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是在小学阶段要养成的好习惯?
养成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并且,好的习惯要从小学开始养成。作为从教二十年的小学老师,总结几点,供你参考。
第一,要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小学生注意力差,很多就是上课不注意听讲,爱做小动作、东张西望、乱说话、甚至坐在位上发愣。总之,这类学生总是集中不起精神来听课,导致学习成绩拿不上去。因此,要想让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就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
第二,要养成学生认真书写、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也很重要,常常有的学生字迹很差,写去的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一旦养成这种坏的习惯再改过来就很难了,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所以,从小就要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其实,对学生的要求不像书法家那样要把字写得美观,只要做到横平竖直,字写得舒展、大方,然后能做到排版整齐、书面干净就已经很好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很重要,现在我的班上就有两个学生,是上期从外校转来的,学生很聪明,就是成绩很差,不完成作业已经成了这两个学生的习惯,转过来之后,学校离家近了,家长也很配合,但是已经一期多了,还是不能自己完成作业,每次完成作业就要老师或者家长看着。所以说,从小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也很重要。
第三、注重培养学勤于思考的习惯。家长常常会交代孩子,不懂的地方要问老师,不懂要问,这是对的,可是有些小学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就是不自己动脑思考,而常常依赖老师或者家长。一个很小的问题也要去问老师或者家长。对于这些孩子,要启发他自己动脑思考,最好的做法是:能通过查阅课本或者工具书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是不能自己解决的也不要直接告诉答案,要告诉做题的思路,引导孩子自己想出答案。这样就会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他会自己解决问题。
第四,注重培养孩子收拾书本文具、保存好课本作业本的习惯。这个看似小事,其实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学期开始都是发的新书,有的学生刚过两星期,树皮就掉了,作业本从来就是没皮的,课桌里面扔的乱七八糟,上课时要么找不到作业本了、要么找不到笔了,这都是不注意收拾书本文具造成的。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宠爱有加,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自己包办代替,这其实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收拾自己的书本文具完全可以让孩子从小就自己收拾,孩子做完作业以后,就让孩子自己将书本文具收拾进书包,并且放整齐,长期训练,孩子就会形成习惯,而这个习惯对于以后的生活也是很有好处的。
其余的还有很多,比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强、早睡早起、均衡饮食等。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懂得尊重别人。做事情要认真,不要半途而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会自己交朋友、和他人愉快的相处。这些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适当培养就行了。
有什么是在小学阶段要养成的好习惯?
谢谢邀请!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孩子的点点滴滴开始。譬如:学会倾听的习惯,要求不仅上课时专心听讲,还要学会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及时做出判断,必要时举手纠正或者袜充。
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则需要教育孩子从小熟练掌握"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运用。还要引导孩子不高声山喧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起哄,做文明人。
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力的结果,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功亏一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老师、成人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特别是家长、老师一定要相信榜样的作用。
最后,期望学校、社会,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尽自己的一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家庭和班级氛围,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墙壁也会说话",说的就是:要让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砖一瓦,都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
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决定着人一生的快乐与痛苦,决定着一个人人一坐生活的质量。是关系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
现代心理学证明:行为一旦变成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省时省事的自然力。
记着那句常常说的话:抪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抪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抪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有什么是在小学阶段要养成的好习惯?
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柳乡人认为,以下习惯必不可少——
珍惜时间的习惯。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小孩子天性爱玩,如果家长不加强教育和管理,上学、做事拖拖拉拉,双休日、节假日到处乱跑或在家玩手机,看电视等,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进而影响以后的学习成绩。古人说,业成于勤荒于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除学校教师外,家长也要经常教导,比如按时上学,做事讲效率,做完作业再去玩,少玩手机等,逐步培养惜时守惜的习惯。
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渠道。绝大部分的文化课知识,老师都是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的。包括目前的线上学习也不例外,只不过家庭变成了课堂。不管哪种情况,作为学生都必须全神贯注,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做好笔记。网络教学阶段,家长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一定要做好监管,发现不上网课或上课时玩游戏等,要坚决制止。平时可与教师电话联系以了解真实表现。
课外阅读的习惯。开卷有益。读书对于任何人都非常重要,小学生也不例外。课外阅读可以丰富生活,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益智健脑,是一个曰渐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对于孩子的语文学习影响深远。作为家长,要从幼小开始,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便利。可根据不同年龄段,为孩子提供适宜的书籍,供孩子选择,最好与在校所学内容相配套,如诗词类,童话类,名著类等,逐步提高。
坚持日记的习惯。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大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并伴随一生。写曰记的好处很多,如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勤于动笔的习惯,积累作文素材等。因此,作为家长,应引起重视。日常生活中,可协助教师,为孩子买回质量较好的本子,这样便于保存。日记不在长短,贵在坚持。只要该子按照格式,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真实的记下来即可,天长日久,必有所获,写作能力和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写字整洁的习惯。字如其人。一个学生的写字水平很多时候反映了他的学习态度,甚至可以表现出他的学习成绩。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的作业、试卷等往往书写工整,美观大方,让人赏心悦目。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并从孩子刚入学抓起。一旦养成了马虎潦草的坏习惯,很难改正。建议以楷体为主专项训练,通过字帖临摹,效果明显。另外,要关注孩子的家庭作业,经常予以指导和鼓励,孩子的书写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影响孩子学习的习惯还有很多,不已而足。每个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培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题主和大家有所帮助。
有什么是在小学阶段要养成的好习惯?
我觉得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习惯很多,不同的阶段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具体做法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低年级阶段的学习,主要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主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比如上课姿势要端正,坐要正、站要直。
认真听讲,整洁书写,看书时,书和眼睛应保持20公分左右,不躺着看书,整洁书写,按时作息,按时吃饭,按时完成作业等。
同时还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尤其是朗读习惯的养成,因为朗读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语感等都有很大帮助。
二、中年级阶段,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自身的发展,逐渐培养写作习惯,告诉学生写作文并不难,只要平时多注意观察事物,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紧扣题目描述出来即可。
一开始可以背涌精要语段入手,这个阶段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很快就能背诵许多东西,一开始先仿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错,甚至喜欢上作文,这将对以后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高年级阶段,应重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点应继续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学生对抒情性散文和说明文等阅读性题的练习。
作文训练中,应重点解决主题鲜明、立意新颖、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用词恰当、书写规范等问题。
概括地说,小学阶段就是重点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自我安全防护的习惯,使他们终生受益。
有什么是在小学阶段要养成的好习惯?
小学阶段是孩子漫长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一切都不适应,家长可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培养孩子管理学习用具的习惯。这个习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特别重要。一年级的孩子这学期每人都要九本书,加上作业本,练习本,文具盒,彩笔盒,转笔刀等,书包塞的满满的,很沉。这些学习用具让孩子不堪重负,手忙脚乱,每天上课不是忘带课本,就是没拿练习本,要么就是少带了尺子、橡皮擦等东西。这不仅仅是生活自理能力问题,还有责任心的问题。培养孩子管理物品的习惯,在每天做完作业之后,睡觉之前,引导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书包整理一下,把课本,作业本分门别类的装整齐,再检查各种文具是否都齐全。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能熟练的管理自己的各种物品。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写作业对孩子来说,是个难题,有些孩子写作业,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半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没写完。有的孩子作业写不完,家长帮忙写。这样下来孩子就没有时间观念,反而学会了拖延时间,不知道自己在规定的时间里要做什么。怎么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呢?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科学,固定的作息时间,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完作业,完成一幅画作,或者读完一本绘本。如果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完成任务,家长可以给孩子相应的批评或者惩罚,帮助他改掉拖拉的不良习惯。
3,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孩子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后再去玩。有的孩子喜欢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这样一来,学习不专心,注意力也容易转移。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孩子中普遍存在,因此家长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外界的东西打扰到他,家长们也要保持安静,可以在一旁看书,让他觉得家长也要学习。
4,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养的形成。如果一个孩子对待书写能够认真,往往在别的事情上也容易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家长每天检查和督促孩子的书写,让孩子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同时养成孩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5,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读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陶冶美好情操,拓宽视野,拓展知识面,增长见闻。小学阶段的孩子,认识的字有限,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有趣的绘本,或者带有汉语拼音的读物,多图画,少文字,减少孩子阅读的困难。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给孩子讲解有趣的内容和孩子不懂的地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细心,耐心的陪伴孩子,支持,帮助和鼓励孩子,让他幸福而愉快的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成为一个自律,自立,自信,有毅力,有追求的孩子。
有什么是在小学阶段要养成的好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大概有以下几点:(1)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不打架,不骂人,接人待物有礼貌。(2)团结友爱的好习惯。同学之间要搞好团结,互助互爱。(3)懂得分享的好习惯。自己有好的事物要懂得跟小伙伴们分享。(4)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学会尊敬长辈,保护弱小。(5)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搞好个人卫生,懂得保护环境。(5)养成勤奋的好习惯。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懒惰,不拖拉,不得过且过。(6)生活自理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7)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在学校里自觉遵守纪律,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规则。(8)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快乐阅读,让阅读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9)做事认真的好习惯。做事不马马虎虎,专心致志。(10)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懂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会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养成这些好习惯,将是一位优秀的小学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