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为啥不挖了?

三星堆什么时候发现的?什么时间开始挖掘研究?它之前挖出了些什么?在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三星堆在上个世纪四川广平附近被发现具体位于广平西边鸭子河南岸,代表着古蜀文化考古学家推测大概距今5000年左右。随着考古工作进一步进行,挖掘出的器物以精美的青铜器和金器为主。三星堆的挖掘在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可以排得上名号。

三星堆为什么重要?因为三星堆发现的文物颠覆了我们对原有文化的认知,与我国文明的起源有较大的关联。随着三星堆挖掘的逐渐深入,考古学家对三星堆文明起源的思考日益增多,古蜀文化来源于哪?与中原文明有没有关系?此类问题增多,进一步也引发对我国文明来源的思索。

在三星堆还未发掘之前,我国考古发现了在距今约3200年的妇好墓中青铜器,反映商代的文化特点。但发现更久远的良渚文化中发现的陶器、雕刻、玉器看不出文化特点特色。三星堆产生的年代比中原地区发现的良渚文化及妇好墓更加久远却展现了文化特点,青铜器的工艺也远远高于中原这几处文化。这一发现不觉引人深思,中原文化到底是否是本土产生的?

三星堆挖掘的青铜器造型极其奇特,与中原地区挖掘的青铜器大相径庭。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三星堆发掘的青铜器以人头为主,而且人头的形状奇特,眼睛巨大,鼻子撑起了整个面部。从挖掘的青铜器的外形来看这些器物与西亚、埃及、北非地区十分接近,与中原文化差距极其大。

人们对三星堆文化的猜测还来自对发掘出的文物材质的考察,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十分看重玉器,而从三星堆挖掘出的文物来看绝大多数是青铜器和金器,几乎没有玉器。这也引起人们的疑惑,三星堆文明来源有可能是从西亚、北非地区迁移过来的。更有甚一些西方学者盖棺定论中原文化是从西亚、北非等地区迁移过来的。

着一些结论的产生对我国的文化自信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对我国5000年“文明古国”的定位也有所冲击。关于三星堆文明的起源现在比较具有说服力的言论有以下两个:一、西亚、北非迁徙说。这个结论能够立足的重要原因就是从三星堆挖掘出的文物外形特征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文化相似。

二、是文化融合说。这个说法得出的结论的是由于我国四川地区与西亚北非地区相距很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直接迁移几乎是不可能的,文化的一步步融合可以合理地解释着一切。

现在关于“三星堆文明”的大量信息还停留在20世纪末,考古发布的新消息越来越少。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三星堆文明”的考古一直没有停止,只是考古学者对三星堆公布的新消息减少了。每每提起在考古一线的工作者们大多都避而不谈,仿佛成了一个默认的行规。我们对其中的原因作了一个大致的猜测,大概是由于考古所得的新的消息对人们固有的认知有所颠覆,在没有更确切的消息之前,学者们有义务对固有认知做一个维护。

三星堆为啥不挖了?

在进入20世纪以来,全世界几乎没有任何考古发现,能与三星堆的发现相提并论,以至于当时的人们,直接把三星堆遗址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没有之一!

说起三星堆遗址,还要从1929年说起,在这一年的春天,四川广汉一位叫做燕道诚的农民在淘沟时,偶然发现了一处规模庞大玉石器坑,里面有近300多件玉石器,随后他便偷偷将这些玉石器卖给了二道贩子。

二道贩子拿着这些玉器在市场上出售,很快引起了当时正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的注意,于是他找到当地驻军帮忙调查,并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给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

当时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葛维汉在看到这些玉石器后,立马感觉这些玉石器不简单,于是在1934年春,他特意组织了一支考古队来到广汉县,并在燕道诚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最终初步发掘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古遗址。

由于在其古遗址区域内,有三座起伏相连的黄土堆,于是葛维汉团队将其命名为三星堆遗址。然而,正当葛维汉团队打算进行大规模考古挖掘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相继爆发,葛维汉等人的挖掘工作只好被迫停止。

直到1963年,中国考古队再一次前往“三星堆”遗址进行考古挖掘,随后经过长达近二十年的挖掘,这座庞大古老的古蜀国遗址才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记载,在这近二十年的挖掘之中,共发掘出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群,其中出土的文物不仅数不胜数,而且相继创造了很多世界性的记录。

比如,三星堆遗址种出土的有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神树;世界上最早的黄金权杖;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多达50多件。这一列的发现,直接轰动海内外。

更重要的是,据说当时挖掘的这些三星堆遗址,其实还不到总面积的十分之二,可以想象要是全部挖掘,这将是一个怎么样的奇迹!

然而,就在大家万众期待之时,国家却破天荒的在80年代末,停止了对“三星堆遗址”的挖掘,这又是为什么呢?

目前网上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说三星堆文明与夏商是同一时期,但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却与夏商时期的中原文明风格迥异、截然不同。可以说,同时期的整个中原找不到这样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面罩的形象,都是大眼、高鼻、大嘴巴,跟华夏人不太像,反而和西亚地区的人有点类似。所以有观点推测,中华文明可能是从西亚地区传播而来的。

如果这个推测被证实,不仅华现有的很多研究发现,甚至就连华夏文明的根源,都将被彻底推翻,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像。所以政府为防止出现这种结果,就下令停止了三星堆遗址的发掘。

这种说法虽然在网上传得有鼻子有眼睛,但在我看来,这些推测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三星堆被停止发掘的更可靠原因,应该是当时的科学技术,尚无法有效保护这些文物。

据说,当时很多玉石器文物被挖掘出来清理后,由于脱水、见光,很快就出现开裂、风化等,甚至变成一堆粉末。虽然,考古专家们特意用了大量的先进保护技术,但效果却并不好。

鉴于此,在考古学家们的建议下,政府便在三星堆遗址上修建了一座规模巨大的三星堆博物馆,同时在三星堆遗址周围3.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用外部城墙进行合围,以更好地保护三星堆遗址。

其中,三星堆博物馆在1997年才修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至于外部城墙合围,一直持续到2015年才基本完成。这也就是80年代末,三星堆遗址被停止发掘的真正原因。

三星堆为啥不挖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找到的只有三千多年到四千年左右,剩下的只是就是一些文化遗传,这些文化并没有完全符合国际公认的文明标准,所以只能称为文化,上个世纪在四川发现了一个从未有过过多记载的文明遗留被发现了,这就是著名的三星堆发现。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西边的鸭子河南岸,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三星堆遗址代表着古蜀文化,三星堆遗址发掘出来的文物不计其数,以精美的青铜器和金器为主,这个遗址的发掘震惊了世界的考古界,甚至可以排上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但是最后并没有排上,光从遗址发掘的收获和代表的意义完全足够。

三星堆遗址发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重要到什么样的程度呢,重要到了很有可能涉及到我们文明的来源问题,所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上面,考古学家都是非常的谨慎,而且在考古发掘中收获的信息来看,有可能会影响到过去好多年我们对自己文明的认知的认定,所以许多的专家对三星堆遗址发掘都不愿意过多的提起。

三星堆遗址发掘出来许多青铜器和金器,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古蜀竟然有那么发达的文明存在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而且同期的中原文明的发达程度还比不上古蜀文明,特别是在金属冶炼上面和器具制造上面,三星堆考古的发现都证明了,这个地方当时的技术非常发达,少有文明能够相提并论,而且出土的雕像面具以及一些器物都跟中原文明有非常大的差别。

从出土的文物上来看,三星堆遗址的器物跟西亚以及埃及的非常像,国内的考古学家对于这些青铜器物的外表都非常的不解,为何这里的东西跟西亚北非的接近,跟中原文明相差甚远,要知道在远古时候一直到现在,我们华夏文明一直对玉器情有独钟,金器和青铜器的地位远远比不上玉器重要,这是我们中原文明的特性。

三星堆遗址发掘出来的差别很大,这个文明遗址发掘出来的主要是以金器和青铜器为主,跟中原的玉器富贵完全不一样,而从出土的器物的外形来看,这些东西的样子跟中原文明相差太多,所以有人就怀怀疑三星堆遗址文明的来源有可能是西亚地区的迁移造成的,西方的一些学者甚至直接把中原文明都归纳到西亚迁移而来的。

对于这些猜测那如果证明了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三星堆遗址的金属冶炼技术在同时期国内的其他地方发现的文明没办法比较的,有不少人认为很有可能中原的青铜冶炼技术是三星堆文明传播出去获得的,这个想法直接就是非同一般了,毕竟我们以五千年土生土长的文明自称,现在被三星堆发现的东西影响到过去的结论,这非同一般。

三星堆遗址的雕像跟国内任何民族都没有类似的地方,三星堆文明的来源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有好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外星人的说法,第二种是西亚文明东迁的说法,第三说法是多文明融合的说法,也就是外来文明和本土文明融合的结果,当然外星文明的说法基本上只是当做一种娱乐,剩下的两个说法都有可能。

三星堆现在的考古发掘基本上没有过多的新消息,对于这个问题好像国内的一些考古人员也不愿意多说,按照过去其他考古过程和结果的那种大量曝光报道,三星堆遗址的消息就低调了很多,基本上没有几个考古工作者愿意对三星堆遗址的事情进行多说 好像特意回避这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害怕颠覆过去的历史 ,还是说对自己文明的不自信呢!

三星堆为啥不挖了?

将三星堆放在夏商周的历史背景下,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与中原文化相比,确实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以至于就有人说:考古专家不敢挖了!

考古工作者可没那么胆小。比胆子,谁能比过“刨疙瘩”的人?当然这是玩笑话。但确实不是考古专家不敢挖了,而是该挖得都挖的差不多了。考古工作者那绝对是能多挖就多挖的人。因为发掘得越多,可以参考、研究的文物也就越多,这样才能更接近当时的历史。但事实上好多遗址都是这种情况,只发掘一部分,比如我特别喜欢的红山文化,也只是挖了晚期的一部分。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真得有那么奇怪吗?别忽略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三星堆文化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800年),到春秋早中期(公元前600年),上下延续2000多年。而我们看到的青铜面具、青铜大立人等青铜器属于商朝。众所周知,安阳殷墟发现了完整的商王室墓葬,比较二者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器型,确实不怎么像,然而很多人忽略了当时地时代背景。

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而商朝还是一个方国林立的朝代。比如可考的商王武丁,妇好是他的王后之一,但当时武丁还有60个左右的夫人,而这些夫人基本上都是属于政治联姻,要么来自属国,要么来自未征服的方国。并且从甲骨文上来看,当时可以说是方国林立,鬼方、虎方、土方、羌方、犬方、巴方、北方、龙方……不下百个。在这样的统治下,文化自然也做不到统一。除了三星堆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青铜器也是很特别的。

  •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文物

只是,处于商王室周边的方国,或者所属诸侯国受到王室的影响自然会更大一些,而处于偏远地区的,影响就小了。

此外,考证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与中国的史料也是能对得上的。

荒诞不经的《山海经》、《华阳国志》等文献因三星堆的发现而得到印证

根据古史记载,几代蜀王为蚕丛、柏灌(也作濩)、鱼凫、杜宇、开明。大体而言,杜宇王朝估计是从商末周初至春秋中叶,开明王朝则从春秋中叶至秦灭巴蜀。目前,多认为几代蜀王及古蜀国主体民族蜀族的来源,大抵属氐羌系,其中又与氐系民族关系颇大。

而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能与其中的蜀王对应起来的。如蚕丛,据说蚕丛“目纵”。

《华阳国志·蜀志》中:“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纵目面具很可能就是象征了蚕丛。

  • 青铜大立人

青铜大立人像的原型很可能也是蚕丛王。据说三星堆曾邀请医学研究人员来对三星堆的文物进行“会诊”,在这个青铜大力人像面前,医学研究员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

并且,古代神话传说中蜀人的始祖烛龙有“人首蛇身”、“直目正乘”的形象特征。甲骨文的“蜀”字形象很可能就是“纵目的人首蛇(龙)身像”。

  • 甲骨文“蜀”字

著名的青铜神树与《山海经》中的神话也是有相互印证的关系。很可能就是神话“羲和浴日”的体现。东方扶桑、中央的建木、西方的若木,扶桑树上有十个太阳“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青铜神树上恰好立有9只鸟,这或许就是太阳的象征。我们都知道,一般古人作画画太阳,就是一个圈里面再画一只“金乌(鸟)”。

所以,三星堆确实看起来很特别,但是放在商朝的历史背景下,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我是阿斗,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个赞,如果您也喜欢文物考古聊历史,关注我吧

三星堆为啥不挖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可是我们真实了解的历史,实际上少之又少,因为很多历史是没有资料记载的,尤其是比较遥远的尧舜时期,这些时期的历史记载实在太少,并且距离我们太久远,所以在研究起来,就显得十分困难,只能通过一些考古的文物去了解。

在考古文物中,我国有一个十分让人惊奇的发现,那就是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这个考古发现曾经在上世纪引起巨大轰动,到处都是关于它的消息,对我们遥远历史的研究,曾经也一度把希望寄托在三星堆上,可是为啥后来挖着挖着就没有消息了,反而停止继续挖下去了呢?

三星堆的发现

1929年春天,四川广汉的一个农民燕道诚,他在挖沟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个大坑,里边有300多件玉器,这些玉器在市面上流通后,很快就引起当时在广汉的一个英国传教士董笃宜的注意,他通过当地驻军的帮忙,收集到一些玉器交给华西大学博物馆收藏研究。

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看到这些玉器后,进行了仔细研究,他惊奇发现,这批玉器与以往出土的玉器明显不一样,可能在这些玉器的后边,还有更多故事。1934年,葛维汉特意组织了一支考古队,专门去到燕道诚发现玉器的那个地方进行考古挖掘,这次挖掘总共进行了10天,因为出土的东西没有什么真金白银之类值钱的东西,再加上挖掘难度实在太大,就匆匆结束了。他们最后发掘出一个巨大的古墓遗址,因为在古遗址内,有三座黄土堆组成一个三角形状,就被葛维汉等人命名为三星堆。

这次挖掘就此结束,没有继续下去,至于当时的考古成果,最主要的就是发现了三星堆,并且将其命名,其余的成果,就显得实在太少了。三星堆在广汉默默沉睡了近三十年,一直到1963年,三星堆再次迎来中国考古队的光临。

这次考古挖掘,就没有那么匆匆停止了,而是一直坚持了二十多年,其中考古发现也十分众多,并且因此激起了三星堆的热度和人们对远古历史以及中国文化发源的激烈讨论。

从这次考古挖掘之后,关于三星堆的新闻就变少了,人们似乎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后来三星堆的挖掘似乎也停止了下来,但是为了保护三星堆遗址,国家在三星堆上修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博物馆,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三星堆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分为内部博物馆以及外部包围保护,其中内部博物馆是1997年竣工并且开放的,外部保护建筑一直进行到2015年,才算正式结束,可见其工程量之巨大,据说外部包围保护了3.6平方公里的面积,为的就是对三星堆进行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

在为期二十年的挖掘中,三星堆陆续出土了很多神奇的文物,比如青铜神树、黄金拐杖、青铜立人像、青铜纵目人像、青铜人头像、面具等,这些文物十分繁多,只是主要以青铜器和金为主,很少有玉器之类的东西。

这些出土的文物,造型十分独特,比如青铜器的人造型与我们华夏民族是不太一样的,这里出土的那些青铜器一般都是大眼睛、大嘴巴、高鼻梁的,不仅和我们华夏民族不像,反而与埃及文明中的那些出土的古人相貌神似。

按照出土文物的推算时间来看,这里的文物大概前后跨度有两千多年,也就是从公元前2500年左右一直到秦汉时期,在我们的历史上也就基本可以粗略划分为上古时期、先秦时期、秦朝以及汉朝四个阶段,根据我们以往的一些资料记载以及考古发现来看,处于这个时间阶段的中原文化,与三星堆出土的是有所不同的。

再加上根据推测来看,目前出土的三星堆文物,应该属于夏商时期,也就是距离我们现在4500年左右的那个时期,有史料记载,那个时期巴蜀地区确实出现过古蜀王国,从而人们推测,三星堆就应该属于古蜀王国的遗址。

可是问题来了,古蜀王国与中原如此接近,但是我们出土的距离今天3200年左右的妇好古墓,其中的青铜器,在做工以及文化内涵上,远远比不上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那么先进,而在4500年前,根据一些记载来看,我们的祖先还在使用一些石器或者陶制品,根本还没有青铜冶炼技术,这就奇怪了,为何三星推的这些青铜器都已经如此先进并且技术成熟了呢?

产生的激烈讨论

正是因为出土的文物,从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渊源来看,都与我们现有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人对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就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这么三个版本,第一个就是说三星堆可能是外星人文明,因为从三星堆的那些青铜器人像来看,造型实在独特,与我们中原的人不一样,但是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出土的那些青铜器人像造型,与埃及文明出土的比较接近,所以就有了第二种讨论,就是说我们的文明,可能不是本土自己发展的,而是从外地传入的,比如西亚地区。

第三种讨论就是说我们引以为傲的华夏文明,可能是一种多文明融合的结果,就是说由外来文明和本土文明相融合,最终产生的一种文明。从第二种以及第三种说法来看的话,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尤其是第二种说法,要是说我们的文明是从西亚而来,那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我们引以为傲的华夏文明以及龙的传人身份,很可能就要被否定,而是变成了埃及文明之类的,换言之,我们可能是法老的后代。

这样一来,我们目前的认知不是就站不住脚,要完全进行改变了么?所以后来三星堆就没有继续挖下去了,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太大,人们也不敢贸然行动,有关于文明发源地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的血统问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万一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用舆论影响,左右了一些吃瓜群众,否定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那不是实在得不偿失了么?

当然,其实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是不可否定的,并且三星推出土的文物也就是距离现在4500年左右的时代,我们既然对那些时代不了解,又为何匆忙根据出土的那么一点点文物差别,就贸然下结论呢?

也许正如《山海经》中的那些记载一样,在4500年前,我们的华夏文明实际上早就已经是多元化的了,因为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是大一统时期,出现相邻的地方文化不同,完全是正常现象,就算放在今天,相邻的地方还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更何况是在一个完全没有统一的时代呢?

并且我们的文明,有可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断层,从而导致了文明的倒退现象,这些都是有可能的,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应该多一些敬畏和谨慎,而不是凭空想象妄下结论,那对我们的历史和文明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结语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三星堆出土文物足够多,再结合我们的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或者已经出土的文物对比,我们就会得出更加完美的答案,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应该保持对历史该有的敬畏,毕竟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可不是随口说说而已!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三星堆为啥不挖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位于四川的广汉平原有了一项创新性的考古发现,这一考古发现震惊了全世界文物学界,这就是三星堆遗址的出土。

在当年,三星堆文化遗址的出土,是一件让世界为之侧目的大事,毕竟,如此大规模的文化遗迹,简直堪比埃及金字塔了。但近些年以来,有关于三星堆后续研究情况的报道却越来越少,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震惊学界的考古发现:三星堆文化遗址

三星堆文化遗址是1929年被当地农民发现的,随后吸引了考古学家来到此处进行挖掘以及研究活动,由于发掘的地点广汉平原上有三个小土堆,所以被命名为三星堆文化遗址。

三星堆的挖掘从十九世纪的三十年代开始,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停止挖掘,中间由于抗日战争以及内战的爆发曾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于1980年再次开始挖掘,取得了重大的考古成果。

与通常所挖掘的古代墓葬不同,三星堆是一个古代人长期生活、居住、祭祀,并有着大量的痕迹的文化遗址,所以,它的发现要比某某古墓的发掘有意义得多。

根据技术仪器的测定,我们大致可以确定,三星堆大致处于中原文化的夏商时期。但最大的疑点也就在此处。

虽然属于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址,但是从所发掘的文物来看,中原文化同时期根本没有此类的器物,且差别非常之大,基本属于另一个文化体系之中。

中原地区同时代已经开始了对玉器的崇拜,中原人会用玉来显示自己的身份以及地位,对于玉的喜爱,中国人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而在三星堆遗址中,情况截然相反,似乎此地的人对于玉并不是太喜欢,发掘到的文物几乎都是青铜器和金器为主的,这似乎说明三星堆文化遗址与中原文化似乎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之中。

器物造型上的发现,更是印证了这一说法。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出现了众多的奇怪的造型,这些造型或者是大大的眼睛,或者是狰狞的面部,这些造型在中原地区文化出土的文物中从来都没有见过。

冶炼技术上来说,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中文物的冶炼技术也要明显高于中原地区。

不为人所知的长江流域文化

这些显著的差别是否能够说明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分属不同文明体系呢?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观点去看待。华夏文化的起源是黄河-长江流域,所以,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黄河,长江也是中国人的母亲河。

在北方,围绕于黄河形成了华夏文化,代表人物就是黄帝与炎帝,而在南方,围绕长江也形成了一支文化,代表人物就是蚩尤,炎黄战胜了蚩尤,长江流域文化也就很少出现在历史的典籍之中了。

三星堆文化大致在距今三千年左右消失,这与春秋战国时期,巴国、蜀国灭亡的时间段大致相等。

我们今天有着充足的证据表明,长江流域也产生过不逊于中原文化的文明。这其中就包括荆楚文化与巴蜀文化,三星堆文化遗址中诸多与中原文化的不同应该就是当年巴蜀文化的印记。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遣大将司马错西入关中,灭亡巴国、蜀国,至此巴蜀文化并入中原文化之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荆楚文化也已并入中原文化之中。

经过千年的消磨,长江流域的文化早已经融入到华夏文明之中,不复当年的色彩,渐渐被淡忘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怪异文物,只不过是将这些历史重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为什么看不到三星堆的消息了?是不挖了吗?

到今天,关于三星堆的消息越来越少了,其实并不是三星堆不挖了,而是基本已经挖掘完成了。

从1980到1981年,我国组织各方专家,对三星堆文化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取得了重大发现。

其后,我国又对三星堆文化进行了多次的发掘,在1986年,更是将东、西、南三面城墙基本清理出来,这证明关于三星堆文化的发掘基本已经完成。还有的,就只是一些小型的遗址了。

而近些年,有关于三星堆文化遗址为什么很少出现公众视野的问题也很容易回答,因为研究的过程十分缓慢。

三星堆不是普通的一个墓葬,而是一个文化遗址,所牵扯到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要想彻底地研究透彻,还需要时间

结语:

李白曾写过:“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充分地说明了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由于地域的阻隔,导致的交往不便利。这也就是今日对于三星堆文化研究的最大难题。中原文化的研究,我们总有古籍可查,而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我们只能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与推测去一步步填补空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