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华先生的相声是什么水平?

杨振华老爷子在相声界的地位还是蛮高的,在相声界最讲究“辈分”,杨振华老爷子的辈分可不低。

现在的相声界相互之间的联系多多少少都有各种牵扯,就现在的辈分排辈来说,杨振华老爷子绝对属于“老前辈”级别的,他年轻时创造的热度也并不差。

就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很有可能对杨振华老爷子并不是很熟悉,年纪大一点的可能知道杨振华老爷子当年的热度可是传遍了大街小巷,这个意识可能有了一定年纪的人才能感受到的,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

现在一提相声界,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想到岳云鹏、孙越,之后又是郭麒麟,当然!作为德云社的当家人郭德纲、于谦这两位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岳云鹏、郭麒麟也只是小辈们。

但就算是郭德纲、于谦这两位目前相声界的知名人士,其实在辈分上还是低于杨振华老爷子很多。

根据有记载的相声传承,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了第八代!还是非常久远的,这第八代的小辈们就是岳云鹏、孙越、郭麒麟这些新生代了,目前在娱乐方面发展得很好,尤其是郭麒麟,这两年在相声方面都进步很大,现在年纪不大,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期望他能够超越他老爸郭德纲。

虽说是第八代,但年代久远,很多老人都已经故去,第一代到第四代已经不存在,就是第五代传人,相声界中的“宝”字辈,现在还健康在世的也没有几个了,而杨振华老爷子就是其中之一,有宝字辈的身份招牌,你说他在相声界是什么水平?

我的年纪不是很大,但小时候也经常看到大人们听杨振华老爷子的相声,耳濡目染的,也逐渐地喜欢起来,比较有趣的是,杨振华老爷子的相声都带有批评与讽刺的感觉,让人听了觉得很有意思!我估计这与他的出身有关系。

结语:这样说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并没有现在的网络,有现在的讯息,但杨振华老爷子的名字还是传遍了大街小巷,由此可见,杨振华老爷子当时有多受欢迎,相声水平属于顶级层次的存在。

图:均来自网络

杨振华先生的相声是什么水平?

杨振华先生的相声是什么水平?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了这个提问,太好了!我有幸亲临现场听了他的相声表演!那是1979年的元旦,我在沈阳第二地面炮兵学院当兵时,和我中队学员被推荐参加了沈阳市为了庆祝元旦活动,在辽宁体育馆举行了盛大演出,辽宁各个演出团体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沈阳杂技团表演了杂技,沈阳曲艺团刘兰芳表演了评书《岳飞传》选段,杨振华先生与搭档金炳昶二人合说了相声《下相棋》,有声有色,令人捧腹大笑,特别是杨振华先生利用日本电影(追捕)的插曲音乐,啦...呀...啦...诙谐幽默风趣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二人再次返场又表演了一段更让人百听不厌的段子,(时间久远忘记名了)《大裤叉子》以讽刺直接的手法,揭露了社会现实,杨振华先生与搭档金炳昶合说的相声,在当时那个年代,在百姓心中是最棒的,百听不厌!当下的相声与其无法相比,杨振华先生和金炳昶先生可称得上是相声大师,名副其实,不可否认!

杨振华先生的相声是什么水平?

杨振华 男,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1936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爱好音乐、能歌善舞。1957年拜杨海荃为师,1961年调入解放军公安部队辽宁总部政治部文工团。1962年在沈阳铁西区曲艺团任相声队队长,1966年5月调入沈阳市曲艺团。1960年演出《合家欢》获全国公安系统文艺会演一等奖。1962年演出《北大仓》获辽宁省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1963年演出《新居》获辽宁省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1964年演出《扫马路》获辽宁省文艺会演一等奖。1978年演出《假大空》获文化部主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年献礼演出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短篇曲艺作品评比一等奖。2000年表演相声《你以为你是谁》获中国曲艺牡丹奖。他表演的相声内容多以讽刺为主,先后合作过的演员有金炳昶、崔福祥、杨瑞库等。《下棋》、《一封家书》、《动物世界》、《如此大款》等在广播和电视中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2000年被授予“沈阳百位曲艺名家”称号。2001年获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新中国曲艺五十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4年《杨振华表演相声精品集》一书影像制品《杨振华百集传统相声》出版发行。

杨振华先生的相声是什么水平?

杨振华相声豁达畅亮,别具一格。给人的感觉开心爽快。是有特点风味,新颖的,称相声大师一点也不为过。但现在很少能听到他的相声。其搭档金炳昶已过世。年轻人对他的印象不深,能听到他的几段,就会喜欢上他的。

他的相声设及电影,结合时代,年轻人听到后肯定喜欢。但很少能听到,何等原因,确不知晓。只有期待,真感无奈。

杨振华先生的相声是什么水平?

杨振华先生今年已经84岁高龄,不过前段时间他还参加了嘻哈包袱铺的云演出,可谓老当益壮,他也是而今在世的仅有的几位宝字辈相声演员之一。现在的年轻观众对杨振华并不熟悉,他们可能想象不到在七八十年代,他在相声界尤其是东北演出有多么火。

杨振华的相声与时代非常贴近,具有非常强的讽刺性,“假大空”这个固定说法,最早就是从他的相声《假大空》中来的。他还具有十分超前的创新性,八十年代初首开吉他相声的先河,引发年轻观众的强烈响应。

表演火爆观众鼓掌五分钟

杨振华是沈阳人,1936年出生,自幼喜爱相声艺术,少年时代就经常到沈阳北市场看相声大会的演出,并开始学习表演。1953年中学毕业后,杨振华分配到沈阳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任民警和文书,其间先后在辽宁省公安部部队文工团、沈阳市交警大队文工团任相声演员。

1957年,杨振华拜杨海荃为师。1962年,杨振华进入沈阳市铁西区曲艺团任相声队队长,与杨金声创作表演《北大仓》等新相声,被称为“二杨”。1966年,杨振华调入沈阳市曲艺团随即下放劳动,1973年回到曲艺团开始与金炳昶合作,他们随后也成为全国人们熟悉的黄金搭档。

十年非常时期结束之后,杨振华和金炳昶迎来了属于两个人的黄金时代,他们创作表演了《假大空》、《特殊生活》、《好梦不长》等演出效果火爆的相声,快速在全国挂起东北相声风。

当时他们的演出火到什么程度呢?我听另外一位相声演员说起过。

当时杨振华和金炳昶在唐山演出,沈阳曲艺团连演八场。观众给杨振华鼓掌长达五分钟,返场的时候杨振华坐台幕里边边喝水边等观众的掌声落下去,金炳昶就站旁边等着。

辞去公职成立民营艺术团

正是与这种受欢迎程度直接相关,杨振华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极为大胆的决定,辞去公职。

1981年,杨振华辞去曲艺团的职务赶往张家口,在全国率先成立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相声团体杨振华相声艺术团,率先实现传统艺术市场化。就是在当年,他弹着吉他上台表演相声《笑语欢歌》,引发了轰动效应,尤其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在他之后,刘伟、冯巩,王谦祥、李增瑞,戴志诚、郑健等很多演员也纷纷效仿,掀起了吉他相声的热潮。

杨振华艺术团经济上自负盈亏,全团共有十个人,杨振华任团长。因为人员精干,节目质量高,到很多地方演出都大受欢迎。巡演期间,他们表演了《下棋》、《富起来好》等相声。尤其是《下棋》,借着当年日本电影《追捕》热映之势,引发现场观众极为强烈的响应。1984年,艺术团因故解散。

1991年杨振华回到沈阳,与金炳昶重新合作,到1993年他们两人还登上央视春晚,合说了相声《八字迷》。

东北相声的典型代表

杨振华的表演,可以说是基本功扎实,表演热情火爆,抖包袱儿干脆利落。他的相声讽刺锋芒毕露,关注社会生活,紧扣时代脉搏,几乎每一段作品都能记录或反映一段时期的社会样貌。

杨振华是东北相声的典型代表。东北相声尊重传统,大胆突破,符合东北人的性格,并且恰当加入了二人转表演外放的特点,无论作品还是表演都具有持续的创新表现,而且表演效果火爆,动作幅度大,书坊卖派。

曾几何时,东北相声曾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相声演员,这十几年来的表现不如京津地区,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杨振华先生的相声是什么水平?

杨振华先生的相声才叫真的讽刺!其犀利程度无人能及!现在听也颇具针对性,针针见血!同比,他比郭先生要坎坷多了。

他没感上好年代,吉他相声受同行抵制和排挤,而讽刺的对象又对他驱逐打压!

那个年代很多方面是受限制的,那怕说的全对。他受打击报复也就不足为奇了。

祝福他,才华横溢的“大裤衩子”!谢谢他制造的令人替他担心的惊险的笑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