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的作用是什么?

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的S-异构体,是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药,作用和机制类似于氟西汀,通过选择性抑制5-HT 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5-HT浓度,从而增强中枢5-HT能神经功能,发挥抗抑郁作用。长期使用,使5-HT2受体功能下调。艾司西酞普兰对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再摄取影响较小。对α受体、β受体、M受体和H受体几乎无亲和力。

在临床上,艾司西酞普兰可用于抑郁症;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FDA批准的其他适应证:12~17岁的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成人广泛性焦虑障碍。

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通常短暂而轻微,在治疗开始的第1~2周比较明显,随着抑郁状态的改善,不良反应逐渐消失。

  1. 常见恶心、呕吐、口干、腹泻、多汗、流涎减少、震颤、头痛、头晕、失眠、嗜睡或睡眠时间缩短。
  2. 可引起激素分泌紊乱,躁狂,心动过速及直立性低血压。
  3. 有引起癫痫发作的个案报道。
  4. 研究表明可引起性功能障碍(比舍曲林更易引起性功能障碍)。

常吃艾司西酞普兰需要注意:

  1. 用药期间忠者从事需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包括驾驶汽车)时应谨慎。
  2. 患者出现明显抑郁缓解之前仍可能持续存在自杀倾向。若出现失眠或严重的静坐不能,建议在急性发作期辅以镇静药治疗。如患者进入躁狂期,应停药,并给予精神抑制药作适当治疗。
  3. 本药通常需经过2~3周的治疗方可判定疗效。为防止复发,治疗至少持续6个月。为避免出现戒断症状,需经过1周的逐步减量后方可停药。
  4. 过量的症状:过量用药可见眩晕、出汗、恶心、呕吐、震颤、嗜睡、窦性心动过速,罕见健忘症、昏迷、抽搐、过度换气、紫绀、横纹肌溶解和心电图改变。

艾司西酞普兰的作用是什么?

艾司西酞普兰的作用是什么

艾司西酞普兰的作用是抗抑郁及治疗惊恐障碍,需在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艾司西酞普兰是抗抑郁药物的一种,主要作用为治疗抑郁障碍及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

服药后可出现恶心、口干、多汗、纳差、失眠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少数人甚至可出现癫痫发作等。但大部分副作用发生在开始用药的第1~2周,其严重程度和发生率会随之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突然停药会出现轻微头晕、头痛和恶心等停药反应,因此建议逐渐减低用药量及频次,1~2周以上逐渐停药。

艾司西酞普兰为处方药物,与许多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本内容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精神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常卫利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