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从德国撤军,默克尔改口参加七国峰会,是向特朗普屈服吗?

德国圣母总理默克尔害怕了,以往所有的强硬的表态,在美国人的撤军威胁下,都变成了一个个耳光,狠狠的扇在默克尔的脸上!

默克尔执政这么多年,充分展现了一个白左圣母的风范,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引进大量的难民,不惜为德国种下百年动乱的种子。

默克尔在难民问题上的做法,堪称饮鸩止渴。这些所谓的难民,进入德国,德国人的幸福感指数直线下跌,预想到的劳动力由于学识以及语言关等难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原本没有想到的各种各样的犯罪却层出不穷。

而且由于德国人生育意愿低下,而难民们在生育上的愿望远远超过德国本地人,从此以往,这些难民很有可能通过生生生的方式,来一出喧宾夺主,成为德国真正的主人,就像现在的法国一样!

德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像默克尔这样的圣母,恰恰需要的是类似于特朗普和法国的勒庞,这样的民粹主义者。德国的总理首先是要为德国谋福利,德国人民的幸福感都无法保证,谈什么国际责任?

默克尔一直想要强调欧洲的作用,希望欧洲能够在德国的领导下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多的角色,只可惜默克尔的愿望,遭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多次打脸!

自从特朗普总统上台以后,美国和德国在许多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首先,美国人对于德国人和俄罗斯人搞出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非常的不满,认为这是德国人在变相扶持莫斯科,美国人不惜挥舞制裁大棒,这让美国的老铁德国内心非常不满。

尽管默克一直对外声称欧洲在防务工作上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当美国人以及北约要求他承担更多的防务费用的时候,默大妈就成了葛朗台,要她掏钱,千难万难!

美国人还要求德国加大从美国进口能源的数量,这种豪横的态度,让德国人很难接受。这些种种,使得德国人和美国的关系变得紧张。

为了回应美国的嚣张态度,为了打脸特朗普总统,默克总理找了个非常烂,却又非常实用的理由需要评估疫情形势,拒绝参加美国举办的G7峰会。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人这次见招拆招的速度非常快,立即宣布从德国撤出近万名美军士兵,这样一来,美军在德国的数量将下降到25000人以下。

美国主动从德国撤军,这可吓坏了默克尔宝宝,原本有35000美军驻扎在德国,这只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成为了德国的保护伞,在美军强大舞力的支撑之下,德国军队的装备如何,德国军人的整体素质如何,变得不怎么重要,反正前面有美国佬挡着。

可是随着美军大幅撤出德国,德国军人将从二线变为一线,让现在的这批联邦肥宅去面对气势汹汹的俄国人,国防军的这批人真的够呛。

面对突变的情形,德国人不得不在被迫的情况下加大军费投入,大量原本用于民生和发展经济的欧元被用在了军事领域,这势必将影响德国民众的福利,对德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而随着德国民众的不满的加剧,让德国主流社会最为警惕的德国右翼势力很有可能崛起,在德国政坛形成更大的势力。德国右翼的破坏力,咱们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就已经得到了答案。

所以默克尔内心是非常的矛盾的,继续增加在欧洲集体防务上的话语权,又不想在国防事务上增加投入,导致右翼崛起,默克尔投鼠忌器,左右为难。

而此时美国的撤军,恰恰打在了他的七寸之上,美军从德国撤出之后,将分别部署到几个东欧国家。

一方面,这些国家提出的条件相当的诱人,尤其是波兰,有被德国和俄罗斯联手灭国惨痛经历的波兰,哭着喊着要美军进驻,多花一点保护费也在所不辞,仿佛只有美军进入波兰之后,身处俄罗斯身边的波兰人才有那么一点安全感。

而且随着这些军事基地从德国向东欧前进,美军几乎已经把武器架到了俄国人的鼻尖,可以更好地对俄国进行压制。

然而,对于德国来说,美军的大幅撤出,是福是祸,还很难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默克尔认为很有必要和特朗普就一些双方都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

当然,这里所谓的沟通其实就是像特朗普承认错误,接受川普的讹诈,正所谓川普虐我千百遍,我待川普如初恋!

其实对于德国为首的欧洲而言,这种选择很无奈,他们想自强,却苦于无法脱离美国的体系,在目前的体系之下,德国人也好,法国人也好,只能在美国人为他们设计好的框架之下生活。

美国宣布从德国撤军,默克尔改口参加七国峰会,是向特朗普屈服吗?

对于美国从德国撤军,一些吃瓜群众似乎很是替德国高兴,以为德国终于可以摆脱美国的控制了。可是,如果明白了美国从德国撤军的根本原因及用意,估计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因为,从德国撤出的美军很可能会部署到波兰和太平洋地区。显而易见,美国针对俄罗斯及其他战略对手的意图“不言自明”。

从德国政府及媒体的反应来看,在美国从德国撤军这件事情上,德国未必就能高兴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美国计划撤军之前并没有与德国商量,这说明美国对德国的“无视”。所以,德国的一些政客及媒体表现出了“酸楚”。(二)德国的军力与其欧洲第一大经济体,欧盟“老大之一”的身份极不相符。如果美国完全撤军的话,德国的安全压力势必会骤然增大。(三)美国并非是全部撤军,这次仅撤出了9500人,仍然有25000人的驻军编制。所以,德国仍将受制于美国。(四)美国与德国曾因为增加军费开支问题争吵过。原因是德国不愿意增加军费。而如果美军一旦撤离德国的话,为了保护自己,德国必须投入更高的军事成本。这与这些年来德国形成的理念自然是不相符的。

对于美国撤军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美国不满意德国在增加军费上的做法。川普上台后,要求所有北约成员将军费开支提升到GDP的2% ,而德国只同意逐渐提高。二是德国与俄罗斯搞了个北溪2号线,美国认为德国是“吃里扒外”。所以,川普曾吐槽:既然德国每年要“送”给俄罗斯那么多钱(指天然气费用),却不提高军费开支,那美国为什么还要花钱驻军保护德国呢?其实,以上这两点只是美国从德国撤军的“表面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则是美国的战略调整。

尽管美国从德国撤军还没有正式实施,但人们早已关心起从德国所撤出美军的部署动向了。早在刚有美国撤军传言之时,就有五角大楼官员透露说:“撤出的美军将分流到三个地方,即美国国内,关岛,日本等美军太平洋基地,以及波兰等东欧国家。”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赖恩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则“印证”了这个传言。显然易见,美国从德国撤军有着更深的战略意图。而并非与德国的那点矛盾所能“涵盖”。

2018年9月18日,波兰总统杜达在访问白宫时,首次正式提出:愿意自掏腰包20亿美元邀请美国扩大在波兰的驻军规模,并建成永久性军事基地。为了取悦川普,波兰总统杜达当时还提出将会用“特朗普堡”来命名基地。川普当然很高兴。但由于担心俄罗斯的“反应”,及北约内部的意见不统一,所以,川普当时只是表达了“意向性”,而并没有完全答应。但无疑,应该是自那时起,川普有了在波兰扩大驻军之意。

其实,在波兰扩大驻军规模并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有两个因素是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的。一是波兰夹在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离俄罗斯更近。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如果美国在波兰驻扎大量军队的话,势必对俄罗斯的现实威胁更大。那样的话,难免会惹怒俄罗斯,自然不符合川普一直以来想与俄罗斯改善关系的愿望。二是川普上台以来一直要求北约中的欧洲国家增加军费开支,其目的显然是以此“相对减轻”美国的负担。基于此,如果直接扩大在波兰的驻军,势必会额外增加美国的军费开支,尽管波兰提出“自掏腰包”,但那点钱毕竟只是美国驻军的一部分费用。所以,直接扩大在波兰驻军的话,显然不符合川普的“成本政治”理念。

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川普才并没有“爽快”的答应波兰方面的请求。不过,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继续强硬,使美国通过乌克兰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企图近乎失败。所以,从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博弈角度来考量,美国必须另辟蹊径。而如果在波兰扩大驻军规模的话,显然是个不错的“变通”方案及“选项”。而在近年来,特别是川普上台以后,由于川普对德国的“不礼貌”和“轻视”,比如川普曾因为分歧而在第一次会见默克尔时拒绝与其握手。再加之德国在增加军费开支问题上与美国“捉迷藏”,以及德国与俄罗斯搞出的“北溪2号线”项目,导致了美德关系的“矛盾”加大。所以,美国亦有了对德国略施“惩戒”的想法。而从德国撤军便被川普提上“议事日程”。据悉,美国从德国的撤军计划是从2019年9月份开始研究和制定方案的。

如果将从德国撤出的部分美军部署到波兰的话,对美国显然有三个“有利因素”。一是确保了美国在欧洲的驻军费用不会增加。其实,不仅不会增加,相应的还会有所降低。原因有两个,(1)撤出的美军不是全部部署到波兰。(2)波兰还能给予部分“补贴”。二是在欧洲的美军数量不仅没有增加,而且是减少了。这样的话,尽管美军基地离俄罗斯更近了,但多多少少也能“冲淡”一些俄罗斯对美国扩大在波兰驻军的“恨意”。或者说是在与俄罗斯谈论这个问题时会多出一个“辩解”的理由。三是等于给了德国一个小小的“警告”,目的在于逼迫德国“修正”与俄罗斯及美国的关系。毕竟,即便是美军全部撤出德国,转而驻扎在波兰的话,既起到了遏制俄罗斯的左右,同是还依然能够“制衡”德国。

今年的G7峰会原定于6月在美国举行,显然,美国是东道主。可是,默克尔在5月29日表态说“由于疫情的原因,将不会参加”。而川普也随之将峰会推迟到了9月份举行。近日,默克尔已经明确表态将会如期“与会”。对于默克尔态度的“变化”,有舆论解读为:因为美国的撤军而导致默克尔“屈服”了。果真如此吗?客观的说,美国撤军并非默克尔态度变化的主因。但说没有“一点关系”也不辩证。毕竟,美国从德国撤军所释放的是一种“信号”,而对这种“信号”的解读,只有德国感触“最深”。毕竟,如果德国和美国真正到了“翻脸”的地步,以德国现在的军力水平,不仅安全问题堪忧,而且也不利于德国在欧盟发挥经济领头羊及政治带头人的作用。

不过,即便是没有“撤军”这个事件,默克尔也仍然会参加这次G7峰会。不否认默克尔5月29日表示“不参加峰会”的原因中有“耍性子”的因素。但是,同样不可否认,默克尔当初的“疫情问题”这个借口也是具有“正当性”的。而美国后来又“推迟”了,默克尔也就没有了“再拒绝”的理由。再者,尽管德国对川普“很不感冒”,但德国和美国毕竟同属于西方阵营,它们毕竟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尽管德美有矛盾,但毕竟属于“内部矛盾”。尽管彼此之间会因为利益或面子而说出一些气话,但它们终究会坐下来商讨彼此的分歧。比如德国外长马斯最近的“改口”。

在传出美军将从德国部分撤军后,在谈论美国与德国的关系时,德国外长马斯曾说过:“德国与美国的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即便是拜登当选,也回不到过去了”这样的话。可是,马斯日前又改口说:无论是谁在11月份当选,德国和美国的关系仍然会改善。所以说,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美德关系远未到“彻底决裂”的程度,这是有客观因素的,是一种战略需要。所以,默克尔的“改口”也不能仅仅解读为对是美国的“屈服”。

6月26日,在谈及美国撤军问题时,默克尔曾说:“在德国驻军也同样符合美国的利益。德国已经意识到进一步增加军费开支的必要性,也有重要理由继续维护跨大西洋国防联盟。但如果美国自愿放弃大国责任,那么,德国就必须从根本上慎重考虑与跨大西洋的关系。”显然,默克尔有指责美国不负责任的意味。但在话语中似乎也有“妥协”的意味。比如,默克尔强调了“德国已经意识到增加军费的必要性”这句话。

7月2日,默克尔的最新表态是:她将如期参加9月份在美国举行的G7峰会。她还追加了一句:“那是我的责任!”从7月份开始,德国将成为欧盟的轮值主席国,如果德国继续与美国“针尖对麦芒”的话,很可能会迫使美国继续“反制”,自然会不利于欧盟的运转。而默克尔口中的“责任”自然包含着德国对欧盟的“责任”,也有对西方阵营的“责任”。所以,不能用“屈服”这样的简单字眼来解读默克尔在参加G峰会问题上的“改口”。而从德国外长马斯及总理默克尔的“改口”,以及美国最近几天降低了指责德国的调门来看,显然,德国和美国在私下里有了沟通和相互妥协。毕竟,它们目前仍然处于同一阵营。

美国宣布从德国撤军,默克尔改口参加七国峰会,是向特朗普屈服吗?

刚开始默克尔放了特朗普鸽子,拒绝出席G7峰会,现在又突然改口,很多人把这种前后的反差解读为默克向特朗普屈服。我觉得恰恰相反,默克尔不但没有屈服,而且还体现了她的一种大智慧。

一、默克尔以退为进

这次默克尔之所以爽快的答应出席G7峰会,就是因为开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美国在8月或9月举行峰会时必须控制住新冠疫情。说实话,就目前美国疫情这个熊样,想在八九月份控制住疫情简直痴人说梦。

默克尔之前已经拒绝一次特朗普,如果再次拒绝,特朗普肯定暴跳如雷。特朗普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上次拒绝之后,他就立马威胁要从德国撤军,而且还在电话里狠狠的骂了一通默克尔。

默克尔答应出席G7会,一方面是为了缓和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给特朗普一个面子,另一方面是从德国自身的利益出发,想巩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并借此机会扭转美国关于北溪二号项目的制裁。

默克尔很清楚他她前面临的困境,她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退为进,既给了老大面子,又兼顾了自身的利益。

二、美国撤军其实是声东击西

在六月中旬默克尔第一次拒绝出席G7峰会后,美国就威胁要从德国撤军,到6月30号特朗普正式批准9500名驻德美军撤离计划,这个时间点卡的很好,在人们看来,他向德国传递了三个信息:

①在美国疫情严重的时候,特朗普仍然举行G7峰会,目的就是拉拢这些伙伴们演演戏,然后为他的大选造势。撤军就是给德国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特朗普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②德国从美国赚取了大量贸易顺差,然后又大手笔与俄罗斯合作北溪二号天然气项目,这种做法引起了特朗普的强烈不满。特朗普也一直试图阻挠并制裁这个项目,撤军其实也是在给德国在北溪二号项目上施加压力。

③德国作为美国的盟友,在很多国际问题上都没有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比如在制裁伊朗问题上,德国就经常与美国唱反调。在美国看来,德国作为欧盟的老大,却带头不听话,撤军也是给他一点教训。

其实美国从德国撤军早就在他的计划当中,因为他要求德国提高军费的目的没有实现,而且波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想把这部分兵力部署在波兰,以此来制衡俄罗斯。所以他高调的撤兵并作出一副威胁德国的样子,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搞声东击西的战略罢了。

三、默克尔表面上看是在屈服,其实心如明镜

美国在德国的驻军,从战略角度看,对德国的国防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美国在很多国家的驻军,其实都扮演着一种保护伞的角色。但这种保护伞,有的人需要,有的人则不需要。

比如说日本和韩国,尽管老百姓与驻地美军经常爆发冲突,但他们为了国防安全,不得不向美国屈服,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这种保障。但是德国不一样,德国作为战败国,美国的驻军总是有一种侮辱的成分存在。

虽然德国在军事上还是依靠美国,但是从国家实力与地缘政治来看,德国其实已经不需要美国这种驻军,而且德国做梦都希望美国能把驻军全部撤回去,这样才能得到松绑,大刀阔斧的发展军事力量。

默克尔非常的有智慧,她也把这一切都看得很通透,他对特朗普撤军作出一种屈服的样子,其实心里却无比的激动。美国是一个怎样的无赖,默克尔心如明镜,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如果美国能大举从德国出撤军,不仅是默克尔所盼望的,也是德国百姓所盼望的。

小川微评:

美国从德国撤军,其实两国都各自都心怀鬼胎。美国是想以此来威胁德国,逼她在同盟关系上向自己低头,让他继续成为自己的马前卒。而德国是真希望他撤军,巴不得他立马滚蛋。

默克尔向特朗普屈服,与其说是演戏,不如说是她的一种智慧。因为默克尔十分清楚,没有美国的搅局,德国可能会发展的更好。

金小川原创,如有其他看法,请在留言区评论,谢谢!

美国宣布从德国撤军,默克尔改口参加七国峰会,是向特朗普屈服吗?

面对美国,真的让默克尔很无奈。

6月29号,美国媒体曝出特朗普“电话外交”内容。特朗普攻击了奥巴马、默克尔和马克龙等人。其中,特朗普骂默克尔“愚蠢”,是个“失败者”。

遭到人身攻击,默克尔并没有做出很强烈的回应。7月2号,默克尔表示,虽然媒体报道说特朗普辱骂了自己,但她不会拒绝出席美国将要举办的G7峰会,因为这是她的责任。

可在此之前,默克尔曾不止一次表态,不准备参加在美国举办的G7峰会。默克尔给出的理由是需要评估疫情形势。但真正原因还是美国和德国在很多问题上都出现了较大分歧,比如美国坚持制裁“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就严重损害了德国利益;美国一再要求德国多分摊北约的防务费用;美国要求德国加大从美国进口能源的数量。这些做法都令德国很不满,导致德国和美国的关系日趋紧张,这才是默克尔没有承诺参加G7峰会的主要原因。

在默克尔表达不愿出席G7峰会后,美国显然觉得面子上很挂不住,所以,美国以撤军相威胁,决定从德国撤出9500名美军士兵。并且在不久的将来,美军在德国的数量从52000名下降到25000名以下。

美国主动从德国撤军,很突然,让德国也始料未及,德国因此感受到很大压力。那么,美国从德国撤军,将会对德国造成什么影响呢?

美军真的撤出后,德国为加强自身防务,势必加大军事投入,使军费大幅度增加,这无疑会影响到德国经济和民众的福利,引发民众的不满。而德国右翼势力很可能乘机抬头,进而控制德国并兴风作浪也并非没有可能。右翼势力兴起,对德国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战、二战的结果已给出了答案。

默克尔既想加强德国的自主能力,又担心右翼势力崛起,再度使德国处于危险境地。美国正是看准了默克尔的这个软肋,才威胁从德国撤军。美国把从德国撤出的军队布署到波兰等东欧国家,既可以减轻自身负担(波兰等国一直强烈要求美国多派驻军,哪怕多拿保护费也心甘情愿),又能加强对俄罗斯的震慑和施压,这对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可对德国就不一样了,美军的撤出,有可能让这个国家发生巨大变化,是福是祸真的难以预测。

正是考虑到这些,默克尔认为还是要和美国保持沟通,而G7峰会是不能不参加的,和美国关系搞得太僵不符合德国利益。德国媒体针对默克尔改口参加G7峰会解释说,这并不是向特朗普“低头”,而是为挽救关系日渐疏远的跨大西洋联盟。德国媒体的解释很无力,实际上,所谓挽救跨大西洋联盟,不就是屈从美国压力,向美国低头吗?

其实,默克尔做出这样的选择也真的没办法。美国现在还控制着欧洲,对欧洲反抗美国的举动有足够的反制措施,毕竟实力在那里。默克尔虽然是对美国最强势的一位欧洲国家领导人,可在很多问题上,也不得不向美国做出妥协和让步。

美国宣布从德国撤军,默克尔改口参加七国峰会,是向特朗普屈服吗?

默克尔的格局比特朗普大得多,眼光长远很多,在欧州乃至世界的现有领导人中任职比较长,睿智善于处理棘手的国际问题,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尤其与中国几届领导人关系很好,善于融汇东西方文化,用发展理性眼光看问题,通常被认为代表了欧洲,可见她有独特的魅力和政治智慧,影响力巨大。至于改口参加七国会议,主要考虑全局,妥善处理欧洲与美国,德国与美国的关系。

一,默克尔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领导才能。

1954年7月17日生于德国的女政治家,默克尔现任德国总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

1973一一1978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物理学,1986年获得物理学愽士学位。1989年11月踏入政坛加入德国"民主觉醒"组织,1991一一1998年任基民盟副主席,2000年4月起任基民盟主席。2005年11月成功当选联盟党和社民党大联合政府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并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勤奋沉稳务实,成绩骄人在德国政坛素有"铁娘子"之称。

2015年12月,默克尔当选《时代》年度人物。

2016年6月,巜福布斯》2O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女性,默克尔连续六年蝉联榜首。

2018年3月14日,默克尔第四次被确定为德国总理。1O月29日默克尔表示,她将于2021年卸任总理职务。

2019年1月默克尔入选"全球十大思想者"。

由此看出默克尔政坛老手,是特朗普政治小白的老师辈了,自然特朗普无法与她相提并论。

二,默克尔与中国关系。

由于健康等原因默克尔将于明年缷任,在缷任前将12次访问中国。默克尔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她心系中欧,中德关系发展。尤其是在经贸领域默克尔功不可没,在她的主持下中德经贸己经达2千亿欧元,一大批企业如宝马,西门子入驻中国,互利发展。

在香港问题上己公正发声,7月1日,德国正式接任欧盟轮值主席。默克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欧洲必须与中国对话,因为中国对世界,特别对欧洲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寻求与中国对话:关于"人权"方面的,关于社会问题的,以及关于投资者保护,互惠贸易关系和气候保护方面的。因为如果没有中国,我们将无法阻止气候变化。

默克尔一直公正处理对华关系,与几代领导人私交甚好。这与她独到眼光有关,未来只有中国才是欧洲发展的大市场,只有搞好经贸,改善民生才是大事,人权意识形态可以存在分歧不是主流。

三,与美国关系。

美国自从特朗普上台后,与默克尔关系发生明显下降。奥巴马离任时最后一站国际访问去了德国,担心欧洲风雨飘摇,英国硬脱欧,法国新人马克龙都无法扛起欧洲大旗,唯有铁娘子默克尔才能担当重任,事实证明默克尔不负众望,与特朗普频频退群,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作顽强斗争,是勇敢的斗士。

欧洲大国中法国马克龙犹显稚嫩,英国脱欧无力顾及国际事物,只剩德国默克尔在苦苦支撑,于私自己将要卸任没必要再从特朗普结仇,于公欧盟德国以后的路还得继续走,还得与美国合作处理国际事务。所以她不计前嫌,眼光长远,决定参加G7峰会。

美国宣布从德国撤军,默克尔改口参加七国峰会,是向特朗普屈服吗?

可以这么理解。

德国毕竟是二战战败国,境内驻扎着3.5万美国大兵,尽管近些年德国经济突飞猛进,备受世界瞩目,影响力丝毫不逊于英、法等国,但德国底子不干净,历史有问题,终究还是生活在美国屋檐下,这一点德国不得不承认,到目前为止,德国仍离不开美国,说的好听一点是保护,实际情况却是控制。

奥巴马时期,默克尔和美国走的很近,两国关系密切。特大统领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主义,逐渐导致美国与欧洲盟友关系越走越远。比如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置欧洲于不顾,在与德国和欧盟贸易上搞摩擦,又出台国防法案制裁德国与俄罗斯合资修建“北溪-2号”能源管道,这些极端自私自利的行为都引起德国极大不满。

美国政府也很不满意,因为多年来德国和法国都受到美国保护,现在如此强硬,让美国政府接受不了。特别是在北约军费问题上,德国和美国直接顶着干,美国要求北约盟友必须把军费开支提升到本国GDP的2%,但目前德国只维持在1.4%左右,美国占不到便宜,恼羞成怒之下,宣布撤出驻德美军95000人,移防波兰,美国总统下令以后驻德美军规模不得超过25000人,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幕,仅从这一点出发,美、德两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搞僵了。

德国不能不考虑美军撤走以后将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是本国需要马上对接的国家防务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防费用,另一方面是怀恨在心的美国政府接下来对德国的各种制裁动作。

因此,从国家利益考虑,默克尔改变了原来不参加在美国举行的G7会议的声明,认为出席G7是她的责任,并且不介意美国总统侮辱她个人的言论。她希望通过访问美国,淡化两国之间出现的巨大分歧,也稳定国内反对派发出的强烈的反对声音。

据美媒6月29日报道,美国总统在电话中称默克尔“愚蠢”是个“失败者”,这种外交侮辱,是任何一个国家元首都不能接受的。但稳重务实的默克尔咬牙忍了下来。这就是现实中的德国!

默克尔同意参会,很可能通过这次峰会,驻德美军又不走了,最起码不会撤走那么多人。但毫无疑问,德国方面肯定要做出一些让步。默克尔并不希望美国撤兵,美军基地缩减规模,将减少德国工人就业岗位。但是,默克尔参加G7,并不能因此弥合两国已出现的巨大隔阂,正如德国外长海科-马斯所称的那样:两国关系永远回不到从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