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
北欧的画家我们所知甚少。
爱德华.蒙克,挪威表现主义画家,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蒙克出生于1863年,早期就读于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22岁时来到艺术之都巴黎,在这里他接触了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新艺术造型。综合以上的画法,蒙克发现线条和色彩有着强烈的表现力,他尝试着用这些技法来表现人物,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感受。
1892年,蒙克参加了柏林的画展,其参展作品的主题是“生命、爱情和死亡”,展示了《月光》、《星夜》、《玫瑰与阿美莉》等作品。
这里不得不提那句老话,“艺术家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之遥”对于蒙克来说距离就更短了,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个精神病患者,四十多岁时蒙克也是经常出入精神病诊所接受治疗,这让他的个性有了很大改变。
1909年,蒙克回到了挪威,回到故乡的蒙克又一次改变了画风,他开始尝试用丰富的色彩来描绘自然。
蒙克五岁丧母,父亲是个精神病患者,姐姐早夭,还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妹妹,这样的身世不免让人唏嘘,这对一个生性敏感的艺术家会是怎样的影响。画家把作品当作情绪的载体,描绘出那种迷途的欲望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生命的无奈和内心的焦虑交织成一个怪圈。
蒙克的作品悲伤而压抑,那是画家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呼唤和呐喊。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
蒙克(1863年——1944年)全名叫爱德华·蒙克,出生在北欧挪威,是近现代享有盛誉的绘画大师,同时也被誉为西方表现主义风格的先驱。
表现主义诞生于世纪之交的1900年左右,是西方近代非常重要的艺术流派,首先从绘画上发源,最后波及到文学、音乐、电影、建筑等各个艺术领域。像我们熟悉的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审判》、《变形记》、《城堡》等小说,就是非常著名的表现主义小说。
《青春期》
表现主义深受尼采“悲剧美学”思想的影响,善于表现荒诞的、抽象的、非理性的思想意识。绘画上的表现主义,是从后印象派的风格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绘画理念,主要特征是忽略对表现对象外在形式的描绘,专注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同时还喜欢表现人物的惊恐心理,甚至是扭曲心理,因此,表现主义绘画中很少看到那些主题欢快,风格明快的作品。《巴黎少女》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艺术。蒙克走上表现主义绘画的道路,一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的西方艺术界,正在从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型,各种艺术流派风起云涌,争先恐后地出现,蒙克生活在这个时代,选择表现主义是顺应艺术潮流。
二是蒙克的童年很不幸,他的父亲患有精神病,无法长期工作,导致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蒙克不得不接受早早辍学的现实。
《男人和女人》
由于压力过大,在后来,蒙克不幸患上了焦虑症,情绪激动时,常常表现出歇斯底里的状态。不幸的生活经历深刻地影响到蒙克的世界观,促使他的眼里看到的全是阴暗、苦难、恐惧、焦虑、绝望。
因此,这样的世界观,被他在无意识中反映在了绘画中,并且,他喜欢在作品中夸大这些情感状态,来抒发真实的生命况味。
《生命之舞》
蒙克一生创作力惊人,留下了许多作品,代表作品有《呐喊》、《生命之舞》、《青春期》、《男人和女人》、《女人的三个阶段》、《卡尔约翰街的夜晚》等作品,每幅作品设色大胆,色彩丰富艳丽,笔触粗犷奔放,如同刷子蘸着油彩扫上去一样,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中人物往往表现出焦躁不安的状态,情绪充满了焦虑和压抑。《呐喊》
实际上,蒙克是在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心境,他把主观情绪与客观物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作品呈现出了非常饱满的感染力。
同时,蒙克在作品中喜欢使用具有对比效果的线条,常常通过线条的曲直、粗细、快慢来渲染情绪,在作品《呐喊》中,线条的艺术趣味运用得很纯熟。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
19世纪是欧洲艺术史上最早的多元化时代,这是因为在此之前从没有一个百年里能相继出现那么多种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美术风格,如“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以及19世纪晚期挪威画家蒙克开创的“表现主义”,那么如何评价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
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或许是受后印象主义主观情绪的影响,19世纪晚期的艺术家们开始学会欣赏负面的东西,对恐怖、颓废、忧郁的描绘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便是蒙克,蒙克的油画风格是把“心态的表现”作为主题,放弃物象的正常面目特征,这叫“表现主义”风格,
我们就以蒙克的那幅油画作品《呐喊》来解释吧,蒙克在油画《呐喊》中表现一种全然绝望的情绪,画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在加强这种绝望:人物有形而无实,在感情的重压下曲折摇晃;弯曲的天空和水流,粗壮的桥梁斜线,都把观众引向那张开的嘴,它正在那里大声喊叫,
桥上虽然还有其他人,但画中却有一种可怕的孤独气氛,那声音似乎在呼喊:生存竟无法逃避,唯有难以忍受的生存痛苦,人们在画上找不到宽慰,背景中绝无一处不在晃动,粗犷的线条和粗犷的节奏显得很突出,绘画中充满了骚动不安,所有这些,都使画家的感情跃然纸上,
蒙克的《呐喊》揭示了世人中广为散步的绝望情绪,而这种情绪以前在绘画中是无所表现的,蒙克的《呐喊》可算是表现主义中最了不起的作品;表现主义也存在缺陷:许多极端的心态只不过是艺术家自己的心态,对其他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也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毕竟太多负面情绪了。
蒙克作品《呐喊》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
谢谢邀请回答
蒙克,是近现代的一位西方艺术油画名家,也是浪漫主义个性创新者,这点值得赞叹。
但我个人对西方油画,不喜欢,主要是油画无诗,无书法,不够味道和内涵,少了很多艺术元素。本人还是喜欢东方文明的艺术欣赏,因生于东方这块沃土,那山,那水,那炊烟袅袅的山村,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中,还有家乡的那个她,清纯美丽,纯朴而婀娜的身姿,已经在我脑海里,成为习惯的乡愁与希望。
有人说:艺术无国界,但冰雪认为,艺术有国界,有差异,东西方文化美的差异,欣赏的差异,价值观差异是存在的。
西方艺术,是技术作支撑的艺术。而东方艺术,昰靠文化支撑的艺术。
我觉得,西方艺术品,挂于厅堂,欣赏久了,会觉无味,可能是文化内涵问题。
但中国艺术品,因有诗,书,画作铺垫,文化内涵深厚,刚开始欣赏,觉得不怎么吸引人,但随时问推移,对诗,书画内涵理解,会越来越喜欢,更觉珍爱。个人观点,大家讨论。[大笑]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
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
二十世纪初期,蒙克从挪威来到了德国进行学习和创作。他的作品犹如在凸凹不平、碎痕累累的镜面中给人间照出了一个畸变折光的脸,照出了芸芸众生的内心世界,照出了人间痛苦的爱,生死别离的悲哀和战乱时期的一种恐惧。
- 蒙克作品《哭泣的裸女》
蒙克早期作品具有一种粗犷、自由、随心所欲的风格,在1885年,蒙克受到欧洲美术界的最新流派的影响,其作品已开始从对现实的自然主义描绘手法,转为记载心灵经验的印象,这个时期的作品已不是在追求自然和再现自然,而是在追求更 高层次的表现、追求内心深处的世界。
- 蒙克作品《病中的孩子》
从《呐喊》、《病中的孩子》、《青春期》、《生命之舞》、 《工人回家》等作品中可以看出:蒙克的绘画带有强烈的北欧人的性格。那较长的、流利的笔触 具有深刻的表现力,他随着基本线条的规律去涂色,色彩有些不和谐、略带模糊,用极为集中的描绘手法,将无数的线条紧凑在一起,成其为精确的素描。他以高度的表现主义手法,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用其独特的绘画语言全盘托出,完完全全地表现了一个处于那种特定社会背景中,现代人内心的极度的忧郁和孤独。
- 蒙克作品《青春期》
蒙克被喻为表现主义的先驱, 在内容和手法上都给人们极大的启示。他的绘画可算是油画中的写意,没有因为追求准的形而放松了神,他的作品正是牢牢抓住了“神”的气 氛,不复杂的表现使其绘画含蕴着沉默与孤独。不得不承认,蒙克有一种力量,使他所有作品几乎都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它冲击着你 (包括一些你不太喜欢的作品),迫使你和他一起感受人生,感受他的孤独和不安。迫使你和他一样用沉重深遂的态度去看人生。
- 蒙克作品《生命之舞》
蒙克的艺术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表现,他把象征的、形象和技巧的手法结合得十分巧妙,因此 很容易把他列入象征主义之列,但象征派的观点被蒙克更为巨大的天才所吞没,并没有留下显而易见的痕迹。
- 蒙克作品《呐喊》
蒙克虽立足于北欧风土,但他却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的作品不同于其它现代派绘画,他的表现主义没有拒绝在自己的作品中去反映现实。他牢牢抓住线条,在线条上塑造出形来,将画面的平面性与幻觉的空间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其绘画具有一 种洗炼的现代绘画中少见的壮观效果——协调而有力量,外在的形象稳重。
- 蒙克作品《受难地》
他不象野兽派那样追求华丽的装饰效果,也不象立体派和抽象派那样把现实写作空洞的形式创作。他将其全部力量及全部的精神创造出新的艺术手法以适应最充分地表达他的世界观,表现他整个精神里的痛苦、忧郁。
- 蒙克作品《病室里的死亡》
正如一位优秀的评论家所说:“蒙克的绘画不是再现自然,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表现。他所创造的艺术、超越了德国国境,他因此而成为德 国以至世界最负盛名的、最具影响的表现主义画家。”
共同的视角,相通的视界,我是魔韵,欢迎同道互动交流。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如何评价挪威画家蒙克的油画风格?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评价西方美术史上一个画家的油画风格,首先应该明了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
画家蒙克所处的时代,是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时期
20世纪现代艺术的油画流派是,象征主义,纳比派,维也纳分离派,野兽派,立体主义画派,未来主义,抽象画派,表现主义画派
这些油画,无论艺术风格如何丰富万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突破了古典油画,其客观写实的模仿风格
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意识到,绘画,不仅仅可以表达古典油画客观真实的艺术效果,还可以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表达自我主观情感,表达梦幻的新观念
现代艺术的油画流派,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情感
而表现主义画派的画家蒙克,个人拙见,是利用绘画表现形式,表现主观情感最彻底的画家
说起蒙克,不得不提他的代表作《呐喊》
画中的天空,旋转动荡的笔触,鲜红的天空,仿佛血流成河,涌现恐怖血腥的氛围
不见尽头的桥上,一个骷髅头一样变形扭曲的人物,惊恐无助地捂住耳朵,发出嘶吼的喊叫
都说,蒙克的绘画风格,深受印象派的影响,但是个人拙见,蒙克的主观个性化色彩,线条艺术语言,主要深受后印象派画风的影响
为什么?
《呐喊》,其红黑色彩的强烈对比,让人头晕目眩,给人压抑,绝望的气氛
画中的云彩形状,被画家蒙克主观幻化成波浪流动的线条,画中的人物也是扭曲的造型,一切都是画家主观化的个性艺术语言
所以,蒙克深受后印象派的主观绘画语言的影响,如梵高坏主观的笔触,色彩
在蒙克的画作《呐喊》,一切都是主观扭曲变形的精神磁场,画中人物发出竭斯底里的呐喊,幻化成骚动不安的线条,漩涡状笔触的河流,血流成河的天空
蒙克的作品 《呐喊》,不仅仅是画家灵魂深处绝望无助的呐喊,还象征代表了蒙克所处的时代,千千万万的生命个体,身处当代社会死亡,疾病,战争的威胁中,当代人不堪负荷的生存压力
同时也是资本主义世界,冷漠动荡的环境重压下,画家本人精神处于濒临崩溃的精神状态
为什么蒙克的画作,气氛很阴暗,压抑?
一连串的丧亲之痛,画家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绝望和痛苦,深深影响了画家的创作风格
画家只有借绘画来宣泄自己长期累积在心头的绝望,对死亡的恐怖,无奈,通过绘画如火山爆发一样宣泄自己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画家库尔贝,米勒,杜米埃,借绘画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表达老百姓苦难,贫困的真实社会现状
而画家蒙克,则是借主观的色彩,线条,笔触,扭曲变形的形体,表达自己心中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