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华为这次网上p40的发布会?
不知道这位伙伴探讨的是这次非同一般的发布会,还是探究这款发布会的手机,这款手机已经被很多人点评了,那我们就单纯聊聊这次发布会吧!
第一、采用线上形式之所以采用线上网上直播,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其中原因,主要就是疫情期间比较特殊,所以今年的手机厂家都取消了线下发布。之前的MWC都取消了,所以这一次取消了线下发布会,在线上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第二、线上的发布会地点成谜按照惯例,线下发布会是在巴黎举行,但受限于疫情影响,我觉得这时候去欧洲开一场发布会真不合适。
首先一点、很多国家出入境都做了限制,如果真的是在巴黎发布,那至少是一个团队过去,人数多,真不好安排。其次、巴黎的状况比起国内差很多,即使在2月份的时候巴展都取消了,这个时候即使去了巴黎,场地、布置这些流程也非常难,所以这次发布会很大概率是在国内发布,然后根据历次发布会的场景布置,至少官方都说的是全球网上发布会,并没有特别注明在哪个城市。
当然这只是八卦一下的谈料罢了,这个时候既不可能去,也不愿意去,这是一件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这次为了突出以前营造的气氛(Mate、P系列这些都是现在国外发布,然后再国内发布),刻意隐瞒了。
第三、发布会内容一如既往对于华为P40发布会网上分成两派:
A面:一些人觉得这就是一手机发布会,全程都在讲相机、拍照如何,还整些100倍变焦拍摄,不是拍星星,就是拍月亮的,净整些虚头巴脑的,能不能来点实际的。
B面:P40很有范,全程吊打三星苹果,硬钢谷歌HMS,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并且各项技术都好洋气,40W快充、10X光学变焦。
我这人比较佛系,一场发布会怎么样大家只不过是看个乐子,最终还是用产品说话,所以对于发布会,大家就当是一场展示秀,大家的表演风格不一样罢了!
如何看待华为这次网上p40的发布会?
坦白讲,P40的发布会,是从P20以来,是我看的心情最平淡的一次。
看P20的时候,这夜视仪,这变焦,这颜值(个人认为p20的背面是左侧竖排最好看的)。那年太穷,但是给无数人安利了。
看Mate20的时候,恩屏下指纹,恩结构光面部解锁,这个配色有点神仙,嗯嗯嗯……回过头一看,这么多东西?太香了!除了火箭筒摄像头,其他都挺好。发布会后,买了个Pro,送给一个在雪中送过炭的朋友。
看P30的时候,P20的每一个,都变得更强了。更令人意外的,连soc都打赢了?再加上更神仙的珠光贝母配色……发布会后,买了个Pro,送给另一个帮助过我的朋友。
看Mate30的时候,稍微有点淡定了——该有的都有,990很香,着重强调的电影镜头对我没什么用,反倒是pro的侧边音量调节我觉得有点坑(到线下体验了一下,确实不喜欢)最打动我的亮点,是很多人诟病的、背后的圆环摄像头——作为曾经的数码相机爱好者,nokia lumia系列的粉丝,没理由不喜欢。发布会后,默默买了个标准版,送基友。
这次看P40,是最淡定,心情最平淡的了。
新的、看起来还是很高级的配色,顶配的陶瓷材质,更“全面”的全面屏(没有用m30pro的瀑布屏好顶赞),更强的前置摄像头(nova6那个dxomark第一的同款?),应有之义的90hz,更强的十倍光学变焦,更强的夜视仪,更强的AI辅助拍摄功能(精彩瞬间,路人消除什么的),更强的5g速率,更强的无线充电,更强的多任务协同(平板没有白做),更强的IoT(所谓aiot就是忽悠)协同,更强的多设备协同(华为share)。
附带的,用来替代gms的hms,游戏壳/潜水壳,也是值得期待的。
这些东西背后意味着多大的工程量,多强的性能,多少优化,虽然不是手机行业的,但我多少也能想出一些。
回过头一看,P40在这么多方面都有增强,我却如此平淡,甚至隐隐有一种“只是这样吗”的感觉。
华为已经如此强大,强大到把我的期望值拔得那么高,以至于强化了这么多地方,也无法令我了么?
反过来说,这也许就是华为之所以能站稳高端,能有苹果之外其他品牌羡慕的国内溢价的原因吧——作为用户,总是相信华为可以做好,可以更好。
屏幕素质是否能够跟findx、或者小米10比肩?ryyb的实际成像效果是否令人放心、祖传偏色根治了么?虽然dxomark越来越……但是真的不测一下么?
疑惑也有一些,但是……似乎也没那么担心——“又不是不能用”。毕竟我已经过了抠细节、求完美的年纪。
坐等4月8日的国内价格。这次应该也会买吧,不过不准备送人了。
唯一介意的问题是,后背,有点丑。
如何看待华为这次网上p40的发布会?
至于发布会是我最想说的,自己的感受,我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的感受,就是国际范,大厂风范,其实不是这次,从上一次开始或者更早吧,华为的发布会就已经比手机更让我觉得层次不同。
如何看待华为这次网上p40的发布会?
很好!
如何看待华为这次网上p40的发布会?
除了提升了芯片性能,感觉变化不大,屏幕有进步了,去了刘海更好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