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写实画能反映事实吗?

比如照相机拍的画,能完全客观的反映处事实的全貌吗?印象派和抽象画是否能弥补写实派的不足?

绘画中的“写实”是一种表现手法,在艺术形态上属于具象艺术,是相对于抽象艺术而论的。创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描绘来再现所要表现的物象。

写实绘画在艺术史上已经存在500多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写实的,包括那些现实中不存在的神话人物、宗教题材、寓言故事等等,画家也是以真人作为模特来创作的。

有这样的说法,整个一部西方艺术史就是写实绘画的发展史,20世纪之前出现的绘画大师绝大多数都是写实风格的,在摄影技术发明之前,画肖像是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功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形象我们只能从绘画作品中看到。

但写实绘画不同于摄影,他是画家个人的一种表达,针对同一事物,不同的画家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如法国绘画大师布格罗画的女性肖像都有天使的感觉。另外,使用材料的不同,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你觉得写实画能反映事实吗?

事实是肯定能反映的,问题是,画中除了事实之外反映的东西。

大部分能流传下来的画,一定是画中有话,夹带了作者的私货和作者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拿欧洲的画来说,画家分为3种:

1、甲方让画什么就画什么的人

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是个手艺人,和木匠、泥水匠、屠夫一样。

画家也是过日子,那画家就是出卖自己的手艺,当时最有钱的甲方要么是教会,要么是宫廷,所以大部分画家都是甲方提需求,画家来画,然后甲方满意拿钱。

这种画家是最多的,但传世的作品比较少,因为文艺复兴早期思想刚刚有点启蒙,但还没那么解放,所以大半作品也都是宗教主题,毕竟买单的人不是教会就是XX领主。

2、甲方让画什么,画也画,但经常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随着文艺复兴的进行,几个不正常的家伙出现了。

1)不按甲方要求来的米开朗基罗,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米开朗基罗其实是个雕塑家,他本身喜欢的是雕塑,雕塑家的地位没有画家高,因为当时雕塑家基本和泥水匠一个意思,但不可否认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艺术家跨界能力都很强,好像开了挂一样。

话说米开朗基罗成名是因为他的雕塑大卫,由于这个雕塑太出名,所以教会就给米开朗基罗发单子,让他来画西斯廷礼拜堂穹顶壁画《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就觉得有人要搞他,自己是个雕塑家,为什么要让他来画壁画呢?这是有意让他出丑。但教会权力太大,也不敢不画。

教宗本来委托的壁画内容是星空背景上的十二使徒。但米开朗基罗不干,他说我要画《创世纪》主题,教宗想起码也是宗教主题,也就同意了。

然后米开朗基罗用了4年时间,画了这幅全是肌肉棒子的《创世纪》,举世轰动。

然后教宗又让他画《最后的审判》,这次米开朗基罗要求你不要管我画成什么样,而且画的时候不能有人过来看,否则就不画了。

结果画完了,米开朗基罗拍拍屁股就走了,教宗过来一看,乖乖,男的裸体就算了,圣母你也裸体。

改,但米开朗基罗坚持不改,老子不玩了。后来米开朗基罗的一个徒弟达尼埃莱·达·沃尔泰拉接受了教会委托,为画中的裸体人物画上了内裤,他也因此得到了“裤子画家”的谑称。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最后的审判》还是裸体,因为后来思想也解放了,也就把画复原了。

2)永远完不成甲方要求的达芬奇,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达芬奇的问题在于拖延症,他总是想完美,而且有时候画着就又有了新思路,新想法,导致画永远完不成。

所以我们回头数数,其实达芬奇的画作和其他画家比,数量要少很多。但名气却大的多。

比如《蒙娜丽莎》,蒙娜丽莎不是达芬奇自己要画的,据说是美弟奇家族委托达芬奇画的一位贵妇人。

结果达芬奇用了一种画湿壁画的方法来画《蒙娜丽莎》,因为这样可以使得人们看不出人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的轮廓线,我们现在无论把这幅画放大多少倍,都看不出有明显的分割。

那其实是因为达芬奇给《蒙娜丽莎》上了40层以上的颜料,而每次都要等颜料干了才能上第二层。所以这幅画达芬奇一直带在身边,有一空就画一画。然后达芬奇中间还经常改去其他领域,比如解剖、工程、武器装备等领域,而在新领域的新想法又会在画上体现,所以这画始终交付不掉。但最后这幅画也成了传世之作。

3)完全不按甲方要求,结果日子很惨淡的伦勃朗。

伦勃朗真的还挺冤的,因为他画的其实还挺写实的,只是多了点自己的思想。

世界名画三大名作之一,连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排不上,伦勃朗的《夜巡》居然能排上,就因为这幅画没按甲方要求来画,伦勃朗的口碑就坏掉了,没人找他画了。

事情是这样,当时有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队,要弄张集体照,大概10几个人,找伦勃朗画。

当时人像画,基本就是作为照片用,你画的10个人排队就行了,而且这幅画的费用是10个人平摊的,那么也就意味着,每个人不说C位出道吧,起码每个人都有头有脸吧。

伦勃朗这幅画一出来,大家都火了,这帮人在干嘛?为什么有的人只有一个头,有的人看都看不清楚,为什么还有个女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伦勃朗被告了,之后也就没人再来找他画了,一代大师日子过的非常苦。但这幅《夜巡》却开创了一个时代,告诉后来的画家,什么叫“画面感”。

3、没有甲方,自己想画什么画什么的人

到文艺复兴后期,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最有名的就属“印象派”了,当时一群人像总喜欢画女人裸体的马奈、喜欢画芭蕾舞女的德加、喜欢画睡莲的莫奈等等。

这些人的画进不了主流圈子,也因为画的朦胧模糊不写实,被当时批评家评论为“印象派”。他们不是不会画写实,而是有自己要表达的东西。

而“印象派”反而由此而得名传世。

综合来说,不论是写实还是印象,作品本身画的客观事物是一部分,但鉴赏一幅画,更多的是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创作过程和表达的视角和精神。

我是ChrisQu,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欢迎交流和探讨。

你觉得写实画能反映事实吗?

写实只是对事实的一种有限度的反映,而非全息性的整体呈现。作为二维平面的艺术,再写实的绘画作品也不可能全景地揭示事实的完整面目,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实绘画只能是对事实的一种无限接近而非无缝抵达。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说过雕刻是绘画的火焰,在一定程度上委婉指出了绘画在刻画事实方面的不足,而雕刻可以从三维角度反映事实这点上显然要高于绘画。但饶是如此,这种局限性依然存在,事实更多是动态的变化的而非固态的静止的,要比雕刻和绘画所能反映的更丰富和复杂。

但绘画对现实的反映也并非无所作为,正如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样,一切绘画包括写实绘画都是一种对事实的萃取提纯后反映和再现,在反映事实的本质上更带有艺术家本人的思考和想象的因素。这种对事实的反映具有一种选择性和偏见性,这点也正是艺术的魅力之所在,只有情感的充盈才会产生有温度而非冰冷的艺术。其实在写实绘画中,也有艺术家借用镜子这一辅助性手段力图最大限度地反映事实的全貌,这点在许多画作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现象。

辅助技术的更新与进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绘画艺术本身的观念的更新迭代,印象派和抽象派的应运而生,看上去是对写实主义的一种粗暴的反叛,但这种努力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事实的即时性和动态性,但两者不可兼得的悖论却是以模糊和扭曲的遗貌取神为代价,在写实主义山穷水尽之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通过人为的排列组合极力追寻事实的最全面的展现,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概念化符号化碎片化的晦涩和艰深。

而即使摄影技术诞生之后的影像艺术在反映事实上仍然有着不小的差距,这点毋须讳言。绘画的此岸和事实的彼岸之间,是一道无法抹去的鸿沟,这是无法超越的现实。再完美的艺术也只是一种个性化局限性的事实,但这也正是艺术的恒久魅力之所在,对此不必耿耿于怀。

你觉得写实画能反映事实吗?

写实是一种手法,反映事实是一种态度。写实可以用来反映事实,但写实却不一定就是事实,写实甚至与事实相反。

有趣的是问题补充部分的第二个问号“印象派和抽象画是否能弥补写实派的不足?”个人认为:印象派是写实主义在形式上的变体,是一种在观念上极其接受自然主义的写实主义;抽象派的"真"却不是视觉上看到的"像",而是观念上的"真实"。比如用立体主义的观念来处理人形,会将正面的人脸和侧面的人脸结合在一起,以再现“全面”的人。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格利特的艺术创作常会借助照相机,所以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很真实,但是马格利特会将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实”以一种“非真实”的方式进行重组,从而实现“与事实不符”的效果,引发人们的反思。

问题的补充部分“用照相机拍的作品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出事实的全貌吗?”这个问题与上述例子是同理的——当然是不能了!要知道,照相机上有一个部件叫“取景框”,其作用就像一把带有偏见的刀,切掉那些“不为我所用的”。

照片最不可信,都是经过摄影师的取舍,观者被迫强行接收摄影师的观念

你觉得写实画能反映事实吗?

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写实画能反映事实吗?能。写实画具备了反映事实的功能,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

但是,写实画虽然具备了反映事实的功能,但不一定反映的都是事实。因为写实画是在经过画家眼睛观察后又经过大脑过滤思考筛选后画出来的,是融合了画家的思想情绪以及审美意识表现出来的,可能会与生活中的事实有些不同。这是其一。其二,艺术的真实并不完全代表和生活中的真实一模一样。

提香《照镜子的维纳斯》

写实画最早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以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写实绘画居于主导地位,其代表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里尼、乔尔乔内、提香等创作了大量的古典写实油画。这些油画大都表现的宗教神话内容,宣传的却是人文主义思想。从画面看,人物刻画真实细腻,色彩饱满,内涵丰富。但严格的说,与生活的真实还有很大距离。只是反映了现实人们的诉求和愿望。

苏新《新十二花神》

到十九世纪,以库尔贝、米勒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画家把写实画与现实生活的真实又拉近了一步。这些画家注重接近底层生活,反映平民大众生产生活的真实状貌,很多作品反映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如库尔贝的《采石工》、《筛麦妇》,米勒的《拾穗者》等。

库尔贝《采石工》

你觉得写实画能反映事实吗?

充分地反映生活现实,是写实画的主要特点。

一般地认为,写实画很多时候是对现实生活的照搬照抄,但高手的绘画技巧绝不仅仅限于照相主义一般的写实,而是经过创作者主观加工过的“写实”。

也就是说,好的写实作品反映出来的真实生活是被创作者过滤过的艺术再加工,这是写实画的精髓。

写实的绘画作品,更多的是画家主观的诉求,现实生活中的场面在画家的艺术加工过程中,更加倾向于作者想要的东西。

所以,在这个角度来说,照相机永远取代不了绘画作品的原因就在于此。

画家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加想要的东西进去,而照相艺术却达不到这一点,或者说远远赶不上绘画艺术。

艺术作品只有倾注了画家的思想、情感、好恶等,才能称得上好的艺术作品,写实绘画也是如此。

不过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是,写实画会通过很多必要的技巧比如光的使用、色彩的渲染、结构关系的调整,画面的布局等等,来实现自己的想要的效果。

这种写实比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所升华,这种升华过程,就是画家引发观者情感参与、产生共鸣的地方,这种共鸣会让人体会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真实感,似乎有种比真实还真的体验。

而印象派与写实主义之间有着延续递进的演化关系,他们之间有着互补的作用,但有时也会分的泾渭分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