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消费观念有没有改变过?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

客观地说,疫情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

以前经常跟同事和朋友一起逛街,每次逛街都会买些东西,主要是衣服和鞋子,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家里就一大堆,大部分穿过一次就不再穿了,我还特别爱买围巾,估计一下不少于100条。

因为疫情不用去单位上班了,画展和拍卖会也都暂停,这一年我差不多每季只穿一件外衣,偶尔出门去趟超市。网上购物的习惯依然保留着,只是现在不买衣服了,网上买的衣服大多数都不合适,退货又怕麻烦,也就随便送人或者扔在家里。现在上网只买一些农副产品和日常用品,偶尔也买海鲜,方便还便宜。

因为疫情大部分时间是宅家的,减少了很多消费的机会,尤其是这一年几乎没去过饭店,在家吃饭,健康还省钱,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没有饭局和聚会,少了很多跟同行交流的机会。

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消费观,适合自己的就好。

你们的消费观念有没有改变过?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

昨天我和朋友聊天,他说快过年了,钱又不够用。我告诉他,我2021年1月的总支出是860元。

他很惊讶,问我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这几天置办年货就已经花了好几千块钱了,更不要说双十一疯狂购物花的钱。

他问我,你是缺钱吗?

我说,不是,我就是习惯了少花钱。准确的说是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他问我,你是怎么花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你应该在知乎出一个LIVE课程,专门教人省钱的课程。

我说,没问题,我现在就写。然后就刷到了这个问题……呵,大数据啊!

好吧,我来说说我是怎么做到的。我按衣食住行的顺序挨个说一下。

衣:

我去年一年几乎没买衣服。因为我确信我以前买的衣服足够穿到我80岁,只要我不长胖。

不用怀疑,我是女生。我以前淘宝10年消费总额超过30万。

其实我也喜欢穿漂亮的衣服,但以前不知道为什么,漂亮的衣服穿到我身上并不是那么的漂亮,后来我才发现,漂亮的身材才是穿得漂亮的关键。身材不好,衣服再漂亮也没用。所以我不再痴迷在淘宝搜索“显瘦”的衣服。

虽然我有时候还是会上网翻翻,但只是过过眼瘾,一件也没买。因为从新衣服上获得的快感远比不上我花钱的痛感。

包包鞋子还有很多,而且都是品牌的,所以也不买。我出门已经不背包了。如果需要,一个几十元的双肩包足亦。我现在不用每天穿的光鲜亮丽强打起精神赶着去上班,所以穿衣服怎么舒服怎么来。高跟鞋也不穿了,出门以运动鞋为主,一双鞋至少穿3年,穿到坏为止。

上图是我出差时的样子,看起来很光鲜是吧?其实我当时是在机场,飞机延误了4个小时,我背后椅子上是我准备的睡袋,拍完照我就钻进睡袋在机场的椅子上睡觉了。

我去年唯一买的一件深红色的卫衣还是在商场门口看到的,品牌打折的,只花了我39元。因为衣服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我确信质量很好,因为试过了,大小也很适合我。目前已经穿了好几个月了,不起球,没变形,还不怎么沾猫毛。打算过年给我家小朋友也买一件,就是不知道商家还有没有……

食:

蔬菜方面:我在郊区租了一块120平的菜地自己种菜,所以我几乎不买菜。你可能会问我冬天吃什么,不用担心,我屯了一批大白菜,自己种的。而且我还腌制了两大桶芥菜。偶尔改善伙食我会去超市买点大棚里的菜,但口感完全不能和我自己种的菜相比。

就连草莓、甜瓜、葡萄、樱桃我都自己种。

蛋白质方面:主要靠鸡蛋补充,管够。每天平均消耗4个鸡蛋,一个月下来也就120个,总花费绝对不会超过100块,即使是在鸡蛋最贵的时候。

我不爱吃猪肉,主要是脂肪含量太高,而且现在的养殖猪不好吃,所以我几乎不买猪肉。有时候会买牛肉和羊肉,但买的不多,一个月最多买两次,花200块钱就足够了。

我吃肉主要吃海鲜和鸡肉。我从小是吃海鲜长大的,所以这个搭配对我来说正合适。

我知道有人肯定会说,海鲜更贵啊!别急着反驳,慢慢听我说完。

海鲜我经常吃的是带鱼和小黄花鱼,还有扇贝肉,单价都没有超过10元/斤。超市搞特价的时候,带鱼一斤才5元,小黄花更便宜,才4元。扇贝肉略贵,9.9元。

国产小带鱼和小黄花鱼容易入味,所以做出来更好吃。

平时吃肉以鸡胸、鸡腿肉为主,价格分别在8元左右。

另外,我很喜欢享受那种饥饿的感觉,晚上6点后我不吃东西,早晨起来会觉得神清气爽。而且我习惯了吃饭只吃7成饱,所以我在食物的消耗方面更少。

另外,高糖高油和高脂的东西我不吃。主要是看了有关糖尿病的纪录片后怕了,我可不想靠胰岛素续命。

主食方面:我吃米饭比较多。以前喜欢吃面食,现在也很少吃了。平常除了午饭会以米饭为主食外,其他时候会以玉米大碴豆子粥为主食,配以红薯等。因为这些是粗粮,升糖指数也不高,所以我吃的很开心,还不用担心生病。

至于奶茶零食我几乎不吃(有时候和朋友出去会喝一杯咖啡,我不会强迫自己喝美式,我喜欢喝拿铁全糖。但因为几个月才喝一次,所以对我没什么影响)。实在馋了会用烤箱烤几个红薯吃,又甜又香。

我极少外食,不点外卖,我家小朋友说,外面做的饭没几家比妈妈做的好吃。

因为我父亲是部队出身,做得一手好饭,所以我吃饭很挑,没几家饭馆能入得了我的口,干脆没事自己捣鼓好吃的饭菜。

我出门连矿泉水都不买,自带白开水,就连杯子都是厂商送的宣传品。

在家喝茶,因为我对茶不懂,所以价格便宜的茶就能满足我的需求。速溶咖啡已经不喝了,反式脂肪多。我对咖啡不是真的热爱,只是喜欢它的甜和香。美式我一点也不喜欢喝。

有时候想喝奶茶,就自己买鲜牛奶做。想吃吐司面包了,也是自己做。

我甚至还自己做凉皮,黄瓜是我自己种的。

住:

住方面没什么可说的,我是自家的房子,没有房租,物业费也便宜,停车不花钱。民水民电。

因为我喜欢游泳,所以办了健身卡(健身卡两年2000块),所以洗澡不花钱,家里水用的也很不多。用电方面,因为我是笔记本电脑,功率不大,所以不费电。家里除了烤箱和电饭锅,没有什么大功率的电器,一个月100元的电费够用了。

因为我家有一个露台,所以夏天我都会在露台睡觉,不仅凉快,空气还很好。我是一个不喜欢用空调的人,主要是不喜欢在密闭空间里长时间的停留。所以即使是夏天,我家的电费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行:

因为我经常出差,所以我的车拿去给我弟弟开了,保险、油费不用我负担,更不用担心会产生违章罚款。

我平时出行会骑电动自行车,或者地铁、公交,偶尔打车。我一年出行的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我以前是出差党,所以全国的大好河山都被我公费旅游遍了,我更喜欢待在家里,每年没有旅行的费用。

我的车

哦,不,是下图这个。顺便给自主品牌做个宣传~现在的自主品牌质量确实很好。我家的车开了6万公里没问过问题,比我家的另外一辆韩国车好开多了。

能看出来是哪个品牌,哪款车吗?

其他方面:

电子产品:我大概3-5年换一部手机。上一部笔记本电脑是6年前花1200买的二手。去年年初才换成5800买的新电脑。

化妆护肤:平时在家不化妆,皮肤敏感,护肤品也用的少。

猫:家里有3只猫,跟着我吃鸡胸,我家猫特别喜欢吃白水鸡胸。猫粮也买,不会买特别贵的,3只猫一个月200块钱足够。

娱乐: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种菜撸猫写文章,从不涉足娱乐场所(以前上班的时候应酬多,所以对这些不感兴趣)。

我很喜欢种花,我家鲜花不断,但从来没有花钱买过。牌子是我自己做的。

能看出来那两个字念什么吗?

我连花池、花架都自己做。暴露了,我是一个热爱手工的女汉子,尤其喜欢木匠活。

孩子教育:没报任何兴趣班。她感兴趣的东西我都能教,我大学的时候书法比赛第二、系乒乓球比赛第一,征文比赛第二、全校网站制作比赛第二、英语过了六级,线性代数全年级第二,计算机全年级第一,我会游泳,自由泳蛙泳仰泳都会、还是系女排的队长。我家小朋友想学的东西我都能教。

我在菜园给小朋友们准备的泳池,他们能在那里玩上一整天。

其他……好像也没什么了。

或许有人会说我这是清教徒式的活法,我不以为然,因为我享受过了,最好的我也经历过了,所以心中并不会觉得遗憾,也不会有什么委屈。

我想拥有的东西都不必花太多的钱,这也能让我在欲望的洪流中像一艘轻便的小舟穿流而过。让我不必为了满足躯壳的需求而成为金钱的奴隶。

消费观念改变后,我每个月的收入都比支出多,银行卡的余额也越来越多,内心不再焦虑,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综上,免费省钱LIVE课程,请查收。

喜欢就点赞,有用就赞赏,你的鼓励是我持续输出的动力。我是唐宝儿,欢迎关注我!

你们的消费观念有没有改变过?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

这年头,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只有自己喜欢的消费观念。有人花天酒地,锦衣玉食,有人划粥断齑,节衣缩食。这消费观念没有对错,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我是六几年出生的,那时候,家里好穷,虽然不能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吃饱吃好饭也是不可能的。

每年秋天,我们一天三顿只能吃红薯,好多人胃都吃坏了。每年春天,家里没吃的,我们都得借粮食吃。在这样的家庭长大,我的消费观念就是俭省再俭省。

养成节俭习惯的我,吃饭就是家常便饭,穿衣就是最便宜的衣服,贵东西,我就不买,这就是我的消费理念。

今年,一入冬天,我拿出去年的旧棉鞋,那鞋底子磨的滑溜溜的,我想买双新的,但是,就是下不了决心,结果,冬天也过去了,鞋也没有买,这钱又省下来的。我的羽绒服,有的都穿十几年了,样式老的不得了,但是,我还舍不得扔。

今天大年26,我赶了趟年集,看着琳琅满目的东西,我就是不下手拿,觉得拥有东西不如把着我的钱,最后,只花了三四百,唉,到大年三十,我最多再买点青菜豆腐,这年就算对付过去了。

现在,我的工资每年也有十来万,我的消费观念就是这样,没办法,我喜欢这样节俭的日子!

今天,在西悦城,我看见买东西办年货的大部分都是老太太老头,我想,他们也应该都是节俭的人吧。

现在,国家提倡节俭,我这个思想经常落后的人,没想到,我的消费观念还挺时髦的!

你们的消费观念有没有改变过?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

正确的消费观念应该是工资的三分之一,还不是月光族,或者是借贷消费。千万不要听网上那些人说,负债你百万你就是生意人,负债一个亿你就是富翁。因为每个的人能力是不一样,有的能当老板,有的人能当官,有的人只能种地,决定人的因素很多,并不是负债就当老板了。

消费观念跟经历有关

我跟我老婆的消费观念完全不一样,我是从小苦日子过惯了。所以就是有钱没钱,我的过法基本变化不大,不奢侈,不乱花。始终给手里面留点钱,万一挣不来了,万一经济不行了,那不只有喝西北风吗?

而我老婆不一样,小时候家庭条件能好点,不管有没有钱,先花先用。怎么开心怎么来,属于吃了上顿不管下顿的人。

她老说我小气吝啬,我觉得她的消费观念不对。

经历疫情很多人消费观念有所改变

去年到今年这场疫情,很多人上不了班,打不了工,但是房贷,车贷,家里的日常开销你少不了。但是没有收入来源了,很多人马上就不习惯了,马上手里紧巴巴的。

不然抖音上很多人发,为了买房买车,我把我喜欢吃的麻辣烫都戒了。

还有一双谈恋爱的情侣,女的和男的去吃火锅,女的点了一份180的牛肉,男的就很生意,买房买车,我平时就吃10块的,你盘肉就180块,两个人为此大吵。

所以这次疫情看见了,社会的真是情况,人民的真实收入,居民的经济杠杆越来越大了,如果哪天经济不行,这是不可想象的。不是买的人不对,而是从小的生活条件不一样。

那么疫情给我们的消费观念带来什么转变呢?

很多人开始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不敢乱发了,因为不知道什么会在发生疫情,也不知道疫情何时才能好。

总结

我觉得正常的消费观念是,你平时可以花掉自己的三分之一,剩下的可以留下,买房啊,买车,娃们以后的事情啊。而不是靠借贷生活,也不是当月光族。如果有一天经济不稳定,或者家里谁生病急需用钱,你怎么办?

你们的消费观念有没有改变过?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

单身的时候是有多少花多少,从来没有委屈过自己,想吃啥买啥,即使再贵的东西也要买一些回来尝尝鲜,经常去逛服装批发市场,看着款式不错,质量也还好的就喜欢买回家,也不管穿不穿,去逛鞋店买不到鞋子也要买个包包,家里好几个包总觉得不够,不喜欢,我也是比较爱吃的,哪里有什么几十年的老店经常和姐姐一起做老远的公交车去吃,所以体重从来没有轻过😂

但是一切在结婚之后就有所变化了,毕竟不是自己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了,是家庭的责任需要你承担,考率更多的是这个东西家里需不需要,长久不长久,合适不合适,

有了孩子之后更舍不得,那个消费观简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衣服总是去年还有,对付对付就好了,花那个钱干什么浪费不用买,鞋子一双穿好久,不破不舍得买新的,一杯奶茶十几块钱好贵呀,是巨款,基本上不在外面吃饭,自己在家做便宜还卫生,包更不会背了,只会带着一个大书包,放上孩子的水杯,尿不湿,纸巾湿巾,至于好看不好看,时尚不时尚根本都不在考虑范围内,只求实用就好

你们的消费观念有没有改变过?正确的消费观念是什么?

感谢电视剧《我的前半身》,让我静下心来梳理梳理自己的前半身。假如把十五岁之前定义为童年、五十五岁之后定义为老年,那么中间的四十年就是人生拼搏的黄金时期。而我正处于这个黄金时期的中点上!下面我就来回顾和感悟下这“人生拼搏的黄金时期”之前半段的消费观念的变迁。这前半段二十年我又把它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奋求学跳出农门;

相信从农村走到都市的人千千万万,但人人都有各自的心酸与苦楚。而当年十五岁的我,所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就是“钱”!再描述经济困难之前,我想先赞颂下我的父母。他们一生勤勤恳恳、实实在在,没有任何惊天动地之举措,但于我而言,他们却实打实地做到了两点,正是这两点成就了我跳出农门的理想。这两点分别是:1、他们没有让我成为留守儿童,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为了几个钱而抛家弃小去打工,而是陪伴我、呵护我成长;2、他们没有因为我是女孩而放弃对我的培养,也就是说他们没有重男轻女!回到正题上来,正因为身处农村,而且是大山深处,从土里刨食很难挣到钱。再加上天灾人祸,我们家几乎是那种家徒四壁,赤贫见底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财富于我而言毫不沾边!我一门心思只想着:要发奋学习、考上大学、找份工作、救济家庭、回报父母!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对于金钱的观念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能不花钱坚决不花。吃最差的,只要维持不饿着,人活着就成(所以当时骨瘦如柴,头晕眼花);穿捡别人的,无论好看破旧,只要能穿就成(所以当时自卑的只靠学习成绩来支撑自己的那点自尊);但只要是学习上必须的开销,父母一分也没少给,比如文具、比如复习资料、比如班级所交的各项补课费用等等。假如说,非要给当时的我冠以理财的观念:那就是钱要花在刀刃上(为什么是假如,因为哪有财可理啊)。这种理财观念,从学习生涯一直持续到工作五年后。因为工作以后,为了偿还因读书而借下的外债,不得不让自己依旧吃最差的伙食、穿最黄旧的衣服,但这种艰辛比读书时好点。偿还债务之后,我又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在短短一个月内背熟一大厚本考试用书,然后参加省级入职考试,从而得到了现在所处城市的工作。总而言之,这一阶段我的人生感悟是:发愤图强,拼搏人生;这一阶段我的消费观念是:能不花钱绝不花钱,每一分钱必须花在刀刃上!第二阶段省吃俭用立足都市;

来到都市后,自己的一切与周边环境显得那么地格格不入!于是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吃,没有条件吃丰盛的,但要求必须是营养的,但坚决不浪费。穿,不要求商场里的牌子货,但至少也要合身且不要像穿越过来的人。住,租离单位近但条件不怎么好的房子且是合租,这样省钱啊!行,基本是坐公交除非有紧急情况才打的!出游基本没有,除非单位组织的。学习方面,我办了张图书馆的卡,里面相关专业书籍很多,但缺点是它有、我需要,但是我却找不到!所以偶尔在必须时也会自费购买专业书籍,只要是工作上的我一点也不抠门啊!至于交往方面,我的原则上是礼尚往来,没有实行那种“为了打开人脉而四处撒礼物”的交际模式!我不是这种类型的人,学也学不会。我是实干型、技术过硬型、一切靠实力去拼搏的人!所以在工作上,我一直都是踏实肯做、不卑不亢的。就这样六年下来,在新单位立足了脚跟,也积攒了些人民币。在与老公商量后,瞅准了房价的低迷期,购进了首套自住房。鉴于我们购房后的捉襟见肘,我们没有装修(二手房),而是消完毒购买一切家居用品直接入住。其实这是有好处的,不用透气适合孩子居住!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一家三口的生活模式!老公尽全力挣钱还房钱,而我工作之余承担起一切家务及孩子监管。累到无力也心里乐着!两年之后,我们还清了除房贷之外的私人借款,购置了车辆。而房贷很少,住房公积金正好相抵!到了这里,我想我应该算已经立足都市了吧!这一阶段,我的人生感悟是:家是幸福的港湾,为她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一阶段,我的消费观念是:除去吃穿住行学习,能省则省,尽力攒钱!不与他人比享受,只看自家渐富盈!第三阶段投资理财提升生活;

当家庭经济有了基本保障之后,心理压力骤然少了很多!这样就有心思来改善提升全家人的生活!比如吃,我会花很多心思来尝试做出荤素搭配适合全家人口味的家庭餐,特别是要符合孩子那挑剔的胃口。为此我前段时间,专门整理出孩子喜欢而我又拿手的家常菜菜单,尽然达到了五个星期不重样,涵盖一百多个菜!每次只要孩子把菜吃得精光,我就特有成就感。而这份成就感却来自于我四五年来积攒下来的做菜经验!比如穿,我利用周末时间经常穿梭于各大商场,去寻找适合我们这个家庭成员的衣服,含价位、款式、料子、色泽等等。这样的话,只要添置衣服就锁定那几家,而不用漫无目的的去乱试!至于住行就不说了!然后家居用品,也会向身边人请教汲取他们的经验。这样能买到性价比好的物品,省心又省力!会全家人进行简单的周末和假期游,不再禁止性外出就餐,适当的选用礼物来加强彼此的交往!我想我所说的这一切,不代表我与他人比过的有多好,而在于我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过得舒心又充盈,仅此而已!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理财!从存银行到买理财产品,再到基金、p2p,尽管没有挣多少,但观念改变不少!特别是注册了随手记之后,我逐渐意识到开源的重要性!所以目前,我的假期生活比原来充盈了很多!原来的假期,一般都是无所事事,靠电脑电视度日。而现在呢我会结合自己的兴趣,写写文章吐露心灵、看看书本拓展自己的见识!尽管没有风生水起,但也小有势头。知道了自己的文章导向,比如专业类、家庭教育类是我的努力方向!当然更愿意理财方向的,但我现在是小白!其实随手记社区还教会了我规划人生。比如我会想着在保障现有的生活水平下,如何规划购进二套房、会想着提前储备孩子的大学教育金、如何在投资的同时积攒出老公的创业资本、以及父母的疾病保障金等等。尽管社区里有篇文章说,三十五岁之后很难再翻身!我才不这么想的。人生四十年的黄金阶段,三十五之前只是前半身,那还有满满二十年的后半身。我想只要人有想法、有目标、有拼劲,这二十年完全可以再次提升一个生活境界,无论是精神还是经济!所以我才敢罗列出上段所提到的一系列规划!这一阶段我的人生感悟是:用心去打造生活,让每一天都呈现美好!这一阶段我的消费观念是:追求引领消费!有规划方有富足的人生。第四阶段鸣锣收尾享受人生;

以我目前短浅眼界,我想要的人生是有时间与精力去按照兴趣做事。做地起劲时,专心投入没有职业家务打扰;做地困倦了,整理背包换个环境与活法。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的我,为了实现财务自由,实现想要的人生,应该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从赤贫走到都市来的农村人,其它什么也没有,唯有一念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思及一副吃苦耐劳的躯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