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催经危害有哪些?

黄体酮(孕酮)为天然孕激素,主要由黄体分泌,妊娠后逐渐改由胎盘分泌。黄体酮口服后经肠黏膜和肝脏灭活,迅速破坏,口服无效。微粒化黄体酮可口服,但生物利用度很低,仅2%。一般黄体酮需注射或阴道给药,其油剂肌内注射后吸收很快。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天然孕激素,为维持妊娠所必需。其药理作用主要为:在月经周期后期使子宫黏膜内腺体生长,子宫充血,内膜增厚,为受精卵植入做好准备。受精卵植入后则使之产生胎盘,并减少妊娠子宫的兴奋性,抑制其活动,使胎儿安全生长。与雌激素共同作用,促使乳房充分发育,为产乳作准备。使子宫颈口闭合,黏液减少变稠,使精子不易穿透;大剂量时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产生抑制排卵作用。

在临床上,黄体酮可用于①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②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或闭经等患者进行撤退出血。③早产的保胎治疗。④口服大剂量也用于黄体酮不足所致疾患。⑤与雌激素合用调节体内孕激素水平,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并能对抗单纯用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促生长作用。

黄体酮可以用于催经,治疗闭经,可以口服、阴道给药或肌肉注射。口服或肌肉注射,不良反应涉及全身多个系统,主要‬包括‬突破性出血,阴道点状出血,体重增加或减少,宫颈鳞柱交界改变,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乳房肿胀,可有头晕、头痛、恶心、倦怠感、发热、失眠、过敏伴或不伴瘙痒的皮疹、黑斑病、黄褐斑、阻塞性黄疸、肝功能异常。长期应用可引起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或闭经。

口服‬黄体酮‬常报道的不良反应为头晕或嗜睡,可能与黄体酮代谢产物孕烯醇酮的轻度镇静作用有关 。肌肉‬注射‬黄体酮‬可引起注射部位皮疹、瘙痒、疼痛、刺激、红肿,可形成局部硬结,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无菌脓肿,也有人工性脂膜炎的病例报告。

阴道使用黄体酮容易引起阴道局部刺激和阴道分泌物增多,性欲降低,性交疼痛,阴道出血或乳房触痛,疲劳,瘙痒,易怒和局部发热等不良反应‬。

黄体酮催经危害有哪些?

黄体酮催经危害有哪些

遵医嘱正常剂量服用黄体酮催经,基本对身体不会造成危害。

作为药物的黄体酮为半合成制剂,其结构与天然黄体酮相同。天然黄体酮是一种由卵巢黄体分泌的天然孕激素。当由于某种原因使体内的孕激素分泌不足,而造成月经失调时,就需要依靠外界的孕激素来补充调理。所以应用外源性黄体酮催经,副作用非常小,对身体不会造成危害。一般停用黄体酮之后3~7天,就会出现撤退性的出血,也就是催经成功。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黄体酮制剂包括针剂、微粒化胶囊和胶丸。其不良反应较少,偶有头晕、头痛、恶心、乳房胀痛等不适,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下次月经如果仍然不正常,建议去医院检查性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查明原因,再针对性的治疗。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妇产科 主任医师 刘军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