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有出血风险吗?
二甲双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也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首选降糖药,它的降糖机制与其他降糖药均不相同,从不同层面影响糖代谢,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作用于小肠,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作用于周围组织,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可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高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降低,特别适用于肥胖的患者,并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储备,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单独使用很少引起低血糖,同时还是联合用药中的基础药物,常与磺脲类胰岛素促秘剂或胰岛素联合使用,既可增强降糖疗效,又可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的发生率。
熟知二甲双胍的患者都知道,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当二甲双胍在胃肠道形成较高浓度时,可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胃肠道症状最常发生在治疗开始阶段,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患者在用药时应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可改善胃肠道耐受性,预防胃肠道反应。在二甲双胍上市前和上市后的不良反应观察中,都没有发现二甲双胍对凝血功能有影响,因此,按照常规剂量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不必担心出血风险。
虽然二甲双胍不会直接引起出血,但是其常见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腹泻可导致维生素K在肠道的吸收减少,维生素K具有促凝血作用,对于那些2型糖尿病伴有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房颤、心脏瓣膜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二甲双胍可增强抗凝作用,从而增加出血风险,最好避免联合使用。总之,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降糖药,常见胃肠道反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引起出血,但与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因二甲双胍常见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而导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增加出血风险,因此,药师建议,二甲双胍应避免与抗凝药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
盐酸二甲双胍片说明书
华法林片说明书
二甲双胍有出血风险吗?
本人在临床中没有遇到,也没有听说过相关病例和报道。
出现这种疑问,可能是如下情况:
1、二甲双胍可以增强抗凝药华法林的作用,前提是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同时使用了华法林。华法林是防治血栓、辅助治疗心肌梗塞的常用药,两者合用的情况并不少见。
2、10年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开始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肾病,它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慢性肾衰竭的晚期患者多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下或黏膜出血点瘀斑,重者会发生胃肠道出血或脑出血。但这种情况的发生和使用二甲双胍并无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