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集体上市,贷款业务风险把控能力能够做好嘛?
这个问题挺好。以我多年金融银行从业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观点。
1.农商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管理能力最薄弱的一环。从历史农信社开始,一直到现在,我觉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为什么?因为农商行到现在为止,大部分还没有建立起现代银行业的经营体制,领导还都是农信联社指派,内部人员素质还是有点low,管理风格还是传统体制那一套。
2.在整个管理能力薄弱中,体现最直接的就是贷款风控能力薄弱。本身过去农商行主要从事农村金融业务,但是现在纷纷进城,主要贷款业务对象已经逐步移向城市工商企业。至于怎么薄弱法,看看数据就知道了,按照人民银行分类的估计指标体系,他们的坏账率,逾期率都是遥遥领先。整个贷款审批体系,看起来流程很科学,环节很清晰,但是因为上层管理还是传统体制那一块。最后所谓贷审会都是一言堂。打招呼,领导所想的事,下面的人都办的妥妥的。贷款质量不好。
3.此次农商行整体上市。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在救农商行(吐槽一下,你说我们怎么能搞得好我们的股市)。因为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三级核心资本充足率必须要达标。但是由于贷款质量不好,逐年核销,核心资本没有得到有效增长,但是贷款规模逐步扩大。资本充足率,已经越来越低。通过股市融资,扩大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这样就可以提升资本充足率。
4.回想2001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对接四大商业银行,接收不良资产。四大行轻装上阵上市融资,其实搞的都是左手挪右手的事情。此次在上市前,农商行,肯定也集中核销了一批不良贷款,上市指标就越来越漂亮喽。
5.农商行想上市都想疯的,上市可以解决好多问题呢,上市前可以寻求地方政府将坏账踢掉一部分,融资又可以将资本率提升一部分,说不定领导的级别还可以往上靠半级。所以前两年,很多农商行都屈尊到新三板去上市呢。
所以上不上市,同其贷款风险管理能力的改善没有任何关系,说不定拿了股民的钱,能力还进一步下降。
真正要改变的,是整体体制,和科学银行的建设。不多讲了。
觉得好请点赞、评论,转发和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