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各界都在悼念袁隆平,为什么他会有这么高的声誉?
因为他有以下几点:
中国水稻杂交之父,第一批中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这个无与伦比。还有“国家最高技术奖”,国家技术进步特等奖,改革先锋等称号。还有世界联合国授予的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十一项国际大奖。2000年,他的杂交水稻百亩实验田突破亩产700公斤。
2004年,他的杂交水稻亩产突破800公斤。
2003年,中国水稻栽培一半都是袁隆平教授研发的品种。全世界20%的水稻种植采用了袁隆平技术团队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2011年9月19日,中国农业部宣布,袁隆平教授技术团队培育的“Y两优二号”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到926公斤。
2017年10月16日,袁隆平教授技术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149公斤,再一次创造了世界纪录。
2020年11月2号,袁隆平教授培育的“叁优三号”在湖南种植,早晚稻双季平均亩产达到1500公斤。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教授挂帅,在中国进行盐碱地种植水稻实验,其中中国有2.8亿亩盐碱地可开发利用,如果每亩水稻产量能达到300公斤,可曾产5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2亿人。
2020年,袁隆平教授在海南文昌盐碱地海水稻种植亩产达到376公斤。
袁隆平教授一直“有禾下乘凉梦”,因为他孜孜不倦的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攻关,中国用7%的耕地面积养活22%的世界人口。他一粒种子改变整个世界。
世界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袁老为首席顾问,美国国家科学院高票聘任袁老为外籍院士。
他是中国人民的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财富,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袁隆平金典语录。1.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 荣誉是对我们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
3. 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4. 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钱够用就行了,多了是包袱。
5. 成功没有捷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6.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7.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8.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9. 尽管天上有一颗以我的名字命名的行星,地上到处有我的画像,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但我绝对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因为我童心未泯,不喜欢古板,不喜欢一本正经。
10. 书本和电脑很重要,但是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11.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
……
袁隆平对金钱看的淡,衣食住行朴素,工作亲力亲为。某媒体曾经披露一件衣服37块钱。袁隆平曾经一个月工资才4000多块钱的时候,他乐呵呵的说,够花了,不少了。作为一个世人敬仰的科学家,他对金钱的观念:一不吝啬二不奢侈,钱要有的,够一般日常开销就行了。不能对金钱看的太重,太重容易迷失自我,会对社会对他人自私漠不关心,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他几乎将所有国际上获得的大奖的奖金基本都捐助给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持对农业做出贡献的人。而且,他还出资捐助教育事业。
武汉抗疫,袁隆平捐助10万元。他的团队还捐助200吨大米。
后期袁隆平教授一个月工资6000元,加上讲课,稿费都收入一年30多万。但依然捐出奖金500万。
……
所以,袁隆平教授,人人敬仰,他的一辈子都在与粮食打交道,他一辈子追求的就是在中国有限的耕地种出更多的粮食,让更多的人吃饱饭,他的追求利于我们每个人!
袁隆平教授,真正的中华民族的脊梁,国士无双,永垂千古!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悼念袁隆平,为什么他会有这么高的声誉?
当代神农,国之栋梁!
民之瑰宝!永垂不朽!
[蜡烛][蜡烛][蜡烛][祈祷][祈祷][祈祷]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悼念袁隆平,为什么他会有这么高的声誉?
今天长沙街头,袁老灵车车队在哀乐声中缓缓行驶,民众自发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那场景令人泪奔!
5月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时节,20日到今天,共和国有4位泰斗级国士仙逝,两位医学界元老,一位文物界专家,最后是为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卓越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最年长的眼科医学专家104岁,最年轻的袁隆平院士91岁,他们4位均是所在行业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民众心中真正的明星!共和国大厦靠什么人去支撑,靠的是这些一世清贫为事业奋斗一生的国士!我们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他们,我们要学习这些前辈不计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弘扬民族之正气,整肃当前社会追星捧星,纸醉金迷的奢糜之风,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方得成功。
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这是万千民众从心里发出的声音!令人伤感,又令人振奋![祈祷][祈祷][祈祷]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悼念袁隆平,为什么他会有这么高的声誉?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从民以食为天来讲,袁老应该无愧于伟大这个称号!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天下苍生有饭吃,还要能吃得饱!千千万万人有得饭吃,就是这些时代的弄潮儿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有的揭竿而起,推翻压迫人民的统治者,最起码的目标就是求有口饭吃。
袁老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他穷其一生,使稻杆长长,稻穗长多长粗,长壮实,亩产增量,让中国人民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一项彪炳千秋,名载史册的百世之功!丝毫不逊于开创千秋大业的伟人们!
从个人来讲,人们有饭吃,就会安心工作,和生活。老话讲饥寒起盗心,就是这个意思!再说从一个国家来讲,农业关乎人民的吃饭问题,这就是天大的事业。有话讲农稳国自安,无农不稳,说穿了就是粮食问题,人民有饭吃,国家就稳定!
袁老不仅让中国人民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把杂交技术向世界推广。袁老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袁老,还是世界人民的袁老,这样的袁老不伟大,又有谁能称得上伟大!
这样的袁老声誉不高,又有谁的声誉能比他高?总之,一切为了人民的人,人民心里有杆秤。这种爱戴,这种敬重,这种声誉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呼唤!
人民会在心中黙念千万遍,袁老走好!袁老之逝山河会同悲,日月会同泣,致敬袁老,一路走好!人民会永远念着您!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悼念袁隆平,为什么他会有这么高的声誉?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代开始到民国,大大小小的饥荒多达4800多次,可以说中国接近5000年文明每年都会以饥荒,每年都会饿死人。下面列举一小部分
西汉末年:饥荒,绿林赤眉起义
东汉末年:饥荒,黄巾起义
唐朝末年:饥荒,黄巢起义
元朝末年:饥荒,朱元璋一家饿死,被迫起义。
明朝末年:饥荒,李自成起义
清朝末年:饥荒,太平天国起义
民国河南大饥荒:饿死三百万人
袁老的成就在5000年历史是前无古人。真的有一天中国再次出现粮食危机,国际封锁时,袁老的杂交水稻可以在国家的倡导下迅速种植,可以解决粮食危机。这样的成就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悼念袁隆平,为什么他会有这么高的声誉?
某女星偷税漏税的金额高达8亿元人民币,某“流量小花”一天赚208万人民币,某网红广凭带货积蓄了几十亿的资产。这些消息传开来的时候,袁隆平的名字总会被 网友提及。大意是说,一个为解决14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从来没有主动要求回报,而舆论也没有大肆为其渲染过,可……此去省去若干字,否则发表不了。深层意思 是说,袁老乐于奉献社会,淡泊名利。我想,现在社会各界都在悼念袁隆平主要原因就应该在这里。
1。袁老毕生与植物打交道,为什么在离世时有这么高的声誉?首先,袁隆平院士致力于水稻高产科学研究事业,在粮食增产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享受到他的科研工作成果所带来的实际好处。袁老被冠誉“中华拓荒者”、“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不仅体现了人民对其科研成果的肯定,还表达了大家对这位造福全人类伟人的敬仰之情。
袁老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主要研究“水稻跨越式增产”,他践行自己的“将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民手中”的誓言。呕心沥血、克难攻坚、初心如磐、永不言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以实际行动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带来了福利。
“吃水不忘挖井人”,人民愿意把崇高的荣誉献给这位长者。
2。2006年初,美国想以倾销的方式压垮中国的农业,着手布局“粮食危机”,在美国农业部的炒作下,小麦和玉米的国际价格已经上涨了近3倍。当时的中国已有13亿人口,每天消耗的粮食是个天文数字。外国资本抓住机会,饿狼赴食般直扑粮食市场。导致了国际粮食价格的飞速上涨,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储粮)面对气势汹汹的外国资本侵入,不慌不忙,启用储备粮——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直接抛售500万吨,外国资本立刻购进以营造出粮食供不应求的氛围,加剧人们的危机感。
而中储粮似乎“没有觉察到”,继续抛售,只是抛售周期由原来的半个月缩短到一周,进而是两天抛售一次。资本有追逐利润的天性,然而,国外资本毕竟有限,后来外国资本越跟越觉得不对劲,进而心虚起来,终于开始怀疑,中国究竟有多少储备粮?
媒体似乎有针对性却又轻描淡写:“中国有1亿吨储备粮,足够吃1年!”,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有保守的一面,主动说有一亿吨,说不定有两亿吨、甚至更多呢?在这次倾销与反倾销的战争中,外国资本溃败,国际粮价直接下跌,中国是最后赢家。从此,再没有哪个国家敢来挑战中国的粮食储备了。袁隆平大长了中国人的粮食底气。
袁隆平是“农民院士”,一辈子搞稼穑,但是,他这一辈子将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与国家的强盛联系了在一起,自己则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 。在袁隆平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中国水稻实现了产量突破,种植环境的突破——早在2000年中国水稻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0.5吨,这是外国资本始料不及的。
3。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认为,原子弹与强大而完善的军工产业 是镇国利器,但是,西方在殖民过程中早就认识到粮食才是一个国家最厉害的武器。“民以食为天”,不管在哪个国度,老百姓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涉及到国家的根本安全问题。
从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到洪秀全领导的金田暴动。无不是农民在食不裹腹下的群体奋起反抗。“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取”,要想在最短时间内整垮一个国家,不是美国的原子弹 、也不是伊朗的弹道导弹、更不是巴以冲突中巴勒斯坦发射的火箭弹所能做到的。而是被老百姓视为“天”的粮食,“人是铁,饭是钢”!粮食武器威力最大,清朝垮台是老百姓没有饭吃,苏联解体是北极熊肚子里没有了油水,要一个国家灭亡,先断了这个 国家的粮食效果最为显著。
袁老为了实现“禾下乘凉”和“杂交稻覆盖全球”的梦想。虽然功成名就,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理想,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永不止息。年过90高龄了,袁老还向“亩产1200公斤目标”冲剌,体现了“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勇士精神……。我知道这篇文章不完整,但是此刻泪眼朦胧,也无法再写下去了!最后祝“农民院士”一路走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