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大举伐吴,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魏延法正等人为何没去?
刘备伐吴,这些人要么死了,要么另有他务!咱们一个一个说!
关羽,死了!
刘备伐吴是在公元221年!关羽则是公元220年就死了,是时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终为潘璋部擒获,被杀于临沮。刘备伐吴的旗号就是为兄弟关羽报仇!
张飞,死了!公元221年,在刘备伐吴前夕,张飞被其部将范强、张达所害。
黄忠,死了!公元220年,黄忠病逝!
马超,驻守凉州!刘备称帝,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而且当时马超已经生病了,第二年就病死了!
赵云,驻守江州!当时赵云反对伐吴,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不过后来刘备夷陵之战被击败,败退时是由赵云接应!
魏延,镇守汉中!刘备称帝后封魏延为为镇北将军,继续驻守汉中!
法正,死了!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当时刘备还未伐吴!诸葛亮曾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
诸葛亮,稳定后方!诸葛亮是刘备最为信任的人,其最大的能力也不是指挥打仗,而是治理国家。蜀国初建,需要诸葛亮坐镇。当初取益州,也没带诸葛亮。
当然,诸葛亮当时并不支持刘备伐吴,这也是没带他的原因!
刘备带的几位将领都是年轻人,比如吴班、冯习、陈式、张南等,虽然都还不错,但是,比起陆逊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当时如果有题中任何一人在,或许战争还有转机!
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
刘备大举伐吴,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魏延法正等人为何没去?
这个问题问的简直荒谬,他们倒是想去,关键是能让他们去吗?
首先,刘备没有五虎上将,只有前后左右四位将军。所谓五虎上将,不过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那么伐吴的时候,他们都在干嘛呢?
关羽:襄樊之战战败后被斩首,脑袋送到曹操那儿,请问他怎么打?
张飞:确实接到了动员令,并且也在积极备战,但是临行前被手下砍了脑袋送到孙权那里了。
法正:也在刘备称帝之前病逝了。
黄忠:同法正(说黄忠战死在伐吴过程中的麻烦去读一下《三国志》)。
也就是说,作者罗列的这八个人里,已经死了一半。剩下来的马超、赵云、魏延和诸葛亮呢?
首先,诸葛亮是丞相,在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国内的事务是必须交给丞相操办的,这也是刘备集团的惯例——刘备打架,诸葛亮送水。魏延则镇守汉中,严阵以待魏国。对吴战争什么兵都可以用,唯有他不能动。
但是,作为刘备的贴身侍卫队长,赵云不去就很有意思了。之所以没让他去,是因为赵云反对刘备东征,他说:
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三国志-赵云传》结果呢?“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对反对者的搁置,另一方面也是留了一步后手。果然,夷陵惨败后,赵云带兵东进接应,这才救了刘备一命。(诸葛亮也是反对者,这未必就不是理由)
而马超,则史书上没有提到他为何不去东征。事实上,从他投降刘备到去世,就没有任何记录。我们只能猜测,彼时的马超,已经是一个被架空军权的将军。毕竟,刘备对这个锦马超,是不可能完全放心的。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刘备大举伐吴,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魏延法正等人为何没去?
刘备带打野刀了可以惩戒
刘备大举伐吴,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魏延法正等人为何没去?
举国之兵伐吴,几十万大兵是空气吗?还巅峰不超十几万,况且,魏国是人才济济,曹操后代有谋略,蜀国也不差,文武兼备的人才赵云就以一当十了,剩下的就不说了,要不是关羽大意失荆州,三国的演变是很难说的。要不是蜀国刘备大意被陆逊大败,兵力还是很不错的,假以时日,还是可以与魏国一分雌雄的。
刘备大举伐吴,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魏延法正等人为何没去?
只去了黄忠,关羽、张飞、法正已经挂了。赵云、诸葛亮反对所以没带,魏延守汉中。
刘备大举伐吴,五虎上将和诸葛亮魏延法正等人为何没去?
关羽丢荆州被杀,张飞东征也被部将杀死,黄盖在那个时候已经老死了,赵云则是极力反对伐吴的,马超本就是西北守将,在倾巢出战的时候肯定会把大后方留给诸葛亮和马超镇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