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原著里扫地僧为了试试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结果被乔峰打断几根肋骨,这是什么心态?
“冤冤相报何时了,以我之躯化解两家仇恨如何”?扫地僧在出招时就已经有这种心态了,有一种舍身求法感觉。
当然!扫地僧出招并不是为了特意去试一试乔峰的降龙十八掌威力,扫地僧本无意接招、奈何乔峰当时也是“出其不意”,加上扫地僧的预判出现误差,才导致了扫地僧受伤的情况。
至于被降龙十八掌打断几根肋骨的说法,这个可能需要“有待确认”,《天龙八部》从连载到确定出版新修剧情被修改了许多,里面许多的剧情又有倪匡的笔锋,加上三联版电视剧《天龙八部》对观众带来较大影响,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剧情需要”为服务。
我们可以确定一点的是,不论是三联版还是新修版、亦或者是电视剧的改编版,扫地僧在对付乔峰的时候多少都受到了一点“暗伤”,这其中以最初“被打断几根肋骨”最为严重。
许多朋友在看到这里时都会认为乔峰与扫地僧其实是有一战之力的,其实我并不这样认为,乔峰的战力很强这一点必须得承认,但乔峰以扫地僧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并且这个差距不小。
乔峰能够伤及扫地僧也是“巧合”,或者说是扫地僧故意为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况萧远山潜伏少林寺多年,他一心想找到当年在雁门关之外的带头大哥是谁,这也是萧远山这些年以来的精神支柱,是“仇恨”让他隐姓埋名多年,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包括让乔峰也卷入这一场斗争之中。
萧远山这些年调查也多少有一个眉目,一切的证据都指向了少林寺的方丈玄慈,当初玄慈也是少数几个从雁门关活着回来的青年一代,想要知道是这一切的背后带头大哥,从玄慈身上下手看来是最为稳妥的,这也是萧远山一直以来潜伏少林的原因之一。
但萧远山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追寻多年的玄慈居然不是真正的带头大哥,竟然还另有其人?
这个人就是慕容博,慕容家的二代家主,自慕容龙城之后就是慕容博担任了光复大燕的计划。
雁门关一战也是慕容博的计划,原本是想借此挑起大宋与大辽之间的战火,没想到最后还是功亏一篑,慕容家想要光复大燕在当时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存在可能性,大宋的实力不是慕容家能够挑战的。
慕容家想要光复大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外帮之”。
只要大宋与大辽之间重新燃起战火,那么他慕容家就有机会重整旗鼓,装备东山再起了,这是慕容博的计划。
一计不成,还有一计。
玄慈与叶二娘的事情披露,虚竹的父亲就是玄慈,玄慈谢罪之后萧远山的复仇之矛指向了慕容博,毕竟玄慈也是受到蛊惑,并且现在人已经不在,该向谁复仇呢?
只有慕容博了。
慕容博也狡诈异常,萧远山这些年四处寻找带头大哥他会不知道?也是知道些许消息的,现在慕容博就以自己完成计划里的最后一环,以自己来交换大辽对付大宋。
意思就很明显,你萧远山不是要复仇吗?可以!我慕容博不会动手,只要你能够让大辽出兵进攻大宋,可以,我慕容博随时交到你手里任你处置。
但慕容博明显想当然了。
萧远山还没有考虑清楚就被乔峰完全否定了,开什么玩笑,大宋与大辽一个是生养之地,另外一个是故乡,乔峰是不会愿意看到两国交战的,这也是乔峰一直以来所努力的事情。
乔峰如此“英雄气概”当之无愧为英雄也。
为了化解乔峰父子与慕容复父子之间的仇恨,扫地僧哀叹一声还是出现了,乔峰虽然不愿意,但扫地僧还是看出了慕容博的决心与萧远山的迟疑,如果真的达成此条件,那么大宋势必又会陷入战火中。
扫地僧出现之后就先瞬秒了慕容博,这让旁边的慕容复根本就来不及反应过来,包括萧远山、乔峰也是如此,扫地僧怎么出手的?这一切都太快了,快得慕容博这种高手都没有来得及反应。
扫地僧的打算是先解决掉慕容博与萧远山,这一切的因果全部由他来承担,如果慕容博与萧远山的死亡能够换来大宋与大辽的安定,他扫地僧就算背负上这个因果也认定了。
于是在“三联版”中扫地僧是下狠手的,一招就解决了慕容博,什么斗转星移、少林绝技在这一刻根本就没有施展的机会。
等扫地僧解决掉慕容博之后,这下子大家从反应过来,但下一刻扫地僧的掌风已经来到萧远山面前。
乔峰也不愧是当代年轻人中的翘楚,看到扫地僧的掌风拍向自己父亲,心中骇然,连忙出手相救。
整个过程大概就是如此,扫地僧为什么接不下乔峰的降龙十八掌?扫地僧为何又会受伤呢?是他故意想试一试乔峰吗?
这些都不是。
扫地僧受伤的原因有三个①:扫地僧轻敌:扫地僧在解决了慕容博之后立即转向萧远山,本来就是冲着萧远山去的,至于乔峰根本就没有太在意,乔峰降龙十八掌来救援的时候扫地僧只是格挡了一下,主要精力都放在萧远山身上,这个时候容不得扫地僧分心,他必须做到一招就解决萧远山,大意之下扫地僧着了道,他没想到乔峰的掌力如此强力,没有防备之下还是受了伤。
②:乔峰救父心切:我们都知道乔峰的战力遇强则强的,是《天龙八部》里面的“不败战神”,乔峰眼看与自己父亲差不多的慕容博一招都没有接下,心里那能不惊?降龙十八掌那是超负荷运转,直接打出了乔峰生平最厉害的掌力,又是在扫地僧没有防备之下,效果可想而知。
③:扫地僧故意为之:以扫地僧的实力不会看不到乔峰出手,但他依然以自己来换这一掌,也存在以自己消除乔峰心中怨气的原因,毕竟自己对萧远山那是下狠手的,如果能够完成这件事,自己因此而亡又如何?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大概就是扫地僧的心态吧?
当然了,在我们看到的三联版电视剧《天龙八部》里面慕容博与萧远山都已经被度化,两人也看开了,慕容博对光复大燕没有心思,萧远山对对复仇也放下了一切,这大概是最好的结局吧!
毕竟冤冤相报何时了?
结语:扫地僧也并不是接不了乔峰的降龙十八掌,以扫地僧瞬秒慕容博、萧远山的实力,乔峰就算再强也是无能为力的,只能说乔峰打了一个“巧劲”,乔峰与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都处于“四绝”的层次,扫地僧能够瞬秒其他三人,乔峰也是不在话下的,扫地僧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化境,单凭气墙都可以隔绝一切,受伤只是意外而已,扫地僧在《天龙八部》实力冠绝不是说着玩的。
图:均来自网络
《天龙八部》原著里扫地僧为了试试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结果被乔峰打断几根肋骨,这是什么心态?
一
扫地僧之所以被萧峰打断三根肋骨,不是他抵挡不了,而是他过于轻敌。藏经阁中,慕容博父子与萧远山父子正在谈交易,慕容博愿意用自己的一死换来萧峰从大辽出兵,这一切被萧峰断然拒绝。因为萧峰绝不愿意看到两国交兵,最终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的场面。萧峰心系苍生,更想着和平才能给两国带来更多的福祉。
交易谈崩,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此时,扫地僧出招,他被萧峰正义凛然的话语所感动,于是他决意凭借一人之力化解双方的仇恨。
他先是道出慕容博萧远山以及鸠摩智身上所存在的伤,随后他一掌拍向慕容博。其实,慕容博要有防备之心,自己向后跳跃避开,然而,慕容博的此举在扫地僧面前竟然毫无作用,扫地僧看似简单不过的一掌依旧拍上了慕容博的头顶,随后慕容博应声倒地。
可以说,慕容博的武功算是极为高妙,然而在扫地僧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毕竟他与扫地僧武功差距实在太大。这足以看出扫地僧的武功真正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扫地僧的武功并没有过于巧妙或者匪夷所思的招式,更多的是平淡无奇的招式,然而扫地僧每一掌出来都是让人难以应接。
这就是真正的大道至简。
二
在一掌拍死慕容博以后,扫地僧的目标又指向萧远山。然而,萧远山见到慕容博被拍死以后,内心着实是空荡荡的,因为这三十年来,支撑他活下来的理由只有一个:复仇。
在前期,他认定他的大仇人就是玄慈方丈,可是玄慈方丈临死之前才告知世人,他也是被慕容博所欺骗,犯下大错。此时,萧远山才知道自己的大仇人原来就是慕容博。
可是,玄慈方丈受刑而死,现在慕容博又被扫地僧一掌拍死,这实在是萧远山反应不过来。
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想着将其千刀万剐的大仇人竟然就这么死了,他的内心空荡荡的。
于是,在扫地僧一掌拍来之时,萧远山也是毫不抵挡,因为他活着的理由已然没有了,还不如一死,一了百了。
萧远山有了求死之心,可是萧峰却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父亲就此死去,于是他为了让自己的父亲能够逃开,就拼尽全力,“降龙十八掌”直接拍向扫地僧。
然而,扫地僧完全没有想到萧峰的一击之力如此之强,只是用一个手臂想引开萧峰的掌力。令扫地僧完全想不到的时,他却并不能很好的引开萧峰的掌力。
因为萧峰掌力实在太强,强的让扫地僧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发挥出来的功力。故而,扫地僧就吃亏了。
他胸口接了萧峰全力一掌,自己又一掌拍死萧远山。
三
扫地僧对萧峰的估计不足,导致他的三根肋骨被震断。萧峰着实是一代奇才,他的武功天赋,发挥实力都是远超同时代的人物。
扫地僧小看了萧峰,最终承受了一掌。
可以说,扫地僧本以为他的一个手臂能够将萧峰的掌力带偏,并且化解,所以他才敢如此冒险。虽然扫地僧武功无敌,但是他也不想让自己受伤,故而扫地僧肯定不傻。
所以,扫地僧被折断三根肋骨不是源于其他,最重要是源于轻敌。
但是,扫地僧并没有想的太多,对他的影响也并不大,他依旧能够在身受重伤之际手提两个活人健步如飞,甚至全力追赶的萧峰都追不上。
其实,扫地僧在拍死二人之时有一个信念: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正是他想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化解危机,他才会身受重伤,这种心态是极其难得。就像当今世人,都想着占便宜,哪里想着尽自己最大努力救别人。
所以说,扫地僧虽然被萧峰打的重伤,但是他并没有计较,他只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反转一切。随后,他救活两个苦大仇深的人,让二人最终皈依佛门,这是大功劳。
可见,依照真正的实力,萧峰是不可能打断扫地僧的肋骨的,只是出其不意,让扫地僧未能全力应对。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21期*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天龙八部》原著里扫地僧为了试试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结果被乔峰打断几根肋骨,这是什么心态?
这其实是扫地僧的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没想到一只手掌居然硬扛不下来萧峰的降龙十八掌,而他当时又正在做着一掌打死萧远山的规划。可见扫地僧的气墙也是有极限的,也印证了萧峰的仅仅次于扫地僧的武功和内力。相对比,萧峰还是要略胜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等人一筹的。
天龙八部的天花板—扫地僧的肋骨被打断是怎么一回事?扫地僧因为要化解恩怨,先”打死“慕容博,下面就是萧远山,而萧远山见慕容博已死,心如死灰,瞬间觉得人生并无意义了。甘愿受这一掌,萧峰见状,拼命救自己的父亲,双掌用劲与扫地僧单掌对掌,可扫地僧虚晃了一下,腾出手给了萧远山一掌:
萧远山全没想到抵御,眼见那老僧的右掌正要碰到他脑门,那老僧突然大声一喝,右掌改向萧峰击去。
萧峰双掌之力正与他左掌相持,突见他右掌转而袭击自己,当即抽出左掌抵挡,同时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这一招中途变向,纯系虚招,只是要引开萧峰双掌中的一掌之力,以减轻推向自己的力道。萧峰左掌一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转,波的一声轻响,已击中了萧远山的顶门。-----天龙八部修订版第四十三章
- 萧峰全力的降龙十八掌,扫地僧并不能持平
- 所以扫地僧虚晃了一下,让萧峰腾出一掌,缓解压力。
- 扫地僧缓解压力的办法是用自己的气墙,却没能奏效。
- 因为抽回这一掌打的是萧远山,所以肋骨下面受了一掌,断了几根肋骨。
可见,当时的萧峰虽然打不过扫地僧,但也有足够的威胁。扫地僧强于萧峰并没有吊打的程度。
扫地僧天下无敌,为什么夸萧峰降龙十八掌天下第一?扫地僧当时是为了化解纷争,所以硬挨了萧峰一掌。因为此前两人并未谋面,也不知道对方的深浅。萧峰为了救自己父亲,用的可是十分的力道,本来就几乎无敌的顶尖高手之间,伤害是瞬息万变的。
便在此时,萧峰的右掌已跟着击到,砰的一声响,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跟着喀喇喇几声,肋骨断了几根。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降龙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
这个“一”字一说出,口中一股鲜血跟着直喷了出来。----天龙八部修订版第四十三章
扫地僧此时是有自己的目的的,就是将萧远山和慕容博打成假死状态,让两人顿悟生死和恩怨。所以打萧远山势在必行,同时对自己的一身功力足够自信。
但是在萧峰拼尽全力的双掌之下,还是出现了扫地僧没有想到的结果。要说当时他的心态,只剩下吃惊了。没想到这样一个三十出头的壮汉萧峰,功力已经到达了这种境地。平生见识的武功已经非常多了,但是能撼动自己的,居然是此间的萧峰。
所以惊诧之余,顿感降龙十八掌的厉害,因为以他的眼界来看,武功的运转法门还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如何说降龙十八掌天下第一,而不是萧峰天下第一呢?
这代表,在扫地僧的认知中,这个岁数根本不可能练就这样一身本事,除非武功有厉害独到之处。可是他并不知道,萧峰是天生的练武奇才,一学就会,一会就精。甚至连太祖长拳这样普通的武功到了自己手里,都能做到后发先至。
这也可以反证,萧峰是仅仅次于扫地僧的顶尖高手。因为天赋和年龄比之一众顶尖高手较小,发展空间巨大。所谓天下无敌也是正确的,谁敢说能打败他呢?
这么写背后其实还有更大的含义:这么写其实是衬托扫地僧慈悲为怀的心境,还有多年傲视天下的孤独。
都知道扫地僧是为了舍身化解恩怨,忽视了萧峰拼尽全力的降龙十八掌。可是谁又能体会扫地僧的心境呢?
他是没有了武学上的障碍,到达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可是因为长时间对武功的认知,已经跨越了那段瓶颈,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也就忽视了世间武功的进化,忘记了种种可能。
这是不是对至高无上者的一种讽刺呢?没有监督和自察,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轻视吧。连这样境界的高手,也会从外表上判断失误,何况我们呢?
总结:扫地僧并没有试验降龙十八掌的意思,只不过是必须拍萧远山这一掌,忽视了萧峰双掌的威力而已。反而证明了萧峰要强于其他一众高手一丢丢。
《天龙八部》原著里扫地僧为了试试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结果被乔峰打断几根肋骨,这是什么心态?
我靠,我终于找到问题症结了。估计再版书,金庸又改情节了。
我看的书里,扫地僧根本没有打死慕容博和萧远山,也没被乔峰打断什么肋骨。
我记得那一版的书里,萧远山和慕容博正准备大打出手,此时扫地僧出现了,先喊了声佛号,开始劝解。结果两人非是不听,仍然打算彻底了结这些恩怨……结果扫地僧出手,很轻描淡写的用内力逼开了两大高手的内力比拼(这个桥段其实当年的武侠小说非常流行,高手嘛,使什么武艺都是半斤八两,所以最硬核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对掌,互拼内力,因为萧远山和慕容博都属于sss级选手,所以在场的其他人根本不敢介入,要是一个不慎,立马成了两人掌力下的幽魂)。
所以从这个桥段里,看得出扫地僧的内力已经无法估量了……我确信我没有记错这个桥段,我当年看的书,这一段还配了插图,扫地僧一左一右拎着死狗一样两人跳进少林寺……
我也是说怎么有时候有些答案不正常,这下我明白了,估计再版时候,金老的毛病又犯了,真真是活到老改到老……我过去看过一本16开版本的射雕(没看完,只看了第一本),结果后来自己买了一套后,才发现新书里面的情节跟16开好多对不上。
晕,这下没法讨论了,虽然是同一个作者,同一个书名,但很显然,金老早就优化优化再优化了。得,啥也不说了,掏银子再买一套吧!
过去我买的是三联版的!估计你们看的应该不是,三联的好像已经买不到了。不过无所谓,看看优化后的新天龙八部也不错。当新书看呗。
另外,就事论事的说,几乎所有金迷都同意,扫地僧是金庸武侠里的天下第一,所以对于乔峰一掌打断他三根肋骨来说,几乎不可能。原因我已经解释了,在我看的版本里,萧远山和慕容博比拼内力,其他人都自觉自己功力没有强大到可以插手进去,所以很多人选择旁观,结果扫地僧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当时他浑浑噩噩的扛着大扫帚走向二人现场时,旁人还高声喝止,其实主要怕误伤他。结果老头儿随手用扫帚一挥,就把两人分开了……后面才开始说教,最后萧远山和慕容博都跟他过了几招,无疑是自讨苦吃,结果二人自觉不敌,面前这个老和尚武功高得令人不敢相信,所以才一左一右跳墙逃跑,结果扫地僧迅速追了出去,又一左一右把两人像拎小鸡一样拎了回来……最后的桥段是二人受到感化,皈依佛门,拜扫地僧为师。
萧远山与萧峰相认后,迅速离去,并对萧峰说不要走自己老路等等,慕容博也彻底断了复国之心,并让慕容复也忘记复国的事,以后回曼陀山庄好好过日子……
所以最后慕容复才会疯……想想也是,一个打小就被灌输复国理念,并在有限的人生中一直为复国大业四处奔走并费尽心血,突然死了很多年的爹又活了不说,而且这个老顽固还亲口让他放弃他的信仰(复国已经不是理想了,对他来说,是信仰)。结果亲爹又马上跟他划清界线,说今后他皈依佛门,再不与慕容复相见
……
想想看,半盏茶时间,慕容复大喜大悲,不疯才怪。
我确定上面的桥段不是我自己杜撰的,确实是金庸写的。其实我还可以指出他修改后,所谓扫地僧打死萧远山和慕容博的逻辑错误。
少林寺本来就是慈悲为怀,用的兵器都是棍,意思只伤人不杀人,所以作为一代神僧,又看破一切的化外高人,是不可能当众打死萧远山和慕容博的。
第二,如果扫地僧这么做了,估计北乔峰南慕容会立刻联手,慕容复不敢肯定,但乔峰的脾气会不顾一切的为爹报仇,哪管打得过打不过哦!
如此看来,金老后期改的确实是越改越臭(网上评价哈)。
我是看见第一个回答,里面说扫地僧分别拍死了慕容博和萧远山,这才回过味来,一直都说金庸晚年对作品改编过,结果这么多年来,也一直没有再读过新版……结果今日一见,金老何止改编哦,完全是新故事了。
《天龙八部》原著里扫地僧为了试试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结果被乔峰打断几根肋骨,这是什么心态?
扫地僧当时是抱着“割肉舍鹰,舍身喂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态来接乔峰的降龙十八掌的。他已经是天龙江湖中所有人的人生导师和灵魂拷问者了,还会想着去逞血气之勇和乔峰比个高低上下,要亲自尝尝降龙十八掌是什么滋味吗?
显然不会,那样的话,逼格就降低了。
他被乔峰打断肋骨也好(三联版),喷血(新修版)也罢,完全是因为故事情节的推动和人设需要。
战神乔峰不能败,败了的话,他悲情英雄色彩就会减弱。
扫地僧也要通过他强大的人格魅力化解眼前这场恩怨。
要么,真的玩不下去了。所以,让扫地僧硬接乔峰一掌受伤,但还能若无其事的解决问题就是双赢的办法。
事情果然就是如此进行下去了。
那么,不让乔峰打这一掌行吗?
也不行。
因为扫地僧已经把慕容博打龟息了,他必须也要打萧远山一掌,这样才显得公平。
乔峰是萧远山的儿子,他要是在旁边眼睁睁看着老爸被打不帮忙的话,显然是不孝的表现。
所以,他必须还要打。
就这样,他竟然真把扫地僧给打吐(折)了。
也可以认为,这是扫地僧有点儿托大才着了乔峰的道,毕竟把武功练到他那种地步,内心没有一丝傲娇是不可能的,那就真成仙儿了。
但是,这并不能认为乔峰的武功就比扫地僧厉害。
这有点儿像孙悟空和如来佛的那场比试,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指上撒了泡尿,表面看上去是占便宜了。
可是,他到底还是没有跑出如来佛的手心啊!而且,让乔峰把他打吐(折),他还能淡定的化解这场危机的话,更能显得他高深莫测的武功,悲天悯人的情怀,更能凸显佛法的伟大。
《天龙八部》原著里扫地僧为了试试降龙十八掌的威力结果被乔峰打断几根肋骨,这是什么心态?
扫地僧是方外高人,一举一动自有深意。他找萧峰试“降龙十八掌”的威力,是因为知道这门绝学是儒家武道极致,想从其中捕捉住一丝大道之机。此前,扫地僧已修炼成“易筋经”,亲眼见识过逍遥子将“不老长春功”转为“小无相功”,尽得佛道两家精要。而他虽被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打断几根肋骨,却也体验到了这门绝学的精华。至此,扫地僧已将自己的武学体系补全,距破碎虚空已是一步之遥。
佛扫地僧俗名柴熙诲,是周世宗柴荣的幼子。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有心善待柴荣在世的几个儿子,便寻了一个姓赖的相师为他们看相。当赖相师看到柴熙诲时,他的识海之内突然出现一尊金身大佛,梵音阵阵,天花乱坠,令他大吃一惊,急忙报告给了赵匡胤。
赵匡胤没想到柴熙诲竟然是高僧大能的命格,日后说不定还会飞升佛界。心中好好计较了一番,便将柴熙诲安置在汴京城外一个隐秘的所在,并命令少林寺方丈,亲自传授柴熙诲佛法。同时,他告诫方丈,柴熙诲身份的秘密绝不可外泄,只能在历代方丈之间口口相传。
少林寺是天下武林泰斗,方丈事务自是繁忙,因此每年只能挑出一个月的时间,来传授柴熙诲佛法。此外,方丈让弟子将藏经阁的佛经都抄录了一遍,全部运来柴熙诲的住处。这样一来,在方丈不在的时间里,柴熙诲也可以自己诵读佛经。不过,方丈万万没有想到,那些抄录佛经的弟子过于听话,竟然把一本梵文的经书,也依样画葫芦般,一丝不苟的抄录下来,夹在那些佛经之中。
而这本梵文的经书,正是当年达摩祖师留下的无上宝典—《易筋经》!隋朝末年,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在长安道遇到了尚是少年的卫公李靖。两人谈了三天三夜,终于将《易筋经》中的武学道理尽数阐发。慧可有感于达摩祖师是在少林面壁十年后,才悟得了《易筋经》这样的宝典,便把经他和李靖阐释过后的经书,留在了少林。同时,为防止少林弟子本末倒置,重武轻佛,因此将经书以梵文写就。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本《易筋经》被弟子抄录了一份送到柴熙诲这里,柴熙诲又恰恰在方丈不在的时候翻到了这本经书,而且他五岁启蒙时,便跟当时的端明殿学士王朴学会了梵文。这个时候,柴熙诲才七岁多一点儿,但非常听方丈的话,所以在看到了《易筋经》后,虽然心中有些奇怪,想着为何只有这本佛经是以梵文书写,但仍然老老实实的将它一字一句,反复诵读,并按照经中所说的方法呼吸、打坐。
本来,要想修炼成《易筋经》绝非易事,须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炼武功之念。试想一下,一般人家,哪有小孩能够早早学会梵文的?而当少林高僧学会了梵文,想必多少都练了一些武功,就算不练武功的,也定然知道这是一本武学秘笈,又如何不存修炼武功之念?但柴熙诲出身皇家,小小年纪便懂梵文,心中又对武功没有任何概念,因此竟在短短数月之间,将那《易筋经》练成。
这数月时间里,柴熙诲的身体和心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身前后蜕皮三次,此后肌肤变得晶莹如玉,双目湛然有神,全身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清香。同时,他的精力也变得异常充沛,每日只睡一个时辰,便能够保持一整天都精神奕奕,而且学起佛经来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很多道理不需指点,便豁然而通。
等到方丈第二次来传授经书时,他惊奇地发现柴熙诲已经脱胎换骨,双目隐隐透出神光,竟然是内功有成的表现。方丈大惊之下,反复询问,才知道柴熙诲竟在无意之间练成了《易筋经》。方丈心中念了无数遍佛号,神志才再度恢复清明。出于为少林,也为柴熙诲考虑,方丈没有向赵匡胤报告此事,因为他隐隐感觉到,日后少林必有依仗柴熙诲之处。
此后三年,方丈不仅继续教授柴熙诲佛法,还将自身的少林绝技一一相传。柴熙诲由于练了《易筋经》,学起武功来更是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到了第四年,方丈干脆不再亲自教柴熙诲,而是让弟子把少林七十二绝技秘笈送来,让柴熙诲自己领悟、修炼,结果他练起来比方丈教的时候还快,短短十年,已将少林七十二绝技全部练成。
道976年,赵匡胤去世,方丈失去了汇报的对象,皇家也渐渐将柴熙诲这个人遗忘。不久后,方丈自感大限已至,便把柴熙诲身世的秘密告诉了下任方丈,并告诉柴熙诲他已自由,以他现在的武功,天下无处不可去,而进一步精进佛法武学的机缘,就在江湖之中。柴熙诲深以为然,便拜别方丈,开始了四处游历的生涯。
此后七十多年,柴熙诲游遍了大江南北、山川河岳,他跟大儒张载学过儒学,跟著名医官刘翰学过医,跟藏边的高僧学过瑜伽,还曾加入丐帮学习如何乞讨…但柴熙诲最喜欢的始终还是武学,为此,他和多名传说中的人物交流切磋,探究武学的奥秘,比如慕容龙城、段思平和逍遥子等等。
和这些绝世高手切磋,柴熙诲和他们都获益匪浅,但最给他启发的,是逍遥派的创始人逍遥子。逍遥子原名萧幺,他得华山陈抟老祖指点,在云南不老长春谷获得了吕洞宾留下的秘笈,练成了“不老长春功”。柴熙诲与他相遇时,逍遥子又有所得,竟在一日一夜间,将一身“不老长春功”真气化为“小无相功”。这“小无相功”无色无相,千变万化,能够模拟天下一切内功心法,由此可催动一切相匹配的外功。
然而,令柴熙诲更为震撼的是,逍遥子冒着绝大风险转换内功,目的却不在比武争胜,而是为了探究人体沟通天地的奥秘,由此追求飞升成仙或者破碎虚空之法。逍遥子与柴熙诲道左相逢,却对这个连法号都没有的僧人深为信任,让他为自己护法,而逍遥子功成之时,更是将“不老长春功”和“小无相功”的奥秘,毫无保留的告诉给了柴熙诲。这两门功法,可以说是道家武功的极致,使柴熙诲对大道的领悟,更进了一层。
儒至此,柴熙诲已然明白,武学正是人沟通天地的终极工具。他幼时已练成《易筋经》,如今又得了两门道家顶尖武学,可说已得佛道两门武学的极致。如今差的,唯有儒家一门而已。关于这一点,柴熙诲想到自己在丐帮时,曾见帮主施展“降龙十八掌”。他知道这门绝学来自于《易经》,已达到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的境界,可惜那位帮主不过是中上之姿,并未将“降龙十八掌”发挥到极致,使他未能窥尽其中奥妙。
同时,柴熙诲也隐隐感觉到,能够将“降龙十八掌”发挥到极致之人,尚未出世。而自己深受方丈大恩,也还未有一丝回报,日后无论能否破碎虚空,少林这份恩情,始终还是要涌泉相报。于是,柴熙诲来到少林,向方丈送上拜帖,用和方丈约好的暗语,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要求做了一名杂役僧人,每日负责藏经阁内外的清洁工作。因为他并没有法号,所以时日一久,寺里的僧人便渐渐称呼他为“扫地僧”。
扫地僧在藏经阁三十年,佛法、武功日见精进。后来,他遇到萧远山、慕容博二人到藏经阁偷学七十二绝技,便试图用佛法化去二人的戾气,但并未成功。同时,他也渐渐推算出,自己通往大道的最后一丝机缘,就在这藏经阁。又过了十年,果然有萧峰大闯藏经阁,施展“降龙十八掌”打伤扫地僧之事,使扫地僧把握住了这一丝大道之机。
当时,萧峰为救父亲,全力施展“降龙十八掌”,掌中刚劲柔劲已混而为一,右掌击在扫地僧胸口,打断了他数根肋骨。这一掌,是萧峰在父亲的生死关头,被逼出的巅峰一掌,扫地僧本可躲过,但他在萧峰面前“杀死”萧远山,就是为了让萧峰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将“降龙十八掌”发挥到极致,以此来窥探掌法的奥妙。所以他毫不躲闪,用胸口硬生生的受了这一掌。而在他口吐鲜血的那一刹,他已经获得了“降龙十八掌”的真正奥妙。
少室山之战,各方势力纷纷出场,萧峰、虚竹、段誉三兄弟分战游坦之、丁春秋和慕容复,大放异彩。玄慈方丈因为当年和叶二娘的私情,甘受寺规惩罚而死。慕容博的真面目被揭开,萧氏父子和慕容博父子、鸠摩智差点儿在藏经阁大打出手。而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扫地僧神兵天降,使萧远山和慕容博大彻大悟,出家为僧。扫地僧的出现,不但为少林挽回了颜面,避免了一场浩劫,回报了少林的恩情,还得到了“降龙十八掌”的奥妙,可谓一举多得。
此时,扫地僧已尽得儒道释三家武学奥妙,并渐渐融为一体,他感觉到天地之间,有一层若有若无的薄膜。他知道,只要撕开这层薄膜,就能破碎虚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