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中常说的“2分利”算不算高息呢?如何计算?
民间借贷中的两分利是个模糊的说法,主要要从如何取得利息这个角度,判定是否是高息?
一般说两分利,是指月息2%,那么这么计算年息24%,正好是法院规定的20%红线上。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法院规定24和36两条红线,也是按照社会约定俗成的高息标准来制定的。但是利息的取得时间就成为最大的关键点。
1.利息是在归还本金时,一次性收取。如果利息是在归还本金时一次性收取,那么年化利率就是标准的24%。符合法院支持的出借人所有诉求。在我国法律支持的规定中,也就是2015年9月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将对出借人的资金和利息收入进行全部保护。
举例,借款1万元,月息两分,期限一年,平时不付利息,到期时一次性归还12,400元。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算高息,如果欠款人不予归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计算过程:1万元*(2%*12月)=12400元法院一般判决也会支持出借人的诉讼请求的,诉讼费也会由欠款人进行支付。
2.利息是按月收取,到期后一次性归还本金和当月利息。虽然看到名义利率是年息24%,但实际上按月收取利息,到期归还本金,其实际利率是大于24%的(这里面蕴含了一个每月收取利息进行再投资的复利概念),估算实际利率可以达到26.82%。那么这么就是高于高息存款利率24%的。
举例,借款1万元,月息两分,期限一年。每月归还利息200元,到期一次性归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10,200元。那么其实际利率是达到26.82%,超出24%部分不再受法律保护。
利率计算过程: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 n)n - 1 (注释:实际利率等于1加上名义利率(百分比除以每年复利的数量n)与n的幂减1之和)实际利率=(1+24/ 12)12 - 1=26.82%到期实际归还:1万元*26.82%=12682元目前各地法院对于这种计算利息方法争议很大,有些法院还认为实际利率仍然为24%,有些法院已经认可复利计算超出24%,多计算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3.利息在借款时进行扣除,到期仅归还本金。这种计算方法就是法律上严令禁止的砍头息模式。利息是先从本金中扣除,借款人拿到的扣除后的本金。虽然民意利率还是仍然生成24%,但其实际利率已经高达31.6%,同时法律也不认可这种计算利息方式。
举例:借款1万元,月息两分,期限一年。但是借款人到手只有7600元,到期归还1万元。标准砍头息模式,实际利率达到31.6%。
实际利率=10000/7600-1=31.6%到期本息和=7600*(1+24%)=9424元在法律上,法院只认可出借本金7600元,会按照7600元计算法律保护的年化利率24%,那么一年后,只需要归还本息之和最多为9424元。
4.月息两分虽然不算高利贷,但也是属于标准的高息贷款了。现在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会要求出借人提供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一旦发现资金来源不合法,或者资金来源为银行转贷,或者出借人为职业放贷人。那法院会暂时中止审判,由公安机关介入,先将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弄清楚,该处罚进行处罚,该刑事追究责任就刑事追究责任,之后才会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
如果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那法院会最高按照24%之内保护出借人利益。如果资金来源有问题,法院最后会判定合同无效,归还本金,至于资金占用费(已经不能叫利息)按照0到6%范围之内由法院适当判予。
最后再给大家普及下最新司法解释,民间借贷利息实行“两限三区”原则:以年利率24%和36%为两限制:
24%以下的利息都保护;
超过24%不到36%的部分看作自然债务,给了的不用还,没给的不能再要;
超过36%的部分一律不保护,给了的要返还。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有专业,变得通俗,如果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民间借贷中常说的“2分利”算不算高息呢?如何计算?
两分利这种是民间借贷通俗的说法,按照书面来表达就是2%的意思,至于2%的利率算不算高利贷,要看你是日利率还是月利率。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叫做高利贷。至于多少利息才被称为高利贷,不同的人理解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利息高于银行的同期利息就是高利贷,而有的人认为,月利率达到2%以上就算高利贷,还有的人认为利率至少达到5%以上才算真正的高利贷。
但这些都不是标准的答案,标准的答案应该参考最高法院的相关法律文件来确定。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法律解释文件,我们可以认为,年化利率超过36%的民间借贷可以称之为高利贷。
再来看一下两分利息的民间借贷算不算高利贷。两分利也就是2%的意思,这个2%的利率,既有可能是月利率,也有可能是日利率。
如果2%的利率是日利率,那年化利率就达到730%,这个已经严重超过最高法院所规定的36%的红线,所以如果你所说的两分利指的是日利率,那毫无疑问肯定是高利贷的。
如果2%的利率是月利率,那年化利率就是24%,这个利率是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果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这部分利息是会受到法院支持的。
说到这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即便是年化利率24%也是非常高的,毕竟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只不过是6%~8%之间,24%的利率相当于银行利率的3~4倍了。事实上,有些贷款不能简单的同银行贷款,虽然银行的贷款利率非常低,但是对应的银行对申请人的条件要求也非常严,一般情况下都要求借款人有相应的抵押物,而且征信良好,有稳定的银行流水才可以,如果大家没有抵押物,或者是工作一般般,那是很难从银行贷到款的。
相对来说虽然有些贷款利率会达到24%,但这些贷款对申请人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一些,大多数都是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所以2%的月利率也只不过是市场的一种体现而已。
民间借贷中常说的“2分利”算不算高息呢?如何计算?
在民间借贷中,“2分利”相对民普通的借贷己是比较高的利息,有点趁人之危的感觉,往往是财务公司开出的利率,往往会更高。一般情况下,民间借贷利率浮动在8厘到1.2分利率。但“2分利”没有超过高利贷规定的利率。
一、“2分利”的计算方式
民间借贷讲的利率,在双方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通常指的是月利率。
假设借一万,一年期。“2分利”,说的是月利率2%,也就是年利率24%。一年到期,利息10000*月利率2%*12(月)=2400元。
如果还零几天,按照当月的总天数折算,一般情况下,以30天为基准,例如零10天,以2分利为例,剩余利息是10000*2%*10/30=66.67元。一般情况下,不会要零头,直接以60元计算。各人人情世故不同,以对方为主。
二、什么是高利贷?
根据规定: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2015年9月,规定不超过年利率24%,也就是说不超过“2分利” 。
三、万一借了高利贷,法院会怎么判?
法律规定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无效。这句话并不是说高利贷款的上限是3分利,实际还是2分利。那为什么还存在一个区间,2分利到3分利之间?这个叫自然债务区。
法律划分了三个 区间,月利率2分以下,月利率2分到3分,月利率3分以上。我详细阐述一下:
1.月利率2分以下,包括2分。
该利率是法律保护的,借贷双方约定在该区间的利率,出借人主张按该利率计算利息的,会得到法院支持。
2.月利率2分至3分
超出月利率2分的部分,借款人已经支付了利息的,出借人不用归还,如果借款人还没有支付利息的,则借款人只能按最高年利率24%计算。简单的说,就是没有给的不受保护,已经给了的不退还。
3.月利率3分以上
该利率超出3分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而且无效。意思就是:这部分的,即使是借款人已经支付了,借款人也可以要求出借人退还该部分的利息。
举个例,借一万,4分利,已过两年。要还的利息只需要按照2分利计算,利息4800元。如果中间已还了一年的利息,那已还的按4分利计算的利息4800元,超出3分利的利息是要归还或抵扣,也就是说4800—3600=1200元。剩余的一年利息,继续按月利率2分计算。
四、现实中
目前,我们这边的民间借贷一般以8厘为主,而且不会利滚利。2分利不是普通的民间借贷,一般只存在趁人之危或高利贷。当然,我们这边在目前很难再有民间借贷,要么亲人借,要么向银行贷款。因为有人破坏了诚信的环境,例如一人向多人(涉及的人多半是宗亲及亲朋好友)以做生意为由借了一千多万,结果私下挪作放贷,放出去收不回来,结果可想而知。诚信是难得的,一旦失去,很难再修复,因为涉及人数众多,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不止影响一个人,而且影响了附近一定的范围。诚信应且行且珍惜。
另外,民间高息出借,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涉及一定的人数,赢利多少,或者致借款人受到严重伤害(包括自伤),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例如被判非法经营罪。
即使生活很难,也不建议民间高息借贷。
更新:
根据2020年8月20日实施的最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将以往的高利贷范围由“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变更为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也就是说这个是高利贷的上限。
1.超过一年期的LPR的4倍,法院不支持超出的部分。这个包括当事人主张的逾期利率、违约金、其他费用之和。
2.新规定指出,借贷行为发生在2019年8月20日之前的,可参照原告起诉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确定受保护的利率上限。
3.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浮动的,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上午9时30分更新,目前,2020年9月21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一年期3.85% 。3.85*4=15.4%,这个就是目前高利贷的年利率界线。
因此,2分利(即年利率24%)超出15.4%,属于高利贷。如果起诉,最后在一般情况下,利息按照年利率15.4%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是与时俱进的,未来可能会更新。新规定是一个好政策,对于打击非法高利贷、网贷、套路贷等等,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法律的完善,是应对新时代的新现象出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民间借贷中常说的“2分利”算不算高息呢?如何计算?
2分算不算高息?
第一、基本概念
这里的2分,是指1元的利息是2分,也就是2%的利息,但是这里要考虑是日息、月息、还是年息,还有就是要不要利滚利,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第二、各种计息周期初步概算
1、首先我说年息2%,一般来讲,我在银行存款的年息6个月到1年,存款利息大概在这个水平,基本上,借款的话是不可能的,哪怕去银行借款,年利息也至少4%-5%甚至以上,所以2%一般只可能出现在银行存款利息这种情况下,但我们还是来计算一下。
以一年期计算,1万元,一年大概200元利息,也就是到期后可以拿回10200元,可以说是低的可怜。
2、我们来算算月息2%,这样的话一般而言民间的借贷是这种情况的比较多,我们要考虑计算到底是否为利滚利。
(1)一般不计算利滚利:1万元1个月利息200,1年12个月利息就是2400元,也就是年利息大概是24%,到期要归还12400元,如果是每月归还利息的那种,实际利息还会更高。
(2)如果按利滚利计算:第一月要本息合计10200元,一次类推,到最后一个月是12682元,也就是说,比不按利滚利计算的要多出282元,接近高出3%左右。如果是每月归还利息,还按利滚利计算,那自然更高。
3、我们如果按日息2%计算,那自然是很恐怖的的数字了,我们来试着算一下:
(1)不按利滚利计算,日息2%,1万元每天利息200元,一年按365天计算,一年到头利息合计365*200=73000元,本息合计83000元。
(2)按利滚利的方式计算,第一天利息是200元,本息合计10200元,到第365天时,本息合计达到1377万元,这是基本不可能的。
谢谢!
民间借贷中常说的“2分利”算不算高息呢?如何计算?
朋友们好!
民间借贷中常说的2分利算高息,但是不能算做高利贷。一般民间借贷2分利就是每个月2%的利息,也就是年化24%的贷款利率,这样的贷款利率法律是保护的。
2分利不算高利贷民间借贷的2分利不算高利贷,2分利也就是月利息2%,折合年利率为24%,这个年利率是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的。
根据法院的相关规定,年利率超过36%就算是高利贷了。对于这样的高利贷,法院是不保护的,而且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经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年利率24%以下的民间借贷法院是予以司法保护的,也就是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24%以内的利率支付利息。这个法院是予以法律支持的。因此,可以看出来,24%的年利率是一个正常的借贷利率了。
法院还规定,对于年利率24%到36%之间的贷款利率,这个区间属于自然债务区。如果借款人愿意支付利息,法院也不会反对,如果借款人不愿意支付利息,出借人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不会保护。
因此,可以看出来民间借贷的2分利不属于高利贷,只有超过36%的年利率才叫做高利贷。
2分利的计算方法2分利实际上也非常好计算,一般来说也就是月息2%的意思。比如你借了10万块钱,如果是签订好借款合同,约定好是按照月息2分的利息来算。
一般来说的话,在民间借款,既然是说2分利,一般都是每月按照2%的利息进行支付,每月结算一次利息的。
这样的话,你借了10万块钱,那么每个月就需要给出借人100000*0.02=2000块钱的利息,也就是一年需要支付2.4万元的利息。
当然了,如果你不用钱了,随时也都可以归还这笔款子,这样你就不用再按照2%的月息支付利息了。
月息2%,折合年利率24%了,这样的年利率还是比较高的,好多借款人一般也就是用几个月就赶紧把钱还了,一般都用不到一年的。
因此,民间借贷按照月利息来结算,虽然利率确实有点高,但是急需要用钱的时候也还是比较方便的。
综上所述,2分利实际上也就是月息2%,这个不算高利贷。具体的2分利计算也比较简单,也就是每个月按照2%给出借人利息就好了。
感谢阅读!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民间借贷中常说的“2分利”算不算高息呢?如何计算?
民间借贷中常说的“2分利”算不算高息呢?如何计算?
所谓二分利,,就是假定本金一元,每月计算二分(0.02元)的利息,也就是说,一年利息是本金的24%。
假如借款金额是一万元,那么一年的二分利利息就是10000x24%=2400元;
假如借款本金3万元,那么三年期的二分利利息就是30000x24%x3=21600元。
以此类推。
什么是高利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有这样的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这个规定,可以认为原来超过三分利,也就是年息36%的借款是高利贷,超过这个标准的利息,在诉讼中得不到法律支持。
自2020年8月20日起,前述规定的最新修改正式生效。根据新的规定的二十六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也就是说,从2020年8月20日起,受法律保护的利率,降低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目前是折合年息15.4%)。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