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微博号被国家网信办处罚,原因是什么?

《新京报》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大型城市日报。也许有很多人都是它的忠实粉丝,通过他了解社会上各种新闻快讯,重大事件等!但是最近《新京报》的官方微博账号被国家网信办依法处罚。也让我们进一步怀疑新京报之前报道的消息是否属实呢?

近期由于北京疫情复燃引起了全国民众的关注,而新京报正是看中了这个热点话题对相关的疫情进展进行报道。令人震惊的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平台很多关于疫情的消息很多都是不属实的,甚至可以称之为造谣。经过相关人员举报后,新京报也受到了国家网信办的严格处罚!

《新京报》的不属实消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作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平台,对北京市疫情复燃的现状进行了夸大的报道,再没有任何考证和事实的情况下,公布了不属实的数据。其中包括检测数据、确诊数据、高度危险区域的数据等,对民众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对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第二: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放大了疫情病毒的存活时间。目前我国对于疫情病毒的研究还在紧张的进行着,并没有向外界公布任何关于疫情病毒的消息。而《新京报》仅凭自己的猜想,公布了病毒在零下20摄氏度的环境下能够存活20年的谬论。这完全属于造谣!

第三:另外《新京报》为了博取民众的眼球,多篇文章存在标题与文章不属实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标题党”。另外通过调查发现新京报很多文章的配图也完全和文章不一致,有一些图片甚至是通过P图的方式做出来的。这种极其缺乏道德底线,对民众不负责任的报道理应该受到处罚!

通过对《新京报》的官方微博进行关注发现,几年的时间它的粉丝已经达到了1200万之多,可见其报道新闻的影响力有多大!也希望其他有关的新闻媒体能够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去报道自己所了解的新闻题材话题!做一个合格受信任的媒体平台!

《新京报》微博号被国家网信办处罚,原因是什么?

国家网信办“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6月25日发文称:近日,网民举报“@新京报我们视频”(该账号的运营主体是《新京报》)在部分报道尤其是涉北京疫情报道中存在导向错误、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等问题,严重扰乱网络信息传播秩序,社会影响恶劣。

为切实规范网上传播秩序,保障涉疫情报道正确导向,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责令新浪微博依规依约对“@新京报我们视频”禁言处置。国家网信办有关业务局负责人表示,在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网站平台更应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特别是新闻媒体等机构在其他网站平台上运营的各类账号,更要加强信息内容的审核把关。对于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存在违反有关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行为的,网信部门将依法查处。同时,欢迎广大网民、媒体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向网站平台和有关部门举报相关问题,共同维护网上信息传播秩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据悉,在报道北京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新闻中,存在造谣问题。

造谣一:5803份咽拭子均为阴性(假)

比如下图,新京报断章取义报道了该新闻,新京报称“共采集核酸样本8186件,5803份咽拭子均为阴性”。

而真实的新闻是,“共采集核酸样本8186件,已完成5803份咽拭子均为阴性”。

新京报把“已完成”去掉,潜台词就是“有近3000人是阳性”,完全扭曲了新闻的真实性。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搏人眼球。

造谣二:新冠病毒存活20年(假)

比如下图,6月19日报道新冠病毒的存活年数,新京报断章取义李兰娟院士的话,称“新冠病毒零下20摄氏度可存活20年”。

这条新闻很快被李兰娟院士辟谣,实际上真实的新闻是“不同的病毒存活时间也不一样。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从出现到现在才8个月,对它的认识及耐低温能力尚需进一步研究。”

存活20年指的是“一般情况”和“已知病毒”。

混搅视听:文不对题

比如报道北京新发地新冠病毒的来源问题,存在文不对题的现象。

新京报称病毒变异和以前基本上是一致的,误导用户以为病毒来源和以前一样。

除了以上这些,微博相关话题下有人吐槽,新京报曾经报道过很多虚假新闻。

《新京报》是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于2003年11月正式创刊,主要在北京地区发行。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新京报社由中央媒体单位划归北京市管理。 其是中国第一次由两个党报报业集团合作办的报纸,是中国第一家得到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报纸。

这些年《新京报》发展很快,人民群众希望的是新京报把正确的思想传递给人们,把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真实地反映出来。可网民所见到的是这家号称党报的媒体喜欢报道阴暗面,哗众取宠,别的媒体不敢报道的他们敢报道,别的媒体不能说的他们能说,但所报道的事实有些是“导向错误、断章取义、混淆视听”,因此,网民激于义愤,把《新京报》举报了。这说明一味靠猎奇、博眼球、罔顾事实得来的畸形发展是不长久的,也会失去读者的信赖。

而此种情况的始作俑者就是新京报的原社长戴自更。戴自更这个人网络上比较有名,声称自己不忘初心,但在今年的四月,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这家伙是把新京带坏的第一人。

据北京市纪委监委公布:经查,戴自更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取得、持有、实际使用高尔夫俱乐部会员卡,违规组织、参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请、高消费娱乐活动,超标准举办会议;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获取巨额收益,在分配、购买住房中侵犯国家、集体利益,违规兼职取酬,收受他人给予的期权;在党的宣传工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伪造身份证件;利用职权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

戴自更的倒台,并未给新京这家所谓的党媒带来任何警示,相反,他们在离人民的要求和新闻媒体的要求越走越远。

《新京报》微博号被国家网信办处罚,原因是什么?

《新京报》微博账号被国家网信办处罚,看到这个标题我第一反应就是先说一声“活该”,新京报总算“做”到头了。

去年在头条上看新闻,《新京报》也算是个活跃的媒介,头条时不时的推送它的文章给我看,可是越看越觉得它哪里好像不对劲,阴阳怪调的让人看了心里不舒坦。后来发生几个舆论比较大的事件,好像是沙漠植树造林被毁坏和女学生下体受伤这些新闻,因为时间久了,我也记不得到底具体是那几个新闻了,总之,当网友们一致愤怒声讨肇事者一方时,《新京报》就会跳出来,给你洗脑另一个观点,而且言之凿凿,理所当然一样。在头条上反驳他了,但是没有反应,一气之下我把他拉入黑名单里,刚才看到这个标题,赶快到黑名单里查看,一共四位,《新京报》作为堂堂的新闻媒体占了其一。

这次被国家网信办处罚的是《新京报》在新浪微博运营的“新京报我们视频”账号。原因是有网民举报“新京报我们视频”在报道涉及北京疫情的报道中,存在导向错误、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等问题,这不正是我前面说的阴阳怪调嘛。国家网信办认定其严重扰乱信息传播秩序,社会影响恶劣!活该吧!

目前,国家网信办已经通过北京网信办,责令新浪微博依照法律法规对“新京报我们视频”做出禁言处置。同时,网信部门呼吁广大网民、媒体、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向有关部门举报相关的网络问题,共同营造出一个晴朗有序的网络世界。

支持、点赞网信中国。《新京报》继续到我个人的黑名单里待着去吧。

《新京报》微博号被国家网信办处罚,原因是什么?

众所周知,本次疫情以来,以美国为首,其它喽啰为副甩锅中国,俗称嫁祸于人,用心何其毒也,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全球抗疫结果,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就在甩锅者江郎才尽,理屈词穷时,新京报的一系列做法,起到了给敌对势力摇旗呐喊,扰乱民心的客观作用,目前,只是新京报微博账号被封,还没有追究其动机,目的是敲山震虎,给新京报一个回归人间正道的机会。如果新京报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前途仍然光明,如果新京报投机取巧,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下次可就不是仅仅封帐号的后果了

《新京报》微博号被国家网信办处罚,原因是什么?

当一家权威媒体开始变着法子博眼球时,它的初心就没了,它的公信力也没了,对于新京报而言,如何处理此次危机,如何重塑公信力,任重而道远!该来的总会来,希望别利欲熏心。蒙蔽了自己的初心。

《新京报》微博号被国家网信办处罚,原因是什么?

《新京报》的微博账号被国家网信办处罚的原因,是因为部分的报道尤其是涉及北京疫情报道中存在一些导向错误,断章取义以及混淆视听等问题,严重扰乱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秩序,对社会的影响非常的恶劣。

报道不准确。

前一段时间北京新增了一些确诊病例,这消息让大家都非常担忧,都想了解到底是什么情况造成的,这件事情也成为了热议的事件,《新京报》这个平台发布了对于疫情消息不准确的一些报道,因为这些消息的不准确,而造成了一些影响,被人举报了之后,受到了一个相应的处罚。

发布关于疫情病毒不准确的存活时间。

因为疫情病毒是属于一种新型病毒,目前还没有准确研究出它的一些特性以及可以存活的时间,但是《新京报》却发布了这样的一个报道:新冠肺炎病毒特别的不怕冷,在零下4摄氏度,该病毒可存活数个月,在零下20摄氏度该病毒可存活20年。

完全没有任何的一个依据,随后,李兰娟院士也出来辟谣了: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的病毒,从出现到现在才8个月,而且对于它的认识以及耐低温能力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国家网信办对于《新京报》微博账号的处罚。

国家网信报指导北京市网信办责令新浪微博依规依约对@新京报我们视频禁言处置,国家网信办有关业务局负责人表示,在全国上下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网站平台更应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结语

@温度情感 网络信息的一个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媒体机构发布一些不准确的报道,或者说造谣事件,那么这种行为会对这个社会造成一个恶劣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恐慌。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网络的规章制度,发布一些准确以及健康的信息,共同维护绿色安全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