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孙二娘的包子店细思极恐?

本来一个女人有什么好可怕的呢?但孙二娘这个人却让人越想越害怕。说她歹毒吧?但她又仗义。包子店可怕在哪里?是当时的风气,还是她独此一家?

孙二娘,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位英勇的女性角色,外号“母夜叉”。

从这个绰号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孙二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书中关于孙二娘的描写也是非常的不一般,“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一提到孙二娘大家能想到不单单是孙二娘的凶悍的性格,同时还有吓人的包子店。

其实下蒙汗药,开驿站酒馆,卖人肉等这样的生意,在绿林当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在孙二娘的包子店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剧情,莫过于武松对孙二娘的场面,孙二娘技不如人,降不了武松,其实也是因为武松早在江湖行走多年,对于类似于孙二娘耍的混账把戏也是早有耳闻,擅长这类的把戏的绝对不仅仅是只有孙二娘这么一家,同时还有催命判官李立,以及混江龙李俊,这二人也在揭阳岭的山脚下开了一间驿站。在当地,这二人可以说就是揭阳岭的一霸,谁招惹,谁倒霉啊。

很多人会觉得孙二娘的包子店,卖的是人肉包子

这也太过于血腥,太过于残忍了。其实在当时那种乱世之中,想要在腥风血雨的江湖之中立足,那过得都是在刀尖上行走的日子,弱肉强食其实从来都是社会法则,只不过在当时的情况,大家的手段更直白,更残忍了一些。

如果江湖中人想要过安稳日子,那就必须要生活在人多的市内,过得日子就好像武大郎那样,靠着自己的手艺,或者是一技之长,干点小买卖,做点小生意,勉强维持生计,勉强养家糊口,勉强过完一生。

《水浒传》中的众多英雄,很多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山贼土匪、

比如说张青,张青原本其实是光明寺中的种菜的,老老实实的种菜,靠着自己的体力跟汗水,也是勉强度日,但是张青唯一的问题就是性格方面太过于急躁,不够隐忍。张青后来因为跟寺院里的和尚起了冲突,直接就把寺里的和尚都给杀了,因为这个张青才跑了十字坡去打劫。

后来打劫劫到了自己的老丈人头上,被老丈人直接放倒,并收其为徒,又被招为女婿,这才回到了城里,但是在城里没生活多久,紧接着张青自己又跑回到了十字坡,张青自己还说“城里怎的住得”。

如要说细思极恐,那么这个问题就是真正的细思极恐了。当时的江湖那么乱,山贼土匪那么多,如果大家都能过上安稳日子,如果世风不是与日俱下,谁会选择干这种违法危险的买卖,谁会第一志向就是要立志做一位山贼土匪呢?

阮氏三雄在石碣湖边打鱼,一年到头穷得连个整齐顺手的渔网都混不上,天天打鱼,天天用一个破了的渔网。没办法,只好再偷偷的接点水上的私商生意,为什么要冒险, 因为正经买卖不挣钱啊,在加上兄弟几个生活的地也是个倒霉的地方。

这兄弟三人你说生活在哪不好,偏偏生活在梁山泊附近,这梁山泊附近山贼土匪这么多,这些山贼土匪会不会打家劫舍咱不知道,但是当时的衙门,对这些寻常百姓下手可比这些山贼土匪下手可黑多了。

因为当地可以说算是山贼聚集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也一定是朝廷,以及衙门官兵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但是这些官府衙门的人一天到晚的也不干正经事,不上山去捉拿山贼,有事没事的反倒是喜欢下乡去打劫欺负这些平民百姓,按照书中阮小五的话来讲,只要是一听到声音说官府要下乡了,那老百姓们家中养的这些个什么鸡鸭猪羊绝对是没得跑。这帮人不单单是吃,还得连吃带拿,临走之前还不忘要点钱拿走,老百姓过得是真苦啊。

其实在文学作品当中,人肉包子,黑心客栈这样的剧情以及戏码其实大家基本都见过很多,不单单是水浒当中有这样的剧情,还有《新龙门客栈》当中的金镶玉其实也是开卖人肉包子的黑店客栈的。这样的情节不少,大多体现都是跟当时大时代的社会背景有关系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一般在一部优秀的的文学作品的背后,真正细思极恐,真正坐着想要体现的东西,应该就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以及人文情怀的揭示了吧。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张青夫妇二人最好选择其实也无非是,干一些类似于卖人肉包子的勾当,这样的生意说是土匪也是土匪,说是百姓也是百姓。张青夫妇二人一直都是在二龙山落草的,二龙山这个地方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因为在这里落草的可不仅仅是张青夫妇,还有鲁智深,武松,杨志等人,也是在这里落草的。

由此可见,其实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无论你是打算落草为寇,还是打算当个安稳百姓,无论是哪一种角色,都是衙门要欺压,要打击的对象

都会受到来自衙门,来自朝廷的鄙视以及打压,可是做百姓无力反抗,还不如落草为寇来得自在。用一句话来形容最为合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世人都觉得孙二娘和张青卖人肉包子是违法残暴的行为,可是殊不知人家卖人肉包子也有卖人肉包子的规矩,人家有三等人不杀的规矩,一是云游的僧侣道士,二是行院的妓女,三就是流亡发配的罪犯,看似残暴不仁,但却也有自己的道义。

总的来说,其实落草为寇算是当时的社会趋势所逼,梁山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不可能人人都是励志自己就像去上山当这个土匪山贼的,并不是人人都想要落草为寇的,那有正常人愿意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去过刀尖上舔学的亡命生活呢?

孙二娘本身,和孙二娘的包子店,并没有什么恐怖的地方,真正让人心惊胆战的东西,应该是当时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趋势吧。

为什么说孙二娘的包子店细思极恐?

孙二娘把大活人用蒙汗药蒙倒,剥皮剔骨剁成馅做人肉包子,这种事搁谁听了都会恐怖。

那么,孙二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和丈夫张青做这种惊世骇俗的买卖,为什么声名远扬却平安无事呢?

这就要从孙二娘的身世和时代背景讲起了。

、祖传世家,一脉相承,只是到孙二娘这里又被发扬光大了。

孙二娘的父亲叫孙元,江湖人称山夜叉,听这绰号就是个妥妥的强盗,在绿林界也有一定名望。

孙元有一天出门,路过大树十字坡,被一个年轻的强盗给劫住了。孙元本来就是强盗出身,如今遇到了同行,岂能束手待毙,于是便和对方切磋一番。结果姜还是老的辣,年轻的强盗被孙元给制服了。

接下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孙元看这个年轻人聪明伶俐身手不凡,长得还挺精神,便动了恻忍之心。孙元把年轻人领回城里的家中,教给了他好多本事。随着感情的升温,便把年轻人招为上门女婿,和女儿孙二娘成了亲。

这个年轻人就是菜园子张青。孙二娘和张青成亲,也算是门当户对天赐良缘。

电视剧把孙二娘改成了美女,其实《水浒传》中的孙二娘丑陋不堪,书中介绍:

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钗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孙二娘这副吓人的模样,与她母夜叉的绰号完全吻合。孙元显然是担心女儿相貌丑陋嫁不出去,所以才给她招了上门女婿。这样一分析,事情就天衣无缝珠联璧合了。

结婚后,孙二娘觉得总出去劫道也不是长久之计,既然大树十字坡那里风水好,成全了她和张青的婚姻大事,又是交通要道,干脆去那里开酒店算了。把过去主动出击的劫道越货,升级为加强版的守株待兔,遇到来吃饭住店的有钱人,便用蒙汗药放倒,即劫了财,又有了做包子馅的原材料,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到了孙二娘这里,她是把祖传的谋生之道给发扬光大了。

二、作为倒插门的女婿,家里的二把手,张青虽然立下了约法三章,但在孙二娘眼里却形同虚设。

酒店开起来后,毕竟是特种经营,为了加强管理,张青立下了约法三章:

一是云游僧道不杀。因为出家人慈悲为怀一心向善,还是不杀为好。

二是过路妓女不杀。因为妓女又不做坏事,只是陪人笑脸赚个辛苦钱,也是不杀为好。

三是流放犯人不杀。因为犯人里面有许多江湖好汉,都是差不多的同行,最好不杀。

应该说,张青立下的约法三章,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惜他是倒插门女婿,在家里是二把手,没有决策的话语权。孙二娘把张青的约法三章当作耳旁风,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一章也不遵守。

所以当鲁智深这个出家人路过酒店吃酒时,孙二娘一看对方又高又胖又壮,他一人的肉馅能顶好几个人,照样给他蒙翻,抬到案板上正要动刀,多亏张青及时赶回,才救下鲁智深一命。

武松也是如此。眼看着披枷带锁被两个官差押着是个犯人,孙二娘依旧不管不顾同样照此办理。只是武松粗中有细,他看出了孙二娘的猫腻,假装被蒙倒,反手捉住了孙二娘。也是多亏张青及时赶回,不过这回张青救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老婆。

、孙二娘的特种经营之所以平安无事,与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

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孙二娘特种经营的名声也必然会传出去。武松初次来时就开诚布公地对孙二娘挑明了。武松说:我早就听人说过,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过,肥的切作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这就说明,江湖上对孙二娘的勾当已经有了风言风语。

可是,孙二娘的买卖为什么会平安无事呢?

一是皇帝昏庸,追求享乐,奢靡腐烂,不理朝政。用大白话说就是没正事儿。

二是奸臣当道,朝纲混乱。民不举官不究,贪官对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情,懒得去管那些闲事。

三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边骄奢淫逸胡作非为,下边的官吏自然睁只眼闭只眼,谁也不愿去惹那个麻烦。

更何况,在当时做这种买卖的也不仅是孙二娘一家。揭阳岭上催命判官李立开的酒店,就把宋江和两个押送的官差麻翻,抬到案板上正要动刀,被赶来的李俊给救了下来。

梁山朱贵开的酒店也做这门生意,把肥胖的人放倒后,肥肉熬成油作灯油(当时没有电灯,用的是油灯),瘦肉剁成包子馅(骨头估计是喂狼狗了)。

清风山的矮脚虎王英一伙山大王,专门剜人心作醒酒汤。宋江逃难时被捉住,就险些被剖腹剜心。

要说宋江这个人也真是多灾多难,在清风寨被知寨刘高打个半死,在江州酒后写反诗又被打得半死,尽管他把屎尿弄得满身装疯卖傻也没蒙混过去,依然被五花大绑地推上刑场执行死刑。之前的几次被人捉住也都是险些丧命。可见在那个腐朽靡烂的黑暗社会里,不管是走黑道白道,到处都是重重陷阱险象环生的。

也正是在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孙二娘的买卖自然会做得风生水起,平安无事。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孙二娘的特种经营不仅是细思极恐,更恐怖的是那个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已经没有什么法制观念可言。

为什么说孙二娘的包子店细思极恐?

孙二娘的包子店只所以让人细思极恐,那是因为孙二娘的包子店的包子据说是用人肉做馅的!许多过路进店的人很多都被她杀害。如果真是这样,谁能不害怕啊?

不过,《水浒》就是一部白话小说。而小说则是可以随意杜撰的!有些内容就是为了让读者专心看下去并引起思考的。

至于到底有没有这种事,还真是无从查考,不过在那个时代,或许是真的有那也并不奇怪!

信不信由你!

不过,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小心一下子“穿越”到了水泊梁山一带,再如果看到前面有个“孙二娘包子店”,可一定要绕道而行,千万不要在此住宿,免遭不测!

切记!

谢谢邀请!

为什么说孙二娘的包子店细思极恐?

要论《水浒传》中真正的恶人,除了喜欢滥杀无辜的李逵之外,一丈青孙二娘和他的老公菜园子张青绝对会名列前三名,他们两口子的恶行就一个,开黑店谋害过路的客人,并将之做成包子馅。

之前小的时候看《水浒传》,还挺羡慕梁山那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所谓英雄好汉,但长大之后懂事了,有了自己明确的三观和是非观念后再看《水浒传》,发现所谓的梁山好汉除了鲁智深这个真正有点正义感的,以及其他技术型人才没有详细描写之外,出场的好汉中行为基本上都有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方,说是好汉,但真正堪称好汉的有几人?

孙二娘的包子店完全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细思极恐

孙二娘的包子店的恶行做的并不严密,失踪的客人多了,名声自然就传了出来,“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过,肥的切作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这样的流言传了出来,很多人都知道,但这样的黑店却还能一直存在,和官府相安无事,由此可见北宋当时的社会黑暗到了何等的程度,所谓的民不告,官不究莫过于此。

有宋徽宗带头,四大奸臣辅助,下面的底层官 吏上行下效,可以说北宋的下场是自己作的,金国能灭北宋,也只是捡了个便宜而已。

梁山所谓的一帮好汉中,恶行尤其是以孙二娘夫妇为甚。那实话在当时那个乱世的环境下,开黑店为生以当时的价值观来说也不是没有可以理解的地方,但在图财的同时,不只是害命,还将人如此作贱,真的是让人不可接受。

孙二娘夫妇的武功在梁山一帮好汉中其实极其的一般,店中除了他夫妇二人外,也只是有几个强壮点的伙计,武功也并不高明。

原著中也提到过,不是没有所谓打抱不平的好汉出过头要替天行道,但孙二娘夫妇二人心思还是极灵巧,专门准备好了说辞,说自己夫妇二人有三不害:一不害穷人,二不害僧道,三不害官府之人。这样的说辞一出来,众好汉立马放过二人,包括武松这位很多人喜爱的好汉,甚至还和孙二娘夫妇结拜为兄弟。说实话当时我看到这儿时,对所谓的英雄豪杰的武二郎印象是大打折扣。

只能说这些所谓的好汉的想法和我们差别太大了,心也太大,这样的恶行在他们眼中也能完全无视。

我想《水浒传》的作者之所以写了这么多品行不堪的所谓好汉来加入梁山,估计也是有暗含讽刺的意味在里面吧,毕竟这么多品行不堪的人聚集在一起都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出来,可以当时社会已经腐朽不堪到了何种程度。

为什么说孙二娘的包子店细思极恐?

孙二娘是《水浒传》里的人物,她在十字坡开了一家包子店,这家包子店不但在附近很有名,而且在江湖上都很有名,十字坡包子店为何这样有名呢?因为十字坡包子店有很多恐怖之处,还有很多细思极恐之处。一,老板娘孙二娘长得很恐怖。

《小浒传》中有三大女将,一是梁山好汉孙之妻新顾大嫂,因性格火爆而被称为“母大虫",一位是梁山好汉矮脚虎王英之妻扈山娘,因长相美艳,身长高挑而被称为“一丈青",再一位就是今天要说的主角孙二娘了。

孙二娘是梁山好汉菜园子张青的妻子。绰号"母夜叉",听其绰号,我们便能想象到孙二娘的长相有多可怕,其实,根据书中对孙二娘的描写,孙二娘比"母夜叉"更可怕。因为母夜叉只是长得丑,而孙二娘不但长得丑,而且长的凶。

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中, 武松杀嫂祭兄之后,投案自首,被发配沧州路上,路过十字坡,见到了孙二娘,在武松眼中,孙二娘的形象是这样的一个妇人:

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孙二娘打扮暴露,粗俗,让人匪夷所思,而长相也相当让人恐怖,书中这样写道:

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钗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二,十字坡包子店的经营宗旨也很恐怖。

这家包子店以打劫往来客商为宗旨,而且把客人当做猎物,先用蒙汗药蒙倒,再剥皮剔骨剁成馅做人肉包子,或者把人肉挑到村子里去卖。当年曾经拳打镇关西的大侠鲁达鲁智都曾经被孙二娘麻翻,若不是张青回来的及时,见到了鲁达那根很有特色的禅杖,赶紧去作坊里阻止,鲁智深就被当作老黄牛让孙二娘剥了。

另外,十字坡包子店里的作坊很恐怖

一般的包子店,作坊里放着的无非是羊皮羊肉、猪皮猪肉、葱姜蒜等,但十字坡不一样,第二十七回,武松在孙二娘的人肉作坊里看到的布是“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这样的作坊谁见了不觉得恐怖?

其实,以上这些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下几方面。一,为何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的存在很长久?

武松曾对孙二娘说他早就听人说过"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这样的说法。可见十字坡非常有名,可是这种害人性命的包子店为何无人理问呢?甚至鲁达鲁智深这样著名的爱打抱不平的侠义人物也轻轻放过了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武松更是与孙二娘成了好朋友。我想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

  1. 北宋的江湖一团乱麻,早已没有了底线与原则。江湖上讲究胜王败寇,独善其身,一个个看似江湖好汉,但是北宋的江湖,其实大多都是欺软怕硬,属于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比如李逵,他所欺辱砍杀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无辜老百姓。甚至,许多江湖好汉本身的行径比孙二娘杀人做人肉包子还可恶。比如矮小虎王英,奸杀掳掠,无恶不作,比恶人还恶人。
  2. 北宋的皇帝昏庸腐朽,奢靡荒唐,而奸臣当道,私欲横行,无法无天,胡作非为,如皇帝赵构,竟然因为高俅踢球踢得好便不断抬举高俅,使其一步登天,把持朝政。如高俅为了儿子的色欲,竟然构陷堂堂的八十万禁军总教头,如梁中书为了讨好岳父高俅,竟然劳民伤财,搜刮百姓等。
  3. 百姓软弱怯懦,不敢反抗。有许多不法之事,老百姓不敢反抗,他们抱着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的至理名言,对许多不法行为视而不见,如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 孙二娘杀人越货,把人肉当牛肉去卖,附近村子里的人当然知道,可是却无人举报。民不举官不究,官员们明哲保身,对这些不法之事也视而不见了。
  4. 做不法生意的不仅孙二娘这一家。北宋末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百姓生活艰难,有些地方易子而食,因而人肉包子之类的,人们谁来理会!更何况,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开人肉包子店的也不只是孙二娘一家。如梁山朱贵开的酒店也做这门生意。
其实,孙二娘的人肉包子铺之所以那样合理合法的存在着,许多侠义人物,并不以为耻,是因为,人虽然说是高级动物,但本质还是动物,在物质极端贫乏的时代,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法则永不过时。

为什么说孙二娘的包子店细思极恐?

在《水浒传》里,宋江被刺配江州,与两个押解公人在催命判官李立的酒店吃饭。他们说:“如今江湖上歹人,多有万千好汉着了道儿的。酒肉里下了蒙汗药,麻翻了,劫了财物,人肉把来做馒头馅子。我只是不信,那里有这话!”显然,江湖上已有下药麻人,做人肉馒头的传言。

孙二娘等人的恐怖酒店

母夜叉孙二娘正是做这买卖的,在孟州道十字坡守株待兔。武松被刺配孟州,在孙二娘的酒店对她说:“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孙二娘答道:“客官那得这话!这是你自捏出来的。”孙二娘嘴上否认,暗地在酒里给武松和解差下药,不料被武松拿住,幸亏孙二娘的丈夫菜园子张青赶回,救下孙二娘。

他们不打不相识,张青告诉武松:他早年在寺院种菜,因为争执杀了管事和尚、烧了园子,后来又去劫道,被孙二娘的父亲打翻在地,招他做了女婿。张青和孙二娘在城里混不下去,便到十字坡盖几间草房卖酒,候着客商就把人家麻翻,把大块肉当黄牛肉卖,小块肉做包子馅。

张青说得轻松,武松请他救两个解差,张青把武松领到人肉作坊,只见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两个公人一颠一倒,挺着在剥人凳上。这是什么场景?人就像案板上的鱼,等待着任意宰割,相当恐怖啦。

那这种黑店多吗?应该不少。林冲投奔梁山,到朱贵掌管的酒店,朱贵告诉他:“孤单客人到此,无财帛的放他过去;有财帛的来到这里,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羓子,肥肉煎油点灯。”再说宋江等人防不胜防,被李立麻倒了,都被拖入人肉作坊,放在了剥人凳上,要不是混江龙李俊和童威、童猛及时赶到,宋江恐怕就玩完了。

江湖为何如此凶恶?

在古代社会,人吃人的现象大都出现在战乱和饥饿年代。而北宋末年,朝廷压榨百姓,加重税赋,宋徽宗穷奢极欲,信奉道教,大兴土木,“花石纲”之类的事层出不穷,社会动荡,起义频发。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杀人越货,开黑店、做地下买卖的越来越多,推崇暴力,视人生命如草芥。在这一背景下,张青和孙二娘在城里生活不下去,便铤而走险,到城外干起了杀人卖肉的勾当。由此可见,这两口子绝不是善人。

李立干的勾当与孙二娘是一样的,还有船火儿张横,在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追赶宋江等人,上了他的船后,他问:“你三个是要吃板刀面,还是吃馄饨?”宋江道:“怎地唤做板刀面,怎地是馄饨?”张横睁着眼说:“若要吃板刀面时,俺有一把泼风也似快刀在这板底下,我只一刀一个,都剁你三个人下水去;你若要吃馄饨时,你三个快脱了衣裳,都赤条条地跳下江里自死。”这又是明火执仗,杀人越货。

那李俊是干什么的?他自己对宋江说在扬子江中搞航运,投靠他的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是贩私盐的,可见李俊的买卖如何。在《水浒传》里,另一员女将母大虫顾大嫂原来是开酒店和赌场的。

《水浒传》中开酒店的还有金眼彪施恩,他是孟州老管营的儿子,在快活林开了酒店,生意兴隆。但张团练到任后,带来强人蒋门神,暴打施恩一顿,夺了他的生意。施恩请发配到此的武松出手,便有了武松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聚义和归宿

盗亦有道,张青结交江湖好汉,叮嘱孙二娘不能动三类人:一是云游僧道,二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三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他曾救下花和尚鲁智深,遗憾未能救下有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和两把戒刀的一头陀。后来,张青把头陀的行头给了武松,让武松扮作行者,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和杨志,张青和孙二娘随后也上山入伙了。

这些江湖人愿意结交和聚义,呼啸山林往往是他们的归宿。宋江在江州因反诗被判死刑后,晁盖带领梁山好汉劫法场,李俊、李立和张横、张顺与穆弘、穆春等人前去接应,一同归了梁山。在顾大嫂的兄弟解珍、解宝被毛太公陷害后,她丈小尉迟孙新请来登云山的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叔侄,挟持着孙新的哥哥病尉迟孙立,劫了大狱,杀了毛太公一家,投奔梁山去了。张青和孙二娘则在三山聚义打青州后,加入梁山的队伍。最后,张青和孙二娘死于征方腊的战场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