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看到一块石头上刻有牛继马后四个字,为何转身杀掉手下大将?
司马懿尽管智慧、谋略不如诸葛亮,但好在他并不用承受,像诸葛亮那样兴复汉室的巨大压力,整个魏国能够安然无恙,也离不开司马懿的庇护。
任凭诸葛亮使用任何招数,看似坐以待毙的司马懿,却是硬生生熬死了诸葛亮。如此英明的一代大将,为何会深受这4个字的蛊惑?就将手下大将诛杀呢?
故事详解起因
故事发生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峙途中,一天行军到半路,为了能够阻击诸葛亮发动的攻击,司马懿也带领众将士提前赶赴战场,布置防御军事,但就在行军途中,却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好端端的石头上无缘无故出现牛继马后4个字。着实让司马懿内心有点不舒服。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当时部队中恰好有一位姓牛的将军。
经过
牛继马后又是何意思呢?其实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说将来有一天,司马家族的位置将会不保,会被牛姓人取代,当然,司马懿手下的这名牛姓将领牛金,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无论这个预言最终是真是假,但司马懿最终还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的原则。还是选择杀了这位将军,以解决后患。
结果
但在当时,司马懿也并非有勇无谋之人,尽管他内心已经泛起波澜,但表面上还是表现出一副处事不惊的样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稳定军心,不愿意因为这件事给其他手下背上心理负担,所以还特意找了借口和牛金喝酒。牛金作为司马懿手下的一名将领,不仅对其忠心耿耿,而且也在多年征战途中立下赫赫战功,自然对于上司的邀请没有丝毫怀疑,却不料就是因为这场酒而最终中毒,命丧黄泉。
后续解读当然这里也有司马懿,故意想要牛金丧命的意思,自古以来,诸多英雄豪杰都不允许,有比自己强大的存在,一山容不得二虎,同样在一个部队乃至一个国家当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也不能有第2个人出现,牛金这一生也率领魏军攻打了多次漂亮的胜仗,其中不乏有盖过司马懿光芒的诱敌深入之战,当然后来最终在公孙渊叛乱的平定过程当中,也发挥了其重要的自身优势。司马懿当然不想将来被他超越,再加上牛继马后4个字的心理暗示,司马懿愈发坚定了要杀死牛金的决心。
究竟是历史巧合还是确有其事?接下来在东晋时期的一件事,更让后人相信了,当时司马懿牛继马后的典故,话说在东晋时期有一位史学家,他的名字叫做孙盛,对于司马懿牛继马后的故事也进行了详尽的记载和解释。并且还说,当时石头上的字,都并非人为所刻,之所以巧妙的出现,就是为了让司马懿警醒。
尽管司马懿知道了这件事背后的深刻含义,但其实,也摆脱不了天命不可违的最终结局,就在司马懿的孙子辈时,确实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当时因为夏侯氏的女子恰好嫁给了司马懿的孙子,结果这名风流成性的女子,死性不改与当时一位姓牛的侍卫私通,最终还生下子嗣,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
后来随着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也变相的说明,当年牛继马后预言的可靠性,因此整个史学界也对于这件事津津乐道。对于当时这件事的真实性,尽管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的真实性,但也没有足够合理的证据来怀疑它的存在。
不知道关于这个故事,大家又有何见解呢?
司马懿看到一块石头上刻有牛继马后四个字,为何转身杀掉手下大将?
曹操奋斗了大半辈子,灭掉了袁术、袁术、吕布、刘表等一众豪强,统一中原大地。然而曹操所奋斗来的这一切,却成为了别人的嫁妆。
司马懿,作为曹操身边的谋士,通过超强隐忍能力和足够长的寿命,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人,然后在整垮草包曹爽之后,逐渐将接管了曹魏的政权,将曹操祖孙三代人的积蓄原封不动的收入了自己的囊中,并在自己孙子司马炎手中完成了以晋代魏。
司马家窃取了曹家的江山,但是很快就找到了报应,二世而衰。晋朝的第二任皇帝司马衷,智商可能没能达到正常人的水准,从而导致了贾南风祸乱朝政,引发了八王之乱,消耗了晋朝的国力,这才有了五胡之乱的惨象。
而更惨在后头,西晋灭亡之后,司马懿的曾孙司马睿在江南延续了晋室血统。然而,在不少史籍中记载,这个司马睿,其实并非司马家的血统,而是牛家的后人。这里面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史书是这么记载的。
又初元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晋阳秋》大概就是说司马懿在尚未掌权之时,有一年魏国境内发生了一件怪事,天上掉下来一个大石头,恰巧司马懿经过此地,发现了这个大石头。司马懿在这个大石头上面发现了四个字:牛继马后!
司马懿看到这四个字很吃惊啊,当时的司马懿已经有篡权之心,以马代曹是势在必行之事。可是,牛继马后让司马懿很不爽,马自然指的是司马家族,牛继马后岂不是说姓牛的要要取代他司马家族获取天下?
司马懿越想越不对劲,自己谋划这么久,岂能让姓牛的捡了便宜?司马懿想来想去,当时魏国境内姓牛之人,名气最大的人是大将牛金,司马懿遂设计了一把鸳鸯壶,一边是美酒,一边是毒酒,假装邀请牛金小酌几杯,从而毒杀了牛金。
司马懿本以为毒杀牛金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此牛非彼牛,他毒杀的只不过是一个假牛,真牛还在后面。
司马懿除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之外,还有一个儿子叫做司马伷,这个司马伷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司马觐。在司马家获取天下之后,司马觐被封为琅邪王,死后谥号为恭。
司马觐的王妃夏氏,也不是安分守己的女人,竟然和一个叫做牛钦的小官私通,竟然还怀孕了,生下的孩子就是东晋的开创者司马睿(晋元帝)。也就是说,司马睿应该叫做牛睿!
而马继牛后这四个字,就以这样一种方实现了。
司马懿看到一块石头上刻有牛继马后四个字,为何转身杀掉手下大将?
曹操还梦见“三马同槽”都没见他杀了司马懿一家,可见司马懿确实心狠手辣,这事说的是司马懿看见石头上的“牛继马后”四个字,之后想起来曹魏有个大将叫牛金,于是将其杀害。
《晋书·元帝纪》记载:“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司马懿)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牛继马后司马懿的一生不仅漫长,还非常善于隐忍,司马懿亲眼见证了曹魏是如何夺取汉室江山的,而如今他也用同样的方法想要夺取曹魏江山,他为子孙后代扫清障碍,自己运气也不错,熬过了曹氏三代人,曹魏元老级别的老将也相继去世,即使有几个刺头也被司马懿镇压,原以为可以安心度过,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一块石头,这个石头的出现让他寝食不安。
这块石头竟然是黑色的,非常奇特,黑色石头本来就不多见,让司马懿不安的是石头上的四个字“牛继马后”,这四个字都是石头上的裂纹组成的,天然形成,当时被称为“玄石图”,上面的字也被看成是天命符应,也就是说这在后世是会得到应验的。
司马懿认为牛在马的后面,紧随其后,那不就意味着自己司马氏以后会被牛氏取代?和曹氏一样的结局,想起来背后一阵阴凉,于是就将苗头转向牛氏,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思前想后,发现身边果然有一位姓牛的将军,这人便是牛金。
牛金剧照
毒害牛金牛金能征善战,非常骁勇,是曹魏后期的大将,跟随司马懿东征西战,所向披靡,战功赫赫,尤其是在军中的威望甚高,原本就猜忌多疑的司马懿最终下定决心将其毒害。
这天司马懿请牛金前来喝酒,摆起了鸿门宴,牛金对司马懿一直也有所提防,两人面对面坐着,司马懿拿起酒壶,牛金心想这酒指定不能喝,司马懿老奸巨猾,先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牛金看见司马懿安然无恙,心里倒是觉得自己有些小人之心了。
紧接着司马懿给牛金倒了一杯酒,牛金非常豪爽的喝完,正当他放下杯子,两眼看见眼前的司马懿,司马懿的眼神犀利,以他多年的经验可以判断出,这是司马懿杀人的前兆,牛金牛立刻站起身来决定告辞。
司马懿说了一声“牛将军,你今天怕是出不了这个门了。”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牛金倒地的声音,原来司马懿特意为牛金做了一个鸳鸯壶(也叫阴阳壶),壶内有美酒和毒酒,只需按下开关,便可以控制倒出来的是毒酒还是美酒,牛金怎么会想到这些。
牛金死了,司马懿并没有多开心,他认为既然是预言,哪有这么轻易就破除的,自己能做的也就这些,事实证明,牛继马后最终还是应验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之后,建立晋朝,晋朝到了司马觐做皇帝的时候,司马觐的妃子夏侯氏和一位叫牛钦的小吏通奸,妃子还为牛钦生下一子,便是司马睿,司马睿之后又做了东晋的皇帝,也就是晋元帝。
想想司马懿千算万算,还是斗不过天算,明代的李贽,每次写文章都将东晋称为“晋牛氏”。不过这也只是后人杜撰的,可信度并不高。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组】
司马懿看到一块石头上刻有牛继马后四个字,为何转身杀掉手下大将?
人名犯地名,一向是大忌,比如闻太师死于绝龙岭,庞统殒命落凤坡,司马懿的名字虽然没犯地名,却遇见了一件类似的事。
话说司马懿是魏国权臣,此人谋略不在诸葛亮之下,权术尤在孔明之上,擅长知人识人的曹操认为司马懿很有野心,死前提醒儿子曹丕要小心提防。
曹丕称帝后,对司马懿既重用又提防,做了两手准备,司马懿是个老狐狸,尽管他的个人和家族势力已经十分强大,但仍在韬光养晦,小心隐藏,甚至不惜装病,唯恐惹祸上身,使得曹丕找不到借口对他下手。
尽管司马懿十分小心,但外界仍有他篡权夺位的流言。有一天,魏国境内连日暴雨,在一处山区发生泥石流,很多石头被冲出来,司马懿正好带兵路过此地,前锋来报说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挡道,石头上还刻着四个大字。
司马懿闻言十分好奇,亲自来看,果然在一块巨石上发现四个大字:牛继马后。
别人看了石头倒没什么,司马懿看了却顿起疑心,他很相信各种谶语传说,司马家迟早会把曹魏取而代之,但“牛继马后”不是说有一个姓牛的将来会取代司马家的天下吗?
司马家还没夺天下,老天爷就提醒自己,不行,自己必须先下手为强!
司马懿想来想去,姓牛,又能给自己带来威胁的只有手下一员猛将——牛金。
司马懿把牛金请来喝酒,不明觉厉的牛金虽然觉得有点奇怪,迟疑着不敢喝酒。
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早就有所准备,他使用的酒壶里面暗藏机关,实际上有两个酒槽,一个装的好酒,一个装的毒酒,司马懿给自己斟上好酒,先干为敬,牛金不知真相,便放心喝酒,却喝下了毒酒很快毒发身亡。
解决了牛金,司马懿长舒一口气,他没有将曹魏取而代之,但解决了司马家的后患让他能放心归西了,一直到他的孙子司马炎终于篡魏称帝,建立西晋。
但司马懿没有料到,所谓“牛继马后”,指的不是当前,而是数代以后。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世袭琅邪王,司马觐的妃子夏氏和一个姓牛的王府小吏发生私情,生下了司马睿,西晋灭亡后司马睿被拥戴为帝,成为东晋开国皇帝,是为晋元帝。
这个故事绝不是我瞎编,而是出自东晋史学家孙盛的《晋阳秋》:
“又初元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帝先饮佳者,以毒者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氏通小吏牛钦,而生元帝,亦有符云。”司马懿自以为先下手为强,毒杀了牛金,但人算不如天算,数代以后,司马家仍未逃过“牛继马后”的谶语,真可谓造化弄人啊!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司马懿看到一块石头上刻有牛继马后四个字,为何转身杀掉手下大将?
在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的人才都陷入了凋零的状态,当时的曹家不仅人才匮乏,而且自从曹叡死了之后,更是后继无人,不要说天下大权,就连朝堂上的权力都不能把控,反观司马家族,司马懿家人丁兴旺,儿子们个个都是顶尖的人才,有的从政,有的从军,而且当时佼佼者,尤其是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手握重兵的人物。
司马懿历经了曹家三代,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人形容司马懿是狼顾之鬼,意思就是像狼一样狡诈、阴险,据说曹操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也就是说三个马和曹家争天下,为此曹家灭了西凉马腾(马超的父亲)一系,殊不知真正应该杀的是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父子三人。
司马懿熬死了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位明君,到了曹家第四代继位的时候,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成功的杀掉了最大的绊脚石曹爽,一同被牵连而处死的曹家子弟也有不少,一下子整个朝堂上就只有司马氏一家独大了,这时的司马家已经有实力来替代曹家坐上这个皇位了。有一次,司马懿在外出的时候,偶然看到一块石头上写有“牛继马后”四个大字,从远处看,这四个字是由裂纹组成的,纯天然的形成,在当时被称为玄石图,也就是说这是后世的人必须得到的应验。这四个字对司马懿来说是非常的惊奇,他反复琢磨,觉得这里面的“马”肯定指的是司马家,难道司马家的后代会毁在姓牛的人的手里?想着想着,不禁背后自冒冷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在这四个字中他已经知道不对劲,他自己曾亲自验证了“三马同食一槽”的预言,对这个“牛继马后”的预言自然是深信不疑,他心里认为有可能姓牛的会取代他们的家族,为了能够篡夺曹魏的江山,司马懿隐忍了很多年才达到今天的地步,怎么可能把自己打下的江山让给别人呢?司马懿心里反复推算,反复琢磨身边姓牛的人,最后筛选出手下一个叫牛金的人最有可能,当年牛金跟着曹仁在外领兵作战,曾以三百人的队伍打败周瑜的一万人,后来有跟随司马懿南征北战,在曹魏的军事集团中名望很高。对于自己的老部下牛金,司马懿还是很了解的,他不仅能征善战,而且还对曹家忠心耿耿,如果不是因为这四个字,或许牛金有很好的前程,既然现在司马懿看到了“牛继马后”这样的预言,虽然他就容不得牛金了。于是司马懿请牛金来喝酒,牛金还以为司马懿很赏识他,想都没想就奔往司马懿设下的鸿门宴,之后牛金喝下了毒酒,成为了冤魂孤鬼,司马懿就是凭借着这种狠毒的手段成功的帮助了自己的子孙打好了基础,最终司马家替代曹魏并统一了天下。司马懿将牛金杀死以后,“牛继马后”的预言并没有结束,也没能逃脱亡国的命运,然而此事另有玄机,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世袭琅琊王司马觐有一个妃子叫夏氏,生下了司马睿,但有人说司马睿并非亲生,而是夏氏与一个叫牛软的人私通所生。西晋灭亡之后,司马睿在南方被拥戴登基,成了东晋的开国皇帝,因为西晋建立者是司马炎,而西晋的终结者是司马睿,所以无论牛软是不是牛金的后人,“牛继马后”这个预言算是验证了,司马氏的江山无形中已经被姓牛的剽窃了。司马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被曹操遗漏而篡权,但自己建立的江山在子孙手上同样被取代,是不是太有意思了。司马懿看到一块石头上刻有牛继马后四个字,为何转身杀掉手下大将?
关于司马懿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但在司马懿晚年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
据说,在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已经基本掌控住曹魏的大权,于是他开始效仿曹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夺取曹魏江上而做各种布局。
但就在司马懿自以为大局已定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样四个字:“牛继马后”,这让司马懿感到很吃惊。 于是,司马懿便喊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一起来研究这其中意思。
后来,他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司马家族得到天下后,有个姓牛的人将要夺取司马氏的天下。
当然,这样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历朝历代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远的不说,就说司马懿自己,就曾有过“三马同槽”的预言。后来的唐朝,也先后有“十八子得天下”和“唐三代后武氏女主天下”的预言。
当时,司马懿父子三人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毕竟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的天下,岂能拱手让给一个姓牛的外人。于是,司马懿就想着要把这个姓牛的这个人找出来,在自己有生之年除掉这个威胁子孙江山的人。
很快,司马懿就发现了目标,原来他手下有个武卫后将军,正好姓牛,叫做牛金。据说牛金战功赫赫,先后跟随司马懿抵御诸葛亮、平定辽东,还曾单独击败过马岱的北伐,是当时曹魏西北军中非常出色的一个将领。
司马懿想着自己也是靠军功才获取到现如今的权力和地位,就愈发觉得牛金就是传说中要取代司马家天下的牛姓之人。所以,为安全起来,司马懿表现出它一贯的凶狠,总而言之,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可让一人漏网。
于是,司马懿便特意到西北走了一趟,还特意点名请牛金到自己营帐中喝酒,却暗中已经在酒中下毒,牛金跟随司马懿多年,对自己这个老上司非常信任,加上他为人坦荡,没有提防之心,于是他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
在毒死牛金后,司马懿自以为子孙便可高枕无忧,殊不知世事难以预料。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觐袭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为妃子。但夏侯氏生性风流,没多久就与王府一个也叫牛钦(据说是牛金的后人)的一小吏勾搭成奸,还生下司马睿。由于古代没有亲子鉴定的技术,司马觐把牛钦的儿子当自己的儿子养大,然后让他承袭了琅邪王,
后来,五胡乱华之时,西晋被匈奴帝国的刘渊所灭,司马睿趁机南下江南,建立东晋帝国,他也成为东晋王朝的开国之君。
虽然司马睿所打出的国号仍然是晋,也是遵司马懿为先祖,但其实呢,他并不是司马家族的后代,而是那个叫做牛钦的儿子。
也正因为此,后世人就嘲笑司马懿,千算万算,却还是斗不过天算。这个故事听起来感觉很玄幻,但它却是在《晋书》中明确记载的:
“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司马懿)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不过,考虑到《晋书》是在李世民当皇帝时期所编撰,所以其真实性显然有待考证,至少从这故事的玄幻程度来看,应该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而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