000万人,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3.5亿元。如果按照印度的生育率持续下去,可能很快就会超越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人口国。印度虽然国土面积比我国小,只有我国国土面积的1/3,但是印度适宜种植的土地可是比我国多,印度拥有的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居亚洲之首,有1.4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是0.16公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印度能养活这么多人口?

2.但是土地仅仅只能维持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无法解决民众的富裕问题。民众的富裕还是要依靠是国家的工业化、科技化、网络化来实现。所以印度现在加大现代化工业的建设,目的就是想早日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早日成为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同时只有通过工业化,才能极大的提升印度的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在其中人力是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其他方面加以配合,人力就会变成了负担。

3.现在印度的人口结构中,虽然年轻人很多,但是受教育程度是比较低的。这种人力仅仅能在加工型企业中使用,如果产业继续升级,向高科技方向发展,那么就需要的是有知识的技术工人这一点现在印度还无法达到。所以印度目前可以依靠现有的年轻人口,实现工业体系的全面化建设,实现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的过程,就如同我国在40年前所做的事情一样。

4.成为了一个工业国,并不意味着能成为全球制造大国。我国在成为全球制造大国时,也是通过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才成功蜕变的。40年前的那批工人是承载不了这个历史使命的。印度未来也会面临这个问题,如果其未来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不能有效提升,仍然像现在的年轻人一样,那么印度会一直做不了产业升级。当然如果印度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实现了突破,那未来印度也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同样他就会享受人口的红利。

所以在未来,应该要观察印度教育是如何进行飞跃式提升的。印度在国际上,其实贸易交往的政治条件比我国更优,也就是说他进入他国市场会更容易。印度民众也不是一个懒惰的群体,只要他们抛弃了过去的一些与时代脱节的旧观念,不断进行自我蜕变革新,提升民众的教育水平,印度也将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21世纪的世界中心是在亚洲,可不仅仅只在我国,是指包括东亚和南亚的这环太平洋的一个整个地区。人口红利是能享受到的,但是要看能享受多少?就如同做生意一样,有些人拿一块钱能挣一块1有些人能挣10块块还有人能挣100块。这就是区别。

印度将来会人口过剩还是成为人口红利?这会在今后造成什么后果?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

我们人口也多,这个问题,让别人多说说,咱就少评几句吧。

我国的人口,位置全球首位,在党的好政策指引下,社会稳定,经济大发展,老百姓幸福指数高。

印度想向我们学习,啥都想攀比攀比,东施效颦,嘿嘿,往后走着看吧!

印度将来会人口过剩还是成为人口红利?这会在今后造成什么后果?

不是将来,印度现在都已经是人口过剩了。印度面积不到3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已经高达13.5亿,虽然它的国土大部分是可以开发发展,但相对来说,人口密度已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印度还拥有世界最大的贫民窟,最多的贫困人口。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不是人口多人口结构年轻就是人口红利大,譬如拿制造业来说,它所需要的劳动力最起码是受过职业培训的高素质人口,并且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印度现在文盲率是非常高的,认识26个英文字母就算是“脱盲”也太水了。另一方面,印度可以说是一个农业社会,因为它有6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算不上工业社会,印度的工业水平也非常低,顶多是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那么多人口从事农业,这哪能算人口红利。

另一方面,印度想要把本国制造业发展起来也十分困难,有太多的因素制约,比如土地私有化,政府想要征地建工业区,还要挨家挨户找地主谈,若有某几个谈不成的,这项目就要泡汤或者延后。除了土地私有化外,印度基础设施落后、腐败、政府效率低下、种姓制度、宗教矛盾等,这些都不利于发展制造业。前几年莫迪上任时,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计划,拟在2025年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5%提升至25%,但如今这个比重依然原地踏步。

我们谈人口红利,并不是用于农业生产,不然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可以说有人口红利。这些人口主要还是用于从事工业生产,推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如今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化之后过来的,不可能从农业社会就一步到位成为发达国家。

印度那么多人口现在不能好好利用到工业化上不说,国际环境变化也使得它所谓的人口红利无用武之地。因为当今科技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化是未来密集型产业发展发展的趋势,对劳动力的依赖不像几十年前那么高了,印度已经错过最佳时期。

印度将来会人口过剩还是成为人口红利?这会在今后造成什么后果?

印度将来会获得人口红利还是人口过剩而崩溃?

2020年9月14日,一向关注印度的我,再一次打开人口时钟网站,我看到了印度现在的人口是13.9964亿人,也就是说,印度人口距离14亿,只有30多万人了,按照印度每天出生7万人计算,印度人口突破14亿,恐怕也就是这个月之内会发生的事情。

如果想要赶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印度恐怕还要努努力。毕竟,我国在2018年就已经突破14亿,如今总人口是14.1366亿人,比印度多了10%,印度如果能够保持每年3%的自然增长率,大约还需要三年,就能在人口上超越中国。

直观来看,印度人口14亿,领土面积不足30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了400多人,相当于我国的三倍多。不过,我国的荒漠面积、高寒地区面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领土面积远远超过了印度。如果单纯看耕地面积,印度的耕地反而比我们还要多,再加上印度地处热带,具有一年三熟甚至四熟的能力,实际上人口承载能力是远超过我国的。

所以,目前为止,印度虽然人口冲刺世界第一,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着所谓的“因人口过多而崩溃”的问题。

目前人口过多造成社会问题的国家,比较严重的其实是埃及。埃及人口超过1亿,可是只有4%国土就是6000万亩土地可供耕种。实际上,埃及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亩,相对于我国和印度人均1.2亩的耕地面积,还是差了太多。

所以,埃及现在实际上就已经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所谓的“阿拉伯之春”,其实就与埃及人口膨胀但是产业无法升级,无法容纳更多人口有深刻联系。

很明显,印度距离埃及还有很远距离,暂时不会发生人口膨胀导致崩溃的现象。

不过,不能保证,将来印度人口超过20亿甚至超过30亿不会出事。

同时,我们也几乎可以断言,印度人口众多尤其是年轻人口众多,也不会形成人口红利促使整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甚至现代化。

我认为印度人口数量无法转化为人口红利,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硬件上,印度极度缺乏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大多数的基础设施建设材料,如钢铁水泥等产能不足,无法支撑印度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印度的腐败问题、族群问题、种姓问题也制约着印度搞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通水、通电、通路、通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印度投资状况必然会很差,就业情况必然会很差。

2,软件上,印度极度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

印度现在还是一个前现代国家,印度的社会规则,基本上还延续了数千年的森严等级制,这种等级制之下,让印度的贵族不愿意与普通人或外国人分享经济成果。甚至,印度的各级政府和土豪劣绅会阻挠现代化,防止自己丢失传统权利。这样的营商环境,实在是无法促使印度走向现代化。

3,印度的劳动力有巨大缺陷,无法转化为社会财富。

劳动创造财富,但是在印度并非如此。印度有4亿低种姓人群,实际上已经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同时,还有数亿女性被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大量劳动力无法进入市场,就无法转变为社会财富,也不会转变为社会消费能力。同时,印度低劣的教育状况,大量的文盲,也无法适应工业化的人才需要。

总而言之,印度将来不太可能实现人口红利增长,大趋势是会走向人口崩溃陷阱,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业技术的提高,印度有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只不过,印度有可能在内政外交上被粮食出口大国所控制。

现在的埃及,常年需要仰人鼻息进口食物维持老百姓不饿死,可印度还有余粮可供出口,这说明,印度人口承载能力还有巨大空间。

你希望印度将来时人口膨胀崩溃?还是人口红利增长?欢迎留下评论!

印度将来会人口过剩还是成为人口红利?这会在今后造成什么后果?

过剩是必然的结果,印度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社会资源分配失衡,随着时间推移,矛盾会不断加深,很可能引发动乱。

印度将来会人口过剩还是成为人口红利?这会在今后造成什么后果?

中国最新人口已经超过14亿,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国家,而印度人口也达到了13.5亿,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家。按照这个趋势,其实用不了多长时间,印度的总人口就会超过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人口。也正因此,中国与印度常常被西方很多媒体拿来比较。

那么印度这么多的人口,究竟是印度巨大的人口红利,还是印度已经人口过剩呢?

仅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印度巨大的人口基数,确实是印度未来发展的人口红利,但能不能真正发挥这种红利,现在看来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变数。

第一,印度总人口为13.5亿,为全球第二大人口国,但是印度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印度的国土面积为29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印度的人口密度还是很高的,达到每平方公里404人,而中国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4人,美国仅为每平方公里33人。可见,虽然印度人口很多,但继续增长下去,人口密度实在太高了。

不过,虽然印度人很多,但印度人的温饱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这主要是因为印度的可耕种面积多,印度的可耕地面积排名世界第一,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巨大的可耕种面积使得,使得印度可以生产大量的粮食,是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及出口大国。那么在养活13.5亿人口后,这些人当中很大一部分必然就会成为印度的劳动力储备。

第二,劳动力确实是一个国家潜力的重要支撑,比如说中国,过去几十年,就充分的利用了巨大的人口红利,而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虽然也有着雄心壮志,但因劳动力不足,难以维持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得俄罗斯出现过度依赖能源出口,而欧洲不少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是发达国家,但现在增长乏力,人口也是关键因素。

虽然说印度有13.5亿人的人口,但是这些劳动力要真正的成为人口红利,需要释放红利的地方。印度虽然近些年来GDP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但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印度走的是“先服务业后制造业”的路线,工业体系落后,使得经济增长并不坚实,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变化的冲击。而且印度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这必然使得劳动力效率低下,难以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第三,印度的经济,存在过度依赖外债且持续贸易赤字的情况,很容易成为风险转嫁的目标。而印度要想发挥巨大的人口红利,就必须真正进入工业化阶段,目前印度仅处于工业化初期,加上印度国内势和割锯,使得很多政策难以真正贯彻,包括印度想上马“大基”建等雄伟的计划是否能真正实施,存在很大的未知数。

越南近些年来之所以取得高速增长,也是得益于人口红利,但大家忽视了一点,即越南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为主的制造业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但以中印的博弈关系,中国即便是低端制造业转移,也主要选择东南亚国家,而是不会选择印度的,再说了,印度还经常在搞“抵制”中国的活动,本身就断了自己的路。

因此,印度巨大的人口,既是印度的优势,同时也可能是劣势。如果印度能有效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制造业,可以发挥人口红利。但这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而且未来的制造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拼劳动力,而是进入到人工智能的新时代,更多的取决于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这两点恰恰是印度的软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