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ViVO nex和魅族16哪个更值得购买?
感谢各位伙伴的阅读。
魅族16从去年以上是就备受关注,被人亲切的成为“真香机”,而vivoNEX作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手机,以自己独特的结构设计改变了消费者对vivo的认知,所以两款产品对于两个品牌都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么在不考虑价格的前提下,这两款手机谁更值得购买呢?
参数配置上:两款手机都是2018年的旗舰机,搭载了骁龙845的处理器,最高8g内存,vivo的funtouchOS和魅族的Flyme都是比较出色的手机UI,对性能的调教不用担心,能把处理器的实力发挥出来。
外观设计:两款手机都是比较小众有特色的设计,vivoNEX作为APEX的量产机型,最大的特色就是那颗隐藏式的摄像头,升降式的设计逼格很高,科技感十足,同时还会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安卓手机很多的后台应用不知在什么时候就打开摄像头拍照获取你的信息,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就是采用了物理隔绝的方法来杜绝自己的隐私被偷窃——在笔记本的摄像头上贴个胶带。
而魅族16是采用了类似三星S9那样的对称式全面屏,额头和下巴做到了同等宽度,三星的6.0英寸AMOLED屏显示效果也不错,机身背部也一如既往的简洁。可以说两者的设计都很出色,就看个人的审美习惯。
两款手机都采用了屏幕指纹,但vivoNEX的是第三代屏幕指纹,而魅族的则要稍逊一筹,毕竟vivo是第一个屏幕指纹的厂家,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优势的。另外不得不提一下NEX的屏幕发声技术,为了提高屏占比,vivoNEX取消了听筒,采用了全屏幕发声技术,每一寸屏幕都可以当扬声器使用,这一技术在魅族和vivo的无孔手机中又再一次被提起。而魅族的两个特色是铜管散热和线性马达,这对于手机的使用体验还是很有帮助,也是李楠在发布会上大力宣传的。
总的来说,两款手机各有优势,vivoNEX设计超前,更有科技感,屏幕发声、屏幕指纹和HiFi等都是自己的亮点,同时屏幕更大。而魅族16是一款整体比较均衡的旗舰,除了电池小,没有太大的缺点。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ViVO nex和魅族16哪个更值得购买?
从一个科技宅的角度出发,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的话,那我会选择vivo NEX这款手机。实际上两款手机各有特点,vivo NEX给人感觉就是一款震撼人心的未来旗舰,而魅族16则是综合性价比突出的一款旗舰。或许是因为我自身偏爱科技的原因,所以个人认为vivo NEX才是我心目中的旗舰首选。相信通过下面的横向对比,大家能清楚知道我的选择为何如此。
左边:vivo NEX 右边:魅族16
对比一:全面屏工艺。
vivo NEX作为年初vivo APEX全面屏概念机的量产机型,无刘海形象一经亮相市场就引发行业疯狂。官网目前仍有现货开售,但当下要让无刘海全面屏完全普及vivo旗下全系列机型仍有段时间,毕竟成本过大/工艺过高/用户不同档次需求等因素决定了它的推进速度。而魅族16则采用与三星S9类似的全面屏方案,留有上额下巴,某种程度上有延续用户过往的使用习惯,再加上黄章一直在社区卖力推广“牛刀大试”,所以这款旗舰有播撒信仰的意味,是时候收割“韭菜”了。
vivo NEX采用6.59英寸零界全面屏,屏占比91.24%。魅族16采用6英寸无刘海全面屏,屏占比91.18%。双方全面屏效果差不多,但近乎顶到边框的vivo NEX在视觉上会稍微强势点,更震撼。
vivo NEX
魅族16
对比二:科技创新。
从核心处理器出发,两款机型都是搭载骁龙845,所以流畅性能是完全得到保障的。当然,这毕竟只是整机良好运行体验的一部分,还有关键是带给用户更高档次的科技享受,这才是现在厂商应该坚持发力的所在。
继vivo之后,魅族也是较快应用屏幕指纹的厂商之一。魅族16在科技创新上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屏幕指纹、铜管散热和mEngine触感引擎。虽然明面上还是比较有创新感,可实际仍旧跟在其他厂商后面,每一项“技能”都无法排在行业第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我个人不排斥魅族那份对产品负责的态度和热情,可魅族16是否真的称得上“牛刀大试”的优秀作品呢,这点我认为尚未达到。
魅族16
而vivo NEX,在主流刘海屏趋势下,于上半年毅然决然推出无刘海零界全面屏,这一魄力很可贵,毕竟这种方案的执行,不但关系到全面屏屏占比的显示情况,就连机身稳定性也需要考虑在内。此外,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和屏幕自发声这两项设计又是绝无仅有;前者在带来微传动系统仪式感和未来感之余,为零界全面屏的实现做出“让步”,后者不同于小米MIX悬臂式压电陶瓷导声技术,而是采用类似索尼电视银幕声场技术,耳朵贴近屏幕就能听到声音,最大限度挖掘了Super AMOLED屏幕的潜能,以及偏三维状态的听感享受。还有,vivo NEX那行业领先的屏幕指纹,这可是第三代解决方案了,而魅族16才首代搭载屏幕指纹,所以成熟度上还是vivo NEX占优势。Jovi智能语音助手、AI逆光拍照、SIP封装技术下的Hi-Fi专业音质等等,都能见证vivo NEX在科技创新上的不俗实力。
vivo NEX
所以综合来看,在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的vivo NEX会更适合我这种科技宅。
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ViVO nex和魅族16哪个更值得购买?
魅族和vivo这两个品牌都是现在国产品牌中较为吸引人注意的品牌,对于这2款手机也都有不少消费者关注,而且都有很高的热度,本身手机就是更新换代频繁的产品,而且最新推出的手机也自然会有一些全新的技术和功能,但是不同的品牌都有不同的特色,而且魅族16还是一款还没有发布的手机,vivo NEX手机是已经发布而且获得很好口碑销量的手机,魅族16还没发布,到底能不能超越vivo NEX手机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从现在的手机爆料来看,魅族16确实不错,距离魅族15新机发布已过去几个月时间里,并没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于这款魅族16相信也会下很大的功夫,据说性能方面会采用主流的骁龙845+8G的旗舰配置,与此同时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太过亮眼的表现,所以可以想到正式发布后也毕竟不会影响vivo NEX手机。
vivo NEX手机能获得这么好的评价和销量确实挺正常的,当从性能方面都能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手机的需求,其次就是技术方面也能吸引不少人的眼光,比如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和最新的升降式摄像头设计,做这些也是魅族16所没有的,而且vivo NEX手机在使用体验方面也有明显的提升,主打年轻市场的品牌,自然而然对手机游戏方面有明显的表现,比如vivo NEX还与腾讯网易合作共同研发除了游戏研究所和推出专属游戏虚拟引擎,让用户能体验最好的游戏体验,通过多个方面可以看出,现在vivo NEX手机确实是一款出色的手机,而魅族16还是要等正式发布才知道了。
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ViVO nex和魅族16哪个更值得购买?
感谢您的阅读!
两款手机都采用骁龙845处理器,可以说从性能角度来看两款手机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甚至相差并不是特别大。我们可以通过安兔兔的跑分看一下两者在性能上面的差异。vivo nex旗舰版和双屏版的分数都高于魅族16的分数,当然差别并不大,都在29万分左右。所以,性能方面两者差异并不大。
通过性能方面的比较以后,我们看看细节的比较,这里主要是:全面屏的不同方式。我们知道魅族16这一次可谓是颇有性格,它并没有取消前置摄像头,反而是将前置摄像头,放在了上额头上,虽然做到了全面屏,但是和vivo nex的全面屏比较,还是有些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图:
在额头上,vivo nex的上额头,基本上做到了没有额头,因为采用了前置摄像头升降模式,所以整部手机的视觉效果会更好一些;而魅族16这款手机,因为前置摄像头,它的前置额头还是存在的,这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
这里还要说一下vivo nex采用的身上摄像头模式。这种模式非常有利于将前置摄像头进行隐藏,所以我们在这款手机使用的时候,除非在自拍,他可能会自动升降它的前置摄像头,平常的时候是不会发现的。
在官网的数据中,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的升降可以达到5万次无故障,同样它采用的是不锈钢壳体结构,所以它的承受的压力和拉力会更高一些,同样它有智能监测系统,在受到外力的时候会自动收回,而且它的缓冲式的转动机构也能够抵挡一些猛烈的冲击。
所以,从屏幕角度和前置摄像头解决方案来看,可能vivo nex,它的解决方案更为先进,更为有创意。
关于屏下指纹,这两款手机都采用屏下指纹,当然魅族16是第1次采用屏下指纹技术,而vivo nex,它已经使用到第3代屏下指纹技术相,对于前两代来说第3代的屏下指纹技术更为迅捷,解锁速度也相对较快,这是很多人在购买vivo的时候的原因,因为它的屏下指纹确实体验感会比较好一些。
当然,魅族16这一次,它的特色还是在于它的拍照表现,前置2000万,后置1200万+2000万摄像头,给这款手机的拍照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但vivo nex这一次也同样不俗,它的双核1200万摄像头,也带来不俗的拍照体验。
最后,就是关于电池,魅族16的电池采用3010毫安时的电池,从电池角度来看,这款手机的表现还是一般的。vivo nex采用了4000毫安时的电池,电池的容量比较大,也能保证它的续航表现比较充足。
所以,如果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vivo nex确实比魅族16要功能性会更强一些。当然其实两者在性能上面差距并不大,只不过vivo手机对于全面屏以及续航,手机设计等等方面的创新性还是比较突出的,而且vivo手机它本身自带的hifi音质,也给这款手机加分不少。
不考虑价格因素的前提下,ViVO nex和魅族16哪个更值得购买?
不考虑价格选苹果没错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