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一般的“师范生”,为什么有的当老师后题目就会了?

有多少学生大学毕业后返回自己的母校工作,和自己曾经的老师成为同事。教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行业,曾经成绩一般的学生现在从事教育行业,并且之前不会的很多知识点现在都特别熟悉。其实这就是教师行业的神秘之处。

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老师?

其实现在老师的门槛还是很低的,不管你是大专生,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能成为一名教师,只不过教育的年级段不一样罢了。就拿本科生来说吧,大学里面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报班复习,参加本地区的招教或者特岗考试,笔试和面试通过后,你就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在编老师了。

为什么成绩一般的“师范生”,毕业后突然很厉害了呢?

第一: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科目。高考成绩只是综合起来的分数,看似高考成绩一般,但是他可能是某一科目的擅长者。所以返回学校成为某一擅长科目的老师,教会自己的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

第二:大学四年的专业性学习。如果一个学生高考成绩一般,但是他很喜欢数学,大学他就选择数学专业,经过四年的学习,教一些初中的学生,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三:熟能生巧。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完全是不一样的。因为老师带的都是固定的科目,即使刚开始他不会,他可以查阅资料,毕竟题型有限,时间久了,他也能掌握好全部的知识点。

第四:多媒体教室和教案的配合使用。现在的老师都是多媒体课堂上课。所用的课件很多都是自己提前做好的。里面都会提前编写好答案。并且老师所使用的教案都是有答案的,也就是老师们看着答案给你们讲课,他们怎么可能不会呢?

真实案例:

我高中的一个同学,高考成绩特别差,但是他数学非常的好,所有的科目也就只有数学是他的爱好。但是为了读大学只能通过体考进入了一所二本院校。自己在学校考了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回到家中参加招教顺利成为一名老师。本来学校是准备让他教体育的,后天通过找关系,成为了一名初中的数学老师。现在他们班的成绩特别的优秀,每次考试都是学校里面的前两名。他就是靠自己唯一的一科擅长在工作,真的很了不起。

其实我觉得这跟一个人的阅历和成长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读书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被迫去做题,有时候还心不在焉。等我们大学毕业后再回来做这道题,会特别的投入。会想尽办法去把它弄会,有时候也好像智力开发了一样,很多自己之前不会的题目,现在稍微一思考就能明白怎么样去做。

高考成绩一般的“师范生”,为什么有的当老师后题目就会了?

你可以这么想,大家应该都参加过中考,通过中考有人进了普通高中,有人进了重点高中。就算是进了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准备高考的时候做中考题也是毫无压力,当初死活不会的题,突然发现不知不觉就会了。原因就在你高考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中考的内容只是高考内容中很基础的一部分,中考的内容从高中的角度看真的很容易。

同样的道理,高中的知识很多人觉得难,原因是我们平时忙着做题往往忽略了其本质,即只知其一不知其二。x^n求导为什么是nx^(n-1)?e^x求导为什么还是e^x?如果你去问老师,老师会告诉你别管为什么,记你它会做题就行了,为什么上了大学会学证明。的确上了大学我们会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会详细的讲极限,讲求导,讲中值定理。高考的压轴题用中值定理来做也就三分钟的事,用矩阵解方程组又快又准,用行列式算立体几何中的法方量可以直接口算。数学就是这样,你学的知识越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越多,你只会一种方法就只能用这一种方法,你会的方法多了就可以选最简单高效的那个。

对于高中老师来说就是这样,老师们都上过大学,不少还是硕士博士,从大学的角度看高中数学,真的不难。有了大学的知识储备,理解高中的内容也会变得简单。最后老师们不需要参加高考,并且手里是有答案的,遇见个别不会的题,看答案明白了照样给学生讲题。高中有不少老教师教了十几二十年了,什么题没见过?高中就那么多知识点,题目再多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见的多了自然而然也就会了。

高考成绩一般的“师范生”,为什么有的当老师后题目就会了?

200分也能上师范当老师?这是不是在“黑”老师?你别说,还真有这种情况。

看到这个题目,我查询了高考大省山东省2018年高考投档情况,个别师范类二级学院,比如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投档线低至180分左右,当然这种学校的最低分专业,基本上都不是师范类的。但是,也还要个别公办师范专科学校,投档分数在200多分。比如位于辽宁省的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理科最低投档线为258分,位于广西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理科最低投档线为292分,至于专业情况,不得而知。

一、200分的“师范生”当老师后题目都会了?

这是不可能的!虽然我们认可“术业有专攻”,总成绩不好,不代表单科成绩不好,但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考能考200多分的学生,你可以想想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即便是更看重艺术成绩的艺术生,对文化课的要求,也在300分以上,一个高考200多分的学生,你能指望他们把题目都做会?那是不可能的!

二、200分的“师范生”能把学生教好吗?

如果是教纯文化课,我认为是教不好的!有人说,他们可以教小学啊,其实懂点教育的都知道,小学的学生更难教。教,是可以教,但是能教会,能较好,这是能力,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

那些成绩很好的老师,不一定是学历或者学校非常好的老师,但是肯定也不是这种高考200多分的老师。

三、200分的“老师”去哪了?

高考200多分,如果选择了师范学院,而且学的是师范专业,他毕业后会有这么几种可能:

1、未能通过教师招考,甚至没有考出教师资格证,无法从事教师行业;

2、到偏僻的农村任教;

3、利用各种关系,混到学校,然后脱离教师岗位,当了老师,也许一分钟也不会上讲台。

老师,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家庭的未来!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个一个自己都没整明白的老师,所以对于老师队伍,我觉着应该是“宁缺毋滥”的,当老师,分数不一定非得多么高,有一定的能力和较好的态度就可以,要求学霸去当老师,除了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方之外,其他地方都还是奢求,但是让学渣去当老师,这是对教育极大的侮辱,也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高考成绩一般的“师范生”,为什么有的当老师后题目就会了?

这个问题,我是严肃认真地想过的。我有不少同学都当了老师,有些同学当年学习不错,但有一位同学,在我看来学习很差,我就觉得,好几门课他几乎就没明白过,物理尤其差。他第一年没考上大学,复读了一年,考上了一个普通的师范大学。毕业后,他竟然去当了物理老师。我听说了,第一感觉是,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他这课怎么讲?于是,我一直饶有兴味地想了解他的情况。过了几年,他从普通中学调到了重点中学去了,更是让我吃惊。

我后来问过他,问他物理还觉得难吗?他说,他教的是初中物理,本来就简单。另外,他读了大学的物理课程,反过头来再看中学的物理,发现不觉得难了,非常简单,内容很少。

这个经验确实很常见,在初中时,觉得初中难题要死要活,等上了高中,再返回来看,就清清楚楚。上了大学看高中也非常简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降维打击,站得高一点,看低处就非常明显简单。

今年湖北的理科状元常书杰,他是北大的退学生,在北大学了3年,挂科太多,被退学。他回家复习了一年,考成了湖北省的状元。我想,除了他聪明之外,大学学习的课程也没有浪费,有了大学的知识结构再去考高考,相当于是降维打击,只要把速度练出来,成绩肯定不会差。

关于我同学这个事,我事后总结。除了他所说的,从高处看简单外,还有一点,我看人没有与时俱进。比如,我一直认为他的物理不好,那是高中的印象。可是,他上大学,上的是物理专业,学了4年,工作之后,又教的是物理,一直在研究物理。对于物理,说不定他已经比我好了。

这种错误,人也经常犯。我们班曾经有位男同学,他挺有才,但极为邋遢,也特别粗鲁,无教养,我们女生都不喜欢他。后来他出国,读了博士,说回来大家聚会,我们都不是很愿意,但最终去了。去了之后,真是掉眼镜,他像换了个人样,穿着得体,干干净净,非常讲礼节,做事有分寸,还很热情。所以,我后来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拿老眼光来看人,人是会变的,一定要看他的现在。

还有一点,教和学是两回事。有些人自己学的很好,但不见得教的好。有些人可能自己当年学的时候走了很多弯路,反而能理解更深入,尤其对于学生易错的地方比较敏感,也善于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来描述。

像陈景润当年就遇到了麻烦。他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当老师,由于口吃不清,被四中退回去了。这件事大概成为四中历史上的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其实,从教学来说,我估计陈景润可能是不太好。

所以,虽然有些老师自己读书时成绩不好,但并不意味着他教不好书。英雄不问出处,还是要看他现在,他现在是否努力,是否在学习如何教,学习学科的新知识。只要做到这些,我相信他能成为一位好老师。

高考成绩一般的“师范生”,为什么有的当老师后题目就会了?

谢谢邀请!高考成绩一般的“师范生”,有的当了老师以后,题目就会做了。其原因是到了师范学校又学习了,知识层次提高了。我们这样讲,某学生小学考初中的题目不会做,读了二年初中之后,再做那题,感觉很简单了。为什么呢?知识层次提高了,水平不一样了。

有这样的一个几何题,斜边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是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重合,将两个直角顶点连接起来,两个直角就变成了四个锐角,求这四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一个初二的学生做起来感觉有点难,可是到了初三,学习了四点公圆和同弧等弧圆周角相等的常识,这时候再做这个题,就非常容易,一眼就看出答案了。高考的成绩虽然一般,但是经过几年的高校学习,接触了许多新知识,了解了许多解题的新方法,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做高中的题目,怎能不会做呢?除非成绩实在差的,也有可能做不上来。我相信大多数学生都会做出来。

高考成绩一般的“师范生”,为什么有的当老师后题目就会了?

看到题主所说高考成绩200分的师范生我对此产生了疑问。近几年,在我周围也有不少亲戚朋友的孩子考上了师范类院校,没有听说高考成绩在两百分就可以上师范类的院校。

除了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外,参加提前录取批次,我所在地区也有二本类师范学校,它的录取分数线每年也在500分左右。

即便是艺术类的师范教育专业,比如体育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 ,文化课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也在300分左右,加上专业课成绩远远大于了200分。

我不知道题主这样的问题,用意是什么?想告诉所有人,现在的老师成绩在下降还是别有用意,更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待一些问题。因为师范生的录取是有一定的成绩限制,不可能随心所欲,也不可能低到如此程度

题主所说的200分可以成为师范生,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中等师范。当时上中师有两类,一类是普师,一类是艺术类师范主要培养的是小学的体、音、美老师。

参加完中考以后,艺术类师范的文化课成绩在两百分左右,除了文化课以外还有专业课考核,两项的成绩加起来将近300分。

很多人毕业以后走向教师岗位,由于单位工作的需要,可能原来学的是音乐教育专业,现在教了小学语文或者有的教了数学。

在一些人眼里觉得这样的同行,可能业务能力有所欠缺,虽然自己在上学的时候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理想,工作以后走上三尺讲台,面对学生要备课, 最起码要对知识点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课堂上不能出现知识点的错误。

这都是多年以前的事情,现在中那已经撤销了,近几年来单位招聘的小学教师,大多数都具有全日制的师范本科学历,不存在题主说的高考200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