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中晚期术后存活率是多少?
据2008年世界癌症报告统计,胃癌的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4位,在恶性肿瘤死亡病因中高居第2位。近30年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国家的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老龄化,胃癌的绝对死亡人数已从1985年的64万上升为2008 年的98.9 万。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为36.21/10万,同期胃癌的死亡率为25.88/10 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比城市高出 60%~70%,以40~60岁多见,死亡率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近20余年来我国的胃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0世纪70~90年代我国胃癌死亡率一直稳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1位,因21世纪肺癌和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快速上升,胃癌退居第3位,但我国胃癌绝对死亡数仍占世界同期胃癌死亡数的40%以上。
早期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90%,II期为 66%,III期为51%,而晚期胃癌仅为14%。胃癌仍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手术是唯一的根治性手段。化疗药物在辅助治疗阶段仍然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为主的辅助治疗手段。研究表明,晚期胃癌化疗、靶向治疗有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症状的作用。
手术前后给予ECF方案(表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可使胃癌的5年生存率由23%提高到 36%。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较单纯手术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78%。术后S1单药辅助化疗方案(替吉奥)治疗一年,随访3年发现可以带来10%的生存率提高。
曲妥珠单抗降低了26%的Her2阳性进展期和不宜手术的胃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曲妥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卡培他滨或者氟尿嘧啶+顺铂),使患者的平均寿命延长2.7个月直至13.8个月。联合曲妥珠单抗后,患者的寿命延长到16个月,死亡风险平均降低35%。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的三线治疗方面显示了其作用,可使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延长(至195天)。
胃癌中晚期术后存活率是多少?
胃癌中晚期术后存活率是多少
胃癌中晚期术后5年存活率约7%~34%,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但是,中晚期胃癌在接受正规的放疗、化疗等治疗后,也可能会取得较长的生存期。
胃癌中晚期术后的治疗方法有化疗、放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积极治疗可达到根治或最大幅度地控制肿瘤,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常用的系统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滨、替吉奥、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白蛋白紫杉醇、伊立替康、表阿霉素等;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阿帕替尼。放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局部晚期胃癌接受术前、术后同步放化疗联合围手术期化疗的治疗模式,可进一步改善局部复发、局部区域复发和无病生存率。胃癌中晚期术后需积极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内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胰胃外科 主任医师 田艳涛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