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科状元转投香港大学,究竟是尴尬了谁?

有何尴尬?为什么要尴尬?因为什么要尴尬?规则是预先定下来的,每个人都是在规则前面去被选择。为什么此次碰到的是江苏省的文科状元,就觉得规则不合理的呢?就觉得规则是一个失败的呢。

1.有人举例说,民国时候,有人单科考试0分也能进清华北大,去说明过去兼容并蓄,而现在条件设置太多,太苛刻了。但是我们想想,在民国时期有多少受过教育的人?那时从旧学向新学的转变过程中,规则还没有被制定起来,只能由各个学校、各个教授,自己来去制定。那时候才是最不合理的时代,如果你没有好的推荐信,如果你家里没有钱,如果你不能支付交友应酬的钱,那么很对不起,你很难入得清华北大。

2.此次江苏文科状元,因为有一科成绩为B+,而不能被清华北大收录。但是你觉得对她的人生会有任何影响吗?其实是不会的,一个优秀的人,不会因为本科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而陨落的,他可以研究生去读清华北大啊。他仍然有着无穷的选择和努力方向,不要觉得他的考分没去清华北大而觉得可惜。此时找寻一个自己愿意走的方向,一个包容学习的大学环境是最重要的。

3.同时江苏省的规则也并无任何不妥。这就要求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普遍提升。我们可以想想偏科的学生和全科的学生,未来谁的前途会更大一些。尤其是对于社会来说,哪一类的学生可能会给社会做了更多的贡献。对于一个成熟的孩子来说,其实是能认清楚这个道理的。若对于学习优秀的孩子来说,满足偏科成绩的A也不是一件难事。那么此次江苏文科状元,估计自己也没有想到发挥的那么好,最后被背副科的综合考评成绩,拖了后腿。

整个一件事来说,最多只能说是遗憾。不论是对这位考生还是其家长还是学校,估计考生可能也有悔不当初的遗憾感,但是绝不是清华北大会感到遗憾。因为未来大家就明白,大多数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是以他们的学校为荣,而非学校以他们为荣。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优秀毕业生才能做到,学校以拥有这样的毕业生为荣。这样再想一下,仅仅少掉一个某一年某一省的文科状元,怎么可能有遗憾呢?

江苏文科状元转投香港大学,究竟是尴尬了谁?

含辛茹苦的一路走来不容易,并且拿到了文科全省第一,的确是欣慰!

可是,由于高考制度的体制,限制了白湘菱无缘清北及一些985名校。这样的局面,其实,最尴尬的应该是现下的高考体制吧!

我国还有多所985高校也表示,面向江苏考生的招生中,选修科目要达到A以上的水平。这样的要求也限制了白湘菱报考,因为她的选修历史是B+。

北大、清华以及山大、南京大学等学校都做出回复,不能对白湘菱破格录取。

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师大等学校都表明白湘菱可以报考他们学校。

但更诱人的还是香港大学抛出的橄榄枝,香港大学提供了一百万的四年全额奖学金以及住宿费,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福利了。

目前,白湘菱已经通过了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面试,即将进入金融系就读。

国家指定严格的选拔无可厚非,就是为了要求更高的全方位人才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教育,培养对国家有利的栋梁之才。

可是,只是用一场考试而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让她与清北失之交臂,也确实是感到可惜。

因为,好的学生是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她们的上进心是不可估量的,潜力是无穷大的。

当然,名校不止一所,好的人才到哪里都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希望白湘菱不要受到影响,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继续前行,做一个坚强勇敢的后浪!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江苏文科状元转投香港大学,究竟是尴尬了谁?

我觉得尴尬的是主动伸出橄榄枝的北师等,以及制定规矩的江苏省教育厅。

一、在这个规矩下,不只一个白同学有这样的尴尬。

二、按规定,清北不愁招不到优秀人,他会尴尬吗?

三、白也不尴尬,遇到了港大。

四、北师大主动伸出了手,人家不牵,总感觉似乎有点尴尬。不过,话又说回来,优秀生就像优秀女孩,有资本挑挑拣拣。这样看,也无所谓什么尴不尴尬的。

五、在我们“酸不溜”又有点“惋惜”的注视下,尴尬的江苏招生体系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且行进在路上了。

江苏文科状元转投香港大学,究竟是尴尬了谁?

白湘菱,一个来自江苏省淮阴中学的学生,在2020年高考中以总分430分高分喜获江苏文科状元,却因选修科目历史是B+无缘清北,8月2日白湘菱申请了香港大学,前天她顺利通过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的面试,并被学校录取而且还获得港大提供四年一百多万元的全额奖学金。

江苏省的教育资源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强势,这样的一个教育强省的文科状元却接连被清北复交拒绝,连本省的南京大学都表示无能为力,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高考选拔标准。白湘菱能从江苏一个地级市的中学考取全省科第一名,说明她的学习能力是超强的,个人觉得可能是由于学校资源没有省会南京那么强,导致她的选修科目历史成绩是B+,按照全国高校对江苏高考的招生政策,白湘菱是无缘清北复交等全国C9 名校。这些高校按照规则办事,我们无法指责它们,但是规定都是人定的,为了留住人才,我们应大胆打破常规,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不只是敷衍了事一句“爱莫能助”。

幸运的是,香港大学向白湘菱伸出了橄榄枝,并且给了她四年一百多万的全额奖学金,让我们为状元一直纠结的心宽慰下来,为她最终的完美结局叫好。香港大学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名中并不输清北,它对人才的务实追求是值得国内大学借鉴的。真心祝福白湘菱能够在港大的学习生涯中一路顺利。

江苏文科状元转投香港大学,究竟是尴尬了谁?

尴尬了谁?自然是把江苏高考制度改来改去的“那些人”!清华北大复旦南大这些学校不会尴尬,也没必要尴尬。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把清北作为靶子,遵守规则的做法不应该被批评,破坏规则才是最可怕的。

2020年是江苏高考最后一年采取江苏卷,事实证明前面多年的所谓改革都是失败,都是折腾而已,好在现在终于有人拨乱反正了。

既然江苏制订了双A的选拔制度,那么清华北大等高校按照规则不予录取就是最公平公正的选择,如果因此错失了优秀的人才,那也是制度本身错了,而不是不录取错了。

幸好这位状元同学还有香港大学这样一个堪比清北甚至更好的选择,如果是若干年前,香港高校不来内地招生的话,这位同学估计只能退而选其次了,那就实在是太遗憾了!

江苏文科状元转投香港大学,究竟是尴尬了谁?

清北,我们的清北呀!为什么留不住人才,留得住人才又是为了谁哇?可怜中国的父母,为了儿女成才。哎,两泪涟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