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仇者联盟》中,浩克为什么被灭霸几拳打翻了过后就变不了身了?
浩克不能变身并不是被灭霸打怕了,而是他根本就不愿意在以浩克的身份出现在地球上,以至于班纳博士多次想让浩克现身都被拒绝了,毕竟在浩克的意识里地球人是不喜欢他的。
灭霸以浩克为踏脚石向复仇者联盟展现了他的实力,浩克虽然败了,但浩克这种“实在人”根本就不知道“怕”字,根本就不存在浩克因这一战而产生“自闭”的心里,浩克只会因为强大的对手而产生无限的愤怒,愤怒之火会无限提升他的战斗力,只是当时的浩克是被灭霸的绝对力量压制,还没有来得及把愤怒转化为力量就被迅速击败了。
浩克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永远不会屈服于人,浩克并不会害怕,他只会越战越勇,浩克之所以没有出现显然并不是因为他惧怕灭霸,浩克回到地球之后选择隐藏自己,这其中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源自于地球人对他的“信任”。
虽然它也是复仇者联盟的一员,但心智不全的浩克容易把这种“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也正是他这种性格导致了他与地球人的“疏远”,他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越战越勇,浩克从来不惧怕挑战对于“输赢”这个说法浩克根本就不在乎,浩克或许就没有这种概念,敌人的强大只会激发出浩克的战意,他并不会因为失败从此一蹶不振,浩克并非没有“输过”,与钢铁侠的反浩克战甲之战表面上浩克的确是输了,但浩克在意吗?它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他闯祸了。
害怕对于浩克来说是不存在的,其实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从《雷神3:诸神黄昏》得到结果,面对海拉的战宠巨狼芬里尔浩克根本就没有害怕的意识,甚至被芬里尔咬破皮肤已经战意昂然,巨狼芬里尔或许没资格让浩克害怕,那火焰巨人苏尔特尔呢?这家伙可是雷神看了也要跑的狠角色,面对火焰巨人苏尔特尔雷神根本提不起战意,但浩克根本不在乎,直接硬怼火焰巨人没有半分怯弱,甚至还想着继续与火焰巨人打。
你能说火焰巨人不如常态灭霸?这明显不可能的,所以浩克根本就不可能被灭霸打怕,不可能败给灭霸一次就再也不出现。
绯红女巫使浩克与地球人产生了隔阂在电影中钢铁侠曾经多次对别人说过“我们有浩克”,这句话从侧面证明了浩克对复仇者联盟有多么的重要,作为复仇者联盟的“高端战力”,浩克一直都是复仇者联盟主要战力后盾,不论是《无敌浩克》还是《复仇者联盟1》,浩克都给我们展现出来了“不俗的实力”,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浩克可以凭借着“怒气值”来提升实力,这让浩克的实力有了无限提升的可能。
但如此强大的浩克在《复仇者联盟3》的表现却让大家“扼腕叹息”,当初的浩克怎么变成了一个只会躲藏的懦夫,能够越战越勇的浩克去哪里了,难道真的是因为被灭霸几拳头打怕了吗?
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灭霸虽强但也不至于把浩克打出自闭症,浩克回到地球之后选择隐藏自己并不是因为灭霸,而是因为绯红女巫给他带来的“心里后遗症”。
当初只要被绯红女巫魔法侵袭的复仇者没有一个不受到影响。
钢铁侠为了维护地球安全从此有了“心魔”,黑寡妇因为“红房子”而恐惧,雷神因为“诸神黄昏”而寻找解救之道,浩克因为受到蛊惑暴走,因为情绪不受到控制做出了一些不可挽回的灾难,受到舆论压力的浩克选择了离开地球,美国队长的结果应该是最好的了,他与卡特完成了迟到的约会。绯红女巫这些不经意间的举动已经给复仇者埋下了“分裂”的祸端,这些人中浩克是最先离开复仇者联盟的,也为后来的《内战》打开了矛盾的开端。
浩克是班纳博士受到伽马辐射之后产生的第二人格,他虽然与班纳博士共享一个灵魂,但却有不同的意识,两个不同人格之间的变换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班纳博士是正常状态的地球人,浩克则是被伽马射线辐射变异之后的班纳,只不过意识形态不一样而已,这个浩克在智商上并不是特别高,他把复仇者作为朋友与家人,但在心智上却像一个几岁的孩子,偶尔他也会闹脾气。
绯红女巫的魔法何其厉害,就是钢铁侠这种久经风霜的人都留下了“心魔”,利用魔法哄骗心智不全的浩克对绯红女巫来说太容易了,浩克也的确受到了影响而迷失自我,他暴走之后给纽约市带来了灾难,很多普通人也因为他受伤甚至失去了生命,作为超级英雄他本应该拯救地球,但现在他却给地球带来了灾难。
虽然他的心智不全,但他也知道因为自己的暴走给很多人带来了痛苦,很多人因为这件事也开始怀疑浩克存在的合理性,它知道外界对他的评价越来越差,甚至很多人不希望在看到浩克的出现,恢复理智的浩克知道地球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处,为了躲避这种舆论,他选择离开了地球。
其实浩克也存在赌气的因素,就像一个小孩子做错事了一样,他不敢面对自己过错,只想着逃避,既然你们不喜欢我,那我就不出来了。
地球是浩克唯一不想出现的地方。
浩克在萨卡星,在阿斯加德,甚至在与灭霸对抗的飞船都选择出现,唯独只有地球特殊一点,虽然说浩克隐藏自己是在与灭霸一战之后,但在此之前浩克的态度与回到地球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不太可能是因为灭霸的原因。
灭霸虽然击败了他一次,但在灭霸没有在的前提下浩克依然选择不出现,这种其实已经很明了——地球不喜欢浩克。
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浩克心智越来越复杂如果说最初的浩克只是赌气的原因,那后来回到地球的浩克就有自己的想法了,以地球的科技水平根本就没办法满足浩克离开地球这种操作,他当初开出去的飞行器只是一架战机而已,但阴差阳错之下浩克通过“空间裂缝”来到了萨卡星,在这里浩克一直以“属于自己”形态生活了好几年,在此之前都是班纳博士需要他了才会让他出现,但来萨卡星的浩克却不是这样。
在萨卡星生活的这几年浩克的心智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如果说以前只有三岁小孩的心智,那现在至少也有六七岁,浩克面对班纳博士的传呼的时候已经能够做到不理睬,不搭理,它能够控制住自己是否出现,他有了属于自己考虑方式,或者说这个时候的浩克考虑到的更多了。
当第二人格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时候,第一人格存在的价值就岌岌可危了。
这个时候的班纳与浩克就是这样,在此之前班纳博士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浩克第二人格弱很多,只有班纳博士控制不了愤怒情绪的时候浩克才会以第二人格的方式出现,但现在浩克已经不会因为班纳博士的愤怒情绪爆发而强制性出现了,浩克已经有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这种自我存在的价值也正是他离开地球的另外一个因素,浩克已经会顾虑到别人对他的看法,在意别人的眼光,这种情况在此之前是不存在的,在浩克第二人格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反而班纳博士的第一人格越来越弱,此消彼长浩克逐渐掌控了自主权限。
不完全的心智最容易受到伤害浩克离开地球在萨卡星生活的这几年让他得到了一种重视感,存在感,他拒绝班纳博士的第一人格出现,也拒绝被班纳博士“利用”,从这里开始浩克有了属于自己想法。
浩克这种越来越强的自我存在意识让他非常介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尤其是在与钢铁侠一战之后,他几乎感受到了地球人对他的恶意。
浩克的心智本来就不全,以一个小孩子的想法是很难接受这种来自外界的怀疑与厌恶的,这会让浩克认为他的错误已经到了不可弥补的程度。
其实这也是浩克“太年轻”了,几岁小孩子的想法难免会过于执着,如果是冬兵巴基这种心态,这些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冬兵巴基之前在“无意识”状态做了多少错事?最后还不是被“原谅”了。
浩克这种行为对比冬兵巴基来说就是小儿科,但浩克就没有冬兵巴基想得通了,按道理说浩克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犯的错,如果他有冬兵巴基这种心态也不至于离开地球了。
但浩克的这种小孩子心智根本无法想太多,他就认为这种他人的厌恶感是他的错,这种情况对浩克的心灵创伤也非常严重,如果不经过充分的疏通很容易让浩克走向极端,就如同小孩子犯错赌气之后情况一模一样。
浩克与班纳博士矛盾浩克逐渐成长的心智让他考虑到了很多,与班纳博士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在萨卡星这些年他已经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它越来越不愿意被班纳博士影响,也不想被班纳博士“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他认为他是有存在感的。
浩克并不喜欢班纳博士需要他的时候就让他出现,不需要它的时候就让他离开,这种行为让浩克认为自己就是一个附属品,是一个工具,这让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浩克难以接受这种没价值的利用,浩克第二人格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这种强度甚至会取代班纳博士,这种危机在萨卡星已经初现倪端。
班纳博士与浩克的这种“矛盾”由来已久。
班纳博士的内心是极其抵触浩克的存在,他认为浩克让他变成了一个怪物,班纳博士对浩克的感情可以说是厌恶的,他多次形容浩克为怪物,但班纳博士这种操作有时候又让人不解,他抵触浩克却又需要浩克的力量,这种矛盾的行为也让浩克内心失望,浩克并非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与班纳博士是一体的,也共享一个灵魂,班纳博士对他的态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厌恶自己又需要他的力量,浩克自从情绪意识越来越强烈之后对这种情况越来越抵触。
浩克与班纳博士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浩克对班纳博士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以后再也不想听你的想法,谁也不能强制性让他出现,这种情况在阿斯加德就已经发生过,浩克因为抵触班纳博士最初并不想出现,但为了帮助雷神与女武神又不得已选择出现,毕竟他不看雷神的面子也要看女武神的面子。
但来到地球之后的浩克直接不给班纳博士面子了,说什么也不出现了,这不仅是因为地球人对他的厌恶,还有他与班纳博士的矛盾。
总结:浩克不肯在地球出现并非因为灭霸的一顿打而害怕,他只是觉得地球人不喜欢他出现而已,与其被厌恶还不如躲起来,这是浩克这种心智不全的“小孩子”想法,当然除了这个也有班纳博士的原因,这也是浩克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烈之后出现的情况。
文:影视闲谈
图:均来自网络
在《复仇者联盟》中,浩克为什么被灭霸几拳打翻了过后就变不了身了?
其实要纠正的一点的是:本身《复联3》中班纳无法变身浩克并非是因为灭霸暴揍的缘故!
如果说在整个漫威电影宇宙中,论所有的复仇者角色来说,在剧情上比较悲催的就是浩克,因为影视改编权还在环球影业手中使得浩克无法拥有自己的单兵作品。
而针对复联系列来说的话,同样比较可惜的就是,“无限战争”和“终局之战”中的浩克存在感低到够呛。
归根结底——
浩克《复联3》中除了开局,后续几乎就是在划水混经验,好不容易到了《复联4》了,结果一记响指,让浩克战斗力废了一半。
但不得不说的是,让众多影迷遗憾的就是,《复联3》中浩克后半段大战中浩克没有上线,当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被灭霸揍的,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源自这2点:
【1】《复联2》中暴走的导火索,让浩克产生了误解;
看过《复联2:奥创纪元》的影迷应该清楚,在电影中还未洗白的绯红女巫一开始,就利用了混沌魔法,让浩克彻底陷入了暴走当中,也正是因为浩克的暴走,所以才引发了后续的钢铁侠反浩克战甲和浩克的大战。
同样的——
在这场大战中,浩克尽管是被绯红女巫的法术影响了,但终究还是展现了浩克如果在失控的情况下,会造成相当大的灾难的隐患,甚至,在《复联2》中浩克也是实实在在的造成了这种灾难的发生。
那么,基于这点来说,其实对于普通吃瓜民众自然是会对浩克产生恐惧感,我们说这是自然的,但是对于浩克来说,本身班纳人格中自卑情绪的影响,同样让浩克慢慢觉得,地球上的人们的恐惧是源自于对自己的厌恶。
参考:《复联2》中曾经班纳和寡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班纳一直将浩克看成是自己的负担、是罪恶,自认为自己是“怪物”。甚至,可能对于浩克自己来说,在清醒之后,看到自己造成的如此灾难,也是开始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对于地球就是一个灾难,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才有了后续的《复联2》中浩克在怼翻奥创逃兵后,就自己驾驶昆式战机离开了。
所以,这也就直接衍生了后续,《复联3》中浩克/班纳回到地球时,班纳召唤浩克屡次失败,因为这一时期的浩克对于地球,其实是有误解的,在浩克的意识中,抗拒在地球上变身是源自浩克认为地球不欢迎自己。
浩克不想在看到地球上的民众看到自己的那种惊恐和厌恶的眼神。【2】浩克和班纳之间的关系界定,让浩克不愿意听从班纳的;
如果说前面咱们说的浩克本身和地球之间的关系界定,那么,另外一点让浩克不愿意去在“无限战争”中上线的缘故,就是因为浩克认为班纳从始至终都只是将自己视为“工具”,需要的时候就召唤自己,不需要自己了就不搭理。
这种将浩克几乎看做是“工具”的设定,恰恰也是浩克最生气的地方!
显然,在浩克看来,班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看清自己,没有将自己视为班纳自己的一部分,而只是一种负担或者是工具,这一点在涉及到浩克的支线剧情中,很多都能够看到,除了前面我们说的班纳在寡姐面前自认为是“怪物”以外。
典型的还有:
在《复联1》中,班纳自己蜗居在偏远的地区,借此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和预防暴走时的危险程度,更有甚者,班纳对于浩克的认知关键词就是一个“危险”,将其视为寄宿在自己身体内的病毒,自己和浩克相互独立,无法融合。
直到《复联4》中,我们看到班纳和浩克的融合后的状态,这才让班纳第一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浩克,浩克就是自己,之前将浩克视为“病毒”的看法是错误的,所以,这才有了浩克意识不听从自己的情况。
而当班纳开始真正意义上彻底的去接受浩克,去感受浩克的存在意义时,《复联4》中的融合版浩克也就出现了,这其实才是浩克某种程度上真正存在的意义,因为浩克从来都不是一个“外来客”,浩克本身就是班纳,只不过,班纳一直不愿意承认罢了。
当然,这是后话,在《复联3》时期的班纳可没有认知到这点,没有将自己和浩克的关系看清,自然也就无法召唤出浩克。拓展:灭霸或许可以揍晕浩克,但无法在精神层面上打败浩克!在电影宇宙中,我们熟悉浩克的粉丝应该清楚,浩克几乎没有出现过颓丧到失去战斗力甚至是避战的时候,更多的往往是浩克喜欢“打不打得过不清楚,反正先来一拳再说”。
这点咱们在《雷神3》中,浩克最后看到已经和永恒之火融合的苏尔特尔时,直接想都没想,就先揍上了一拳的设定。
显然,同样的道理对于浩克和灭霸的战斗来说,也是如此。浩克或许在能力上的确是不如灭霸强悍,但是如果当时浩克不是被灭霸打晕,随后被海姆达尔趁机利用彩虹桥传送走的话,但凡是浩克还算清醒,估计都会再次怼上灭霸,直到自己被灭霸彻底打趴乃至是送盒饭。
否则,浩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惧怕”一说。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满屋电影情报局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在《复仇者联盟》中,浩克为什么被灭霸几拳打翻了过后就变不了身了?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首先浩克与班纳博士之间因为偶然间成为两个不同的人格。班纳也因为浩克的缘故受到别人的排挤。
当然这个因素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逐渐的暴露出来。
在复仇者联盟二当中埋下了伏笔,在雷神三中两人的矛盾不断加大。
接下来灭霸的到来成为了整件事情的导火索。
其实实话来说浩克的实力很强大,如果真正的对战一定不会落入下风。但由于矛盾浩克并没有全力,在接下来浩克也不在出现。
直到复联四两人好好谈过后真正的融合才让这件事情告一段落。
在《复仇者联盟》中,浩克为什么被灭霸几拳打翻了过后就变不了身了?
其实说别的都是扯淡,最主要原因就是在《复仇者联盟1》中已经给了浩克闪光时刻(可以说复联1里,浩克是最亮眼的角色,闪光时刻太多了,包括:怒摔锤弟洛基,萌萌哒。一拳搞定外星巨无霸飞船,酷酷哒。连钢铁侠都骄傲自豪的说“我们有浩克!”)给人的感觉就是浩克无敌!
而复联毕竟是群戏,不可能让一个角色太亮眼,几个主要英雄一定要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摆酷才行,毕竟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的独立电影。
所以,重点来了!!为什么浩克后来不出来了!!??
《复联1》中,绿巨人浩克已经帅过一回了,下一个该让别人展现的机会了,所以:
《复联2》让钢铁侠帅一回!反浩克装甲!加上像上帝一样创造出了大BOSS奥创!牛吧。
《复联3》该轮到雷神帅了!雷神打野升级后获得了新斧子还新增了群体攻击技能,还差点一招秒了灭霸!(没砍头!)你说牛不?
《复联4》到了终极之战,该让美队帅一回了!!美队终于开挂了,拿起了雷神之锤!拥有了闪电神力!!作为一个凡人,牛不?帅不?
这么一看就明白了漫威的布局了吧?不是说浩克被打怕了,一切都是为了每个英雄的独立电影、独立IP服务的,放长线钓大鱼,这样赚的才够多!
在《复仇者联盟》中,浩克为什么被灭霸几拳打翻了过后就变不了身了?
浩克的《复联3》缺席是早已铺垫好的设定,它并不是被灭霸打怕了而怯战,更多的还是主观意愿上对地球的逃避
《复联3》中浩克在解决完“诸神黄昏”后,和索尔以及阿斯加德的难民们一起乘坐飞船前往地球,因为海拉的缘故,索尔不得已主动的助推了“诸神黄昏”的进度,借火焰巨人苏尔特尔的力量摧毁了阿斯加德大陆。
以此来彻底消除海拉的力量源泉,在设定上海拉的实力源自于阿斯加德,如果阿斯加德不毁灭,在没有奥丁的情况下,索尔等人并没有阻止海拉的实力,及时逃离了,集合复仇者联盟,恐怕也难以抵挡。
这种选择对于索尔来说也很是无奈,在飞船返回的途中,索尔一行人遭到了灭霸的截击,洛基和海姆达尔战死,而索尔也重伤失去战斗能力,被寄予希望的浩克也没能在偷袭中获胜,被灭霸徒手击败。危急时刻海姆达尔将浩克转送回了斯特兰奇守卫的圣殿之中,自此以后就在没有出现,直至《复联4》才以“绿博士”的合体形态回归。
那么浩克缺席了《复仇者联盟3》中的所有战役,是真的因为战力不敌灭霸,被其打怕了吗?
其实不然,在笔者结合之前的所有相关漫威影片来看,浩克的暂时离开是有很多的铺垫原因的,并非是对于灭霸实力的恐惧。
一、积怨已深——人类的恐惧在最早的《绿巨人浩克》和《无敌浩克》中,班纳博士因为其父亲的生物强化实验,意外的继承了特殊的基因,在机缘巧合下,伽马射线的意外事故成功的激活了班纳体内的沉睡基因,因此而诞生了第二人格——浩克。
同时随着而来的还有化身绿巨人浩克的变身能力,但不同于我们自古以来的文化,在欧美世界中,与众不同并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羡慕,反而会招致妒忌和排挤,哪怕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特殊能力。
班纳博士正因为自己这样的改变,以及所拥有的巨大能力,被美军方列为了极度危险的生物,不仅想要控制囚禁他,甚至还想要解剖分析。而在追杀和逃亡的过程中,浩克的巨大破坏力也让无数的民众将其视为了恐怖的“怪兽”,备受冷落和厌恶。
这对于思想单纯且并不弑杀的浩克来说,是无比难受的。随着复仇者联盟的组建,在托尼和神盾局的努力下,美军方逐渐的停止了对于浩克的追杀,甚至浩克还被纳入了“复仇者”的行列。因为2012年奇瑞塔人入侵纽约的事件,浩克的守护壮举使的他成功的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了受人敬仰的超级英雄。
但好景不长,《复联2》奥创危机中,绯红女巫的魔法使得浩克暴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浩克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英雄形象”毁于一旦,看着受伤人群们的眼神,他一方面感到深深的愧疚和自责,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的悲伤。
为地球做了如此之多的事情之后,在人们的心里,依然没有完全的消除对他的提防。这也就是《雷神3》中浩克为何坦言:“地球不喜欢浩克” 的缘故了。所以在浩克心里,他是很在乎地球的,但人类对他的“厌恶”使得浩克有些备受打击,因此而不愿意再回这个不喜欢他的地方。
(备注:要知道浩克在萨卡星上是备受尊崇的“战神”,大街小巷都是浩克的经典绿)
二、受伤的心灵——班纳的抵触除了地球人类对于浩克的抵触之外,其实复仇者也好,神盾局也罢,对于浩克和班纳也是充满的警惕心理的,无论浩克和班纳做了什么,但内心之中对于浩克超强破坏力始终难以完全的放下提防。
在《复仇者联盟1》中寡姐招募班纳的时候,可是在暗处隐藏了大量的特种部队;在神盾局的“航空母舰”中也是专门设置了对付浩克的特殊装置,只不过后来被用于关押洛基。而且在之后的《复仇者联盟2》,班纳被当成了重点的监护对象,无论怎样危机的状况,大家都将浩克按捺于班纳体内,不愿轻易的放他出来。
虽然浩克没有直接的经历这些,但他和班纳的记忆和意识是互通的,隐藏在体内的浩克早已知晓外界所发生的一切。自浩克诞生以来,他就从未享受过这个世界对他温柔以待,可以说一直都是被排挤的对象,久而久之,内心的怨念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我想还是班纳本人的态度。在《复联4》中班纳和浩克核合二为一成为了绿博士形态,浩克的意识完全丧失,仅仅维持了一部分的躯体形态。在绿博士的言语中,我们得知,不仅大家对于浩克抱有偏见,甚至是班纳本人也是如此。他一直都是将浩克的存在视为一种疾病,想方设法的都是努力去消除浩克的存在,从而治愈自己。
这种从未被接纳的感受,直接促使了浩克的内心爆发,早在遭遇灭霸之前,他就已经直接的拒绝了索尔送他回地球的决定,因为他早已厌倦了地球的生活,不想再回去备受冷眼。可以说那颗强悍身躯后的心灵早已千疮百孔。
(备注:从浩克被灭霸击败后,即使丧失行动能力,却还保持着形态,而一抵达地球,便瞬间便会成了班纳的模样,也可以侧面的验证浩克对于地球的一种主观“逃避”)
三、实力设定——愤怒情绪的丧失除了浩克主观意愿上的限制之外,实际上在浩克的人物设定上也是有一些因素存在的。众所周知,在早期的《无敌浩克》以及《复联1》中,浩克的变身是由班纳的愤怒情绪所决定,当班纳愤怒情绪到达一地的程度之后,无论是否有班纳的主观意愿,都会化身为浩克形态。
而在漫威原著漫画中,浩克的实力强弱更为完全与“愤怒情绪”成正比,愤怒情绪越高,实力越强大,甚至没有上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力天花板”。在《复联3》的乌木喉战斗,以及瓦坎达大战上,浩克的心境根本没有愤怒一说,完全是沉溺于上述所说的“悲伤”和“厌倦”之中,他只是想离开地球,丝毫不想再成为战斗的工具,为人类而服务。
也可以说他的“逃避”并不是针对于灭霸,而是地球上的人类,相比于灭霸的强横实力而言,人类的冷漠和无情刚让浩克觉得“害怕”。毕竟在浩克的设定中,灭霸再强,也不可能致使浩克怯战,伴随愤怒而生的浩克,失败只会让其更加愤怒,从而迸发出更强的力量。
(《雷神3》中被巨人般的苏尔特尔扇飞,也没看到浩克任何的再战勇气,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总的来说浩克对于《复联3》中的战败,实际上并没有产生心理上的阴影,也更没有怯战灭霸。更多的是浩克不再喜欢地球上的氛围,以及不再想为人类而战。
文:雨打屁屁痒
图:源自于网络、侵权必删
均属原创、抄袭必究
在《复仇者联盟》中,浩克为什么被灭霸几拳打翻了过后就变不了身了?
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浩克依然可以变身,但心态的变化使他不愿出战。“漫威电影宇宙”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复仇者联盟也成了全世界人气最高的超级英雄IP。而绿巨人作为“复联”最具实力的人物,从登场开始,就以其超强的力量和独特的“暴力美学”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但是,一向“天下无敌”的浩克,在《复联3》中被灭霸一顿“军体拳”击倒之后,便拒绝再度登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分析:浩克不出场是因为怕了吗?关于绿巨人拒绝变身的原因,最广泛的说法便是“浩克”怕了。的确,单纯从《复联3》一部电影的表现来看,确实会让人感觉浩克“怕了”,但结合整个“漫威电影宇宙”,就会发现,“怕了”这个词,确实与浩克的“人设”不符。
浩克这个人物表面看上去,一直走“狂暴路线”,但实际上这个人物的性格,一直有着“微妙”的变化。
2008年,浩克在电影《无敌浩克》正式登场,此时的浩克,浑身除了“愤怒”看不出任何“思想”,一路狂砸的他,几乎没有任何“沟通”能力,连自己的女友“贝蒂”都是勉勉强强才认得出。
而到了2012年,《复联1》中的浩克尽管依然狂暴,但已经可以沟通,并能按照“美国队长”的指挥来执行任务。而到了《复联2》时期,浩克已经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并在最后郁郁的离开了地球。
《雷神3》可以说是“浩克”这个人物的转折点,他从最初的“无脑狂砸”变得不但可以沟通,还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所以此时的浩克,已经完全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但是——
尽管浩克的智商、情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总的性格从未改变,那就是“狂暴”,浩克依然是那个“越愤怒、越强大”的浩克。
所以说,《复联3》中的浩克,绝对不可能因为一场“失败”就“不敢露面”,而是由于其“自我意识”的提高,对战斗产生了新的想法。既然我们已经推断出浩克拒绝出场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心产生的想法”所致,那究竟浩克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他对战斗有了这么大的“抵触”,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推测一、不出战是因为对地球人的失望——不论在漫画还是电影中,虽然浩克都是一位“超级英雄”,但地球人对其的“口碑”并不是很好。
众所周知,超级英雄虽然无数次的“拯救地球”,但他们在执行任务的同时,产生的“副作用”也不着实不小,《复联2》中的“思索威亚”事件就是典型代表,由于钢铁侠的失误,使奥创诞生,最终整个城市“付之一炬”,最终的“英雄内战”也是因此而起。
而在超级英雄当中,给人类带来副作用最多的人,就是“浩克”,其“简单粗暴”的行事方式,对城市造成的“破坏”最大。特别是《复联2》中,浩克与反浩克装甲的一场大战,更是让浩克对城市的破坏“家喻户晓”。
也就是说——
作为一位“超级英雄”,浩克在地球上拥有自己的“粉丝”,但同时,浩克也拥有更多的“反对者”。而随着“反对者”的呼声越来越高,浩克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此时的他,应该会出现两种想法:
【1】浩克可能认为,对城市的“破坏”非我所愿,而我打击邪恶的做法,多少次拯救了人类,但人类却只记得我造成的破坏,丝毫不记得我对他们的拯救,所以地球人根本不喜欢我,尽管我做了这么多。
【2】面对各种指责,浩克也在反思,自己究竟在为什么而战,最终浩克认为,自己在战斗中对城市的破坏在所难免,并因此而感到内疚。
所以说,《复联3》中的浩克,并不是因为“怕了”而不出战,而是他对地球及地球人已经彻底失望了,不想为地球战斗,同时又觉得自己的登场会带来更多的破坏。推测二:不出战表达了浩克对班纳的不满——除了对地球人的不满之外,浩克与班纳的关系,也很可能是浩克不出战的原因。《复联4》中,化身“绿博士”的班纳,曾经亲口说过:“我过去一直把浩克当做一种疾病,并试图去治好他。”
而浩克对班纳的印象也明显不怎么样,他最讨厌的,也是有人叫他“班纳”,也就是说,浩克和班纳双方都非常看对方“不爽”,希望对方不再出现,永远让自己的意志控制“躯体”。
但是——
尽管班纳如此的“讨厌”浩克,但每当遇到强敌或危险之时,又不得不用尽办法让浩克登场,而最终,出生入死的是浩克,享受平静生活的是班纳,事后挨骂的还是浩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方式,已经让浩克彻底“受够”。
再者——
从《复联3》中班纳的一句:“浩克,我们应该好好聊聊了。”来判断,尽管漫威没有明确说明,但班纳与浩克实际上是有办法沟通的,所以浩克被灭霸击败之后,班纳很可能对浩克表达了“抱怨”之意,所以浩克决定,“既然你抱怨,那以后的战斗,由你自己解决。”
这一点,漫威在《复联4》中实际给了暗示,对于浩克与班纳的合体,“绿博士”的解释是:“浩克失败了,接着班纳也失败了,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内疚”。而班纳最终把自己关在“伽马实验室”18个月,为的就是与浩克达成协议
——由浩克的身体,搭配班纳的智商,这样才是绿巨人的最强状态。
所以说,《复联3》中浩克拒绝出战,也是在用他的方式,表达对班纳的不满。延伸:狂暴浩克将再度回归漫威——如今的绿巨人,已经从狂暴的“浩克”,变成了高智商的“绿博士”,但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观众还是更喜欢那个“一路狂砸”的浩克,所以在今后的“漫威电影宇宙”中,漫威很可能让其恢复那个我们更熟悉的浩克。
由于版权原因,绿巨人无法推出独立电影,但这个人物完全可以继续再漫威的其它电影中贡献力量。众所周知,漫威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X战警”引入“漫威电影宇宙”,而根据最新消息,漫画中的经典故事《浩克大战金刚狼》,届时,我们熟悉的“狂暴浩克”将再度回归。
综上所述:《复联3》中浩克拒绝出战,绝对不是因为“怕了”,而是因为内心对地球人及班纳的强烈不满,让他不想出战。
——关注“大叔看漫威”,了解漫威风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