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安全?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卓-艾综合征、酸相关性消化不良等高胃酸分泌疾病,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安全性如何?今天为大家解释清楚。

  • 作用机制:我们的机体主要通过H2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和促胃液素受体3种途径促进胃酸分泌,而这3种途径最终都要经过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来促进胃酸分泌,雷尼替丁主要通过拮抗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于胃酸分泌的一个分支环节,而奥美拉唑则主要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
  • 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奥美拉唑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其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可明显升高胃内的PH,甚至使胃内达到无酸水平,抑酸作用可持续长达72小时,而雷尼替丁的抑酸强度和作用时间均不及奥美拉唑。
  • 作用特点:奥美拉唑对基础胃酸和刺激状态下的胃酸分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是人体通常在夜间迷走神经兴奋,释放乙酰胆碱,使胃酸分泌增加,因此,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或消化道溃疡患者容易发生夜间酸爆发,导致出现反流、烧心、腹痛等症状,雷尼替丁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夜间基础胃酸分泌,睡前服用,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 适应症:奥美拉唑抑酸作用强大,可提高胃内PH,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可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与抗生素联合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雷尼替丁则对幽门螺杆菌没有抗菌作用。
  • 安全性:最后说一说两种药物的安全性,奥美拉唑常见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但是长期服用(超过1年)可能会增加急性间质性肾炎、胃肠道恶性肿瘤、骨折、肺感染、伪膜性肠炎、维生素B12 缺乏、低镁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建议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最低剂量和最短疗程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雷尼替丁常见腹痛、便秘、腹泻、头痛、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总体安全性要好于奥美拉唑,但是容易产生耐受性。
参考文献:

奥美拉唑肠溶片说明书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说明书

中国国家处方集(2013版)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安全?

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都属于抑制胃酸的药物,都可以用于慢性胃炎、胃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胃酸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只不过这两种药物从作用机制上有根本的区别,所以抑制胃酸的效果、持续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副作用等方面也是各有不同。

1.作用机制不同: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它主要是作用于胃壁细胞上促进胃酸分泌的相关酶与之结合,使促进胃酸分泌的酶失活,从而阻断胃酸分泌、雷尼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可以竞争性阻滞组胺与H2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2.抑制胃酸强度不同:奥美拉唑相比雷尼替丁而言,为新一代抑制胃酸药物,其抑制胃酸作用更强,而且持续时间也更长,一般奥美拉唑可每日服用一次就能达到持续抑制胃酸的效果,而雷尼替丁一般每日需要服用2次。

3.使用方法所区别:虽然都可以用于因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肠疾病。但是由于抑制胃酸的特点不同,用药方法也就有所不同。雷尼替丁抑制基础胃酸效果好,所以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胃肠溃疡患者,如果夜间容易发生疼痛、烧心等症状,可以在睡前服用雷尼替丁,白天服用奥美拉唑。

4.药物相互作用不同:奥美拉唑有P450酶抑制作用,所以那些经过p450酶代谢的药物可能因为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血药浓度增加,副作用明显增强。

5.不良反应不同:它们共同的不良反应可能引起便秘、乏力、头晕头痛等不适。不同的是雷尼替丁可能有一定的中枢抑制作用,引起嗜睡等症状,奥美拉唑长期使用可能有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增加某些肿瘤风险。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