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哪位画家的画你从开始的不理解,欣赏不来,到理解,会欣赏?
看过美国画家爱德华•霍普的画吗?
爱德华•霍普是美国上个世纪早中期的绘画大师,他的作品题材大多为城市中的生活和风景,而他的画风被称为“理想主义”。
冰冷的玻璃窗、偏僻的加油站、高耸的城市建筑,都是经常出现在爱德华•霍普作品中的场景,大幅的块面、锐利的线条、还有清冷的诡异的灯光。而画中的人物呢?一个个也像幽灵一样。来看这幅《夜游者》,这是城市里常见的通宵营业的餐馆,透过整面的大玻璃,看见一个坐在吧台前独自用餐的顾客背对着我们,画面中还有一对正在点餐的男女,你不禁会想,这些人是谁,为什么午夜不回家?这幅画四年前我在上海博物馆的画展上见过。
爱德华•霍普的大多数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只有一个,《利德角早晨》—一个红裙女子看着窗外的森林,《朝阳》—一个红裙女子坐在床上看着窗外沉思。
突然觉得这些近百年前创作的画跟我们当下的城市生活十分相似,那就是疏离和孤寂。
西方哪位画家的画你从开始的不理解,欣赏不来,到理解,会欣赏?
西方画家的画
西方画家以油画作品影响世界画坛,只因他们笔下的油画作品都能不同程度的反映所处时代社会的思想精神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这样的油画作品极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西方油画艺术流派众多,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特色,每个画家笔下的油画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视觉形式都有所不同,所以对于观赏者而言,难免对有些画家的画表现的主题不理解、欣赏不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始终无法理解;有些人刚开始不理解,欣赏不来,到后来就可以理解,也习惯欣赏了。
就我个人而言,20世纪抽象派大师毕加索的画,我刚开始是无法理解的,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欣赏。因为毕加索的画面太乱了,物象本该正常的形态被描绘的“七零八落”,头不像头、脚不像脚,根本就分不清画作的主题是什么,而且整幅画面也没有空间透视效果,当时就认为毕加索简直就是在涂鸦,而不是在创作,让人更无法理解的是,毕加索在画坛上的地位还很高,属于重量级别的绘画名家,随便一幅画都卖好几个亿的天价,而且还有人买。
关于毕加索的画,肯定不只是我个人欣赏不来,理解不了,大多数的人也是无法理解、欣赏不了的,这和审美能力无关,这一切都是因为毕加索的画和传统写实油画的形态相距万里,第一眼就看得懂、理解得了的人,那叫“自欺欺人”。当然了,我们看不懂、理解不了,不代表毕加索的画就没有它存在的意义,所以就大致去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解清楚之后,就可以理解以及欣赏了,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就是把物象的整体先全部打破,然后以不同的视觉角度再进行重新拼凑成一个新的整体,值得注意的是,创作之前的物象不只是一个,可以是2个或2个以上(比如,一棵树、一个人、一块石头共同形成的一个场景)。将形体打破后,取其中的某个重点部分重新拼凑成一个新物体,新物体的形态看起来就很奇怪丑陋了。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创作灵感源自于塞尚的“后印象主义”,这是一个还残留着一点传统写实的流派,而毕加索就是将那仅有的一点传统写实透视法都抛弃了,直接以色彩造型,只要画面有人物造型,这画就有情绪有意义。除了毕加索的画之外,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画也是让人难以理解、欣赏不了的,不过,他的构图法也和毕加索差不多,因为他们都属于抽象派,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扭曲色彩、形状。一切抽象派表现的主题都是个人不被约束的的思想情感。
毕加索作品
西方哪位画家的画你从开始的不理解,欣赏不来,到理解,会欣赏?
对于欧洲印象派的莫奈、雷诺阿……抽象派的毕加索和达利等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思考🤔现在可以读懂了……自己搞艺术时间长了看的多了……走的地方多了……对艺术史的了解进步自然会带来认识的提高
西方哪位画家的画你从开始的不理解,欣赏不来,到理解,会欣赏?
梵高
西方哪位画家的画你从开始的不理解,欣赏不来,到理解,会欣赏?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
毕加索一生勤奋,创造了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作品风格多样,巧变不竭,但保持着自己粗狂刚进的艺术个性。
毕加索曾经说过:“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用象征性的手法。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这幅画将破碎的形象,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都混合于一体。使《格尔尼卡》成为二十世纪少数几幅画真正具有大众意义,使用大众语言的大众作品之一。
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毕加索尽自己一生去模仿小孩的画作。
西方哪位画家的画你从开始的不理解,欣赏不来,到理解,会欣赏?
如果是一个没有学习过绘画的人,看油画也都差不多,抽象具象能看出来,欣赏不来不是画的问题,略微深点就一点都不敢说说评论,因为不了解,不懂,是不能瞎说的,好在哪里真的不知道,学习西方绘画的人一样越画越深入,了解越多,就会使感受变得越来越丰富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我试举几个自己体会到的小例子,
这是鲁本斯画的一个自己的孩子素描,略施淡彩,学画的时候老师一直强调要整体,整体,怎么才能整体,看这个图从上到下头发到下颌是多么的微妙,整个头发画的是多么轻松,又浑然一体,鼻子下的投影肯定画面积小了,但是这一点暗足够了,否则就是鼻子下边一片黑了,一个小项链的在脖子上前后穿插的线就画除了他的体积关系,一切都围绕整体,局部服从整体。一个多么可爱的宝宝形象!
看这个临摹的图与我说的这个整体感就差点意思,僵硬,缺生动感!
这属于临摹没掌握原作精髓,多体会感受!
这个画家席勒画的自己的孩子,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线,所说铁线描,真有钢铁千钧之力,看他描绘这个孩子的肌肤,形准质感全到位了,关键处短线交叉立体关系就表现出来了,头发也就一个松紧关系就整体表现够了,弹性的紧绷而又有松弛的地方,有力量感!
其实还有很多画家自己可做自己的分析,专家也好,别人也好,那是他的感受,自己的体会别人永远无法替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