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印章和落款之间是如何选择和安排的?
书画作品当中,印章的布局实际上就是一个美学的范畴。
除了起到“宣告版权”的作用之外,还有就是在“美学布局”上的科学安排、点缀作用。
这些作用再具体一点可能包含但不仅限于:宣告版权、疏密补缺、调整平衡、矫正布局等等。
中国人讲究“坐如钟、立如松”,指的就是一种形象上的“气度”,那么对应到书画作品上,也有类似的“要给人一种稳重、大气之感”。
如上图,中规中矩的传统印盖法。
尤其是平衡,是最为基本的要素,有了平衡,才会有气势。
与此类似的“平衡与气势”在摄影作品上也同样是一种“要求”。
书画所用印章,大多分为闲章与名章,个别的还有题跋章。
泛泛而言,宪章主要起到“突出与矫正”的作用,名章则为“署名与增色”。
如上图,左上角的印章起到了很好的“补缺”视觉效果(作用)。
但这不是“硬规矩”,很多小品类画作,很简洁,印章无需过多,只要在“颜色与元素”搭配上,符合作品审美的布局,名章也可以不一定盖在毛笔落款的附近。
如这幅画右下角的印章。
讲究的人,除了对印章要求高之外,对盖章也是一丝不苟的,比如印规这个道具:
就是用来“严格校准印章的归正程度”的,防止视觉差异造成章盖斜了的情况出现!
书画印章和落款之间是如何选择和安排的?
你的提问有问题,不知道你想问在这两者之间要选择什么?安排什么?请讲清楚以便答复。
书画印章和落款之间是如何选择和安排的?
回答:问的是书画,相对来说,本人对画作研习得更少,所以主要还是说书法吧。
一般而言,印章是中国书画的一个组成部分,钤章加印是字画完成的最后一道程序。
说到书画印章和落款之间的选择和安排,就会涉及到一连串的相关问题。
落款或叫题款,是正文之外或画作所附的说明性文字,不可或缺。鉴于此,也就成为一幅书画在章法布局中必须考虑和处理好的重要因素。从内容来说,表明此作的目的和用意者有之,交代出处和时间者亦有之,但少不了的一点,是必须留下作者是谁的印记。从占据的位置来说,分上款和下款。上款内容相对单一,一般是交代因何而作,或交代赠与何人。若是赠人作品,就要特别注意根据赠与对象选用合适的词汇。比如给长辈或尊者的要用相应的敬辞,给同辈的要用合适的谦辞,给晚辈的要语带亲切并含勖勉之意。非赠人作品,很多不落上款。书法大体上属于传统艺术,一般采用从右至左排行竖写的形式,所以上款通常题在作品首行的右侧中上的位置。上款完不成的任务,皆由下款承担了。因而下款的内容一般要多于上款。它承担着说明书写内容的出处,作者名号,完成时间等任务。也有人把上款内容合在下款中一并完成的。下款的位置可稍有灵活。如果正文的末行字数很少,而款字也比较少,下款可以直接落在末行之下,只需和正文拉开一段距离即可;下款如果写不下,于此处并列两行亦可,当然这样就需要落款的字更小一些。如果正文末行较长,落款则需另起一行,但必须低于正文。不论是跟在正文之下还是另起一行,都必须把印章占位考虑在内而不能触底,同时也不可拥挤。一行写不下的,可以在与款字首字并列的位置另起一行。下款内容有既题斋室名又落姓名的,斋室名应该在前。关于注明时间的方式,多采用干支纪年法。许多人于此总是争议在注明年份时要不要写出“年”字,笔者认为要不要都可以。比如写今年的农历四月,你写“庚子年槐月”可以,写“庚子槐月”亦可以。两种说法各有理由,也都有先例,不存在非此即彼,彼是此非的问题。另有采用公历纪年法的也可,只是注意不要公历农历混用就行。也有不题上款,下款只落名字或时间,加一个名章的,或不用文字只钤盖一个名章甚至只盖一个姓氏章的,这样的一般叫“穷款”。一幅作品可以没有上款,但必须有下款,否则是不完整作品。这种只有下款的也可以叫单款。落款采用的字要小于正文用字,并要根据正文用字选用相应书体。正文为篆书者,款字一般用篆书或隶书;正文为楷书着,选用楷书或行书;正文为行书或草书者,款字可用行草。
再说印章。印章按材质分有石(玉)、木、金属、骨(包括前人用过的象牙)塑料,甚至用料细腻,制作精良的砖。按产地和用字分就不说了。按形状分,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随形。按内容分有姓氏章、名章、姓名章、斋室名号章、警言吉语章,肖像章、生肖章等。姓名章和斋室名号章是在书画中使用最多的,也是最主要的用章,其他的大致可以归为闲章一类。按钤盖的位置可以分为起首章或曰引首章、腰章、压角章、落款章等。就选择和安排来说,如果不是手卷或册页一类较长的作品,通常不讲究多用印章。大幅的作品或长卷或页数多的作品,为增强美观或调整气韵,可以在适当部位加盖闲章。闲章要慎用,因其不是真“闲”,要从印章的样式、大小、印文内容和正文的布局合在一起统筹考虑,选准部位。圈里有印不过三的说法,我感觉比较合理。总之是宁少勿滥为好。对于有上款的作品,可以不用引首章。有人讲究引首章的内容要用名言警句,其实未必。使用斋室名号章亦可。引首章应该盖在作品首字往下一点。落款处一般用姓名章,钤盖在落款文字下面空一个字处即可。章的大小以小于或相当于落款文字的大小为宜。有人分别用了姓氏章和姓名章,当然应以姓氏章在上,名字章在下,二者应间隔一个字的距离。使用格纸的不要用格子的距离来作标准,要以落款字的大小来定间隔,避免距离过大。有同时用姓名章和斋室名号章的,应参照此法处理。也有或将斋室名号章另起一行,钤盖在落款中作者名字相近的部位。也有将这两种章都钤盖于款字某一侧的,这些都可以。
这里要多说几句的是,印章有一个最基本的分类概念,即要分白文和朱文。钤盖后显示的字为白色者称白文,呈现为红色者称朱文。有人也称阳文或阴文,但也有人反对这种以“阴阳”二字来称谓印章,原因自解吧。另:大概是因为印文分了朱白,所以在使用上也就多了讲究。有人认为如果用了引首章,而引首章是白文的,那么落款时的姓名章就应该是朱文,反之亦然。落款时有人分别用了姓氏章和名字章,或先后用了姓名章和斋室名号章,也是以一阴一阳来定先后。
到底是不是必须“印不过三”,在使用白文章时是不是必须同时用朱文章,必须白文在前朱文在后或反之?本人认为这些都只是参考。此类讲究,皆为书法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不是谁的规定,没有强制性,不必过于拘泥。开国领袖毛主席一生留下墨迹多多,但好像还没见到有哪一幅作品加盖有印章的,尽管有包括齐白石在内的许多名家为他制作了印章呈送于他。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也算是草书名家了吧,似乎很喜欢用印。他常在行文中留下空白,又喜欢随后在此用小字补白并用印,而且往往一次就超过三方,喜欢较真者对此又作何解释?其实在好多行业里都有这种现象:一二流大家眼里有的只是自己理解的艺术需要和追求,而规则常常是初学者或四五流从业者所谨遵恪守的。
书法艺术是由无数的书家共同创造的。其形式和内容也有无数种,在印章的使用和题款上是不可能同一的。我们大致遵守一定的规矩而又可以有自己的灵活性,就是我的理解。
不妥之处,敬请方家赐教。
书画印章和落款之间是如何选择和安排的?
- 书画上钤印最早可追溯可考的是唐代书法,宋代书画上亦有,直到元末明初才渐渐多起来,明中期以后几乎没有不用印的书画。例如,唐代孙过庭巜书谱序》末行"写记"二字上钤有一印,己模糊不清。两宋书法上苏轼,黄庭坚、米芾、吴琚、赵孟頫等人有印,绘画则郭熙,文同,赵令穰、赵孟坚等人有印。元明以来基本上都钤印。仅少数人不铃印,如倪瓒中年以后的作品。多不铃印,董其昌作品也有不钤印的。印章的鉴别分为两种,一是作者的印章,二是鉴定者,收藏者的印章。书画家视自己的印章为生命,倍加爱惜。甚至使用一生,一般不会转借和丢失,文物博物馆出版过一本巜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收录了唐朝至当代艺术家著名书画家,收藏家1200人的印鉴和款识23000多件,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不过也有个别的古代书家,因忙于应酬,往往请学生弟子书写,自己落款加印,这一类情况复杂。需作通篇考虑,深入浅出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对书画印章和落款之间如何选择和按排有区别。一件传世名作,往往被几代收藏家,鉴赏家保存。因此,上面的钤印,就较多,往往是数个乃至数十个,这类作品的可靠性高,而且伪造难度很大。此外,还可从印泥上考证。古代名家用印泥十分讲究。有的还是名匠专家。并且早期印泥是以水密调制,所以历经多年后易模糊的经历告诉大家如何判断。
书画印章和落款之间是如何选择和安排的?
在一幅书法作品中,款和印章是一幅书法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一幅书法作品没款,没章就显得很苍白。
款,是书法正文以外的说明文字,一幅书法作品在写完之后,要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实际情况,在作品上写明正文的出处。书写时间,地点等。题款有单款,双款,单款是在作品正文下方写明正文出处,作者姓名,斋号,时间,地点,
双款还要写明书赠对象,可题正文前,也可和下款并落。
题款还要依据正文内容的需要和总体布局格式,以及空间大小来精心安排,要斟酌字体,确定大小,使正文与款之间主次分明,虚实相间。相得益彩,要注意正文与款的字体大小协调,一般是正文字大,款字小,题款的字可多可少,视具体情况而定,
题款的书体选择,一般按篆,隶,楷,行,草的顺序来使用,题款只能用排在正文书体后面的几种书体,不能倒用,比如楷书,一般可用楷,行,草书来题款,而不能用篆书,隶书来题。否则就会不协调,引起笑话。
钤印是一幅书法作品在正文与款完成后,接下来就要钤印了,钤印是书法作品章法中的组成部分。用印是否恰到好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一个人的艺术修养。
常用的印章有名章和闲章两种,名章就是作者姓名,闲章又分引首章和压角章两种,内容大多是名言,成语,作者的喜好,思想感情,艺术追求等词语。名章多为方型,闲章多为长条型和不规则型,名章印在正文落款落,引首章印在正文起首处偏下,押角章印名章下或作品补空处。
一幅书法作品朱文印和白文印要相间使用,以增强对比效果。印章的大小要跟据作品的大小而定,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作品艺术含量,所以钤印时要精心推敲。(最好准备几套大小不一的印章)
书画印章和落款之间是如何选择和安排的?
现在书画的赝品太多,一不小心就被骗,书画市场有一批造假字画专业户,专业造名家字画,防不胜防,还是不轻易下手的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