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的手机荣耀V20,值不值得买?

12月26日14时发布的。

荣耀V20作为荣耀手机的龙头产品,今年发布的海报是预热了一波又一波,在这之前还在香港开了一个香港的技术研讨会,先放个烟幕弹,其次发布一个同胞机型Nova4,真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今天荣耀终于现身,整体配置和正面设计在腹部之前都一点一点的曝光出来,就剩下这最后的神秘面纱了,那么在今天发布会后一切都“真相大白”,还值不值得购买呢?

正面没有什么好说的,Nova4同款的6.4英寸魅眼全面屏,采用了盲孔技术的挖孔屏把摄像头孔径控制在4.5mm,这相对来说是一个能接受的范围,至少外观上看起来不显得突兀。

而背面的设计可是出乎了大多数人的以外,不管是造型上还是配色上都与之前的风格完全不一样。荣耀V20不出意外的采用了后置指纹(看到Nova4卖3000多元都还是后置指纹就有了这个心理准备),还是少有遗憾吧。采用了流线型的机身设计,并且配有V型纹理,这个设计还是比较有特色。而最想吐槽的是这个横置双摄,与大众的审美确实与众不同,横置双摄也还行,干嘛还把两个摄像头分开,强行设计成一个躺着的感叹号(!造型)。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小插曲,在发布会展示背面时,评论区出现了一部分要求退定金的弹幕,这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还是有部分伙伴不能接受。

配置方面荣耀V20还是可圈可点,搭载了麒麟980处理器,辅以GPU turbo2.0,并且还有link turbo网络聚合技术。再加上双频GPS、红外遥控、NFC和液冷铜管散热。还支持3D和YOYO,这些都是旗舰级配置。

该机由三个配色,分别是魅海蓝、魅丽红、幻夜黑。售价为6+128版本2999元,8+128版本为3499元。起售价比预期高了两百元左右。

总的来说,整机的槽点就是后置指纹和摄像头的排列,其余的地方都还是值得肯定,可以考虑购买,各位伙计觉得呢?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老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华为发布的手机荣耀V20,值不值得买?

本人的荣耀v20已经上手两个月了,上一部手机是荣耀v10,本人也算是被荣耀给圈粉了,下面就来谈谈这两个月我使用荣耀v20的感受。

我买的是6+128G的版本,当时想买8G运存的版本来着,但是因为之前的V10是4G运存的,而且日常使用绰绰有余,所以这次荣耀v20我选了6G运存,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大家日常使用运存根本用不到8G。

整机配置:

荣耀v20正面采用了6.4英寸的魅眼全视屏,左上角有个4.5mm的小孔用来放置摄像头。cpu采用的是华为自研的海思麒麟980,7nm制程工艺,功耗更低,散热更好。(相比于麒麟970,cpu性能提升了75%,GPU性能提升了46%,AI识图速度提升了120%)后置摄像头是索尼的IMX586 48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960帧慢动作,3D视频瘦身等等。自从小米开创了双频GPS的先河,现在所有厂家都开始效仿,荣耀v20也不例外,搭载智慧选星和双频定位。电池为4000毫安,支持4.5v、5a快充。支持NFC近场通讯和红外遥控(这个很赞)

使用感受:

首先我必须要夸一下荣耀v20的续航能力,简直令我太意外了,手机正常打电话发微信,可以坚持两天,足以可见华为对系统底层的优化能力,而且也要感谢麒麟980的超低功耗。

手机拿到手后,先到花粉俱乐部申请了magic 2.1.0系统版本的升级。升级过后,手机系统如丝滑般流畅。有的小伙伴刚升级完后可能会觉得有点卡,不用着急,大约几个小时过后这种卡顿情况就会消失。

该机同样搭载了很吓人的GPU turbo 2.0,在图形解析显示方面依旧超级出色,而且占用内存更小,速度更快。同时在游戏流畅度体验上也丝毫不逊色游戏手机。

这款手机还搭载了THE NINE液冷散热,具体有没有作用我是真不知道,因为我一直套着手机壳使用,感觉不出来。

其搭载的LINK TURBO全网络聚合技术,可以让WLAN和LTE同时在线,让你在游戏中享受稳定低时延的流畅。说实话这个功能属实不错,相当于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的网速叠加到一起,肯定特别快,但是说实话,我把这个功能关掉了,因为我怕家中的无线网络不稳定,结果手机一直使用我的移动网络,流量伤不起啊。

总结

荣耀v20的表现让我很满意,反正在我下载了大量软件的情况下,卡顿的现象是没有出现过。电池也没有随着时间衰减的很厉害。

照相效果个人觉得还可以,不算特别出彩。但是加入了一些比较有趣味的玩法,还是值得一玩的。

当时我买的价格是两千多,现在已跌到了两千以内,降价幅度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近期有打算换手机的小伙伴,可以考虑一下。

华为发布的手机荣耀V20,值不值得买?

年末杀手锏:荣耀v20 全面屏+麒麟980+4800万像素+4000mah电池,再见小米2018

胖叔曾经分析过小米2018年的表现,可以用失败来形容,其手机2018年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5%,可见一斑,年度旗舰mix3更是因为高通骁龙855迟迟未发布而被华为的mate20和荣耀magic吊打,现在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末,一记重拳又打在了小米脸上,在仅有的价格优势上也被华为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标题已经对荣耀v20做了优势说明,6+128的2999起步价,对于现在3000元价位来说,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

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目前来讲,屏占比至少要91%以上,目前仅有打孔屏(荣耀v20)、滑盖屏(小米mix3.荣耀magic2)、双面屏(努比亚x.vivo nex2)三种解决方案,个人觉得有创新的双面屏和打孔屏更适合大众使用习惯,但是综合硬件和价格,性价比做个排序,应该是荣耀v20≥努比亚x.小米mix3>荣耀magic2,至于vivo就算了吧,有那个钱不如上mate50pro了

华为发布的手机荣耀V20,值不值得买?

荣耀V20发布会结束了,此次荣耀V20在北京惊艳了众多手机用户和友商的眼球,那么到底荣耀V20这款手机的性价比高不高,到底值不值得买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首先荣耀V20采用6.4英寸魅眼全视屏设计,左上角孔径仅4.5mm,内置2500万自拍镜头。机身背面首创V型纹理,影随光动,颜值出众,提供幻夜黑、魅海蓝和魅丽红三种配色。在外观上面一定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要颜值有颜值,要创新有创新。

硬件方面荣耀V20也非常不错,搭载麒麟980芯片,支持GPU Turbo 2.0图形加速,游戏点击、滑动时延分别优化55%、19%,并适配更多游戏如《阴阳师》、《崩坏3》、《NBA 2K18》,号称首款综合游戏五星体验手机。如果你是一个手机游戏的重视爱好者的话,这款手机一定能让你体验极致的游戏环境已经畅快的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荣耀V20的续航也非常出众,不管你是玩游戏看电影,荣耀V20在续航上都能满足你的需要,内置了4000mAh大容量电池(支持4.5V5A超级快充),同时搭配THE NINE液冷散热技术,让整机在重度负载下依然保证系统稳定,流畅不卡。终于不会在出现看视频看到一半或者玩游戏的关键时刻弹出电量剩余的提醒了。

既然是旗舰机型,荣耀V20还配备了PC模式,可变身超级计算机,配上鼠标、键盘、显示器可变成一台电脑。通过云端强大的运算和图形处理能力,可实现10倍以上万元电脑的性能,靠手机就能轻松实现移动商务办公,专业图形处理,甚至是玩大型3A游戏。

拍照方面更是和之前曝光的一样,后置索尼IMX586 4800万像素摄像头,同时配备TOF立体深感镜头,支持3D美体塑形。在不同的环境下还有不同的拍照模式,智能识别拍照的光源环境,不管是在哪里都能拍出大片的感觉。

综上所述,此次荣耀推出的最新旗舰机荣耀V20不管在哪个方面都非常的出众,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有如此高性能的同时,荣耀秉承着亲民性价比的优良习惯,最终定价定位2999起。荣耀在2018即将结束之际给所有的手机用户奉上了一分大礼,不得不承认荣耀V20可以算是2018年度最值得买的手机之一了!

华为发布的手机荣耀V20,值不值得买?

“网络极客”,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网络世界。

华为在全面屏又前进了一步,从刘海屏提升至魅眼全视屏。

  • 胡歌为该款手机做了代言,同样是主打屏幕和拍照功能;

  • 低配版价格在2999元,国内这个价格区间竞争非常强,小米8、魅族16th、锤子坚果R1等。

第一眼看到这个魅眼全视屏,还是惊艳到我了,一起来看看这款手机的配置吧。华为荣耀V20手机特色
  • 依然用的是麒麟980处理器,相信大家对这款处理器已经相当熟悉,华为Mate 20 Pro同款;

  • 前置2000万像+后置4000万摄像头,华为的照片功能一直没有令我们失望;

  • 本次摄像头主要的提升在于细节的把控,通过更大的像素带来更清晰的细节。

  • 说说华为这次采用的魅眼全视屏,直观感受并不是很突兀,还是比较协调(对比刘海屏);
  • 占时不知道使用哪个厂家的屏幕,屏幕素质占时不得而知,分辨率为2310*1080;
  • 极窄的下巴,不知道是否使用了COP的封装方式,国产屏能否实现呢?
  • 华为很吓人的技术已经升级至第二代,对游戏的提升确实非同一般;

  • 至于网络方面,华为是网络设备提供商,基带信号一般要优于其他的手机。

其他方面:

  • 低配版本使用6+128G的组合,平时使用基本够用;

  • 电池使用4000mAh的超大电池,并且支持4.5V5A的快充。

对比同价格国产手机的配置以及颜值,个人觉得还应该是买新不买旧。

对于华为荣耀V20您怎么看,是否值得购买?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华为发布的手机荣耀V20,值不值得买?

2500元可以考虑,3000元不是我的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