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网上的贴子都是小米和华为的多Ov都没见几个?
一开始我也不理解,但后来我想了一下就明白了,这跟品牌的调性有很大关系。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说,这还不是OPPO和vivo销量低,网上自然美存在感了!
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OPPO和vivo现在已经是国内第一第二了,一直都是国内手机的主力。
又有人会说了,OPPO和vivo那手机高价低配,自然不好意思在网上发声了,在线下低调赚钱就行。
这看起来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华为和现在的荣耀不也主打线下吗?性价比更低,不一样高调宣传?再说OV有Realme和iQOO,这两个系列的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了,但网上热度也很一般,虽然偶尔有网友讨论,但跟HM两家不是一个等级。
所以说到底,还是品牌属性的偏差,基调不一样,不信我们看下面:
一说到华为(手机),大家想到的就是大嘴余承东和荣耀的赵明,一说到小米,那就是雷军和卢伟冰。而OPPO和vivo,貌似大家都记不住有什么代表性的人物,之前的沈义人离职了,iQOO的宋紫薇还是因为一个《短的发布会》“0宋大腿”意外出名,但是跟前面华为和小米的几位高管比起来,这只是一个产品经理,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所以这样来看,华为和小米在网络上就自带流量属性,从官方到高管,都有这样的趋势(同样类型的还有锤子的罗永浩,可惜没有生存下来)。发布会上拳打苹果、脚踢三星,时不时再来点充满争议的话题,这热度自然就来了。这几家的高管在微博等平台上也很活跃,时不时还来点明朝暗讽,火药味很重。所以华为和小米自带流量,网上帖子自然就多了。
所以OPPO和vivo这两家更传统,网络上也有宣传,但是整体本分低调,不与人交恶。我相信很多人连这两家公司的高管、老板都叫不出名字,这就是最直观的差异。
为什么现在网上的贴子都是小米和华为的多Ov都没见几个?
小米和华为,vivo和OPPO,现在国内手机厂家的四大巨头。
之所以网上听得到比较多的小米和华为的话题,与这两家从一开始的网络宣传有很大关系。小米和荣耀最早就是走的线上销售模式。Vivo和OPPO主要是线下。
近年来,vivo分化出来了子品牌IQQO以及OPPO 的子品牌realme,主打的是线上网络营销方式,讨论度也开始走高,未来4大巨头竞争越来越大,也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更多的选择。
为什么现在网上的贴子都是小米和华为的多Ov都没见几个?
ov主打线下,小米主打线上,华为形象好
为什么现在网上的贴子都是小米和华为的多Ov都没见几个?
用户群差异较大,小米华为基本占据了高端用户,手机玩家需求:小米主打性价比性能,玩家比较多,华为主打形象,加上品牌光环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大,很多高收入人群购买。这两家甚至很多中端机都要玩性能。OV则是以用户市场导向运营的品牌,很多手机都是在线下店销售,有时候甚至被戏称为厂妹机。要知道,这类人群网上的声音是很少的,但是销量并不低。再者OV的用户对手机性能并无概念,也很少会去网上发帖讨论品牌,因此讨论的人极少。再者现在OV两家都在转型,一家推出REALME品牌一家推出IQOO品牌,这两个现在作为主打销量和性能。因此OV以后的声量会转接到这个牌子上。
为什么现在网上的贴子都是小米和华为的多Ov都没见几个?
这是互联网营销的特性。小米手机早期是以互联网营销为主,在网络上声量与话题越多,对小米的销售越有利。而华为在后期看到了小米的营销方法后也开始逐步地模仿,也同样达到话题与声量旗鼓相当的水平。OV线下店面过多,宣传多以地面广告为主。近年OV才开始介入互联网营销模式,在线上以Realme,Reno和IQOO等互联网品牌,声量也在逐步增长。但OV并不是一个互联网营销的老牌企业,对互联网规则与思维与小米,华为不是一个级别,所以到现在小米和华为的声量依旧很大,大量的帖子,话题都是在谈论小米与华为,反而OV少的很多。
正因为缺乏互联网思维,OV在早期机型配置上始终以含糊的态度对待消费者。在线下,OV经常打时间差,在客户没能接收到真正的手机参数数据时培训地面销售以各种非正常营销话术来进行营销,多扎根三四线城市,面向对互联网信息接收较少的客户进行促销。但在互联网的声量越来越大,人们接收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互联网企业下沉地面开设专营店模式,OV线下营销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目前OV也在被迫以互联网品牌进行转型,但对于互联网思维,OV目前还是无法与小米,华为相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