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鲨鱼咬了后,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车鱼,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灭绝?

2015年,一个摄影师拍到了海狮啃咬翻车鱼的名场面,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翻车鱼在面对猎食者的时候,既不反抗也不逃跑,就这样任由人啃食自己的身体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翻车鱼:

翻车鱼学名叫翻车鲀,因为经常能看到它侧翻在水面上,就像汽车侧翻了一样,所以顾名叫做翻车鱼

其实翻车鱼为什么老是喜欢侧翻在水面也是有原因的,翻车鱼怕冷,因为长时间在水底下,所以需要不定时的翻到水面上晒太阳,同时也是为了让海鸟帮它清理一下皮肤上的寄生虫

因为体型巨大,加上动作缓慢,所以给了很多猎食者捕食它的机会,如海豹,海狮,鲨鱼,虎鲸等等

翻车鱼也是大海中最奇怪的一种鱼,它身高很高,但是体型很短,而且还很扁,就像是一块大饼一样,而且它也是海洋中最大的硬骨鱼至于翻车鱼在遇到猎食者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抗不逃跑,不是它不想,而且根本做不到

一般来说,翻车鱼的天敌有虎鲸、大型鲨鱼和海狮,而这些猎食者都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游得快,还长着一副利齿,所以才能捉到的鱼吃

而翻车鱼别说游得快了,它连游都游不了,只能靠上下两只鱼鳍扇两下,最快的速度还比不上人类的速度,所以在面对这些猎食者的时候,翻车鱼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除了游得慢之外,它的战斗力还特别弱鸡,别看它长得那么大只,但是性格却特别温顺,平时只会吃吃小鱼小虾之类的,而且它的嘴还特别小,甚至还没有一只狗的嘴巴大

所以在遇到猎食者的时候,为什么不反抗不逃跑,不是它不想,而是根本做不到,游又游不动,打又打不过,所以只能任由别人宰割

为什么它那么菜,谁都能欺负一下,怎么还没有灭绝呢?

其实翻车鱼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为了保命,它进化出了很大功能,比如把自己长的特别大,在大自然中,越大的生物就越容易让其他人害怕,所以翻车鱼也在往这方面发展

最大的翻车鱼能长到一吨,身高最高可以长到三米以上,所以这庞大的体型也吓退了不少捕食者,让大家都以为它是个很猛的家伙,像前面我发的第一张海狮咬翻车鱼的照片,其实咬的是未成年的翻车鱼,并不是成年个体

一旦长到成年,像海狮海豹基本上都不会再去捕食翻车鱼这种大家伙了,因为实在太大了,海豹自己也害怕

除了把自己长的特别大,它把自己的皮进化的特别厚,最厚的地方差不多有7厘米厚,而且表面还非常的黏糊,越大就越不好下口

除了牛高马大皮厚肉糙,它还把自己的肉特别难吃,它的肉吃起来就是像在吃橡皮一样,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白鲨和虎鲸不爱吃它的原因

如果它好吃的话,别说海洋中的捕食者了,这么多鱼,又这么好捉,怕是分分钟就要被送到人类的餐桌上了,根本就轮不到鲨鱼来吃它了………除了以上保命的手段,它还有最后一个法宝:

那就是能生,翻车鱼一次就可以生出几亿颗胚胎,所以成活率只有万分之一,但是架不住生的实在太多了,所以每次繁衍都至少有几万只小翻车鱼能成功活下来

小翻车鱼刚生出来的时候只有几毫米长,不用三年时间,体积就能扩大几千万倍,最终长成“巨物”,然后又可以继续生了……

总结:虽然它游得慢,又没有战斗力,但它牛高马大,皮糙肉厚,还特别能生,人类还不喜欢吃,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灭绝的……

被鲨鱼咬了后,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车鱼,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灭绝?

视频里,一只海豹正在悠闲地啃食一条比它还庞大的翻车鱼,按理翻车鱼应该与海豹搏斗的,但翻车鱼不斗、不躲、也不逃,瞪着一双卡姿兰大眼睛仍由海豹啃食,偶尔煽动一下背鳍、臀鳍,表明自己还活着,这让人非常诧异。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翻车鱼的神奇之处。

关于翻车鱼

翻车鱼,又叫翻车鲀,曼波鱼,太阳鱼,是鲀形目,翻车鲀科的一种鱼。翻车鲀的形状很特别,长的很扁,背鳍和臀鳍很发达,几乎没有尾巴,像一条只有半截身子的鱼。

翻车鱼体型庞大,一条成年的翻车鱼可达3.5吨,5.5米长,所以它需要大量进食才能填饱肚子。

可翻车鱼只喜欢吃水母,软体类浮游动物和小鱼,带刺的鱼一般不吃,因为吃了无法消化,还可能被鱼刺穿肠而死。

翻车鱼的生活区域也很广泛,各热带及温带暖水域海域都能发现它们,中国境内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翻车鱼的产卵量惊人,我怀疑大大扁扁的肚子装的全是卵,据研究,翻车鱼一次可产卵3-4亿颗,是所有鱼类的霸主。

但是翻车鱼的幼体存活率很低,只有千万分之一,目前翻车鱼的等级为易危,属于相对安全的物种,若近一步达到濒危的话,可能就会有灭绝风险了。

翻车鱼名字的由来

翻车鱼有时会浮出海面,侧躺着身子,巨大的身体侧躺在海面上,宛若漂浮着一辆侧翻的小汽车,早期发现它们的人,把它们命名为翻车鱼。

关于翻车鱼经常侧躺在海面的原因,学术界也有三个观点:

第一:翻车鱼身体中寄生虫特别多,浮在海面想利用阳光杀死和海鸟啄食寄生虫。

第二:翻车鱼消化能力很弱,晒太阳可能会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它们消化。

第三:翻车鱼晒太阳补充热能,以便下潜到深海活动时维持体温。

翻车鱼不反抗的原因

1、游泳技术不佳,行动速度缓慢,没有反抗的能力

翻车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蠢的鱼,在适者生存的竞争环境中,它这幅好皮囊,除了占位置外,只有被欺负的份。

按理说它属于大海中仅次于鲨鱼和鲸鱼的大块头,有属于自己的威严才对,没想到却因为性情温和,游泳技术不佳,战斗力弱,常被其它鱼类追赶,蚕食。

据科学家研究,翻车鱼的游泳速度比一个正常人走路还慢,每秒0.5米的移动距离,让它们根本无法逃脱。

别看翻车鱼体型庞大,其实它们嘴巴特别小,直径11cm左右,还不能完全闭合,吃东西只能等着食物自投罗网,牙齿又退化严重,加上没有尾鳍,连撕咬和拍打敌人的能力都没有,它能打得过谁呢?

再说,翻车鱼的天敌是海狮、鲨鱼和虎鲸等好战高手,光一口锋利的牙齿就让翻车鱼乖乖就范,反抗?是不可能的,只能祈祷放自己一马。

它们在海面高兴了,扑腾出一个浪花,就是它们为数不多的精彩表演了,它们宁可边沐浴阳光,边被敌人吃着身体,还表现出一副“我没事”的样子。

2、身体寄生虫多,需要其它鱼类帮助清除

翻车鱼属于半深海鱼,既喜欢潜入深海生活,也喜欢冒出水面晒太阳。

之所以寄生虫多,一是因为他们经常来往于深海和海水表面,在寄生虫看来,翻车鱼活性非常高,可以借助它的身体完成捕猎活动。

二是翻车鱼进食量大,摄取的能量多,也很受寄生虫的青睐,寄生虫越多,翻车鱼就越喜欢跑到海平面去晒太阳,殊不知,长久游走于深海和海平面的翻车鱼,寄生虫只会越来越多。

据统计,翻车鱼身上的寄生虫可达50多种,甚至还有寄生虫里再长寄生虫的情况。

再好的身体条件,也不能被50多种寄生虫随意汲取营养,晒太阳是它杀死寄生虫的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靠其它鱼类清除。

在深海中遭遇海狮、鲸鱼等天敌时,只要没伤害到关键部位,翻车鱼的伤口也会慢慢愈合;在海平面晒太阳时,一些鸟类就喜欢站在翻车鱼身上,替它啄食掉这些寄生虫。

3、皮糙肉厚,肉质不佳,其它鱼类很难下咽

据研究,翻车鱼皮的厚度一般在8厘米,最厚可达15厘米,且鱼皮底下又是一层厚重的角质层,角质层几乎占据了大半个身体,刺多肉少,使翻车鱼的鱼肉口感并不好。

善于捕食翻车鱼的海豹、鲸鱼等动物,也是形势所迫,更多是以玩耍的心态啃食翻车鱼,真正拿翻车鱼果腹的动物很少。

以海豹为例,它最喜欢啃食翻车鱼的鱼鳍,目的在于让翻车鱼到不了海平面晒太阳,使它沉入深海慢慢被寄生虫蚕食而死去,不知情的还以为海豹在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呢!

其实翻车鱼还是要反抗的,更多时候,遭遇敌害时,它们就用大头开道,潜入深处,用扁平的身体劈开一条水路而逃之夭夭。

要知道翻车鱼的潜水技术顶呱呱,速度也比游泳快几倍,潜入800米的深海无任何压力,使得很多只生活在几十米深表层的鱼类望而却步。

翻车鱼还没翻车灭绝的原因

翻车鱼没有制敌手段,经常被天敌和寄生虫撕咬、啃食,按理说只会越来越少,为何至今还没灭绝呢?最主要原因在开篇已经说道,它的繁殖能力太强了。

毕竟,翻车鱼说它是产卵第二,没鱼敢说是第一的物种。它一次产卵3-4亿颗,就连陆地产卵王者蟑螂都甘拜下风。

鱼苗基数庞大,即便遭到鱼类吞食、环境杀伤,虽然最终成活率只有千万分之一,一胎鱼卵还是有10-30只可以长到成年。

这只是一只雌性翻车鱼的鱼苗理想存活率,试想,成千上万只翻车鱼同时产卵,灭绝是不可能的。

同时,也有相关研究,翻车鱼可以分泌一种改变四周环境的奇特物质,这种物质不但可以治疗其它鱼类的伤病,也可以促使自身伤口、疾病快速愈合,这也保证了成鱼的存活率。

人性和环境,才可能是翻车鱼灭绝的原因

翻车鱼的鱼肉不好吃,但还是逃不过贪婪的人们,捕捞上岸的翻车鱼,鱼肉可以制作成鱼粉充当饲料,营养价值高。

鱼皮、鱼肝、脂肪可做成鱼油,可用于药物,治疗烫伤、烧伤等疾病。

利益面前,人们开始过度捕捞翻车鱼,加上海洋污染,包含翻车鱼在内的所有海洋生物都面临生存危机。

别看现在翻车鱼属于易危物种,如果不重视自然环境和肆意捕捞,那么在将来,翻车鱼很可能会变成濒危、极危动物,灭绝也不是不可能。

总结

翻车鱼产卵量惊人,即使存活率较低,不过种群繁衍还是没问题的。加上翻车鱼的肉质难下咽,同时也有惊人的自愈能力,暂时还达不到灭绝的境界。

不过随着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打破翻车鱼的生存环境后,将来的某一天,说不定就大面积死亡了。

其实,现存的生物,能否灭绝,还是取决于人。

你们认为呢?

被鲨鱼咬了后,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车鱼,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灭绝?

鱼也会翻车?鱼会翻身!翻车鱼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听闻,那个海洋里行动缓慢,经常被其他动物活吃的家伙。

为什么叫“翻车鱼”?

“翻车鱼”被活吃一半不反抗,还不灭绝吗?

今日话题,“翻车鱼”。

翻车鱼

翻车鱼,属于翻车鲀科。别称有太阳鱼,头鱼。

为什么叫翻车鱼?

关于翻车鱼的名字由来,是根据它的生活习性所命名的。翻车鱼属于大型鱼类,体长可达3-5.5米,体重可达3吨。

翻车鱼体型呈亚圆形,侧扁而高。尾部很短,无尾柄(无真正的尾巴)。头部巨大,看上去仅有一个头,所以又叫“头鱼”,德国对翻车鱼命名翻译过来时“游泳的头”,一目了然。翻车鱼的皮肤上却长满了寄生物,多达50多种,甚至寄生物的身上还有寄生物。当它浮在海面晒太阳时,一些鸟类就会站在它的身上,替它啄食掉这些寄生物。也有学者认为这样做有助于它消化食物。正是因为其经常性的侧躺在海面,所以命名“翻车鱼”。

笨重的翻车鱼怎么不灭绝?

前面我们说到,翻车鱼没有尾巴游泳速度缓慢,经常被其他猎食者活着啃食还不反抗。那么为什么它还不灭绝?

原因有以下几点:

1.翻车鱼的产卵量—鱼界的扛把子

翻车鱼产卵量极多,可达3亿粒(一般鱼类产卵大约是30万,鲨鱼就更少了,只能按照个位数计算),是鱼类中怀卵数最多者。鱼苗和成年翻车鱼的体型比达到了1:6000万。如此大量的繁殖后代,成为其未灭绝的重要原因。

虽说翻车鲀产卵数量高,可是幼体存活率极低,只有千万分之一。一场暴风雨或是一次天敌的袭击,就会让幼体死伤殆尽。翻车鱼有着奇妙的繁育方式。雄鱼会先在沙地上挖一个坑,然后雌鱼便将自己的卵子排入其中,紧接着雄鱼立刻来到坑上,将自己的精子排下,并且开始照顾受精卵。

(其嘴巴太小,游泳缓慢无法反抗)

2.翻车鱼潜水能力强

翻车鱼没有正真的尾巴,身体扁高,游泳速度缓慢。但是,其潜水能力强,可以潜入800米的深海。鲨鱼,这种大型肉食鱼类,在海洋的活动深度仅仅是47米。800米的深海肉食捕食者会少很多,所以相对于海面,下潜更有利于翻车鱼的生存。

3.翻车鱼“皮厚”+特效药

翻车鱼的皮由厚达15厘米的稠密骨股纤维构成。19世纪时,渔民的孩子们会把厚厚的翻车鱼皮用线绳绕成有弹性的球玩。所以,面对一般鱼类啃食,仅仅是皮外伤。

翻车鱼事实上,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医生。其会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改善周围的水质,可以用来治疗周围鱼类的伤病。如果是受了伤或者生了病的鱼类,在翻车鱼附近活动,会得到改善。当然,作一名“海洋医生”自己的那点不致命的“伤痛”也是可以治疗的。

4.翻车鱼的肉质不鲜美

科学考证,翻车的肉质并不鲜美。捕食者都会挑选肉质鲜美的生物作为自己的食物。翻车鱼因为肉质不鲜美这点也很好的保护了自身的安全。不过随着我们对海洋的探索,对翻车鱼的认识。近年来,对翻车鱼的捕杀也是不断进行。翻车鱼肉一般多制作鱼粉用于饲料。肝和脂肪可制鱼油,肝油可入药,主治疗跌打损伤及烫、火伤等症。

总结

翻车鱼适应了自然,并未适应人类。我们的活动导致翻车鱼生存受到了威胁。

自然之谜被一点点揭开,我们对其他生物多了几分认知,同时也多了几分残忍。

被鲨鱼咬了后,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车鱼,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灭绝?

1998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水族馆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头“越狱”的小海豹,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抱着”翻车鱼的脑袋,旁若无人的大口啃食起来,而翻车鱼竟然连一点反抗的意思都没有,直到身体被啃得面目全非,才被小海豹嫌弃的扔掉了。

众所周知,即便再弱小的动物,在面对捕食者时也会拼尽全力的去反抗,而翻车鱼却恰恰相反,它们是一种十分奇葩的鱼,被称为海洋中的“自助餐”,它们即便被捕食者咬掉一块肉,也不会选择逃跑。那么,如此荒谬的生物为何不会灭绝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关于翻车鱼

翻车鱼又叫月亮鱼,它们体型庞大,成年后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1000公斤,简直就像一辆小型轿车。翻车鱼的外形非常怪异,从侧面看,它们的身形是椭圆形的,非常像一个餐盘,而且它们还没有尾巴,所以看起来就像一个单独的鱼头。

感觉整个鱼就像被人锯掉了后半截,十分奇葩。最令人惊奇的是,翻车鱼的嘴巴完全无法闭合,所以它们经常会露出一种困惑的表情,看起来非常傻。

翻车鱼还非常喜欢晒太阳,但它们扁平的身体,只能将一侧身躯浮于水面上,这种行为,如同车辆侧翻一般,因此被叫做“翻车鱼”。曾有海洋学家这么形容它们:翻车鱼就是上帝的餐盘,因为某一天不小心掉到了人间,所以才会产生如此奇葩的生物。

翻车鱼为什么被吃了一半也不反抗

既然能叫翻车鱼,可见这种鱼平日里肯定经常翻车,而最令人不解的就是,这种鱼在面对捕食者时,即便被吃了一半也不会反抗,更不会逃走。原因有以下3点。

1.翻车鱼的游泳技术太差,速度还没人类快

翻车鱼被称为鱼类之耻,因为它们的游泳技术实在太差了,平均速度大概是每秒0.5米,作为一条鱼,游泳速度竟然如此缓慢,还没有人类游的快,让人难以置信。

据动物专家解释,翻车鱼之所以游的这么慢,是因为它们身体构造根本不适合游泳,不仅没有尾巴,连鱼鳔都已经完全退化,只能依靠背鳍缓慢移动。这么慢的速度,让翻车鱼成了海洋中的受气包,连海狮、海豹都能欺负它们,而且翻车鱼还没有办法逃跑,只能任其宰割,丢掉性命。

据说在水族馆里,速度缓慢的翻车鱼还经常挨饿,只能依靠饲养员的小灶,才能吃饱饭。而在野外翻车鱼也只能吃同样移动缓慢的水母,而且食量很大,被称为水母的天敌。

2.翻车鱼的战斗力太低,还没有攻击手段

翻车鱼虽然体型很大,但却性情温和,平时只捕食水母等软体动物,面对大型动物,根本没有任何攻击手段。翻车鱼的嘴巴特别小,还不能无法完全闭合,根本无法对敌人造成伤害,它们的牙齿也退化成了一个喙,而且全部集中在咽部,面对敌人连咬一口都做不到。

甚至连大型鱼类特有的“甩尾巴”攻击都不具备,可以说浑身上下都找不到一个有攻击力的地方。这样的身体条件,又能打的过谁呢?何况翻车鱼的天敌还是虎鲸、鲨鱼,这些战斗力爆表的猎手,碰上它们,无疑是把自己送到人家嘴里当食物。因此,不是说翻车鱼愿意挨啃,而是它们的速度和攻击力,让它们根本没有办法反抗和逃离。

3.翻车鱼的智商很低、痛感小,甚至感觉不到自己已经被吃了

别看翻车鱼身形庞大,但是它们的脑容量却很小,所以智商非常低,而且反应极其迟钝,面对捕食者的攻击,它们的脑子根本转不过来,连反应都没有,甚至就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翻车鱼的外部皮肤覆盖着一层厚达7厘米的胶质层,这种胶质层几乎没有末梢神经,所以当它们被捕食者啃食时,根本不知道自正在遭遇着什么。而且翻车鱼的痛感神经非常微弱,就算身体被吃掉了一半,也跟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所以在大海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只小型海狮抱着翻车鱼的脑袋慢慢啃食,而翻车鱼只能束手就擒、无动于衷。

那么,翻车鱼为什么没有灭绝呢

不可否认,翻车鱼在速度、战斗力、智商方面都很差,但它们依旧顽强的活在大海中,竭尽所能的生存下去。

1.成年后的翻车鱼体型庞大,天敌很少

即便在大海中,翻车鱼依旧是一种巨型生物,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鱼类。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翻车鱼重达4吨,十分惊人。而普通的翻车鱼在成年后,就可以长到3米长、2吨重,这么庞大的体型,让很多捕食者难以下手,所以那些被海狮、海豹捕食的翻车鱼,基本上都是未成年的个体。

最令人吃惊的是,翻车鱼的成长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它们刚出生时只有2.5毫米左右,体重只有1克,还没有蝌蚪大,而等翻车鱼成年后,体型竟可以增长数千万倍。

据说,美国一家水族馆饲养的翻车鱼,在两年时间里疯狂的长了720斤,而且食量惊人,导致水族馆都没有资金来继续养活它,只能用直升机将这条巨大的翻车鱼运回海洋。

2.翻车鱼的皮肤非常厚,一般动物咬不动

前文说过,翻车鱼皮糙肉厚,导致它们即便身体被啃了,依旧“处之泰然”,毕竟它们的厚厚的鱼皮是没有神经的,也不会觉得疼,而且成年翻车鱼的皮,普通的捕食者根本咬不动。

因为翻车鱼的皮还包含了大量的胶原蛋白,而且表面非常强韧,极其粗糙,即便用小刀使劲的切割也未必能切开一个豁口,这种物理屏障,足以让翻车鱼应对很多动物的攻击。

而真正能杀死成年翻车鱼的只有虎鲸或者鲨鱼。通常来说,翻车鱼面对虎鲸、鲨鱼的攻击,一般有两种结局:第一种是直接被捕食者杀死;第二种是翻车鱼被吃了一部分后,勉强的生存下去,继续飘荡。

3.翻车鱼营养价值低,而且味道很差

虽然虎鲸、鲨鱼可以捕食翻车鱼,但它们只有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才会对翻车鱼下手,因为翻车鱼的味道实在不敢恭维,而且营养价值极低。翻车鱼的肉质也非常差,仅胶质层就占全身重量的一半,一些捕食者废了好大得劲才把翻车鱼的皮打开,结果却没什么可以吃的,久而久之就不在捕食它们了。

尤其是像虎鲸这么聪明的动物,要知道虎鲸捕食鲨鱼的时候,吃的也只是鲨鱼的肝脏,面对营养价值极低的翻车鱼,根本没兴趣下口。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虎鲸还会出于游戏心理,看见翻车鱼就咬上一口,然后看着它们缓缓的沉入海底。

4.翻车鱼的繁殖能力强大,是海洋中产卵数最多的鱼

很多人不知道,翻车鱼其实是海洋中产卵最多的大型鱼类,它们的繁殖能力极为强悍,一次产卵的数量高达3亿粒。不过,虽然翻车鱼生得多,但它们产完就撒手不管了,任凭小鱼自生自灭。

而且刚出生的小翻车鱼实在是太小了,随便一种鱼类就能杀死它们,但即便如此,就算翻车鱼的成活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它们依旧可以维持种群的繁衍生息。毕竟百万分之一的成活率,也会有300多条翻车鱼存活下来,也正是依靠这样顽强的繁殖能力,翻车鱼才不至于完全灭绝。

5.翻车鱼潜水能力强,能避开很多天敌

翻车鱼虽然游泳能力弱,但它们的潜水能力却十分强悍,因为它们深潜时,完全是依靠了头的重量。有时为了填饱肚子,还会潜到1000米左右的海底,捕食下面的软体动物,而这样的技术也让它们避开了很多无法潜水的天敌。

要知道,海洋中的压力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大的,一些大型的捕食者根本无法承受太高的压力,所以只能在海洋表层活动。也多亏了这项技能,才让翻车鱼不至于完全暴露天敌眼前,有效的保全了种族的延续,保证自己不会彻底的灭绝。

翻车鱼的体质非常独特,被称为海洋医生

经研究表明,翻车鱼会在体内分泌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治疗其他鱼的伤口,简直就是海洋医生。而且翻车鱼的体质也很独特,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世界上唯一的恒温型鱼类。

除此之外,翻车鱼的皮肤上还寄生了大约50种寄生虫,虽然这些寄生虫对翻车鱼没有什么影响,但对有的捕食者来说,却是致命毒素,这也是对翻车鱼的一种间接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翻车鱼很难吃,但依旧有渔民捕捉它们用来制作鱼油,而且翻车鱼的一些部位还能入药,所以近年来翻车鱼的族群数量正在日益减少。

总之:

翻车鱼虽然是一种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鱼,但它们还是依靠着庞大的体型和厚实的皮厚,抵御了很多捕食者,而且它们的繁殖能力实在太强了,再加上强大的潜水能力,所以才不至于灭绝。

不过,目前翻车鱼的总量还是在慢慢减少,虽然生得多,但要长到成年实在太不容易了。那么,你对翻车鱼是怎么看的呢。

被鲨鱼咬了后,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车鱼,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灭绝?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车鱼,为何不会灭绝?

前段时间网上曝出一个视频,一只海豹正在上下灵活游动撕咬一条静静飘浮在海中的翻车鱼,笔者和各位朋友一样都以为翻车鱼已经死了,海豹不过是吞食尸体而已!

但忽然翻车鱼鳍动了,它游动了一下,居然还活着,海豹正式撕咬一条活着的翻车鱼,似乎和翻车鱼根本就没有关系,这翻车鱼被撕咬还不逃跑,到底是反应迟钝还是不会反抗,这地球上怎么会有如此蠢笨的动物?

翻车鱼被吃光了也不会反抗,为什么还不会灭绝?

翻车鱼应该是海洋中最呆萌的鱼类,在全世界温带与热带海洋都有分布,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域也时常能见到,是海洋中最大的硬骨鱼类!

翻车鱼能长到3米,最大重量可达2吨,它的外形特征是海洋中最具特色的,扁平的身体加上两个小的可怜的胸鳍,还有硕大且几乎对称的背鳍和腹鳍,再加上扁平的尾鳍,整个身体流线型,非常优美!

它的体型非常像美国军方下马的暗星无人侦察机,当然翻车鱼可没有侦察机那强大的飞控系统,因为翻车鱼这种体型无法做灵活的运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慢悠悠在水里游动,或者有空就在海面上晒晒太阳。

它被海豹撕咬却毫无反抗意志,一来是它的皮肤实在太厚,达到7厘米的超级级别,堪比坦克的装甲钢板,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就是随便咬,没事!另一个则是它实在不方便动,所以被撕咬到内脏还是那副半死不活的的姿态!

翻车鱼肉的味道一般,再说就是翻车鱼皮太厚,有个笑话,吃了半天包子吃出一块石碑,离肉馅还有30公里,说的就是翻车鱼,我撕咬半天还是皮,不爱吃了!所以翻车鱼身上有很多斑斑驳驳长好了的伤口。

还有就是翻车鱼实在太能生了,雌鱼一次产卵3亿枚,这个数量下,即使再低也有大量的翻车鱼存在,不过翻车鱼从孵化的几毫米长到3米长,实在是一个奇迹,所以它们能长大的概率也很低,要不然整个地球海洋都是翻车鱼了!

传说中的翻车鱼各种死法,到底是真的吗?

这种一脸懵逼相却有一个樱桃小嘴的翻车鱼,有很多传说中极其变态的死法,比如有日本朋友就统计了它大约6种死法,给各位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很显然这些死法都是网友开玩笑统计的,没有一种鱼类会死得那么惨,但事实翻车鱼倒是有两种死法真的比较惨,一种就是翻车鱼的天敌,这种庞大的鱼类成年后其实天敌不多,除了金枪鱼,逆戟鲸和鲨鱼外真不多!

碰到像海狮海豹那算它倒霉,这种活活被撕咬吞吃的方式是在是太恐怖了,不过好消息是全球海域中海豹类分布不多,所以翻车鱼运气还是不错的!

但另一种死法就和人类有关了,因为翻车鱼最喜欢吃的是水母,毕竟这种大腹便便的翻车鱼无法捕获游速太快的鱼类,只能抓捕些比它们更慢的海洋生物水母!所以它们很容易将海中漂浮的塑料袋作为水母吞下!

它们吞食水母的方法是吸入一口海水,水母就会随着水流进入翻车鱼口中,然后将海水吐出,再用喉咙中那几颗可怜的咽齿将水母磨成小块吞咽,所以当翻车鱼吞下塑料袋后,大部分情况是堵住喉咙,翻车鱼就饿死了,能吞入胃中还好一点,胃内容量会减少,但至少还能活着。

所以翻车鱼这种动物尽管卵数量很大,但它孵化后成活率实在太低,再加上人类海洋中塑料袋的摧残,这个物种的保护状态变成了易危!

被鲨鱼咬了后,既不反抗也不逃跑的翻车鱼,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灭绝?

提到翻车鱼,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的奇怪性状。从侧面看,翻车鱼就像是被拍扁的鱼类,从正面看,翻车鱼就像是一个大头娃娃一般。

不过它们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游泳速度非常慢,在身体被海豹吞噬了一部分的情况下,翻车鱼依然在优哉游哉。

翻车鱼

翻车鱼又名翻车鲀、曼波鱼、头鱼,它们生活在全世界的温带以及热带的海域,属于大型硬骨鱼。

翻车鱼虽然体型较大,但它们只能以水母、软体动物以及海藻等的小型生物为食,这是因为它们的嘴巴非常小,和它们庞大的头部相比,它们的嘴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想要吞噬体型较大的猎物非常费劲。

更重要的是,翻车鱼虽然体型大,但它们游泳能力不佳。如果你仔细看翻车鱼的体型,你就会很快的发现一个问题,翻车鱼没有尾巴。

鱼类的尾巴可以帮助鱼类快速游动,以及控制游泳的方向。但翻车鱼的祖先在演化时却不小心丢了这个基因,以至于它们的游泳技术不好。

所以,翻车鱼经常沦为大型动物的欺负对象,比如:海狮经常捉弄它们,慢慢地撕咬它们。不过翻车鱼作为游泳速度慢,又体型巨大的鱼类,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很容易在弱肉强食的海洋中被屠杀殆尽,之所以至今没有灭绝,是因为它们的皮肤实在是太厚了。

人类的皮肤大约是0.5~4mm,其中手掌皮肤厚度可以达到0.8~1.4mm,而翻车鱼的皮肤厚度可达到7厘米左右。

较厚的皮肤,使得很多大型生物难以对翻车鱼造成致命伤害。再加上翻车鱼皮肤不好吃,令人难以下咽,因此翻车鱼才保住了一条小命(多说一句,翻车鱼有很多天敌,只是它们肉质不好吃,所以天敌们并不是十分热衷捕食它们)。

海狮算是特例,虽然它们也不喜欢翻车鱼的肉质,但它们总是会啃食翻车鱼,有时还会把翻车鱼拖拽到海面上,供海鸟啃食。

翻车鱼之所以没有灭绝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的繁殖能力超强。

翻车鱼的繁殖能力

对于陆生生物来说,受精过程大多是在体内进行,但对于翻车鱼来说,受精过程是在体外。每到发情期时,雄性的翻车鱼会仔细在海底选择一个空地,用身体逐渐清理出一个凹型的求偶场所,如果有雌性看中了这里,就会将卵子排在这里,然后离开。而此时雄性翻车鱼会抓紧在雌性排卵的地方排出精子,利用水流的作用使卵子受精。

翻车鱼每次产卵数量极大,每次可排卵3亿多枚,是海洋鱼类中排卵个数最多的生物。但很不幸的是,由于翻车鱼受精过程在体外,所以鱼卵的受精率不高。

还有,鱼卵在海洋中是丰富的蛋白质,很多小型鱼类会寻觅至此,吃掉部分鱼卵。而鱼卵孵化后的个体又非常微弱,而它们的亲代又不像哺乳动物会照顾后代,以至于翻车鱼后代的成活率非常低,大约只有几百万分之一能存活到成年。

但是依托着庞大的卵子数量,即使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后代能存活到成年,翻车鱼依然能凭借足够多的数量保证种群不灭绝。

晒太阳的翻车鱼

翻车鱼又名太阳鱼,经常有渔民见到翻车鱼漂浮在海面上晒太阳。

翻车鱼喜欢晒太阳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最主要的要恢复体温。翻车鱼是为数不多的恒温鱼类,虽然翻车鱼的游泳速度不快,但它们垂直上浮以及下潜的速度非常快,经常要下潜到数百米的深度捕食海藻、软体动物等,而海底温度非常低,会使得它们体温下降的速度快,所以它们每天会上浮到海面上许多次晒太阳,有时一天能多达20多次。

翻车鱼是海洋中的医生,它们身体能分泌一种物质,帮助治疗其他鱼类的伤病。但是医人者难自医,它们自身皮肤上却长满了寄生虫,所以它们需要上浮到海面上晒太阳,吸引海鸟替它捉掉这些寄生虫。

总结

虽然翻车鱼的皮肤层较厚,使得肉质难吃,成年的翻车鱼很少会遭遇天敌的攻击,但是近些年来,人类开发了翻车鱼肠的吃法,让翻车鱼一下成为了人们专业捕捞的生物。

目前,由于人类的商业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改变,使得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少,目前属于近危生物,如果我们再不抓紧保护这些美丽的生物,或许它们也将成为即将灭绝生物中的一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