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70%概率眼睛出问题,如何预防?

糖尿病患者70%概率眼睛出问题,如何预防?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者居全球之首,糖尿病引起的眼睛问题非常常见,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视网膜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其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很多糖友没有常识,想不到糖尿病会威胁到眼睛,而且早期的眼部病变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忽略了眼睛的检查,但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有黑影,甚至眼球疼痛等症状,才想到去医院检查,此时很多患者已出现视网膜水肿、出血,玻璃体混浊和积血,甚至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失明风险显著增加。

糖尿病眼病与血糖密切相关,从发现糖尿病的第一天开始,就开始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眼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有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早期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眼病的风险,延缓糖尿病眼病进展。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合并高血压和(或)高脂血症,也是糖尿病眼病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所以控制好血压和血脂也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眼病的进展。糖尿病眼病还与糖尿病病程有关,如果5年或5年以上的糖友还没检查过眼睛,建议及时就诊完善检查。最后,糖尿病眼病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伴发,已发现糖尿病肾病的糖友也应该及时完善眼睛检查。提醒各位糖友,务必定期到正规医院眼科检查眼睛,每年一次,做检查时一定要检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

发现糖尿病眼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开展治疗,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激光治疗、玻璃体手术、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这些方法可有效控制病情,延缓视力下降,降低失明的风险,非诺贝特可延缓糖尿病眼病的进展,减少激光治疗需求,伴有高脂血症患者可以尝试使用。此外,轻度的糖尿病眼病可以进行内科辅助治疗,比如服用羟苯磺酸钙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有相关研究显示,复方丹参、血栓通胶囊、芪明颗粒等活血化淤类中成药也可用于糖尿病眼病的辅助治疗,但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

总之,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常见,与糖尿病进程、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密切相关,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预防糖尿病眼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病程在5年或5年以上的糖友以及确诊糖尿病肾病的糖友应及时完善眼睛检查,糖友应重视眼睛检查,每年一次,应检查眼底,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糖尿病眼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玻璃体手术、玻璃体内注射药物,伴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可以服用非诺贝特,轻度糖尿病眼病患者也可以服用羟苯磺酸钙、活血化淤类中成药进行内科辅助治疗,但是目前这些辅助治疗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多。

糖尿病患者70%概率眼睛出问题,如何预防?

1糖尿病眼病早期症状

当患者刚患上糖尿病眼病的时候,可以说是毫无症状的,因此患者也是很难发现的。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眼病的症状也慢慢的变现出现来了。下面我们就一切来看一下糖尿病眼病的症状吧。

1、眼前有发黑的物体漂浮,如小球、蝌蚪或蜘蛛网。

2、视物有闪光感。

3、糖尿病眼病患者会出现视野缺失的现象,看到的事物的范围也不再想以前那么大了。

4、视物不清,如隔云烟。

5、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最明显,或近视程度加重。

6、看东西出现重影。

7、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眼病患者会出现上脸开始下垂的情况,而且眼睛运动会出现障碍。

视力的改变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和部位有关。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表现为视力逐渐减退或有闪光感,这是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常伴有视网膜水肿引起光散射所致。视力突然丧失,往往意味着眼底出血的发生。

因此,糖友要及早护眼,下面介绍糖友可常吃的四种蔬菜:

1、紫薯

专家通过对紫色或黑紫色的蔬菜、水果、薯类及豆类等食物的研究,发现紫色食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阻击“自由基”。在自由基对组织器官的伤害中,最容易被伤害的首先是眼球,而紫色食品的抗自由基效力,当属最佳的天然“护目食品”。因此,经常吃一些紫色食品,可以有效地维护眼睛健康,预防各种眼病的发生。

2、黄玉米

黄玉米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很好地保护眼睛。老年黄斑性病变是眼睛老化而造成的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视力缺损,甚至失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够减少降低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延缓眼睛的老化,有效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白内障等眼疾。

3、胡萝卜

维生素A是保持眼睛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维生素A包含有维持眼睛健康的最重要的物质--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胡萝卜是摄入维生素A最好的选择。除了胡萝卜,卷心菜、生菜也是维生素A含量很高的食物。身体缺少了维生素A,人会得夜盲症。

4、西兰花

西兰花不仅可以提高视力还可以预防白内障。西兰花中含有黄体素和玉米黄质(类胡萝卜素属中的一种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这种物质对晶状体非常有好处。这些类胡萝卜素可以使眼细胞免受自由基对其造成的压力。

5、每周至少吃 3 次菠菜。

为什么要吃菠菜呢?因为菠菜是叶黄素的最佳来源之一,还含有玉米黄质。

而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于预防眼睛衰老导致的“视网膜黄斑变性”和白内障都十分有效,可谓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眼睛的“保护神”。

4预防眼病还可以多吃这些食物黄玉米、小米、大黄米、紫米、黑米、红米、红豆、黑豆、菠菜、油菜、小白菜、紫甘蓝、红苋菜、紫菜苔、芦笋、胡萝卜、南瓜、蓝莓、黑加仑、覆盆子、樱桃、桑葚、草莓、芒果、木瓜、柑橘、刺梨、枸杞子、坚果等。5预防糖尿病眼病的食谱举例

如何防治糖尿病眼病?

1.控制血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原则上应首先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这对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促进逆转的作用,而长期控制血糖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2.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如导升明对微血管瘤的消退具有一定功效,适宜于单纯型糖尿病早期使用,而中药辨证治疗单纯型糖尿病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控制与缓解病情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此外,还可以作为眼底激光与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3.激光治疗。迄今三十多年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取得最明显效果并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为激光治疗。有一些患者对激光治疗心存疑虑,有的患者自觉激光治疗以后视力差了。其实,激光治疗前需将患者的瞳孔用强扩瞳药散大,而强扩瞳药的效果可持续二周,在瞳孔散大期间,看东西自然会模糊不清。另外,激光治疗确实有一些副作用,如视野中会出现暗点,患者的夜间视力、颜色视力和周边视力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些副作用与防止视力丧失的作用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4.手术治疗。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展到非常恶重的程度时,如玻璃体大量出血不吸收,甚至出现牵引性的视网膜脱离,必须施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这是一类难度很大的手术,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大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才能承担。

5.控制血压。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也必须积极治疗高血压。一般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若血压下降不满意,可加服小剂量的双氢克尿塞。一星期后,血压下降还达不到要求,则还可加少量钙拮抗剂,如硝苯啶等。总之,应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将血压维持在17.2.2 /10.6千帕(130/80mm汞柱)。

6.预防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生晶状体混浊。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早、进展快,是影响患者视力的重要因素。预防白内障的有效办法是:

①预防脱水:当体液不足时(如严重腹泻、呕吐、高温出汗等),体内一些异常化学物质易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此时可及时补充一些白开水和含盐饮料。

②外出戴深色眼镜:一般地说,晶状体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愈大。戴深色眼镜,可减少紫外线对晶状体的损害。

③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能减弱光线对晶状体的损害,每次口服维生素C0.4克,每天3次。此外,还可加服阿司匹林,每次1.3g,每天1次,饭后服用,可使患白内障的危险性降低一半。

7.及时激光或手术治疗

尽早发现影响视力的视网膜病变,如视盘或其周围出现新生血管等,可及时采取激光凝固治疗。此外,如白内障严重而降低了视力,可行白内障摘除术。如有不能吸收的严重玻璃体出血,以及视网膜出现病理改变时,可行玻璃体灌注切除术。对于4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如疾病早期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而且病变广泛,双眼对称,激光治疗又无效时,可采用垂体切除术。

8.尽早使用防治视网膜病变的药物

在影响视力的病变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而且随糖尿病病程延长呈进行性发展。有2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现有早期视网膜病变,8年后,视网膜病变约占所有病人的50%,20年后,约80%的患者都能查出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因此,尽早使用防治视网膜病变的药物可减少失明的危险。

回答由头条号糖人健康网整理,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尿病患者70%概率眼睛出问题,如何预防?

根据研究发现,在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有很大一部分会出现有眼部的疾病。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患者们此时又应当要进行怎样的预防呢?

1、定期查眼底。注意发现机体视力的变化是常见的预防糖尿病眼病的方法,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们要每年散瞳检查眼底。对于1型糖尿病的患者,过了青春期后,就应当要定期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则要从其发病后的5年每年检查1次。

2、早期治疗。对于已经存在有眼部并发症的患者而言,此时则应当要遵照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并作必要的检查,以更好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发病。如需要接受激光的治疗,此时一定要注意听从医生的指导。以更好规避一些不必要危害的发生。

3、控制好机体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发病,最为重要的就是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病,尽可能使得空腹和餐后血糖接近正常的水平,控制身体的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以更好防止机体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指导专家:任正新,主治医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全科。

擅长:从事全科医学临床工作21年,诊治范围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妇儿常见病以及日常体检综合分析和处理。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糖尿病患者70%概率眼睛出问题,如何预防?

我老妈用的方法是不花钱但是考验坚持能力,我老妈50多岁得糖尿病,87岁去世眼睛明亮,得益于每天随时随地转眼球,按摩眼周穴位,效果显著。

糖尿病患者70%概率眼睛出问题,如何预防?

我有两年糖前期,餐后血糖升高,当时眼睛视物模糊,之后通过低碳水健康饮食,摄入优质油脂欧米伽3,晨跑锻炼,血糖恢复正常,眼睛康复,视物清晰了!

糖尿病患者70%概率眼睛出问题,如何预防?

谢谢邀请。本人二十年职业糖尿病人,愿意和大家共同分享抗糖经验和错误。眼底病变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好多患者会有眼底微循环病变,如眼底动脉硬化、微循环堵塞,继而导致视网膜病变。究其根源,还是血糖高惹的祸。所以,防止眼部病变就得有效控制血糖。老生常谈,无外乎以下两点:

第一、管住嘴,这是最主要的。因为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血液中糖含量增加,高糖会破坏血管壁。人体细胞,整天泡在糖水里,你就想想糖水橘子罐头就明白了。另外,肝脏会把体内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导致脂类物质升高,慢慢会血管壁损伤,动脉硬化,眼底动脉阻塞。所以管住嘴就是管住了源头。要尽量吃高膳食纤维食物,比如粗粮,杂粮,绿色蔬菜。少吃动物脂肪,内脏。

第二,迈开腿。增加运动量,每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消耗掉多余的糖,让细胞处于最佳状态。比如快步走,跳绳,游泳,骑自行车,都可以,要量力而行。

经过科学计算,每天走10公里左右,相当于消耗掉两个汉堡包产生的热量。因此,单纯的运动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一定要运动和合理饮食双管奇下,两条腿走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