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北京人四五十岁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小区打牌?
确实是这样,小区里一些人几乎是天天打牌的,在楼道门口摆个小桌子,从中午一直打到天黑,有打的还有围观的。
其实现在打牌很普遍,哪个城市都差不多,甚至农村也一样,一些人把打牌当着了日常。
相对于在北京的外地人来说,北京人没有房租的压力,通常也没有房贷。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大多以前是有工作的,现在下岗或是内退也有收入,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北京人有更好的福利。我就认识一个住二环的老北京,五十多岁,单位下岗的,每个月有两千多下岗工资,然后所在居委会还给他一份工作,也有一千多的收入,每天早晚骑自行车在附近的几条街转一圈,发现有公供设施方面的问题就向居委会报告。他就是上午视察完了回家做饭吃饭,下午打牌,散了牌局再去大街上转一圈。
还有一个感觉不知道大伙儿是否认可,我感觉北京人比较随遇而安,对物质方面不如一些南方人那么重视,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好多北京人四五十岁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小区打牌?
你观察的倒是挺仔细的,现在的确有很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在各个小区之内游手好闲的,但于对于这些人,你敢保证都是北京人吗。
对于这些人,通过我的了解与观察,无非是以下几类人:
头一类是退休与提前退休人员,按照国家退休的规定,有些特殊工种男年满55就可以退休了。还有一些人,由于企业转制经营不善或者是破产倒闭,他们的年龄,而且这些企业的很多员工年龄都50多岁左右,有关方面处于政策照顾,往往都给他们办了工龄买断或者是提前退休。
第二是京郊农村拆迁户,他们原本就是农民,没有什么固定职业,拆迁后由于年龄偏大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所以就闲下来了,好在是他们由于拆迁除了给房子补贴之外,也给了一定的集体提留补贴,这些钱虽说不多,但也是吃穿不愁,再加上他们出租房子的钱也够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
第三类就是40/50灵活就业的群体,这些人多数都是当年企业转制的下岗员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进行灵活就业,他们主要从事的都是物业保安、社会文明治安协管员、物业保洁水电工种等等。这类工作电非都是早上班晚下班的八个小时工作模式,他们大多数都需要倒班,也就是上24少时班休72小时,或者是白夜休休模式。下了班了当然无事可干,在小区里闲遛打牌当然正常了。
最后一类可以说根本都不是北京人,他们都沾在北京购房置业儿女们的光,专门到北京来享受生活,或是给儿女干家务看孩子来的。
一个人一种活法,如果带着有色眼镜专门去看别人的活法。只能说明自己活的太累,或者是太失败了!
为什么好多北京人四五十岁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小区打牌?
我就不上班啊!十多年了,我不打牌,早上起来吃完早点,公园遛弯,回来买菜,中午吃口,午睡是必须的,醒了茶得喝透喽,喂喂鱼,浇浇花,琢磨琢磨晚上的酒肴!这一天天的多忙啊!没事还打打羽毛球,玩玩户外,那里有时间上班啊?就喜欢看外地人听我说涨房租的表情!哈哈哈,
为什么好多北京人四五十岁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小区打牌?
超过40岁就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了,本身家里还有点资产,干嘛出门仰人鼻息?
为什么好多北京人四五十岁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小区打牌?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北京,全国都一样。
只要有饭吃(哪怕吃低保),就不去上班,做事,挣钱,饱守终日,无所用心,不是打麻将,就是在到处晃荡,或扎堆闲聊,这可不是好事情!
一来可能是闲人太多了,但主要的还是人们没有什么追求和欲望了(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人有追求金钱,地位等物质欲望是好事,不是坏事。人一旦没有了什么物质财富的追求,精神上产生了所谓的“断舍离”等“佛系”思想,是很危险的,是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很不利的。有一种观点说,房价高不是坏事,让年轻人有一个奋斗的动力和目标。如果每个人随便就可以买到一套房,人人有车有房有配偶,那还去努力吃苦挣钱干啥呢?)
一个被麻将笼罩的社会(踢除赌博的因素),就是一个懒散的,无所作为的社会,也是一个迷茫和昏庸的社会。
为了健康,为了光明,为了财富,为了未来,年轻人远离麻将吧!
到工地去,到农村去,到前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流血,流汗,追求,奋斗吧!
为什么好多北京人四五十岁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小区打牌?
为什么好多北京人四五十岁就不上班了,天天在小区打牌?
这种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拆迁户。
也许人家不是四五十岁不上班了,人家可能三十岁就已经在小区打牌了。每年只要靠收租就能养活自己和家人了,随便卖一套房就能价值百万千万,根本不需要上班,只要玩得开心就好。
2、下岗人员。
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年轻人太多了,很多人三十多岁就面临被裁的危机,更别说四五十岁的人了。这类人被裁之后,无所事事,和大家聚在一起打打牌就是为了消遣生活。
3、外来人员。
还有一部分人,本身就没有工作。他们之所以到北京来,是因为要照顾孙子孙女之类的,日常只需要接送孙子孙女上下学就可以了。而白天就可以和小区里的人聚在一起玩。
有的人觉得四五十岁,天天打牌是一种没志气的行为;有的人羡慕四五十岁就可以安心养老,不避为钱而奔波。其实不管是哪一种,都有自己的快乐和苦处。不必羡慕他人,只要走好我们自己的路就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