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姜维的武力应当属于哪一档?

姜维的出场,相当惊艳!勇猛如赵云,都被姜维打退了,不得不夸赞姜维的武艺,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比拼,许多人认为,姜维有超级猛将的实力,乃是和五虎上将同一档次的猛将。不过我们从诸葛亮的反应来看,却能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姜维很可能被高估了!

姜维击退赵云

三国演义中,赵云乃是当之无愧的超级猛人,无论是什么战场,只要他出马,那必定是马到成功!长坂坡之战,面对数万曹军,赵云毫无惧色,最终成功地救出了刘禅,令天下震惊,这是多么强悍的战力,才能视曹营猛将如无物?保护刘备入江东,面对吴人的咄咄相逼,赵云大胆显露武力,成功震慑住了东吴众将,护住了刘备的安危。汉水之战,赵云为救黄忠,孤身杀入曹军,整个曹营无人敢挡,强如张郃徐晃,都不敢接赵云一招,足见赵云是多么的强悍!

说白了,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就是一台完美的杀戮机器,他一出场,注定是无人能挡!然而就是这么勇猛的赵云,最终却在姜维手中吃瘪了!

当时诸葛亮派手下假装魏将求援,准备骗出天水郡的魏军,然后让赵云去袭击天水郡。结果当赵云赶到天水郡时,却赫然发现,不是敌人中计了,而是自己中计了!

原文:却说赵云引五千兵,径投天水郡城下,高叫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汝知中计,早献城池,免遭诛戮!”城上梁绪大笑曰:“汝中吾姜伯约之计,尚然不知耶?”

原来诸葛亮的这个计谋早就被姜维识破了,赵云兴冲冲地前来夺取天水郡,结果却落入了姜维的圈套!姜维让太守假装带兵出城,然后引诱赵云前来进攻,之后又让太守回军夹击赵云,从战略计谋上完全碾压了赵云!除了计谋上的获胜,姜维在武力上的表现也令赵云大吃一惊了

原文: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虽然姜维和赵云只交手了几个回合,我们无法看出姜维武功的深浅,但我们从赵云的评价来看,姜维的实力绝对不俗!赵云那句“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翻译成我们现代的意思,就是感叹姜维的厉害,没想到会在陇右碰到姜维这么厉害的人物。连赵云这种猛将都赞叹姜维的武功,这足以说明,姜维的武功非常强大!

赵云败退后,回到诸葛亮身边,又一次夸奖了姜维的武功,这一次他是这么说的:赵云又夸奖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赵云前面感叹姜维的厉害,现在又当着诸葛亮的面夸奖姜维的枪法,这足以说明在赵云的心目中,姜维的武功非常不错,年轻一辈的蜀汉猛将中,可从来没人得到过赵云的如此评价,所以说单从姜维击退赵云的战绩和赵云对姜维的评价来看,当时的姜维是完全可以媲美赵云的!

不过当时的赵云已经年老,战斗力下滑严重,就在不久前的凤鸣山之战,赵云遭到了人生中的一次惨败,被围困在凤鸣山无法突破重围,不得不仰天长叹:“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可见当时的赵云,和长坂坡的赵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了,英雄迟暮,赵云毕竟是老了啊!也就是说,虽然少年姜维击退了老年赵云,得到了老年赵云的称赞,但并不能因此就说姜维能够打平巅峰期的赵云!要了解姜维的真实武力,还得从他后续的作战情况来看!

诸葛亮的评价

加入蜀汉阵营后,姜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战绩也是比较亮眼的,他曾数合战平张翼、两回合击败陈泰、一回合刺倒徐质、三四十合平邓忠、数十回合平邓艾,看起来表现还不错。但是三国后期的这些猛将,战力和三国前期的猛将完全不是同一个档次,所以通过这些人来对比,只能说明姜维确实很强,但到底强到了何种地步,还是无法做出合理的推论。不过我们从诸葛亮对姜维的任用来看,倒是可以推测出姜维的真实武力!

建兴七年,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司马懿带领张郃一行人抵挡诸葛亮,在战场的运筹帷幄中,司马懿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于是他采取坚守不出的方式,准备耗死诸葛亮。诸葛亮见司马懿不出来,也不敢前去进攻魏军营寨,于是准备使用诈败计,引诱司马懿追击。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狡猾,即便前来追击,也会让张郃等人做先锋,他自己领兵紧随其后,所以要想击败司马懿,必须先以伏兵截断魏军的前部,让司马懿看到伏兵,司马懿才会紧随而上,若司马懿看不到伏兵,必定不敢全力追击。

原文:孔明唤众将商议口:“今魏兵来追,必然死战;汝等可一当十,吾以伏兵截其后:非智勇之将,不可当也。魏兵必分为两枝,司马懿必随后而来,防吾伏兵。若懿至,伏兵正在当中,须要大战。此两枝兵,若非大将,不可当也。”

在诸葛亮的这个计谋中,截断魏军的蜀军伏兵,本质上是一个鱼饵,专门引诱司马懿上钩的鱼饵。既然想要骗过司马懿,那么这支伏兵的战力必定要非常强大,不能轻松地被张郃的前军给搞定了,所以率领这支军队的猛将,必须要勇猛敢战之辈,不能逊色张郃太多,要不然鱼饵没做成,到真成了鱼食。

张郃乃是曹魏猛将,战斗力非常强悍,在诸葛亮的心目中,抵挡张郃的最佳人选乃是魏延,所以在宣布了作战意图后,诸葛亮直接“以目视魏延”,想要魏延主动请战,结果魏延怪罪于诸葛亮没有听他的子午谷奇谋,导致第一次北伐大败,心中还在赌气,所以对诸葛亮的暗示视而不见。魏延的操作令诸葛亮非常尴尬,幸亏王平主动解围,表示愿意率军抵挡张郃,令诸葛亮大喜。

王平请战之后,张翼也主动请战,结果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

原文:言未毕,一将出曰:“某愿往之!”众人视之,乃前军都督、扶风太守张翼也。孔明曰:“张郃乃魏之名将,有万人不当之勇,汝非敌手也。”

诸葛亮认为张翼并非张郃的对手,但是张翼仍然执着请战,且蜀军中的其他人,并没有再主动请战,于是诸葛亮只能让王平和张翼配合着一起出战,希望集二人之力,能够抵抗张郃。

看完诸葛亮的这场作战安排,我们很明显的可以发现,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其实抵抗张郃的最佳人选,就是魏延,只不过魏延不服诸葛亮,不愿意出战。那么问题来了,姜维刚出场时不是有打平赵云的战力吗?既然魏延不愿意出战张郃,为啥诸葛亮不让姜维去出战张郃?反而要安排王平和张翼一同出战?

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从诸葛亮的这场作战安排可以看到,在诸葛亮的心目中,姜维的战斗力是比不上魏延的,无法同张郃抗衡!这一点,我们从诸葛亮的临终安排也可以看出!

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其实很多人都看出来了,火烧上方谷,诸葛亮之所以让魏延去引诱司马懿,其实就暗藏一并灭掉魏延的心思,他早就让马岱把上方谷出口给堵上了,准备把魏延和司马懿一起烧死,只不过没有成功。在诸葛亮临终前,他专门安排马岱潜伏在魏延身边,目的其实就是在魏延反叛时,出手斩杀魏延。而从他这一身安排也可以看出,在诸葛亮看来,姜维仍然并非是魏延的对手,不然诸葛亮何必把马岱安排在魏延身边,直接让姜维上就行了!

诸葛亮死后,杨仪和姜维率军撤退,魏延出兵进攻杨仪,面对魏延的进攻,姜维没有立马出战,反而是一通抱怨: “魏延勇猛,更兼马岱相助,虽然军少,何计退之?”从姜维的反应来看,他自己也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打不过魏延。

而得知杨仪和魏延爆发矛盾后,刘禅也曾做出过这么一番评价:后主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刘禅说以魏延的战力,完全可以击败杨仪、姜维等人,是没必要烧毁栈道的,这说明在刘禅看来,魏延的战斗力乃是当时的蜀汉第一,姜维并非其对手!

综合蜀汉方面众人(刘禅、诸葛亮、姜维自己)的评价来看,姜维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但他的战斗力确实比不上魏延,在整个蜀汉,姜维最多只能排名第七,位居五虎上将和魏延之下。而如果放眼于天下,那么姜维的水平只能算是个还不错的一流水平,他还远远达不到顶级水平,毕竟他连魏延、张郃都玩不过!

结语

姜维虽然出场非常惊艳,连赵云都对他另眼相看,但本质上来说,姜维的战斗力还算不了顶尖,他只能算是个一流的猛将,在他排名之上的人有: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许褚、典韦、庞德、徐晃、张郃、张辽、文聘、颜良、文丑、高览、孙策、太史慈等!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姜维的武力应当属于哪一档?

姜维的出场,相当惊艳!单挑赵云,容易让读者产生误判,在错觉中拔高了姜维的武力值。

直奔主题,先看姜维这场最出彩的单挑。

姜维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此战的最终结果,赵云引败兵奔走。回营后,赵云向诸葛亮当面夸奖姜维的枪法,“与他人大不同”。

这场单挑,姜维到底赢没赢,众说纷纭。公理公道地讲,姜维最多算战平。理由如下:

1.赵云之所以败走,并非是武力不及,而是因为形势严重吃紧(马遵、梁虔引两路军夹攻),阵型大乱,首尾不能相顾。

2.赵云自从汉水之战,一直到天水之战,整整十年之间,不管是列阵单挑,还是带兵单挑,赵云几乎没有遇到过像样的单挑对手。汉水之战,张郃、徐晃不敢迎敌;夷陵之战、平定南蛮、凤鸣山之战,赵云遇到的都是三流武将。赵云此时已经年逾七旬,武力和状态早已明显下滑。

忽遇姜维后,不免顿时眼前一亮,有点出乎意料,似乎在姜维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在界桥之战时出场的感觉,因此才暗自感叹,“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总之,这句话,根本不足以考量姜维的武力。

3.关羽在单挑黄忠后,说出了“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在单挑庞德后,说出了“庞德刀法惯熟,真吾敌手。”这种措辞,是真正的夸赞对方的武艺。

赵云夸奖姜维的枪法,“与他人大不同”,此处的“他人”,只是指赵云近十年遇到的那些二三流武将。赵云只是将姜维与他们区别开来,仅此而已!

4.至于“维精神倍长”,只能说明他在气势正盛、愈战愈勇,但根本看不出他占到了丝毫的便宜。

总之,姜维单挑赵云,根本不能从层面上拔高其武力值!

姜维武艺综合分析:单挑战绩

1.天水郡,单挑兵势吃紧的七旬赵云,战平;

2.冀城,单挑魏延,“二将交锋数合,延诈败奔走”。

3.牛头山,单挑陈泰,“战不三合,泰败走”。

4.兵退洮水,单挑司马师,“只三合,杀败了司马师”。

5.铁笼山,追逐战,箭术单挑郭淮,上演了三国中最为精彩刺激的空手反杀。

6.单挑邓忠,三四十合战平;反身箭射邓忠,不中,“回头看时,小将已到,挺枪来刺”。幸亏姜维反应较快,情急之下用胳膊夹住了邓忠之枪,逼对方弃枪回阵。邓艾现身后,姜维竟然缺乏了再次单挑的底气,竟然说出了“各且收兵,来日决战。”

7.单挑邓艾,四五十合战平,第二次单挑,十余合战平。

8.天水城,单挑王颀,三合取胜。

9.疆川口,单挑金城太守杨欣,一合将其打跑。姜维搭弓射箭,“连射三箭皆不中,维转怒,自折其弓。挺枪赶来。战马前失,将维跌在地上”,杨欣回马杀来,姜维跳起来,“一枪刺中杨欣马头”,杨欣逃走。

从姜维的单挑战绩来看,大概可以得出:

其一,姜维的箭术一流,但也在后续作战中退化严重,箭射邓忠,反而差点被对方刺死,箭射杨欣三射不中,反而自折其弓,有自暴自弃之感。

其二,姜维能够速败三流武将,遇到二流以上武将,严重缺乏速胜的实力。姜维的武力值,不高于邓艾,甚至在单挑邓忠之后丧失了单挑邓艾的信心。

其三,姜维的发挥,经常性的极度不稳定,还经常剑走偏锋,打出险招怪招,才能取胜。

其四,除射死警戒心较低的郭淮外,再无斩杀记录。

姜维武艺综合分析:带兵混战中的表现

1.与张翼交锋数合后,王平拍马夹攻,“维力穷抵敌不住”,再遇张苞,混杀一场,“维止剩得匹马单枪”。

2.破西羌国铁车阵,姜维与马岱、张冀、关兴、张苞等人杀败对方,越吉元帅逃跑时,被关兴“大喝一声,砍死于马下”。

3.破曹真,姜维、马岱依计而行,混战,大胜,魏先锋陈造被马岱所斩。

4.伏击费耀,将其围困在山谷口,被对方突围。费耀因追兵不舍,自刎。

5.遭遇师篡、邓忠两军围攻,不能突围,幸亏夏侯霸引兵杀到,姜维得救。

6.围剿兵败孤穷、单枪匹马的徐质,刺中对方的马头,徐质落马后被乱兵砍死。

7.斗阵围困邓艾,已成瓮中捉鳖之势,被邓艾突围而去。

8.夏侯霸死后,被邓艾引兵突入,姜维左冲右突,死战得脱。

纵观姜维带兵作战的表现,他除了以险招杀死了穷途末路、心灰意乱的徐质外,相比之下,竟然不如关兴、马岱的斩获多。以此来看,姜维的斩杀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能够从对比关系、侧面反映姜维实力的,还有几处。

1.计斩王双,诸葛亮派了魏延断后,并最终完成斩杀。姜维的实力,明显达不到。

2.诱杀张郃,诸葛亮排了魏延、关兴。很明显,姜维缺乏诱敌张郃的实力。

3.魏延造反时期,姜维有王平、张翼等人相助,兵力优势明显,但他不敢擅动,对魏延无可奈何,还对杨仪说,“魏延勇猛,虽然军少,何计退之?”

综合判断可知,姜维的武力值,早期时候,绝对不如张郃、魏延,也不如关兴,应该和王平接近(街亭之战力抗张郃数十合),强于马岱;后期时候,应该不如徐质,与邓艾接近,但绝对不如诸葛尚,更不如文鸯!

至于姜维位于第几档、武将如何分档,只给出大致的参考。

第一档:吕布;

第二档:五虎上将、颜良、典韦、许褚;

第三档:文鸯、文丑、庞德、双目夏侯惇;

第四档:太史慈、孙策、张辽、徐晃、张郃、夏侯渊等;

第五档:魏延、甘宁、曹洪、关兴、张苞、管亥、华雄、高览等;

第六档:姜维、乐进、凌统、臧霸、周泰、王平、纪灵等;

此后,还可以分出第七到第十档,甚至一些三流武将,还要往后排。

不甚精确,大家见仁见智,自行讨论吧!

《三国演义》中,姜维的武力应当属于哪一档?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记叙,姜维的武艺肯定算不得超一流战将,进入不了前十,恐怕是在二十名左右的水准。

在三国诸将中,姜维是比较罕见的文武双全的帅才,既能冲锋陷阵,刺刀见红,也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且政治头脑也很敏锐,拿得起也放得下,知进退而善趋避,在这一点上,远远胜过他的同僚――政治白痴魏延。

姜维也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天下第一猛将。五丈原诸葛归神,魏延作乱被马岱袭杀后,一直到文鸯威震乐嘉城之前,姜维的武艺可以算得上无敌于当世。

把姜维的战绩表列出如下:姜维共参加过12次战斗,有效胜绩是7场。其中斩杀有名有姓敌将2人,三合以内击败3人。平局算是3次,都是邓艾父子。

姜维最辉煌的时刻就是他初次亮相的天水关一战,打跑了赵子龙。赵云以近七旬之龄随诸葛丞相北伐,战斗力丝毫不减,连胜数阵,灭门韩氏,力敌八将,但在天水关却骤遇强敌,十分震惊,撤退后在诸葛亮面前大夸姜维武艺。

而我们逐个分析姜维的战例以后,发现姜维有个特点:姜维的发挥很不稳定。

姜维能够人来疯似的击退赵云,还能空手接箭射杀郭淮,但他又会马失前蹄差点栽给渣渣杨颀,又三四十合搞不定邓忠,几次战斗都十分惊险,令人大跌眼镜。

看姜维的战斗,挺符合他的用兵特点,奇招叠出,敢于冒险,全靠临机应变,能屡屡得手,也有马失前蹄。

所以说,姜维的武力值和一般武将还不大一样。别的武将有初出期、巅峰期和衰褪期,战力值通常是个上弧线,而姜维的战力则像是锯齿形,忽上忽下。

从各次战绩来分析姜维的最高值,比起蜀汉五虎和颜良、文丑、许禇、典韦等人还是有差距的,人家战斗力很稳定,不像姜维这么邪乎。

虽然赵云曾经在与姜维的战斗中被击退,并不意味着姜维的武艺在赵云之上。赵云是属于陷入了敌方的将计就计,事发突然,又中了埋伏,战役计划被完全打乱,作战任务执行不下去了,必须首先保证部队不遭受更大的损失,所以,此时的赵云更急于安全撤退,而不是非要和姜维较一把劲儿。这种情况下,姜维击退了赵云。

姜维归降蜀汉后,数次随诸葛亮北伐曹魏,当时最为蜀军忌惮的敌将就是张郃。为什么会忌惮张郃呢?因为蜀军中确实没有能够与张郃相抗的猛将。如果蜀汉五虎将中任何一位还在,哪会容得张郃耀武扬威呢?

由此可知,以姜维的武艺来说,也拼不过张郃。

魏延作乱,率兵截住主军,姜维欲战,而魏延对姜维说:这不关你事,这是我与杨仪之间的恩怨。

虽然当年姜维曾经与魏延在冀城交过手,但魏延属于诈败,魏延一辈子就擅长诈败,真实武艺并不弱。以魏延久经战阵的经验,他敢与姜维这样说话,一来是认为姜维的武力值并不在他之上,另外,他不愿意姜维插手,自然是也清楚双方若动起手来,短时间内也难分出个高低上下。

那么我们就基本上能对姜维的武力做个定位,他属于第四档。

第一档:吕布

第二档:蜀汉五虎、颜良、典韦、许禇

第三档:文鸯、文丑、徐晃、张郃、庞德、张辽、甘宁、夏侯兄弟、太史慈、曹洪等

第四档:李严、魏延、凌统、姜维、乐进、邓艾、鄂顺、徐质、王双等

姜维的武艺应该略低于魏延和李严,略强于邓艾和徐质、王双。

《三国演义》中,姜维的武力应当属于哪一档?

在《三国演义》中,姜维的武艺属于第二梯队,要弱于关羽、张飞、赵云等超一流武将。

姜维是《三国演义》后期的高手之一。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打天水城时,姜维不仅识破了诸葛亮的几次,还和赵云打成平手,并用两路夹攻的方法击败了赵云。让赵云也惊叹“谁想此处有这般人 物”,时候还对诸葛亮夸姜维枪法“与他人大不同”。能得到赵云这两个评价,应该说姜维的武艺还是不错的。

不过有些人因为赵云这两句话认为姜维的武艺和赵云相当,这就过高估计了姜维的武艺水平。

姜维虽然和赵云战平,不过两人打的时间不长,前后也就十合左右。在演义中一流武将,比如张郃、李典等人面对赵云时,也都能坚持十来合以上。所以这不能证明姜维的武艺就和赵云一样强。

就在接下来的冀城之战中,姜维中了诸葛亮的计出城劫粮被蜀军伏击,张翼和王平两人联手将他击败。王平在此后的街亭之战对战张郃,打了几十合以后败走,武艺显然比张郃要差着不少。张翼在姜维北伐时数合败给徐质,他的武艺也只能算一般。

王平和张翼联手,最多也就是比张郃略强一些而已,因此这姜维的武艺上限不过和张郃相当,在演义中属于一流水平,而从后来诸葛亮认为只有魏延可敌张郃,魏延造反时姜维也说魏延勇猛不好对付看,姜维的武艺可能比张郃、魏延还要差一些。

所以姜维的真实水平和赵云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至少差着一个层次。赵云的感叹和夸奖,主要还是北伐前期打的顺风顺水,没有遇到像样的对手,突然遇到一个还能打一打的武将才有感而发,当不得真。

《三国演义》中,姜维的武力应当属于哪一档?

三国演义猛将如云,如果要将他们分成几个档次,个人观点如下:

第一挡:超级战神

☞入选将领:吕布

第二档:顶级高手

☞入选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典韦、许褚、颜良、文丑……

第三档:强一流战将

☞入选将领:孙策、太史慈、甘宁、夏侯惇……

递四档:一流战将

☞入选将领:张辽、张郃、徐晃、庞德、夏侯渊、周泰、魏延……

第五挡:准一流战将

☞入选将领:于禁、乐进、李典、文聘、程普……

至于姜维,他应该排在递四档末尾,第五当前段,介于递四档与第五挡之间。

姜维的经典战绩:

1.在诸葛亮攻图谋水郡的时候,赵子龙领兵五千直指天水,却不想反中姜维的计谋。

突然间喊声大震,四面伏兵尽起,将赵子龙围在了垓心。赵子龙挺枪跃马,直取姜维。二将战不数合,马遵、梁虔两路军马夹攻过来,蜀军首尾不能相顾。赵子龙急冲开一条路,引败兵奔走。

但是!这边原著是有交代的,赵子龙此时,已经七十多岁了。面对七十多岁的赵子龙,在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姜维居然让赵子龙杀出一条路走了。

说明姜维的竞技水平,连七十几岁的赵子龙都不如。

2.诸葛亮闻知自己计谋失败,反中了姜维的计谋。打听到姜维的母亲在冀县,于是令魏延引一支军马,佯装攻打冀县,赚姜维入城。进而将其包围。

孔明唤魏延分付曰:“汝可引一军,虚张声势,诈取冀县。若姜维到时,可放入城。”——参考,“演义”罗本

姜维领三千兵马救母,正遇魏延,二将交锋数合,魏延诈败奔走。

所以!魏延与姜维一战,不能证明姜维有魏延的水平

3.孔明引军攻打冀县,姜维领兵三千劫粮,蜀兵尽弃粮草,夺路而走。姜维夺了粮车,正欲入城,被张翼引一军拦住。二将战不数合,王平引一军至,姜维力穷抵敌不住。

张翼、王平二人,在三国演义中,武力值并不是很强,应该只有二流水平。这两人可以杀得姜维抵敌不住。

说明姜维的水平确实有限,至少魏延在面对两个二流战将的时候,是不会输的。所以姜维弱于魏延。

至于其他的战绩,也没有比较亮眼的。单挑邓艾两次,数十个之内不分胜负。单挑邓艾的儿子邓忠,更是三十十合,难以取得优势。甚至还要用诈败的手段,箭射邓忠。

纵观姜维的斗将表现,比起乐进、李典等人,没有多大的优势。

《三国演义》中,姜维的武力应当属于哪一档?

姜维如果生在三国前期,当比五虎上将水平的武将低一级别。在三国后期属于仅次于文鸯诸葛尚两人的超级战将。

从流传的三国24将来看,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姜维排名三国名将24位,在后三国仅次于邓艾。

这个三国24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这个排名有很多不符合三国演义书中的地方。比如把评书里的张绣搬到书里和其他人比较,把颜良的一众手下败将排到了他前面。后三国真正的猛将文鸯反而榜上无名等等。

但这个榜单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后三国时期名将(武力方面)凋零。因为有直观的对比,前期在张飞马超赵云面前都打了败仗的张郃,到了后期几乎是无敌的存在。这就反应了在罗贯中笔下,后三国确实名将太少。

姜维的武力可以和老年的赵云战平,这时候的赵云应该和巅峰有较大差距。比如关羽巅峰肯定不逊色马超,但老年后对上比马超弱一筹的庞德毫无办法,那时的关羽还不到60,而此时赵云已经70了。两相对比,姜维不会强于庞德,也就不会强于和庞德基本势均力敌的关平。

从文鸯单骑退雄兵的表现,文鸯的实力也肯定在姜维之上。魏国徐质几合就能败廖化等人,姜维也只能设计斩杀,他的实力应该也不比姜维低。就是在蜀汉,姜维应也不是武力第一。姜维大战邓艾之子邓忠,数十合也无法击败对手,但是诸葛亮孙子诸葛尚一人便能战退师纂、邓忠两人。因此诸葛尚武力犹在姜维之上,只是描写太少,19岁便战死沙场,不然肯定是员悍将。

因此说依姜维武力,他如果在三国前期,应该和关平差不多或略弱,五虎上将水平是超一流,他当在一流水平。在三国后期,应该能够排在前五,逊色文鸯和诸葛尚,和邓艾徐质等水平相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