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热一般什么时间可以出现?
发热是指人体的口腔温度大于37.3℃,直肠温度大于37.6℃,或者腋下温度大于37℃。一般温度在37.3~38℃,称为低热,高于39℃,称为高热。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人体大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主要负责协调身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体温恒定(36.2~37.2℃),从而维持身体健康状态。
当我们的身体感染病毒或细菌时,它们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导致人体发热,这些代谢产物称为外源性致热源;此外,白细胞会产生细胞因子去攻击这些病毒和细菌,这些细胞因子也会引起发热,称为内源性致热源。
癌热即癌性发热,是一种非感染性发热,是在排除感染诊断,且使用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发热。癌热与恶性肿瘤快速生长,引起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有关;与放化疗导致肿瘤细胞大量破坏,释放肿瘤坏死因子,产生白介素等细胞因子有关;恶性肿瘤细胞本身可能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如肿瘤内白细胞浸润引起炎症反应、恶性肿瘤细胞内释放抗原物质引起免疫反应而发热;还与肿瘤细胞分泌5-羟色胺、儿茶酚胺、甲胎蛋白、异位激素等活性物质有关。
癌热有以下几个特点:
- 癌热的主要表现为有规律的午后和傍晚发热,次日凌晨缓解,通常为首发症状,尤其是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表现最为突出。
- 多数患者体温在37.5-38℃,发热时不会伴有寒战或畏寒等症状,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周以上。
- 癌热即使是高热,一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感染敏感指标不会升高,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放化疗后可退热,高热患者使用萘普生后退热尤为明显。
癌热一般什么时间可以出现?
癌热一般什么时间可以出现
每个癌症患者出现癌热(又称肿瘤热)的时间不同,存在个人差异,大部分可能是癌症中晚期,但是也有的癌症患者可能不出现发热。
癌症引起的发热多为长期不规则发热,以低热为主,若合并继发感染,可出现寒战、高热。但是,不同类型的癌症,不同的个体,是否因癌症出现发热,出现发热的时间都存在差异。
肿瘤热是由肿瘤细胞本身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肿瘤迅速生长,瘤组织相对缺血、缺氧、坏死、出血引起吸收热;瘤组织坏死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TNF能诱导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TNF、IL-1、IL-6均为内源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大多数恶性肿瘤引起的长期发热多为低热,如果出现高热的表现,一般提示合并感染性因素。
引起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常见恶性实体瘤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肺癌、肾癌、甲状腺转移癌。较少见引起发热的有:结肠、卵巢、前列腺、乳腺、直肠、胰腺(无转移)和脑恶性肿瘤、胃印戒细胞癌、松果体瘤、黑色素瘤、转移癌等。癌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类型、类型、发展阶段、所在部位、有无并发症、有无转移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大部分出现癌热时可能处于中晚期,具体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本内容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癌症中心) 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 李代蓉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