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那么大的水桶装满水,浇在太阳上会怎样?
你这脑子,真是没治了,请问你多少岁了?竟然想到这样的问题。
你知道太阳有多大,直径1.392*10⁶千米。
别的不说,单是这么大的一个水桶,你拎得动?你怎么去浇?
要知道,太阳表面的温度是非常之高的,而最关键的是,这温度还是由内部散发出来的,也就是说,太阳由内而外全是一个超热的球!
对于这样一个超级无敌大、超级热的球,你怎么会想到装一桶水浇上去?
你应该想办法把太阳扔到太平洋里面才对啊!
太阳那么大的水桶装满水,浇在太阳上会怎样?
核聚变反应
其实太阳到底会不会浇灭,跟太阳的燃烧机制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看起来先是“燃烧”的反应都是我们常见的燃烧。实际上,太阳的燃烧和普通“燃烧”是很不同的。关于太阳的燃烧机制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学者在研究的命题。在100多年前,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有人提出太阳是烧煤的,结果仔细一算就发现,如果太阳是一颗大煤球,那顶多烧几千年,都还没有人类的文明史的时间长,因此这个观点是不太合理的。
就这样关于太阳的燃烧机制的讨论沉寂了很多年。照理说,太阳是十分巨大的,属于大尺度的天体,质量占到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以上,地球在它面前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
但是,最终搞清楚的人却是研究小尺度的粒子物理学家,说白了就是那些很懂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以汉斯贝特为代表的几位科学家逐渐完善的太阳燃烧机制。
他们提出了太阳是通过核聚变反应燃烧的,而且找到了两条氢原子核核聚变的路径。分别是质子-质子反应链。
还有另外一条路径叫做碳氮氧循环。
后来,关于恒星内核的核聚变反应的研究还在研究,到了1957年,四位科学家联合提出了B²FH理论,这个理论是以他们名字的首字母来命名的,其中有两个人的名字首字母是“B”,所以才会有B²。在这篇理论中解释了重元素是如何来的。
关于B²FH理论,我们按下不表。这是因为只要理解了质子-质子反应链,我们也就知道太阳的燃烧机制了。具体来说是这样,如上文所说,太阳的质量十分巨大,因此,引力就会巨大,在引力的作用下,太阳就会向中心挤压,这时候太阳的内核温度就会非常高,达到1500万度。
在这个时候,太阳就会呈现等离子态,说白了就是因为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了原子核的束缚,开始自由自在地乱串了。所以,太阳的内核更像是粒子粥,里面电子、原子核等粒子到处乱跑。
要知道氢弹也是核聚变反应,但你发现没有,氢弹其实是一下子全炸了。但太阳的燃烧却没有这样,而是缓缓地进行着。
这是因为核聚变反应的条件一般来说是1亿度,氢弹能被点燃,是因为会在点燃之前先点燃一颗原子弹来提供足够高的温度。但太阳内核的温度只有1500万度,不足以点燃剧烈的核聚变反应。那太阳是如何发生核聚变的呢?
在微观世界中,存在这一种叫做量子隧穿效应的现象。意思是,原本你需要大量能量才能做的事情,在量子世界中即使不输入那么多能量,也有可能发生,只是概率很低。在等离子状态下,原子核是会有相撞的概率,但是发生核聚变反应的概率大概是1对原子核在10亿年只发生一次,好在太阳足够大,有足够多的粒子,所以可以发生。但同时这时候还需要弱力的加入,它可以改变粒子的种类,让质子变成一颗中子,但这个概率同样也很低。
正是因为这两层关系,所以,太阳的反应是缓缓进行的,而不是一下子全炸了。这也是为什么解释太阳燃烧机制需要粒子物理学家的原因。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的是,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和恒星的质量有关,也就是和恒星的引力有关。
太阳能浇灭么?那如果我们那一盆水去浇太阳呢?
实际上,我们平时能用水灭火是因为一般的燃烧其实是需要氧气的,用水灭火其实起到隔绝作用。要知道太空中可是没什么氧气,但太阳可是烧的够旺的。所以,把太阳和氧气隔开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如果真有技术那么做了,那地球上的人可能就要遭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太阳到底烧的多旺其实和它自身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烧的就越旺。如果浇一盆太阳那么大的水,只会让太阳增加大量的质量。
当太阳的质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在引力的作用下,内核的温度会升高,加剧核聚变反应的强度,于是太阳辐射的强度也就会增加。
那地球就有可能离开宜居带,变得巨热无比,就如同如今的金星那样。因此,非但没有把太阳浇灭,反倒会地球上的人遭殃。
太阳那么大的水桶装满水,浇在太阳上会怎样?
这是一个脑脑洞题,大家就当看个小故事就行了!
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这样的常识,着火了灭火要用水去浇灭(电火除外),主要的原理就是降低了燃物的温度,使温度降至着火点之下,同时还可能起到一点阻隔氧气的目的。水灭火灭的是化学反应。在看我们的太阳这颗中等质量的恒星,内核处在巨大的引力塌陷作用下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氢发生核聚变生成氦,最终将经过多轮氦闪生成更中的元素碳和氧,从而经过红巨星时代最后变成白矮星。
如果体积和太阳相同的水球(暂不考虑自身引力塌陷),浇在太阳上会发生什么哪?水的密度大约是1克每立方厘米,而太阳虽然是气态的天体,但是它的平均密度达1.4克每立方厘米,这意味着这个水球的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这样一颗水球加上一颗太阳的话质量大约变成了1.7倍的太阳质量,质量变大意味着内核处的压力和温度的升高,核聚变速率将变快。同时水中的氢原子最终都将参与太阳的核聚变。我们可以看到拿水去浇太阳,可能会让太阳“烧的越旺”,这并不是夸大其词。当然实际上这样大的水球最终可能会在引力塌陷下形成一颗新的恒星,到时候可能就是两颗恒星的碰撞了。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太阳那么大的水桶装满水,浇在太阳上会怎样?
往太阳上浇水无异于“火上浇油”,只会让太阳“越烧越旺”。即便是太阳那么大的水桶装满水浇到太阳上,也不可能把太阳浇灭。原因就是太阳的“燃烧”原理与我们熟悉的燃烧是不一样的。
太阳的能量来源在其核心部分,大约是太阳中心向外延伸四分之一太阳半径的区域。在太阳自身强大重力的挤压下,核心的温度、密度以及压力达到极高的地步。
在太阳的核心中,氢原子核(太阳的主要组成物质)有更高的概率互相碰撞,并结合成氦原子核,这样的氢核聚变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主要能量形式为中微子和伽马射线。伽马光子与原子核互相作用,它们在太阳内部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传播到表面。在此过程中,伽马射线的波长会拉长,能量会衰减,最终主要变成肉眼可见的光。
对于质量越大的恒星,自身重力的挤压效应就会更为强烈,使得核心的温度、密度以及压力更高,所以核聚变反应速率越快,恒星在单位时间内就会产生更多的能量。如果给太阳浇上大量的水,这些水将会给太阳增重,从而加快太阳的氢核聚变速率,使得太阳“越烧越旺”,根本无法熄灭太阳。
正因为如此,恒星的寿命会随着质量的增加而减少。诸如太阳这样的恒星可以燃烧大约100亿年,而质量为太阳两倍的恒星只能燃烧大约10亿年,质量只有太阳十分之一的红矮星可以燃烧长达上千亿年。
太阳那么大的水桶装满水,浇在太阳上会怎样?
大家可能以为太阳会被浇灭,其实事实完全相反
水在接近太阳时,会被太阳表面的高温蒸发成水蒸气,太阳表面可能会因为局部降温出现少量的太阳黑子。
但好景不长,水蒸汽在恒星表面无法以分子的形式存在,水分子会被太阳自身发射的高能粒子流轰击,化学键断裂而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为太阳核聚变带去了新的原料。
这么多水倒在太阳上,会使太阳的质量变成原先的两倍还多。由于自身的引力导致坍缩,使得太阳内部的压力增大,温度增高,从而引发更加剧烈的核聚变反应,坍缩停止。太阳会以更快的速度消耗氢元素和氦元素,表面温度更高,发出更加强烈的辐射,地球温度升高,会变得不再宜居,然后会发生生物大灭绝。
太阳质量增大导致的引力激增对太阳系来说也是一个灾难,水星,金星,地球,接着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会掉进太阳里。
而太阳由于质量增大,核聚变原料消耗加快,自身寿命大大缩短,太阳的超新星爆发也会提前到来。但是人类已经看不到这一天了,在那一桶水倒向太阳后不久,人类就已经灭绝了。
太阳那么大的水桶装满水,浇在太阳上会怎样?
只需一分钟蒸发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