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肉多刺少,价格又便宜,却很多人不喜欢吃,为什么?

以前央视10套有个很有名的节目叫做【揭秘真相】的,有一期节目是这样的,说是在市中心有一栋楼卖的非常便宜,原因是这栋楼闹G

有两兄弟说天大,地大,自己胆子最大,根本就不信那些玩意,两兄弟只用了很低的价格就把这栋楼买了下来,没想到在半夜的时候,还真就在一楼听到有稀里哗啦的水声

两兄弟心想难不成真有G?寻着水声找去,原来这水声是从一楼的卫生间里传来的,打开卫生间一个人都没有,但是马桶里还有声音在响

于是两兄弟壮着胆子把马桶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你猜怎么着,原来是马桶底下有两条大鲶鱼,这水声就是两条鲶鱼发出的,因为这两条鲶鱼在吃翔

这下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吃鲶鱼的原因了吧,主要是鲶鱼太“脏”了

鲶鱼这种鱼非常耐活,只有有一口吃就能养,不管是什么,哪怕是便便,你扔下去它也吃,而且它对水质不挑,哪怕水里有各种东西,它也能活下来

给大家看看鲶鱼的生长环境

下一张

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鱼,你敢吃?不是能不能吃的问题,而是看着都让人没有胃口,其次这种鱼的味道也是有各种味道的,比如下水道的味,柴油味,便便味,主要看它的生长环境怎么样

现在市面上鲶鱼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本土鲶鱼,一种是埃及塘鲺,埃及塘鲺就是我上面说的鱼,它对吃的,水质环境等等都没有要求

但是因为埃及塘鲺更容易养活,所以现在市面上卖的鲶鱼基本上都是埃及塘鲺,野生的鲶鱼生长慢,块头也没有塘鲺大,所以埃及塘鲺吃的人更多

论生长环境和肉质来说,本土鲶鱼更佳,所以卖的也稍微贵一点

埃及塘鲺和本土鲶鱼很好区分,以后大家如果怕买到塘鲺,可以保存一下下面的几张图片

先来看埃及塘鲺

埃及塘鲺同体颜色较暗,它的背鳍很长,从中间连接到尾部,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有八条胡须

再来看本土鲶鱼

本土鲶鱼颜色较淡,身上有很多斑斑点点的地方,背鳍很短,只有一个突出的地方,尾鳍较小,其次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只有四条胡须,这就是它跟埃及塘鲺最大的区别

也不是说埃及塘鲺不能吃,只是相对于口感来说,本土鲶鱼的味道更加

这里在说科普一下其他知识点,鲶鱼也是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在欧美基本上没有人吃这种鱼,所以随随便便都能长到一百多斤

之前在湄公河在捉到过最大的淡水鱼就是鲶鱼,听说好像有五百多斤呢

鲶鱼肉多刺少,价格又便宜,却很多人不喜欢吃,为什么?

村人在菜地里弄了个粪坑,用来储备粪水,粪便,便于给菜浇肥,平时也在坑里大小便。

几年后粪坑里鲶鱼泛滥了,有人说坑里长满了蛐虫,把鲶鱼引过来了,就在坑里安居了,几年工夫就繁殖到泛滥了。

你说这鱼能吃吗?

鲶鱼肉多刺少,价格又便宜,却很多人不喜欢吃,为什么?

我们一家人都特别爱吃鱼,餐桌上宁可没有肉,但是不能少了鱼,因此市面上能够买到的鱼我基本都吃过。

因为从小生活在海边,淡水鱼以前很少吃,给我的感觉是淡水鱼有股土腥味,除了肉厚以外,有海鱼肯定不吃淡水鱼。

不过一次去山东的青州出差,在道边的一家餐馆里,随行的一个同事点了一盘大蒜烧鲶鱼,这是我第一次吃鲶鱼,一口下肚彻底被鲶鱼的味道所征服,它不同于海鱼的鲜,而是鱼肉入口即化,特别的鲜香,一点没有印象中淡水鱼的土腥味。

吃过这一次鲶鱼以后,一下子就让我对鲶鱼这种长相丑陋的淡水鱼刮目相看,也尝试着在我们这里的水产市场上买鲶鱼制作。

第一次买了一条4斤多的鲶鱼,结果做的直接翻车了,因为处理时没有热水烫一下把鱼身上的粘液刮去,所以第一次烹制出的鲶鱼味道太腥,而且买的鲶鱼过大,里面的油太多,吃起来也比较腻。

后来在盘锦也吃过鲶鱼炖茄子,也逐渐学会了烹制鲶鱼,并且对于鲶鱼这种淡水鱼的挑选和烹制也有了一些心得。

购买鲶鱼时该如何挑选?

1.看鲶鱼的颜色和胡须

市场上售卖的鲶鱼主要有黄色和黑色的两种,其中黄色的鲶鱼味道要好过黑色的鲶鱼,虽然价钱要比黑色鲶鱼贵上几块钱。

鲶鱼的胡须一般以四根为好,如果是胡须特别多的,那么这可能是外来物种胡子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埃及塘虱”,这种鲶鱼的味道要差很多。

2.看鲶鱼个头的大小

鲶鱼并不是越大越好吃,一般二斤以下的肉质细腻还不腻,鲶鱼超过二斤以上的,里面的脂肪太多,吃起来腻土腥味也重。

鲶鱼该如何烹制

鲶鱼的烹制方法很多,但是宰杀后的鲶鱼必须用热水或盐水烫洗去它表面的粘液,否则鲶鱼的腥味会很重。

处理好的鲶鱼最好用油煎一下,烹制时葱姜蒜的投放量要大一些,这样可以压住鲶鱼的腥味。

烹制鲶鱼时最好用啤酒代替水来焖制,这样可以利用啤酒去腥解腻的作用,来去除鲶鱼的异味,而且啤酒的香味和糖分也会给鲶鱼增色不少。

鲶鱼肉多刺少,价格也便宜,为何很多人不喜欢吃?

一,鲶鱼便宜的原因

鲶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它的适应范围很广,大多数水域都能存活,因为食量大,鲶鱼长肉的速度也快,一般市场上卖的黑色鲶鱼不过6元左右一斤,黄色的也不到10元一斤。

鲶鱼虽然肉多刺少,但是鲶鱼有个不能食用的大脑袋,因此鲶鱼的出肉率并不是很高,很多人还是不太喜欢它。

鲶鱼的鱼肉比较松懈,而且没有什么鲜味,它的味道上缺少鱼的鲜味,但是香味比较足,不过鲶鱼身上的油脂比较多,因此鲶鱼吃多了腻人,这可能也是鲶鱼便宜的原因。

二,很多人不喜欢吃鲶鱼的原因

鲶鱼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什么样的水域都能生长,我就见到过在散发臭味的池塘里,水黑得就像墨汁一样的水里捕捞上的鲶鱼,因为这点很多人认为鲶鱼特别脏,所以不愿意吃。

鲶鱼属于无鳞鱼,很多老传统里把无鳞鱼当做“发物”,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喜欢吃鲶鱼。

鲶鱼的近亲埃及塘虱近些年可谓臭名昭著,据说埃及塘虱即使是在粪坑里也能存活,这样很多人认为鲶鱼特别脏,因此对鲶鱼敬而远之。

结语:

鲶鱼比较好养殖,适应环境能力强,长肉也比较快,这也都是鲶鱼的优点,但是正因为这些优点,让鲶鱼价格变得便宜,而且也让很多人觉得鲶鱼脏,并且鲶鱼的肉质属实一般,这可能就是价钱便宜,肉多刺少的鲶鱼人们却不爱吃的原因。

鲶鱼肉多刺少,价格又便宜,却很多人不喜欢吃,为什么?

为啥说它脏?你若在广东待过就知道了!

广东是外出打工人的首选之地,而城中村则是打工人的首选落脚地。我所在广州城中村为例,村中有很多的池塘,早些年公厕没进行改造的时候,公厕就建在那些池塘上边,便池污物直接排入池塘,有些离水近的民居也直接把下水管连着池塘,而池塘里养的就是鲶鱼,用鲶鱼来消化粪便垃圾,当你去厕所蹲个坑,坑下边密密麻麻的鲶鱼张着大嘴严阵以待,有“料”下去疯狂撕抢!而且居民丢进去的垃圾也是它们进食的对象,所以你想想它有多脏?

这几年随着广州公厕改造和人文环境的改善已经没有了“凌驾”于池塘之上的旱厕了,但是池塘里的鲶鱼还在!它的任务基本还是一样吃掉水中的垃圾,净化水质。一到清塘的时候池塘底下密密麻麻都是黑不溜秋的鲶鱼,据说是这些鱼都被拉到饲料厂做饲料了,都知道是“垃圾鱼”没人吃的。

鲶鱼肉多刺少,价格又便宜,却很多人不喜欢吃,为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个人喜好吧,不喜欢吃鲶鱼,因为鲶鱼身上滑滑的粘液,像是鼻涕那样,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就不怎么喜欢吃鲶鱼。

我还听说过另外一个说法,说鲶鱼是吃粪水坑里面的粪便虫长大的,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具体缘由不是很清楚。

之前公司聚餐的时候,吃石锅鱼,用的就是鲶鱼,我第一次吃觉得还挺好吃的,刺少肉嫩,所以就吃了很多,后面不知怎么就听别人说,这鲶鱼是用粪水喂养的,以后还是不吃的好,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在此之后,我就没吃过鲶鱼了,想着用粪水养在坑里的,就没敢吃了[笑哭]。

鲶鱼肉多刺少,价格又便宜,却很多人不喜欢吃,为什么?

相信大家对鲶鱼的第一印象就是很脏,因为它食性非常的广,除了小鱼小虾之外,一些腐烂的东西与泥沙、垃圾都是它的食物。

常吃这些垃圾的鲶鱼,也不是什么好鱼了,即使刺少肉多,也没人敢吃,就怕对身体有害。其实鲶鱼分很多种类的,其中最脏的一种就是革胡子鲶鱼,而其他的鲶鱼是可以食用的。

鲶鱼在淡水鱼中可谓名声响亮,但是这个名声却不怎么太好,因为鲶鱼属于底层栖息的鱼类,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生存,所以很多人觉得鲶鱼比较脏,因此鲶鱼也是淡水鱼中特别便宜的品种。

其实鲶鱼的坏名声主要来自埃及塘虱,它跟中国本地产的四条胡须的鲶鱼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两者从胡须的数量上就能很容易的分辨出来。

比如埃及塘虱是八条胡须所以也叫“胡子鲶”,而国内出产的鲶鱼却只有四条胡须,而且也是在洁净水域生长的。

鲶鱼也是要分品种的,像咱们国内四条胡须的鲶鱼肉厚刺少,吃起来鲜香可口,尤其在东北有句俗语“鲶鱼炖 茄子 ,撑死老爷子”,因此鲶鱼别看便宜,它可是非常不错的美味。

还记得我小时候在老家,到了暴雨天气村里就涨水,村口田间到处都是水,父亲就买了一个搬鱼的网,用两条竹杆中间用绳子绑起来。

竹子的四个头上连接鱼网,俺们那里管它叫做“增”父亲用癞蛤蟆烧熟做鱼饵,带着我到南湖里去抓鱼,夜深人静只听到蟋蟀“吱吱吱”地声音,这时鱼容易进网。

到了天亮父亲带的大小桶都装满了鱼,其中就有大条的鲶鱼,母亲就把鲶鱼洗干净,然后放上食盐腌上半天后,拿鲶鱼炖茄子。

老妈先把鲶鱼用生粉挂上糊,然后放在油锅里面炸一下,看到酥脆捞出控干油后,再切点生姜、干辣椒、大蒜米用少许油爆炒一下把榨好的鲶鱼放进去。

再洗几个茄子不用去皮,从中间二分之一切开放在鲶鱼一起炖上10分钟左右即可。

这样做的鲶鱼茄子全家人都抢着吃,我也喜欢吃老妈做的鲶鱼炖茄子,一点都没腥味,反而很香口感非常好。

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有一种鲇鱼,专门诱捕岸上的老鼠。这种鲇鱼白天休息,夜间四处觅食。

当它游近岸边,便将尾巴露出水面,一动不动地靠在岸边,发出阵阵腥味引诱夜间外出觅食的老鼠。

狡猾的老鼠见到浮在水面上的鱼尾巴,并不立即咬食,而是先用前爪去拨动几下,此时鲇鱼仍然一动不动,让老鼠误认为是死鱼。

老鼠见鲇鱼不动,真的以为是死鱼,便放心大胆地张口咬住鲇鱼的尾巴,使劲往岸上拖。

这个时候,鲇鱼见老鼠已上了圈套,便使出全身力气,尾巴一摆,将老鼠拖入水中,老鼠虽识水性,可以与鲇鱼在水中较量。

但无奈力气不如鲇鱼,在水里也缺少鲇鱼那种长时间潜入水中的优势,一场生死大搏斗的结果是鲇鱼占上风。

此时,鲇鱼充分发挥它在水中的优势,用锯齿样的牙齿咬住老鼠往水下拖,老鼠在水下不能换气,挣扎一阵后便活活淹死,成为鲇鱼的美食。

鲶鱼是被“误解”最深的鱼,其实营养不比甲鱼差,10块钱1斤却没人要!

大家一定都还不知道吧,在过去鲶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一直都是滋补佳品。

后来许多不良商家看到财富,就大量人工养殖,肉质也没野生得好了,而且埃及塘鲺的出现特别像鲶鱼。

即使在特别差的环境中也能生存,最后就慢慢分不清遭到人们嫌弃了,一说到鲶鱼就以为是在臭水沟里的,最脏的淡水鱼,大家的这种错误想法要改变了。

总结:

鲶鱼是名贵的营养佳品,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可以和鱼翅、野生甲鱼相媲美,它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是其他鱼类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强精壮骨和益寿作用是它独具的亮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