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这么多铁矿?
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最近曝光度有点高,在中澳关系上,澳大利亚反复横跳,试探我国的底线。
面对澳大利亚人的挑衅,我国决定利用关税武器采取还击措施。遭受了损失的澳大利亚人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决定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利用铁矿石涨价来弥补损失。利用铁矿石说事是澳大利亚人的惯用策略,这一招非常的管用,非常精确地打在了中国的软肋之上。
中国的经济是两条腿走路,一是对外出口,二是国内投资。由于疫情的因素,国外市场萎缩,对外出口这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不足,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的重担,更多的压在国内投资上。
各种各样的基建就是国内投资的主力,作为基建狂魔,每年都有大量的钢铁需求,可是不巧的是,我国的铁矿石储量不低,但是普遍品位较低,我国的富铁矿最有名的就是石碌铁矿,这个铁矿原本名气并不大,他的知名度全靠几本群穿至明朝的小说撑起来的!
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铁矿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储量大,而且品位又非常的高,所以我们不得不从澳大利亚以及巴西这两个国家大量进口铁矿石,以满足我国国内基建的需要。
我国要搞基建,澳大利亚就是我们绕不过去的那道坎。那么我们不得不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富铁矿,多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而咱们国内都是一些贫铁矿呢?
这个事儿还得从铁矿的形成以及地球板块说起!
话说地球上的铁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生情况的,还有一种是沉积铁矿。所谓的内生铁矿,就是地球内生作用,形成了铁矿。
这种铁矿石两级分化非常严重,要么就是埋藏的特别深,以现在的科技手段无法开采,还有一种就是由于地壳运动,矿床被运动至浅层地表,相对来说比较好开采,但是问题又来了,这种铁矿的品位普遍都不高。
沉积铁矿是地表的,成矿物质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搬运至湖泊,海洋等低洼区域长时间沉淀积聚而形成的。这种铁矿也是贫富差距非常大的!国内的海南石碌铁矿就是沉积铁矿,国内还有许多的沉积铁矿都是贫铁矿。
所以沉积铁矿中出现富铁矿的概率也不算太高。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咱们世界上探明的富铁矿绝大多数都是这种沉积铁矿。
那么为什么澳大利亚富铁矿那么多呢?
不得不说,澳大利亚得天独厚。澳洲大陆面积虽小,年龄不小,根据板块移动学说,澳洲大陆和其他大陆分隔两地,是在1.7亿年前,但是在此之前,他和其他大陆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超过20亿年时间。
这段时间里,澳洲大陆一直属于整个大陆的边远地带,好比是伸向大洋的一只脚!在这里,澳大利亚的土地足足接受了超过二十亿年大陆的馈赠,积累了丰富的海相铁矿物质沉积,再加上一系列的地质运动,使这里形成了大量的富铁矿。
随着时间的推移,澳洲大陆携铁矿私逃飘啊飘飘到了现在的位置,用历经了千万年的干燥气候铁矿带逐渐露出地表,所以澳大利亚的铁矿不但纯度高,而且开采的难度相当的低。
不过我突然想到一点,咱们的青藏高原,据说以前也是一个海,随着地质剧烈变化,这里逐渐隆起成为了世界屋脊,这一点和澳大利亚大陆颇有几分相似,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西藏那里动动脑筋呢没准就有重大发现呢!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这么多铁矿?
2019年,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了9.96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高居世界第一,从高速铁路,到大型船舶,再到跨海大桥,这近10亿吨钢铁铸就了中国“基建狂魔”的梦想,解决了数十万工人的就业问题。然而,这些繁荣指标的背后,是中国对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严重依赖。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10亿吨左右,其中6.65亿吨来自于澳大利亚,占到了采购量的6成以上。
随着中澳关系的恶化,澳大利亚在贸易战中祭出了铁矿石这一大杀器,在12月份以来,澳大利亚出口给中国的铁矿石价格从上半年的每吨540元左右上涨到了1000元,上涨了几乎100%。
然而,面对澳大利亚的恶意涨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我们却宁愿忍受巨大的涨价压力,利益严重受损的局面,也不愿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痛下杀手”。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澳大利亚拥有地球上最优质、最丰富的铁矿石。
根据数据统计,世界铁矿石目前已经探明的总储量约1900 亿吨,澳大利亚的储量超过世界总量的25%,达530亿吨,而且70%是可直接装船的高品位矿石。
澳大利亚每年出口铁矿石10.7亿吨,几乎垄断了全球66%的铁矿石出口量,出口金额达到1070亿澳元,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第1大铁矿石出口国。
那么,为什么澳大利亚有这么丰富的铁矿呢?这篇文章,站长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澳洲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铁矿石?铁矿的形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地表形成的沉积矿床,大部分的铁矿都是这种类型,另一类是地球内部岩浆、热液形成的内生矿床。
在距今23亿年以前,地球大气圈中的氧气含量远远低于现在,海水中硫的含量也很低,因此铁大量以二价铁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到了距今23亿年左右,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升高到了现今含量的一半左右,这时二价铁离子不再稳定,而是与二氧化硅、碳酸盐等一起沉积,形成了条带状磁铁矿。而且随着地表的风化过程,有大量的铁被输送到海洋,使得近海及湖泊的铁含量往往高于远洋。
而澳大利亚在地球演化早期长期处于浅海环境,形成了丰富的条带状磁铁矿。
在距今5-6亿年左右,条带状磁铁矿经过长期的风化、与水等流体的交代反应及变质作用,铁元素进一步富集,就形成了一系列含铁量很高的富铁矿。
此外,澳大利亚大陆非常稳定,没有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利于矿物的长期积聚、富集,这些富铁矿经历了数十亿年仍保存完好。
中国的铁矿石储量如何?有人问了,咱们国家自己的铁矿石储存量又如何呢?其实,咱们的铁矿石存储量其实并不低,占全球储量的12.3%,排在世界前列。
但由于三个原因,使得咱们的铁矿难以满足炼钢的使用需求。
第一,我们的铁矿石品质一般(个别富矿除外,数量极少),品味一般也就33%,而国外进口一般为55%以上,品质实在差不少。
第二,国内铁矿厂稍微品相好点的,也都深埋在地下,勘探开采难度和成本极高,仅算上开采成本都已经达到从澳大利亚购买铁矿石的150美元每吨的价格了,而且还面临着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
第三,国内铁矿石中杂质含量较大,其中还有部分含有如钒钛等稀土元素的矿,高炉应用起来负担较大,综合应用成本较高。
所以综合考虑,还是从以澳大利亚为主的国外进口相对划算一些。
被“卡脖子”的铁矿石铁矿石,是任何一个强国崛起的工业化的基石。
从英国工业革命,到德国赶超,从欧洲各国复兴,到美国称霸,再到中国崛起,钢铁产量指标一直被看做是工业化的成绩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钢铁产量逐年飙升,多年蝉联世界第一,但由于中国的铁矿石品质较差,因此中国每年需要巨大的资金用于铁矿石进口。
此外,中国近些年取得基建成就,都是建立在钢筋混凝土之上的,“疫情之后的基建复苏政策里,钢铁背后的铁矿石,绝对是中国的命门”。
因此很遗憾的说,我们除了在工业的塔尖——芯片制造等领域被“卡脖子”外,我们在工业的塔基——铁矿石等原料进口上也存在“卡脖子”的问题。
对于中国铁矿石进口被澳大利亚“卡脖子”的现状,你有什么良策吗?欢迎留言区讨论!
这里是科学驿站,我是站长,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是一名热爱科学、热爱分享的科普答主,同时也是科学领域优质创作者、今日头条青云获奖者,如果我的文章有帮助到你,欢迎点赞和关注哦。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这么多铁矿?
澳大利亚最近又牛气冲天,仗着自己铁矿石丰富,只要和我们的关系出现不愉快,就拿铁矿说事,用涨价的策略来恶心我们,还别说,这一招真的屡试不爽,因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铁矿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储量大,而且铁矿石的品位非常高,基本都属于富铁矿,所以铁矿石堪称澳大利亚最强的杀手锏。
反观我国,虽然铁矿石储量也不低,但品位却普遍不高,而我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自身基建对钢铁的需求量也很高,所以我们不得不一直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进口铁矿,很多人不免发出疑问,同样是世界大陆,凭什么富铁矿多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等,而我们多是贫铁矿呢,原因啊要从铁矿的形成以及陆地板块形成讲起。
铁矿石之内生铁矿地球上的铁矿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生铁矿,另一种是沉积铁矿。内生铁矿,顾名思义就是在地球内生作用形成的铁矿,这种内生作用可以是岩浆运动,也可以是各种来源的气水溶液,一般的内生铁矿都深埋于地下,不容易开采,除非是火山运动、地热运动、地质构造运动强烈的地区,矿床才有可能运动至浅层地表,但这类浅层铁矿品位普遍不高,我国像攀枝花铁矿、马鞍山铁矿、白云鄂博铁矿等,基本都属于内生铁矿。
铁矿石之沉积铁矿沉积铁矿,是地表的成矿物质,在风力、冰川、河流等作用下,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区域,长时间沉淀聚积而形成的,矿石品位受物源、气候、岩相、地质构造等条件综合影响,因此不同地区的铁矿贫富程度差距也很大。全世界已探明的富铁矿大部分都属于沉积铁矿,比如我国海南石碌铁矿,就属于富铁矿,基本占我国富铁矿储量的70%,但像辽宁鞍山等众多铁矿,却属于沉积型贫铁矿,这么看来,沉积铁矿出现大型富铁矿的概率也不算高,但澳大利亚确是个例外。
澳洲大陆铁矿澳大利亚所处的澳洲大陆,虽然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但澳洲大陆的“年龄”并不小,根据科学家推测,澳洲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大概是在1.7亿年前,而与其他大陆组合在一起的时间却超过20亿年。未漂移之前的澳洲大陆,位于大陆边缘,属于浅海环境,这也就是说,澳洲接受来自大陆沉积的时间超过20亿年,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海相铁矿物质沉积,形成了大型的铁矿带,并且在进一步地质运动中,完成提纯、富集等一系列操作。
海相铁矿VS陆相铁矿再后来,澳洲大陆分离,带着铁矿漂到了当前位置,又经过了长时间的干燥气候风化,铁矿带逐渐露出地表,因此澳洲大陆的铁矿不但纯度高,且易于开采。全世界海相沉积铁矿占世界沉积铁矿总量的87%,而陆相沉积铁矿只占世界总量的13%,从澳洲大陆以及我国所处的欧亚大陆地质上看,可以大胆的推测出,在大陆未漂移之前,我国就基本位于大陆的中心,铁矿形成多基于陆相,因此储量、品位都不算最优。
不过上帝造物是公平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所有矿种品类是齐全的,我国虽然富铁矿不多,但像钨矿、稀土矿的含量,却位居世界前列,因此也不必过分的厚此薄彼。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这么多铁矿?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这么多铁矿?
铁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储量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一,七大洲都有分布,而且海洋底部也有相当巨量的铁锰矿石,但是,从陆地上铁矿的空间分布来看,又显得极不平衡,储量居前十位的国家,铁矿的储量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80%以上。其中澳大利亚以1500亿吨的资源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占据全球总储量的18%左右,而且澳大利亚铁矿的品质也非常好,我国虽然铁矿储量也比较丰富,但总体看品质与澳大利亚差了很大一截,有网友会问了,同样是面积很大的国家,为何澳大利亚有这么多铁矿而且品质很好呢?
铁矿石从形成过程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生铁矿和沉积铁矿。其中,原生铁矿是在地球的诞生过程中便开始聚积。太阳系中的太阳形成以后,那些没有被太阳巨大的引力所吸聚的星际物质,在太阳风的吹拂以及星际物质之间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在太阳外围轨道慢慢聚集,形成炙热的行星内核,然后继续吸收剩余的轻物质,最后形成固态和气态行星。由于一开始的星际物质,来源于上一任恒星在生命末期发生的超新星爆发,所以含有一定量的重元素,其中就包括铁、锰等,这也是为什么行星内核中都会有这两种物质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随着重元素物质的逐步沉降,它们都埋藏于行星表面以下很深的地方。不过,拿地球这样内核仍然处于活跃状态的行星来说,内部发生剧烈的地质活动,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岩浆大范围垂直迁移等,都有可能将铁元素从地底带到浅层地壳甚至地表并富集起来,形成铁矿。不过,这种通过岩浆迁移形成的铁矿,可开采的储量一般都不大,含的杂质也较多,品位往往也不高,比如我国西南和中部地区的铁矿,很多都是这种类型。
还有一种铁矿类型,是沉积铁矿,它是建立在地表岩石在长期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下,积聚而成,同时也有大量微生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游离氧并与火山喷发物质结合的功劳,在形成铁矿层的同时,还会形成硅质层、碳酸盐层和白云岩层。如果后期再经过风化淋漓或者内生岩浆的热水液淋洗,或者经过高温高压变质过程等,沉积的铁矿可以进一步发生富集,铁的品味将明显提升,甚至可以达到50%-60%,形成富铁矿。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富铁矿的诞生,一方面主要以沉积型为主,另一方面,必须经过沉积层的再次“优选”沉积富集,所以,经过漫长的海相沉积、然后再经过持续、剧烈的地质活动,这样的区域,能形成富铁矿的概率比较大。而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在“盘古大陆”时,陆相沉积的比率很高,微生物吸收分解沉积的历史可以说不够悠久,只有在海南及其附近地区,才符合这样的特征,我们现在也仅在海南发现了储量丰富、品味很高的富铁矿,正好印证了这一推测,按照这样的推测,我国的青藏高原或许还存在着大型的富铁矿,只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现在没有勘探出来而已。
而澳大利亚则不同,它与“盘古大陆”结合在一起的时间可以达到20亿年,而且处于大陆的边缘,具备长时间海相沉积的完美条件,在海洋微生物、海底火山爆发等地质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诸多铁矿石岩层带,后来又在大陆分离过程中,经历了至少上千万年的剧烈地质运动,铁矿层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再分解、再富集、再沉积过程,因此,铁矿的品味不断提高,达到了惊人的平均60%左右。这些铁矿后来又在风力的侵蚀下,埋深逐渐减小甚至露出地表,成为最易开采的矿床。
和澳大利亚大陆经历的历史相似,像印度、巴西的铁矿石,富矿的比例也较高,平均也能到50%以上,这样的结果,是海洋沉积环境、矿物质持续沉积和地质运动共同推动所致。虽然我国铁矿品味不怎么高,但总储量还不错,另外,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貌千差万别,地质活动也程度不一,大约有近50多种的优势矿产(其他国家很少),特别是稀土、膨润土、钛、钨、锑储量世界第一。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这么多铁矿?
在今年中澳关系持续紧张,澳大利亚多项产品被中国征收关税的情况下,经济遭受不小损失的澳大利亚决定通过对铁矿石涨价来弥补损失。
12月1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价格上涨近10%,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每吨1000元人民币,达到1042元每吨,较11月初上涨34%,是五六月份价格的两倍。
世界铁矿石总的储量约1900 亿吨,澳大利亚的储量超过世界总量的1/4,达530 亿吨左,并且约70%是可直接装船的高品位矿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根据目前的冶炼水平,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最少也要在20%~30%以上。而在地壳中,铁的含量约为5%。由于开采技术的限制,很多铁我们无法利用,目前只能开采地壳中的离地面很近的浅层的铁矿。
含有铁的岩石,经过风化崩解,里面的铁被氧化成氧化铁。在距今5~6亿年以前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它们逐渐沉淀堆积,在聚集过程中,再经过地壳中的高温高压作用,使这些沉积而成的铁矿经过风化,把铁进一步集中起来,造成含铁量很高的富铁矿。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与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有关:澳大利亚地质结构长期稳定,地层古老,数亿年来没有强烈的地质运动,利于矿物的长期积聚、富集。
澳洲已探明的铁矿石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皮尔巴拉 (Pilbara)地区和中西部 (Midwest)地区。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包括低磷、高磷布鲁克曼矿 、马拉曼巴矿、河床矿等,主要是高品位的铁矿石;中西部地区的铁矿石主要是低品位的磁铁矿 、少量的赤铁矿及混合矿等 。
铁矿是在地球历史上最古老的时期形成的,因为那时地壳较薄,地层断裂深而且多,火山喷发也很频繁,随着岩浆的喷发,把藏在地幔深处的含铁量高的岩浆喷发出来,给形成大规模的铁矿创造了条件。
皮尔巴拉地区的岩石被称为 “哈默斯利群 ”,是古老的火山岩化和碎屑沉积阶段后由化学沉积而成。哈默斯利群大约有2.5km厚,以赤铁矿为主要含铁矿物,低磷且很坚硬,铁品位通常都超过 64%,含磷量在 0.05%左右 。
澳大利亚年产铁矿石 1.8 亿吨以上,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澳大利亚现有铁矿石生产企业有RioTinto(力拓 )、BHP(必和必拓 )和 FMG等 。
上世纪 90 年代末,澳大利亚铁矿市场的 85% 在亚洲,目前已经增长至近 100%。日本进口的澳大利亚铁矿比例是56.20%,韩国接近 70%,中国为61.09%。由此可见,亚洲几个经济大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
钢铁工业是国家基础产业,而铁矿石作为钢铁工业主要原料,其稳定供应是钢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资源禀的先天差距,我国铁矿企业成本远高于国际上主要铁矿出口国,在规模实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澳大利亚最大的矿产公司力拓公司的业务遍布全球,2014 年,力拓销售利润共计 104.6 亿美元,其中铁矿石销售利润81.1 亿美元,占总利润的77.5%。目前,力拓已开发及待开发矿山储量共计55.49 亿吨,平均铁品位 63.2%,铁矿的生产成本从也2012 年的23.9 美元 / 吨,降至19.5 美元 / 吨,甚至有望达到17 美元 / 吨,利润空间十分巨大。
不过澳大利亚涨价铁矿石不可能长期卡住中国。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宝武集团已计划在非洲的几内亚投资铁矿,该铁矿有望在2025年投产,可以大大缓解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的依赖。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提高铁素资源利用率并落实供应多样化等措施,澳大利亚“拽”不了多长时间了。
对澳大利亚来说,它们超过83%的铁矿石都出口到中国,也就是说他们国家对铁矿石出口的依赖性绝对很高。中国需要澳大利亚的铁矿,澳大利亚的铁矿也需要中国,双方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与中国的铁矿石贸易对澳大利亚经济也很重要,澳大利亚也不太可能真的不把铁矿卖给中国,否则它能卖给谁?
其实,贸易摩擦也好,其它因素也罢,资源价格出现浮动本就是市场经济中很正常的现象,我们也不要太过于担忧。记得2018年的时候,随着我国对于钢铁行业去产能等因素的影响,澳大利亚铁矿石价格不断下跌,澳大利亚不是加大铁矿石供应,希望能够弥补损失吗?此一时彼一时,咱们真的不用太过担心。
澳大利亚为什么有这么多铁矿?
你好,目前全球铁矿石总储量1900亿吨,澳大利亚的储量超过世界总量的25%,达到530亿吨,而且70%都是可直接装船的高品位矿石。
- 其实中国的铁矿石储量也不低,排在世界前列,关键就在于我们的铁矿石品质一般,开采成本都达到从澳大利亚买铁矿石每吨150美元的价格,从澳大利亚进口肯定是比较划算的。
澳大利亚偏居南太平洋上,受到外界气候影响较小,地质结构长期稳定,地层古老,数亿年来没有强烈的地质运动,有利于矿物的长期积聚、富集。
还有,澳大利亚铁矿石都在地层浅表地区,露天开采,而且地理位置毗邻港口,便于运输装运,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可以说是占了天时和地利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目前全球有三大铁矿石开采公司,分别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和英国力拓集团,这三家基本垄断了全球铁矿石70%的供应量。
- 更为重要的是,以华尔街为首的全球顶级资本都在三家有布局参股,以控制铁矿石的上游定价权,后发的日本和韩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对钢铁需求暴增,像巴西淡水河谷,日本的财团三井、住友都有重金参股。
我们从回到世界贸易大家庭那天起,铁矿石的价格就一路上涨,从20年前每吨20美元涨到如今的150美元,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中铝在澳洲的力拓公司有股份,但由于本地政策限制,持股量不能达到15%上限,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影响力有限。
二、同样的铁矿石开采,为何澳大利亚开采成本会比中国本土开采低很多呢?中国铁矿石储量不低,问题就在于含铁石英石含量只有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一半,稍微品相好点的,也都深埋在地下,勘探开采难度和成本极高,强行开采而且还面临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
- 国产矿因为原矿品位低(15%到30%)一般都啊哟加工成铁精粉再出手,铁精粉品味在62%到66%之间,因为开采、加工成本高,60%以上都要在平均每吨成本80美元以上,而且还面临跨地域的陆运成本高,很多钢厂只会采购附近的国产矿。在2015年时,中国铁精粉产能4.5亿吨,实际开工率只有50%左右,产量就2亿吨左右。
而澳大利亚力拓的皮尔巴拉矿区和巴西淡水河谷的卡拉加斯矿区等,都是属于大型的露天矿,开采成本基本都不超过每吨15美元,而且澳洲的PB/纽曼原矿品位都在60%以上,国产矿入炉得多出无数次水选、磁选和浮选等流程,成本比矿价还高。
在2011年的时候铁矿石价格也曾飙到每吨180美元,港口板车价每吨1300元,那时国产矿也活得挺滋润的,当年11月矿价又一路下跌到每吨50美元左右,港口板车每吨400元,国内矿山就有近一半停产,毕竟产得多亏的也多了。
三、中国钢铁业要如何才能打破“依赖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局面?目前我们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基建量又多,又是制造品输出国,钢材缺货必然会打击我们的经济。目前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有67%的量从澳大利亚进口,其余的还有巴西、马来西亚等,不过占比都比较低。光首钢就有8万员工,几乎是必和必拓的3倍,如果没有铁矿石,就意味着钢材生产停工,损失自然不可估量。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打破“依赖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局面呢?
- 1、2019年,我国中低端粗钢产量高达9.96吨,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这种“高产”背后,实际上是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的低劣生产。为此,我们要加大钢铁行业的研发力度,搞好技术,实现技术突破,啃下这个硬骨头,才能让中国摆脱生产低端钢材的地位,才能在钢铁行业有话语权。
- 2、加大进口铁矿石的来源,目前中国已经在拓展铁矿石进口渠道,比如中国企业拿下了几内亚世界最大的铁矿,不过想要实际进入投产,恐怕还需数日。同时,我们还要加大从巴西、印度等多国进口,逐步降低澳矿的进口量占比。
- 3、我们作为钢铁生产大国和消耗大国,每年有大量的废旧钢材需要回收处理重新利用,但是因为技术和成本原因,这个行业发展相对缓慢,如果能够加大研发投入,实现钢铁的回收利用,那将会极大的缓解进口铁矿石的压力。
- 总之,根据预测,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依赖度会至少降低30%,这主要就是得益于来源多元化和技术的发展。不过,目前的澳大利亚铁矿石,每吨150美元的价格已经达到上限,如果再涨的话,我们可替代选择的空间会变大,价格永远是买卖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在这之前会有一轮又一轮的博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