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画家布龙齐诺的写实女人油画是如何影响欧洲肖像绘画的发展的?

布龙齐诺,16世纪意大利绘画大师,是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的御用画家,被誉为“佛罗伦萨罕见的天才”。

布龙齐诺学画很早,少年时跟随斯卡纳画派的绘画大师加尔博学习绘画,从素描、构图到用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又师从样式主义画家蓬托尔莫,布龙齐诺的画风与师傅十分相似。

16世纪的绘画题材以肖像为主,有神话故事和宗教题材的人物画,更多的是一些权贵人物的订制。

布龙齐诺创作的女人油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物造型细腻,有一种珐琅般的完美效果,感觉优雅而空灵,在深蓝色的背景衬托下显得更加宁静。这种看似冷漠的画风使画中的人物显得高贵脱俗,深得当时贵族的青睐。

布龙齐诺为美帝奇家族创作了大量的壁画,深得科西莫一世的喜爱,同时还为美帝奇家族成员创作了很多肖像画,如著名的《托莱多的埃莉诺拉与其子乔万尼•德•美帝奇》,作品中盛装的少妇、奢华的道具,美丽而精致,并且显得极度的奢侈,这样的风格一度风靡整个欧洲,被后期的很多画家效仿。

西方画家布龙齐诺的写实女人油画是如何影响欧洲肖像绘画的发展的?

西方画家布隆齐诺的写实女人油画

16世纪的西方画家布隆齐诺笔下著名的写实女人油画有《绿衣女士肖像》《丘比特与维纳斯寓言》《科西莫一世的私生女碧雅像》《劳拉·巴蒂费里》《埃莱诺娜和儿子乔凡尼的肖像》《幸福的寓言》等等,然而,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布隆齐诺的写实女人油画影响了欧洲肖像绘画的发展,这都是因为布隆齐诺以冷峻、无表情的表现方式,传达着一种颇为傲慢的自信。而布隆齐诺的这种傲慢自信的画风,直接影响了16世纪、17世纪的欧洲宫廷肖像画,比如法国画家克卢埃笔下的《沐浴的贵妇》,枫丹白露画派笔下的《亨利四世的宠姬埃特雷和姝妹维拉尔公爵夫人》……,

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布隆齐诺是矫饰主义先驱蓬多尔莫的学生和养子,虽然他继承了老师的风格,偏执狂般地进行精确描绘,但是也糅合了非常个性化的色彩语言,画面清晰简洁,富有光泽感,在美第奇家族科西莫一世公爵的宫廷里,布隆齐诺作为宫廷画家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的时光,在宫廷的这段时间,布隆齐诺时常为王室贵族、上流社会名媛绘制肖像画,骨子里就傲慢自信的上流社会名媛自然是要求画家将她们的“傲慢自信”的个性特征都刻画出来,

布隆齐诺作品《丘比特与维纳斯的寓言》

由于布隆齐诺从心底鄙视这些王室贵族、上流社会名媛的“傲慢自信”,所于将她们的表情“无表情化、冷峻化”,这样显示她们的无情冷漠,比傲慢自信更低俗,其中那幅《丘比特与维纳斯的寓言》画中赤裸裸的人体,展现了画家娴熟的技法,维纳斯向画面的左边看,我们只能看到她的一只眼睛,导致维纳斯亳无表情,而其他陪衬人物却是表情丰富饱满,主体人物维纳斯没有表情,这就不会担心上流社会名媛会认为这幅裸体画有情色元素,这么一个有文化品味的人物角色迎合了当权者的审美,但是,对于画家来说,画面借助寓言说教来展示情色,

布隆齐诺作品

布隆齐诺这种“隐喻式”的表现手法,受到很多宫廷画家的推崇,宗教当权者也喜欢这种看似“傲慢自信”又“纯洁忠贞”的画风,布隆齐诺这种将人物姿势故意扭曲拉长、冷峻僵硬的表现形式效果,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迎合了当权者的审美,又受其他画家的推崇,当然了,是那些矫饰主义风格的画家才喜欢布隆齐诺的这种“无表情式、傲慢自信”的画风,毕竟布隆齐诺是矫饰主义画风的代表人物,而大多数矫饰主义画家都只是喜欢模仿,这样比较省事,他们本身就轻视文艺复兴时期建立的艺术“规矩”,比如素描基础、色彩载体的协调统一,

在整个艺术生涯中,布隆齐诺笔下的写实女人油画可分为两类:一是描绘尘世中的女人,美丽雍容,情感被冷峻地压抑着,显现时代的某种特色;二是描绘神话中的女人,充满感官肉欲的力量,甚至带有情色味道,所以人们看不到画中女人正常的表情,女人的情感都是被压抑着,那么,为何布隆齐诺要这样做呢?原因很复杂,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因为他是一名宫廷画家,要按宫廷的要求去塑造表现人物,心中虽然不甘愿,但还是勉为其难的去做了,这也是画中总是散发出一种冷漠傲慢自大气息的原因,在当时也遭到批评,不过这种矫饰风格的女人油画,也呈现出另一种美,毕竟女模特长得美。

布隆齐诺作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