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商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重新编译的APP,可以使用在非华为的手机上吗?

华为新发布的方舟编译器,是重大创新!余承东发布会上号称方舟编译器实现了架构级的优化,能够让操作系统流畅度提升24%、系统响应提升44%、第三方应用操作流畅度提升60%。是全程执行机器码,解决安卓“边解释边执行”而造成的低效率。开发商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重新编译的APP,可以使用在非华为的手机上吗?

在华为P30系列的国内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公布了更加革命性的突破——“华为方舟编译器”,并且呼吁全球软件厂家把这各个软件用编译器编译一下,不用重新开发,这是安卓系统上的里程碑。用了编译器后系统流畅度可以提升24%,系统响应提升44%,第三方应用提升60。

并且余承东还表示方舟编译器讲会开源,对所有厂家开放,旨在于解决安卓系统卡顿的问题。从根本上释放资源,之前的安卓系统包括Java虚拟机都是边编译边执行,采用了方舟编译器后就是直接执行,解决了流畅度的问题所在。还采用一个小车的的例子来展示这个效果。

实际上方舟编译器跟我们看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妙,通常我们看视频都是一边缓存一边播放,如果缓存速度跟不上就会卡顿,同理,只要你的缓存速度够快,那播放的视频就相当于是本地视频,华为的编译器就是大大提升了系统和APP的编译速度,让你忽略这个等待的过程。

那华为的编译器能在非华为手机上使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华为都已经明确表示对业界开源,还呼吁全球的所有APP厂家都赶紧来使用。但至于你的手机是否能用上方舟编译器,那就要看你所用的手机品牌是否愿意采用这款编译器,至于使用的软件,那就要看软件厂商是否愿意。

方舟编辑器在整个华为的软件生态中起到的是粘合剂的作用,是一种软件技术层面上的优化调剂,也可以看做是从底层去解决安卓运行机制带来的烦恼。很多人也在猜测,用了华为的编辑器后,市面上的APP都可以兼容华为的生态,为华为自己的操作系统做铺垫,这样就可以与安卓市场的各大软件实现无缝对接。

不管如何,只要方舟编译器真的如之前的turbo技术一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将会是非常可喜的事情。目前还不得而知这个编译器的难度多大,要是高通联合其余的手机厂家自己出一个类似的加速器,或者谷歌也有这样的技术,那市场又会回到原点,处于各自混战的状态,就看方舟是否真的如此厉害了,第一步能联合多少公司进行优化。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PP开发商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重新编译的APP,可以使用在非华为的手机上吗?

该担心的不是苹果、google,难受的是arm和高通,不知道谁能挨板子。arm担心华为借势与高通联手走risc v 的路,高通担心华为直接开卖自己的麒麟系列给自己放血。方舟编译器的目标不是操作系统,而是硬件。编译器比操作系统更接近底层硬件,开源的目标应该是把自己的芯片发挥的极致,这才是本质的东西。可以想见的是华为此后将扩大编译器的生态,目标却是给自己芯片赋能。这将为华为推开芯片直接销售的大门。ti的ccs开发系统、arm的ads开发系统都是为芯片销售铺路的。当年intel、amd都做过适配自己硬件的编译器,英伟达和当年的ati也都用类似的方法给芯片的开发生态打基础。所以方舟编译器根操作系统没关系,应该在几年之后看到华为的arm指令集芯片或risc v指令集芯片的直接销售的场面。这种可能的布局已经2-3年了,看看hikey960、970就明白了。一个不销售的芯片,却投放高性价比的开发板,目的何在?就是培养开发人员生态的尝试。现在开源一个原本不必开源的开发技术,目标就是芯片销售啊!华为眼光很独到,用自己的手机给芯片代言这一步已经做到了,麒麟芯片赚钱已经不成问题。hikey960、970协作,培养开发者,却不卖成品芯片,给系统软件开发者一个高性价比玩具;联合高通微软,打造arm版windows;加入risc v生态;现在推编译器。呵呵,只要美国敢继续玩给中国断芯片的路数,华为麒麟芯片的商机就来了。这商业机会拿捏的!从2012年布局芯片,这得什么眼光?对于操作系统,禁止没多大用,pc方面有linux,安卓除了play部分闭源,开源部分没发禁止,hikey开发板就是完全开源的安卓。5g芯片华为已经宣布开口子,soc开卖还远吗?这就是编译器的商业逻辑。

能运行linux和安卓的系统少吗?但mips指令的龙芯,编译器没搞gcc和llvm的路子,做闭源的,外面根本玩不好。mate已经把麒麟搞得高端了,从hikey960开始的开发板开始,就在给麒麟培养生态了。估计编译器走的llvm套路,针对soc优化了。

如果说华为的心仅仅是卖终端,你可以看看实体店的布局,无论12线城市还是县城一级,华为实体店都很一般。实体渠道绝对比不过联想、oppo,而品质绝对低于苹果,这感觉是不是更像intel和amd呢?狼性文化的华为这正常吗?所以尽管终端做得不错,但战略目标是什么?再回忆一下华为在路由器上的套路就明白,大b一直是华为的长线目标。

intel有什么最终用户生态吗?如果卖芯片要考虑的是谁呢?你看到华为建itune和appstore的生态系统了?判断华为走软件还是走芯片,要看他的动作,不能看说什么和卖什么,那都是现实,而不是战略。你说的两条线是无判断的。google是典型服务型软件企业、亚马逊是典型运营企业、微软是典型的软件产品企业、intel是典型硬件上游企业、dell是典型整机硬件。你觉得华为更像谁呢?

华为最有趣的是,他们把每个战略过程中的手段都做得赚钱。如电源补短,就把自己的电源做到最好,然后开卖,然后把业务卖掉;用户终端侧路由把3com收了,做到相当声色,再独立出去。如此种种!将来把芯片做起来,把终端事业独立出去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但交换机、核心路由器、服务器数据中心,这些面向大b的,即便赔钱了也咬牙坚持干,芯片更是如此,连续赔钱还是坚持,战略定力之强很少见。

当然,战略有一成不变的?2000年,华为还说不做终端呢!战略格局也是在变的,能预见格局变化,才是格局本意。不知道此时放弃什么、主攻什么、辅助做什么,那就叫没格局,没战略。看看任正非,说华为不过是芝麻,5g爆发还早,技术好不得不用。一般说来,不觉得矛盾吗?还有,没发现华为主销量手机品牌几乎一水的970、980,但偏有6、7系列,不买芯片,只小量使用在非主流机型上吗?如果主要做终端,这不是太奇怪了吗?看看其他终端厂商有这么干的?异常即妖!终端的逻辑是这样吗?所以,华为终端背后一定是另有方向的,终端做得再好不过是解决战略中问题的。低型号芯片设计难度远低于旗舰芯片,只需要搞清套路就好。那些用低型号芯片的不过是1000人以上的芯片验证成本摊销,旗舰芯片研发成本高,不上量根本不赚钱。如果战略重点在芯片,而不是在终端。那么,荣耀、华为都用旗舰芯片;小量的低成本芯片终端;不卖芯片却出开发板;有os不发布,却发布不需要发布的编译器还开源,这些异常就都解释得通。如果战略目标在终端,那么应该小批量终端试水,给自己的os建立开发社区,封闭appstore与开发者分利,苹果路数照搬,还都开源自己该开源的os,直接用llvm编译器而不自己做,这才套路。

APP开发商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重新编译的APP,可以使用在非华为的手机上吗?

华为方舟编译器的推出,极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安卓手机的运行流畅度。正如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所说,华为方舟编译器将是安卓系统历程碑式的突破。根据发布会介绍,这款编译器是针对安卓APP的,并非安卓系统构架的改变。只是经过编译后的APP,在安卓系统上运行会更加流畅。如此说来,编译后的APP可以用在所有安卓系统上,并不局限于华为手机。

那华为为何如此慷慨,为所有友商提供开源的方舟编译器。其实华为是在为自己的生态链做铺垫。这款编译器的能力应该是具备提升APP运行速度的,对所有安卓机都是有所提升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所有的APP开发商都在开发完程序后,再多一个编译的步骤。从大角度看,是利于整个安卓系统的。

但另一方面,编译后的APP运行在华为手机上肯定比其他品牌安卓手机上更加快速。这样一来,华为必定是更加大受益者。编译器是华为编写的源代码,自然比所有厂家都了解更深。编译后软件,等于经过了华为手一道,将以前杂乱无章的安卓APP统一一下。华为利用统一后的APP,再对应优化安卓系统底层代码,形成APP和系统的完美匹配。这种虽然比不上苹果那种完全掌控IOS和运行软件标准,但是华为在如今安卓运行的规则下,整合出一套自己的标准,那么将极大的提升华为手机的使用体验。

无论华为最终受益多少,但是华为编译器的诞生,对于整个安卓环境的优化改善也是显著的。相信不久后,会有很多关于华为编译器的分析和解读,就可以证明以上推测是否正确。

想知道更多有意思的互联网信息,快来关注忆梦科技!欢迎大家评论点赞。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删除,谢谢。

APP开发商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重新编译的APP,可以使用在非华为的手机上吗?

经方舟编译器编译后的APP适用于所有安卓手机,不存在兼容问题。

APP开发商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重新编译的APP,可以使用在非华为的手机上吗?

我用魅族15手机下载了华为应用商店,然后下载微博极速版(目前只适配了这个软件),体验很快,边滑动图片就边显示出来,我自己和正常微博app对比,正常微博版本加载图片要慢很多。

APP开发商使用华为方舟编译器重新编译的APP,可以使用在非华为的手机上吗?

很明显,这个适用于所有的开发者,源代码放入编译器里面编一次就好。只要APP上架前诺亚方舟编一下就OK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