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华为,“目前中国最厉害最值得尊重的民营企业”,我这么讲应该没人会反驳吧。“小米组装厂、联想倒爷”,可以这么讲,属于同一泛领域的华为一直是小米和联想在努力追求的梦想。

‬柳传志对华为的态度

柳传志和任正非是同年出生的,两人均有过一段时间的军旅生涯,早年两人关系是还算不错。任正非平时很少与外界有交往,但他去北京的时候却主动请了柳传志吃饭;当时华为规模还远不及联想,然而柳传志对任正非却没有一丝懈怠还带上爱将杨元庆作陪。

因为任正非很少面见媒体,而外界知道“柳任”有一定交往,因此便有媒体想通过柳传志的口来了解任正非。而柳传志对任正非的溢美之词是毫不吝啬,他明确表示自己“很佩服华为,但华为的路对于联想不适合”,认为华为的路就像是攀登珠峰。

他也毫不避讳地说道,联想是把高科技技术产业化(市场第一,技术其次);华为是把技术投入放在第一位(通过技术突破赢得市场认可)。柳传志认为联想当时体量太大不适合大规模投入,这样太冒险,然而他不敢做的事情华为却一条路走到了头。

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雷军是情商很高的一个人,一般对人都非常和善,无论柳传志还是任正非,雷军都视他们为前辈。在公开场合,雷军多次认同任正非的经营之道:“一个企业,只有死过三次,才能真正叫成功,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人生有顺逆境,企业想要屹立不倒必须时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但是在产品上,雷军就丝毫不会避让了,甚至曾使用“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来表明自己的产品可以与华为一战。并觉得有华为这样的对手很得劲,华为越厉害小米就越想超越,如果有一天小米能和华为并列第一,那将是无比自豪。拥有华为这样的友商,对小米而言也是一大幸事。

华为风华正茂的时候,小米一直在产品上对其进行疯狂PK,无论营销策略还是硬件参数,小米从来不甘示弱。后来华为芯片被外界打压,小米却又在用实际行动支持华为这位“老对手”,采购了不少海思芯片。就这样的格局,在整个圈内都是非常难得的。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正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因此柳传志对任正非的态度很好理解,与人打交道也是柳传志的特长,虽然当时联想看起来与华为没有太多交集,但难保未来就不会有业务往来,这是任何一个做业务的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处世之道。更何况两人本来又是同一时代的创业者,走到一起有共同话题可聊也正常。

再看看联想和华为的发家史也知道,两家企业能走到今天的规模确实也是经历了不少坎坷。11个人、20万组成的联想,然后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一路披荆斩棘并购了比它出名的IBM,而后又收购了比它资历老得多的摩托罗拉移动,这两次事件足以让我们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

而华为呢,这一路就更加不容易,创始人任正非本身在南海石油有稳定的工作,但是却没想到会被人骗200万,任老不得不辞去南海石油的管理职。同五位合伙人共同筹资两万元成立华为公司,从做“倒爷”开始,后面挣了一点钱才开始逐渐投资研发,然后就这样一步步成为我们民营企业的王者。

所以,无论联想也好还是华为也罢,从某种意义讲,看上去确实有那么一点同命相连的的味道。既然如此,那么后来联想为什么不把5G票投给华为,还是因为实力问题,因为联想一直都是以销售为主,虽然自家已有一些技术底子,但是大部分核心部件还是得依靠别人。

假如联想只凭一时意气,可能也会受到中兴和华为一样的待遇,但联想的抗压能力没有它们强,本身联想在PC领域已经在和别人抢蛋糕,所以综合考虑把票投给了国外。从商业角度理性讲,联想这么做可能也没啥问题,不过情感上让人不容易接受,有责任感的大企业眼里不应该只有利益。

再看小米雷军,我觉得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形容他比较合适。在评价人的时候他绝不会与别人硬钢,即使是在面对咄咄逼人的董明珠的十亿赌局面前,他依然表现得从容淡定轻松化解,也难怪有那么多大佬愿意加入小米。在对事情上,他就是一块硬骨头了,这跟他产品经理出身的身份有关。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雷军非常成功,就连任正非都曾亲口夸赞。对事不对人,从商业角度讲,小米和华为在手机领域本就属于同行业的竞争关系,就在华为手机销量上超越小米后,小米不否认华为的优秀。但又敢于正面硬碰硬的比较,我觉得这是这个认真做事的人该有的态度。

但是,在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受创后,小米就不再提这个曾经的对手,所谓虎落平阳不要欺。而在某些立场上,小米却又选择站在了华为一方,足以说明雷军是一位有情怀的企业家。只是我在想,如果小米面临联想一样的情况,它又会做何选择,就像当初有网友对雷军提出“逼宫”式问题一样。

问华为推出鸿蒙小米会不会选择使用,而这次雷军选择了沉默,很显然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要知道从华为分离出去的荣耀同样没有使用鸿蒙,有时候商业就是商业,而个人情感只是其次。毕竟对一个企业而言,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这些企业家又岂能不懂。

其实无论联想也好,还是小米也罢,在华为面前均要礼让三分,毕竟华为的魅力确实让人佩服!

~END

谢谢阅读,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我们要想知道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华为这家公司。

华为发展简史

华为是任正非于1987年在深圳创立,或许就连任正非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创立的企业在30年后对于国家来说的重要性。一开始,华为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任正非当时想到的是:既然我们没有技术,那我们就去找产品。就这样,华为找到了一家香港做交换机的企业并成为了他们的代理商;由于任正非做生意非常诚实厚道,华为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此时的任正非没有去想怎么赚取更多的利润,而是将所有的利润都用于研发自己的交换机技术,不到2年,华为就已经拥有了当时较为先进的交换机技术,他们由此顺利进入通信领域。2001年左右,华为已经成为国内极具实力的通信设备供应商,随即选择出海,第一站就是俄罗斯。当时的华为在俄罗斯没有任何基础,愣是凭借自己深厚的技术实力以及物美价廉的产品成功打开了俄罗斯市场,几年后也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有了俄罗斯的样板,华为很快就在东南亚以及非洲地区取得不错的成绩。2002年左右,任正非已经将目光放在了欧洲,当时派遣去欧洲开拓市场的正是余承东。华为在欧洲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精力,华为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帮助德国建立了第一个分布式的2G、3G合并基站,同时,华为的全球能力中心、财务中心以及风险控制中心都设在了欧洲;从销售收入贡献来看,欧洲更是举足轻重。

除此之外,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华为还成立了海思半导体并且成功研发出了令国人引以为豪的麒麟系列处理器;目前,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鸿蒙”已经浮出水面,还早欧洲注册了商标,“鸿蒙”很可能成为国内第一个面向全球的操作系统。

柳传志和雷军对于华为的看法

柳传志本身也是一位传奇的企业家,他所创立的联想从一个作坊式的小公司转身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厂家,这样的成就值得肯定;但是谈起华为,柳传志还是非常认可的。柳传志常说,所有的企业家中,他最佩服和欣赏的是华为的任正非,任正非的胆识与魄力是自己所没有的,但柳传志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他的选择是错的,他有自己独特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柳传志对华为有着这么高的评价也可以看出来他本人的格局不小,并且拥有广大的胸襟。

而雷军相较于任正非而言属于后辈,在微博中经常表达华为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业并且要向华为学习的观点;虽然作为个人而言,雷军的成就非常亮眼,但是面对任正非也只能敬佩了。

这也很好理解,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华为作为一家公司对于国家的技术进步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显然这已经超出了一家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无论对谁而言,这样的高度都是难以企及的,面对像华为这样的公司,都会竖起自己的大拇指。

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我是小强Talk,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共同成长进步!

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说到柳传志和雷军对待华为的态度其实是对任正非的态度,回顾华为30年来走过的路,有点愚公移山的意思,柳传志在说到任正非的时候说到了任正非对待事物的态度,如同大家一起在爬山一般都会选择一个坡度比较小的山坡,哪怕是多走点路也可以接受,但任正非选择了一个最陡峭的路一直坚持爬上去了,所以最快的时间到达了山坡,这就是大局观的直接体现。

华为公司这几年才在媒体上报道的比较多,主要受到美国的封锁压迫比较多,有些事情必须借助媒体或者大众给美国压力,不得已现在露面的机会比较多,而且现在的华为公司的确已经是最大的民营企业了,总产值已经超过bat三家之和,如果换作国内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会在各种场面上抛头露面,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任正非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也就是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大家才发现,任正非老爷的大局观如此之强,在华为这么紧急的时刻还能操心国家的基础教育,呼吁增加基层教育者的薪资待遇,并且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还讲到二战之后的德国和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重建,这就是人才的强大之处,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有厚实的教育基础。

柳传志对于任正非的勇气和魄力是从心底上佩服,华为能够走到今天和任正非的大局意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产值只有一个亿的时候就敢拿出6000万开发新的产品,看似激进其实采用的最实际有效的办法,作为一个科技公司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怎么可能在市场上有地位,这也是拉响了华为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的序幕,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就拿芯片设计来讲,对于国内公司来讲简直比登天还难,华为自从04年开始设立海思芯片到现在至少投入了1000多个亿,这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在期间肯定很多人觉得是傻子,芯片直接就能从国外买到现成的产品,干嘛非要硬着头破自己去搞,而且还不知道这个钱是不是最后都打水漂了。

任正非只要认准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回头,会持续坚持下去,认准自我研发为主,所以后续只要涉及到核心的技术开发,基本上华为都会拿出足量的战略资金投入,而且很多不一定立即就能产生效果,但还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去做,终于在芯片和5G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用愚公移山的办法去研究技术,这就是华为公司真实写照实实在在的,无论什么情况下就是真才实干,来不得半天的虚假。

雷军在很多时候一直就以任正非为偶像,还能记住很多任正非的很多句子,如果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可能这种美好的感觉还会继续加强,但由于竞争的关系雷军也在一定场面上回击华为,但从骨子里还是非常佩服任正非大局观,一般国内很多企业家喜欢搞个什么联盟或者会之类的,任正非对于这种基本上拒之门外,对于自己的生活的座驾以及出行都会比较低调,经常坐地铁还被网友拍到,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华为的总裁而产生巨大的优越感,反而经常有非常强的危机意识,正是任正非打造这种危机意识让华为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彪悍。

中华能出华为这种公司也是中国之幸,把绝大部分财富都分享给自己的员工,把权力充分下放给自己的高级管理层,踏踏实实研究技术服务客户,在国内能做到这种境界的企业家能有几个,大愚若愚的典型的代表,也是中国民族最优良的基因展现无遗,很多人觉得现在网络上华为的水军太多了,但对于国内能出现这种企业假装做一次水军也是心甘情愿的,能拥有像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也是民族之幸,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从最终态度角度去看,华为被美国制裁后,联想的态度一开始就是明哲保身,后来辟谣否认,而小米则同病相怜,基本上没有激烈的言论。

联想近年来的言论主要有以下几点,激起国内情绪的愤怒:一个是5g国际标准组织投票中因为背靠微软和英特尔而对华为投出了反对票,导致华为一部分专利没办法成为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最终在5g标准中占比为25%(这条有争议,联想辟谣表示非联想行为,事实如何不知),一个是联想对美国消费者的销售价和国内对比差异较大,联想官方的舆论是“对国内市场表现有信心“,再一个就是这次华为被制裁,联想担心殃及自己,没有对微软和英特尔等美国企业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说支持美企的言论,引发了国内民众对联想的强烈反弹。

而小米,因为其产业结构尤其手机终端产品和华为比,基本类似于受制于人的状态,在未来贸易摩擦格局中也难有独善其身的下场,因此,基本上其官方舆论没有明显与民众认知所明显反差的言论出现。

应该说,华为和贸易摩擦事件,越发凸显了我国通信和科技产业受制于人的窘状,正是因为华为的战略前瞻和不卑不亢,才显华为的悲情主义,华为既面对现实,又积极备战,对受到美国制裁已经准备半年以上时间,从春节前,整个华为都在抢装和备货,华为人通宵加班毫无怨言,且在手机操作系统和芯片产业早就未雨绸缪,已有初步的准备和备选方案,但是华为面对媒体,依旧客观冷静“如果需要,我们会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毕竟多年前,华为已经在准备,安卓系统是开放的开源系统,我们对安卓系统生态和长期建设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能够不用自己的备份系统,我们还是希望用安卓系统,毕竟安卓系统的完备性和生态是非常优秀的”。

而我述说华为前后的悲情,就希望对比联想的无为和自满,满足于一个组装代工企业而不思进取,在2000年前后就收购lbm和摩托的手机事业部,直到如今也没有任何忧患意识和产业迭代的准备甚至没有这个追求,和华为的格局尤其是任正非老爷子的领袖精神和民族产业危机感,高下立现。

至于联想和华为,国人如何评价或者认知,不需要我多说,应该公道自在人心了。

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说到雷军对华为的态度,就不得不想到雷军最近频繁在公共场合怒怼华为。不得不说,雷总的一句“看淡生死,不服就干”真把我给吓着了。

雷军怒怼华为PPT手机的那次发布会笔着也有幸在现场,可雷总并不是往常的和蔼可亲,而是,用尖酸刻薄的语气去贬低华为,尤其是那句“把我逼急了,就给你们科普科普穿孔屏的技术弱点”,当时笔者就对雷军粉转黑了。不过在事后雷军接受采访时也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五年了,他一直想要国产手机厂商团结起来,可是友商却一次一次地诋毁小米,这时他再也忍不了。

事后笔者也去看了一些荣耀发布会的视频,发现确实正如雷军多说,很多荣耀机型在发布上会上都喜欢和小米比较,今天说跑分高不代表体验好,明天说性价比和配置没有自己高……在华为产品经理余承东等人的微博上,也可以看到贬低小米的微博。

随现在笔者还倒真有点理解雷军了,在资本市场中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商场如战场,再无亲兄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更何况小米和荣耀这两个对标的竞争品牌。有摩擦是正常的,雷军人好不代表不会反击。

作为吃瓜群众,不怕他们打架,就怕他们不打。所以可以预测,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荣耀和小米的新产品性价比一定会越来越高,这一波我们是赚了的。

不过笔者认为,商业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友商还是要团结。既然是做手机,就要有信心成为业界标杆,就算你的产品不高端,但是能不能把性价比做的最好呢?就像苹果一样,发布会从来不和什么品牌对比。

不知道各位看官们是如何看待雷军怒怼荣耀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让更多人看到您的观点。如果觉得小编说的在理,请点赞转发关注我哦!

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看到他们之间互相的这种争斗啊,让我想起郭德纲和他的同行们。郭德纲曾经说过,一群不会说相声的,在那儿装着说相声。结果来了个真的会说相声的,那么怎么办呢?弄死他。

关于柳传志如何攻击华为的这个事情,我个人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我不敢妄自的去评价柳传志,为什么要去攻击华为公司。

但是雷军在红米首发的发布会上,对华为荣耀品牌的攻击是赤裸裸的撂下了一句,不服就干生死看淡的话。

这在我眼里看来,只不过是一次非常正常的商业炒作而已。我觉得我们作为消费者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观察,是没有必要过度的去分析他们到底谁对谁错的。

当年红米有一句口号叫做,永远相信一些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随后华为荣耀就来了一句,一些美好的事情已经发生。这在我眼里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碰瓷营销了。

红米手机和荣耀手机这种互相的碰瓷营销,很好的给双方提高了曝光量,并且打击了其他第三方的手机公司。我们可以从其他的一些商业案例当中看到这样的碰瓷营销的成果。

比如加多宝和王老吉之间的碰瓷营销,导致和其正没有了。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作为看官,我们看看就好了。路过打酱油的也好,还是抱着西瓜吃瓜,群众也好,都没有必要对这件事情太过于上心。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中讨论留言。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可以给我点赞,转发并关注我,我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