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热症是什么?

热证,是感受火热之邪,或因七情过激,郁而化火,或饮食不节,积蓄为热,或房室劳倦,劫夺阴精,阴虚阳元,或阳盛阴虚,表现为机体的功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多见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症状。以阳热内炽,功能活动亢进为辨证要点。

胃热(火)证常见胃脘灼热而疼痛,烦渴多饮或渴欲冷饮,消谷書饥,牙龈肿痛,口臭,泛酸嘈杂,舌红苔黄,脉滑数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以胃病常见症状和热象共见为辨证要点。

脾与胃相表里,一司运化,一司受纳,两者互为影响,所以脾胃往往同病。例如:脾胃不和证既可出现胃脘饱胀、隐痛,嗳气甚则呕吐等胃失和降诸症,又可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脾气不升诸症。治法应以健脾和胃为主,可用党参、白术、炙甘草、茯苓以健脾,陈皮、半夏、厚朴、苍术以和胃。

胃热症是什么?

胃热症是什么

胃热症是指因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湿邪郁久化热,或肝郁日久化热等导致胃肠积热的病症。

1.若因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导致的胃热症,可见牙龈肿痛、口气热臭等症,宜服用清热泻火的清胃散。

2.若因湿郁日久化热导致的胃热症,可见身热烦躁、大便臭秽等症,宜服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

3.若因肝郁日久化热导致的胃热症,可见胁肋胀痛、胃脘疼痛、嗳腐吞酸(把胃内上冲口咽的酸水吞入)等症,宜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综上可知,胃热症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若出现上述胃热症的表现,建议先及时就医,再在专业医生的辨证指导下服药进行治疗,切勿擅自用药。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胃热症是什么?

胃热证是指胃火炽盛,胃失和降的实热证候,也叫做胃火旺盛证。导致胃热证的原因主要是过食辛辣温燥,气郁化火犯胃或邪热犯胃等。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的特点是以下降为顺。而火曰炎上,火又趋上的特点,如果积热上逆,胃失和降,则见恶心吐酸、口臭;胃络齿龈,胃热上熏,则肿痛溃烂出血;胃失和降,腑气不行,大肠传导功能失调,则脘腹痛而大便不通;胃火内炽消谷灼津,则多食善肌、口渴喜冷。如急性胃炎、牙周炎、口腔炎、糖尿病等可见上述临床表现。

胃火是比较常见火证之一,有些人稍微吃点辛辣食物就可能出现胃火。所以经常有胃火表现的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喝开水。中医调理胃火常用的方法是清胃降火,常用方剂是收录于《兰室秘藏》中的清胃散。《医方集解》中也记载了清胃散,但比上方增加了一味石膏,则清胃之功更加显著。如果大便秘结严重者,可以加大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