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害怕过世的亲人住过的地方吗?为什么?
以前农村的砖瓦房,很多都是二房一厅一厨房的,因为农村孩子多,一家人挤在一个房间,铺二张床是常有的事,另外一间给年老的父母住,这样一来,上了几十年的房子基本都有亲人过世过。你说全家就是二间房,老人过世了,没理由这间房空着不住人的。
我当年住的泥砖房,也是奶奶住过的,奶奶六十多岁时开了手术,从此眼睛看不见了,我读小学时奶奶经常拉着我们几个孙子讲故事,我理解奶奶的寂寞,一个人天天坐在堂屋里或者是到门口晒太阳。
直到奶奶八十多岁去世后,我搬到以前奶奶住的房间,一晃住了十来年,直到房子拆了重建。
所以自己的亲人一点没什么害怕心理,人之所以害怕,无非是不熟悉的人过世的地方,心理上有小小的害怕,至亲之人住过的房子反而没这种感觉。
所以以前在农村出来的人,上了二、三十年的房子,那一间房间没亲人过世过,心中无愧,有何惧。
你会害怕过世的亲人住过的地方吗?为什么?
你会害怕亲人过世住过的地方吗?为什么?
我不怕,反而有种很想亲近的感觉!
我奶奶去去世后,祖屋空闲了下来,不管哪一年回老家,都要去看看那座老房子,那里有奶奶的遗像和灵位,还有老旧的家具,和我童年最美好的时光!
有时候我真想躺在那间已经破旧的房子里,在奶奶温暖的眼眸中,好好的睡上一觉,只要闭上眼,我甚至能感受到奶奶,长满了老茧的手,在抚摸着我的面颊,而那一刻,我将还是她怀里,最幸福的孩子。所以,亲人过世住过的地方,我不会害怕,反而感叹我无法穿越旧的时光!
你会害怕过世的亲人住过的地方吗?为什么?
我不害怕亲人过逝住的地方,仅管我确实有点怕黑。母亲离开我们四年了,父亲也是还早十几年。父母合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墙上。我觉得我的心,我的生命一部分随着飘移走了,我的所有快乐溶进去无限悲凉,我好想他们。
父母老宅一直空着四年了,尽量保持原样。在母亲离开日子里,我竟一个人在老宅呆了二个月,就睡在母亲房间里。淡淡的家的味道还未消逝,主人都走了。伤情怀念战胜孤独难过和恐惧。母亲留下那么多单位发的床上用品,我一件件都打开,却找不到温暖。我父母离开我们时间,相隔十几年,两个老人却都相约人间最美四月天,日子相近(差三天)。每当王花开的时候,我就仿佛看见他们淡淡身影。
我爱去老宅,每十天过去浇浇那儿花。老宅里主人走了,四年了,君子兰年年盛开,头两年开两季,我感觉父母喜欢我回家,他们笑了。毎次回家睡在母亲房里,常常燃起香烟在父亲书房里,让烟雾慰籍那些尘封己久的书,回望依窗相伴花,思念是永恒的碎片,无法重现。
睡觉在母亲床上,我心平静。我喜欢家的味道,仇恨为什么要長大。看看父亲字画书籍,恨意自己是多么无知可笑。
每当我不痛快和困惑时,愿意回老宅睡一觉,坐一坐。我的心就靜了。我相信我的内心呼唤他们听到了,我的意念和老宅已经久久纠缠在一起,我喜欢这样,这也是我梦开始地方,父母走了,留下愛,所以我就去老宅,寻找我的爱。
你会害怕过世的亲人住过的地方吗?为什么?
不会害怕,老公走了,我在原来的床上睡觉,专门睡他睡过的一边,把他的羽绒服改成了枕头,这样感觉靠在他身边一样,自己的亲人,尤其自己深爱的人,我们共同生活过的地方,有那么多美好回忆,我们的家是我深深的眷恋的地方,怎么可能害怕呢?
你会害怕过世的亲人住过的地方吗?为什么?
老公病重不治从上海回盐城老家,我千叮咛万嘱咐他,如果到了那么一天,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灵魂,请你一定要记着回家的路,或者跟着我和孩子回来,我什么都不怕,只要你能陪着我~
在他离去的最初很长时间,我一直觉得他还在身边,晚上休息,习惯给他留半张床,默默的对着空气说:你在么?……
我情愿拿20年的寿命换他与他一起和我到60岁,只求把孩子养大,除了没有出国治疗,西医,中医,素食疗法,草药偏方一一尝试,都未能留下他,这个世界上,我最最珍爱的人,如果不是还有两个孩子,我情愿陪他一起去~
lxh,今生你欠我陪伴,欠孩子抚养,更欠我一份至死不渝的爱情!你人好了一辈子,却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对我和对孩子的背叛,如果我是你,即使我母亲以死相逼,我都不会遗嘱把我们唯一的住房和仅有的债权全部交给父母!你万万想不到你眼里的好父母在你走后是如何对付我和孩子的,呵呵~我真希望真的有另外一个世界,有灵魂的存在,那样的话,等我过去了,就可以去找你算账了,我要惩罚你生生世世爱我!不负我!
你会害怕过世的亲人住过的地方吗?为什么?
丈夫是48岁因竟外去世的,当时儿子大二,屋子里剩我一个人时,我一点也不感到害怕,我把他的照片摆在床头柜上,晚上睡觉时他就看着我,头几年我会把他的衣服拿去干洗,拿回来挂在立柜里,出去时我会跟着照片说,好好看家,真的一点也不害怕。想他时我会把电视声音放大 ,然后大哭一场,免得邻居听见。时间过的真快,他离开我也|6年了,我也做了奶奶,但我一直挺挂念他,如果有一天她站在我面前,我一定会紧紧的抱着他,不会松手,垦求他和我一起慢慢变老。写不下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