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质疑《流浪地球》的教授再发话:科幻片应遵循科学,对此你怎么看?

科幻片应该遵循科学吗? 2月22号,之前不断质疑《流浪地球》的北大教授雷奕安又发了新文章,文中表示:自己发文目的就是找出水军,评论中骂自己的,90%都是电影营销方面的。还说支持他的都是教育水平高的,说话有条理。而反对他的则没根据没逻辑只会谩骂。

首先说明一下,我不是什么水军,也不是《流浪地球》营销团队,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观众,一个普通的科幻作品爱好者,对于这个问题,发表一下看法。

题主所提问的是:科幻片应遵循科学,对此有什么见解看法,为了更加清晰的回答这个问题,我特地是查找了一下这个教授的言论,这个北大教授的研究方向是量子力学,计算物理,核理论方向,是一个物理教授,而且在《流浪地球》上映期间,指出了《流浪地球》的六十九处不合理之处,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位雷教授在发表的言论中曾经说过:“我认为科幻应该尊重基本的科学原理,否则就是玄幻,魔幻,可以有少量偏离,但不能太不合理”。这是原话,在言论中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方面,下面截取部分在科学知识点《流浪地球》不合理之处,大家帮忙分析分析,第一点,太阳光度变化,太阳光度变化很稳定,不可能出现突然变化,要不然在地球上的历史几十亿年中,早就发生变化了!第二点,影片开头那个小望远镜根本看不到那么清晰的木星,第三点,150万亿吨推力不合理,具体还有计算,太多没有看,第四点,海平面上升三百米,水从哪里来?全球冰川融化最多六十米,第五点,发动机下面建造地下城,根本不合理,发动机那么大,对周围地质情况肯定要求高,在下面挖空建造地下城根本不可能的。类似这种,还有几十点,就不一一介绍了!

不过我想,作为一个物理教授,和一部科幻电影作品,一部由科幻小说改编的作品较真,真的是一个研究物理学的教授所为?还是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知名度,博眼球?按照雷教授所说,科幻作品需要尊重已知的科学知识,那么我想应该不叫科幻作品了!应该叫科普作品了?

就算名气大的《星际穿越》,里面也有很多只是科学幻想理论,并不是已经成熟的现有科学知识,一部没有幻想的科幻作品还是科幻吗?科幻就是科学方面的大胆幻想,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在幻想的基础上小心翼翼求证的,就说一百多年前,那个时候的人能够幻想今天的事物,但是能够想到真的能够出现吗?

如果按照雷教授的说法,那科幻作品已经被扼杀了想象力,估计也没有什么创新发展了!我们现在的科技知识,不都是前人的幻想,然后小心翼翼的研究,然后在这基础上发表理论,就拿雷教授研究的量子力学来说,这个量子力学在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有人相信吗?这就是莫名其妙的幻想,一点也不尊重当时的科学知识。

科学这东西,向来都是一代推翻一代,一代创新一代,这样才有发展,谁也不能百分百肯定我们现有的科学知识,理论都是对的,没有错的,万一在几百年之后,这些东西被证实了呢?这种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这个北大教授的说法,那也是不认同的,既然国内的科幻作品不严谨,问题这么多,也建议这位教授把国外的科幻作品也收集一下,写出各种不合理之处,也让我们大开眼界。

近日,质疑《流浪地球》的教授再发话:科幻片应遵循科学,对此你怎么看?

一个北大的教授,和一部电影死活过不去,不觉得有辱北大这个名字吗?

小破球有违科学,那么《X战警》里,金刚狼再生都违反了质量守恒了怎么解释?《第六日》里,眼睛照一下能克隆所有记忆就很科学?《星球大战》里,激光剑的原理是什么?《星际穿越》里,弯曲的空间上建了大楼有什么科学依据?《终结者》里,液态机器人和违反了“"祖父悖论”的情节能否麻烦详解一下?《独立日》里,为什么母飞船来了,战斗小飞船就有了动力?

随便举几个电影,也麻烦大教授解释一下呗?

其实啊!不在于电影里有什么科学漏洞,如果刘培强、刘启由白人演,韩子昂和韩朵朵还是亚裔,中澳混血改成黑人演,就什么疑问都没有了。不就是这么点事吗?

近日,质疑《流浪地球》的教授再发话:科幻片应遵循科学,对此你怎么看?

看到这个,我第一感觉是教授闲得蛋疼,第二反应是蹭热度,想出名!五千年前,谁会相信有纸、火药等等这些东西?两千年前,谁会相信地球是圆的?五百年前中国人还以为照相机是妖术,三百多年前中国刚出现铁甲船,慈禧太后到死也没做过飞机,建国前谁能想到还有卫星这东西,改革开放前高铁是什么没人知道……难道没有的就不是科学吗?你所不了解的就是不存在的?一个人,一个国家,没有成功不可怕,可怕的是连梦想都没有。现在的中国,就是有这么一帮所谓的学者,他们没有理想,不去思考进步,不能大胆创造,也没有创新思维,但他们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享受着国家给的津贴,心安理得的打压着中国年轻人的梦想和理念。可悲啊!当外国青年正在为了自己理想和梦想打拼创造,正在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的时候,中国青年在干什么?他们在想方设法的去迎合老师,迎合老师领导,为的仅仅是毕业或者工作。可哀啊!当外国人站在若贝尔领奖台上时,我们中国人还在为一部科幻电影去评价符不符合科学,可笑至极!

近日,质疑《流浪地球》的教授再发话:科幻片应遵循科学,对此你怎么看?

一位北大教授,不教书育人,这几天一直在微博上质疑、声讨《流浪地球》,和网友展开口舌大战,完全一副得理不让人的姿态。在我看来,完全是应了那句俗语:“人怕出名猪怕壮!”

自从《流浪地球》火了之后,各种问题就一个个的出来了。什么“吴京和娱乐圈作对”“不遵循科学”之类的。给人感觉真的是好笑又好玩!

什么是科幻片?什么是科学?我想,教授应该比我们更懂了吧!遵循科学的科幻片还有前途吗?还有新意吗?让科幻片遵循科学,你真的是想让国产科幻电影腹死胎中,永远不得出头吗?

遵循科学没错,但是也要分个对象的吧!讲理论,遵循科学没错;做实验,遵循科学没错;教书育人,遵循科学也没错。但你非要让科幻片遵循科学,那科幻片的存在还有意义吗?要是连一点想象力也没了,不敢尝试了,时代还会进步吗?

最后还是希望大教授多多教书育人吧!

近日,质疑《流浪地球》的教授再发话:科幻片应遵循科学,对此你怎么看?

专家评论使我想起80年代播放的一个国产童话动画片“黑猫警长”当时非常受小朋友欢迎,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片。然而,有专家说了:可以弯曲射击的枪违背科学常识误导孩子需要禁止,就这样这部动画片就停止制造播放了多年。现在,特警枪械中就有可以弯曲射击的枪,我很想问问一问那位专家怎样解释。

所谓,科幻片是以科学原理为线索通过艺术展现的是人性的冲突,而非展现科学。这是科幻与科普的本质区别。

同时我也非常奇怪这类科幻题材的电影,貌似好莱坞的最多吧?我好像没有看到这些专家评论:有背科学常识。倒是常听到感叹好莱坞的特技场面宏大,国产片都是5毛特技。难道我这个60后也是“愤青”。

近日,质疑《流浪地球》的教授再发话:科幻片应遵循科学,对此你怎么看?

做为一个教授,把精力放在学术上,方能体现出学术精神。这位教授放下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把精力用在了一部科幻片上,说长道短,指手画脚,而且还连篇累牍,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学术精神的一种亵渎和践踏。众所周知科幻片就是一种纯艺术性质的影片,既然是艺术肯定就会有各种艺术手法在其中,片面的要求严谨性是不现实的。它不同于科教片,科教片是以影片的形式向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的一种工具,所以必须要以严谨的学术精神示人,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与错误,这是与科幻片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我感觉这位教授一定是把科幻片与科教的概念弄混了,建议他圥回去科普一下科幻片与科教片两种概念的区别,然后再回来说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